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il accumulation related to migration of source kitchens in the Lukeqin structural belt, Turpan-Hami Basin,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Liu Bo Huang Zhilong +2 位作者 Tu Xiaoxian Sang Tingyi Chen Xua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55-361,共7页
The Lukeqin structural belt is the main heavy oil accumulation zone in the Turpan-Hami Basin.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light oil in the Triassic indicates that there may be multiple source kitchens contributing to the ... The Lukeqin structural belt is the main heavy oil accumulation zone in the Turpan-Hami Basin.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light oil in the Triassic indicates that there may be multiple source kitchens contributing to the oil accumulation. According to oil geochemical analysis and oil-source correlation, the oil in deep and shallow reservoirs of the Lukeqin Oilfield presents different physical and saturated hydrocarbon mass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The Triassic heavy oil is from the northern Upper Permian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and the light oil represented by the Yudong-9 Well is from the northwestern Lower Jurassic coal-measure source rocks. The timing of oil charging was determined by K/Ar isotope dating, reservoir fluid inclusion analysis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different source rocks. In summary,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consists of two stages. From the end of Triassic to early Jurassic, the northern Permian source kitchen generate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oil, which was finally degraded to heavy oil, migrated to the south and then accumulated. The northwestern Jurassic coal-measure source kitchen began to generate oil at the end of Cretaceous, while the northern source kitchen could only generate a little hydrocarbon. The heavy oil and the light oil have different source rock locations, migration directions and accumulation times. The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 source kitchens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oil and light oil reservoirs at the presen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kitchen light oil oil-source correlation timing of oil charging Turpan-hami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Palaeogeography of the Turpan-Hami Basin 被引量:1
2
作者 邵龙义 张鹏飞 +5 位作者 金奎励 侯慧敏 王延斌 曹代勇 唐跃刚 罗忠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7年第2期1-6,共6页
The Turpan-Hami oil basin is well known for its Jurassic oil-prone coal. The palaeogeograpbical units or the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coal measures iuclude braided chaunel-alluvial plain, meandering channel-alluvial ... The Turpan-Hami oil basin is well known for its Jurassic oil-prone coal. The palaeogeograpbical units or the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coal measures iuclude braided chaunel-alluvial plain, meandering channel-alluvial plain, upper delta plain, lower delta plain, subaqueous delta, inter-deltaic bay,lacustrine bay and sballow lake euvironments. The beneficial environments for coal accumulation were tke inter-delta bay and the lower delta plain where intermediate subsidence was maintaiued and there was little input of coarse graiued 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pan-hami basin JURASSIC PALAEOGEOGRAPHY coal ACCU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le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 from Taibei sag, Turpan-Hami Basin, NW China
3
作者 NI Yunyan LIAO Fengrong +3 位作者 GONG Deyu JIAO Lixin GAO Jinliang YAO Limi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3期531-542,共12页
Turpan-Hami Basin is a major petroliferous basin in China. To date the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the Taibei sag. The origin and source of natural gas in the Taibei sag has long been controversial. To ... Turpan-Hami Basin is a major petroliferous basin in China. To date the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the Taibei sag. The origin and source of natural gas in the Taibei sag has long been controversial.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origin and source of the natural gas in the Taibei sag, 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local geological backgrounds, this study collected 23 gas samples from the Baka, Qiuling, Shanshan and Wenmi oil fields in the Taibei sag and analyzed the sample composition, stable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es of all the gas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ases from the four oil fields in the Taibei sag are dominated by hydrocarbon gas and belong to wet gas. Methane accounts for 65.84% to 97.94%, the content of heavy hydrocarbon (C2-5) can be up to 34.98%, while the content of nonhydrocarbon (CO2, N2) is trace. The δ13C1 value is –44.9‰ to –40.4‰,δ13C2 is –28.2‰ to –24.9‰,δ13C3 is –27.1‰ to –18.0‰ and δ13C4 is –26.7‰ to –22.1;while the variation of δD1 is not significant from –272‰ to –252‰,δD2 is –236‰ to –200‰ and δD3 is –222‰ to –174‰. Methane and its homologues (C2-5) are characterized by normal stable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distribution pattern, i.e., with the increase of carbon number, methane and its homologues become more and more enriched in 13C or D (δ13C1<δ13C2<δ13C3<δ13C4<δ13C5,δD1<δD2<δD3),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features of typical thermogenic gas. All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gases in the four oil fields are coal-derived gas with low maturity (Ro averaged at 0.7%), and are sourced from the Middle-Lower Jurassic coal measure. The hydrogen isotopic data of natural gas are affected by both thermal maturity and the water medium of the environment where source rocks are formed. The hydrogen isotopic data indicate that the source rocks are formed in terrestrial limnetic facies with freshwater. Natural gases from Well Ba23 and Well Ke19 experienced biodegradation in the late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pan-hami Basin Taibei SAG JURASSIC carbon ISOTOPE HYDROGEN ISOTOPE coal-derived GAS low MATURE G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背景下我国哈密瓜产业格局及发展路径研究
4
作者 张攀华 鱼坤 +1 位作者 王璐 刘大华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1期71-74,共4页
哈密瓜种植周期短、比较效益高,是农民增收显著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本文采用FAO和商务部海关数据,对全球甜瓜生产贸易情况及国内甜瓜生产消费情况开展统计分析,通过对新疆、山东、海南等主要产区产能质量、品种技术开展实地调... 哈密瓜种植周期短、比较效益高,是农民增收显著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本文采用FAO和商务部海关数据,对全球甜瓜生产贸易情况及国内甜瓜生产消费情况开展统计分析,通过对新疆、山东、海南等主要产区产能质量、品种技术开展实地调研。认为当前要将原产于哈密地区的“哈密瓜”置于大食物观生产体系之中,立足新发展格局,合理统筹全国各大产区,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加快实现品类标准化生产,补齐冷链设施和技术短板,加快推动哈密瓜全产业链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生产 消费 技术创新 全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深层煤岩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5
作者 陈旋 张华 +5 位作者 林霖 刘俊田 苟红光 李新宁 程祎 尤帆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9,共16页
深层煤岩气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基于煤岩测试与基础资料,系统研究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宏微观煤岩、煤储层气源及煤岩等温吸附特征,揭示了煤岩储层含气性及... 深层煤岩气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基于煤岩测试与基础资料,系统研究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宏微观煤岩、煤储层气源及煤岩等温吸附特征,揭示了煤岩储层含气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深层煤岩气形成富集条件,建立了深层煤岩气富集成藏模式,预测了台北凹陷煤岩气勘探潜力。结果表明:(1)台北凹陷深层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分布广、厚度大,为中低阶、原生结构、割理发育的低灰、低水、富镜质组煤层;(2)煤储层孔渗较高且受埋深影响不明显,煤层段气测异常普遍且储层吸附性能中等—好,具有游离气与吸附气共存、试采快速见气、气组分齐全等特征;(3)台北凹陷煤岩气的油气供给充注,可以形成正向构造带“调整型”和斜坡及洼陷区“自生自储型”两种成藏模式;(4)台北凹陷煤岩气资源丰富,西山窑组主煤层煤岩气资源量近3×10^(12)m^(3)。根据煤岩气资源丰度、煤层厚度、含气量、保存条件等综合评价优选出温吉桑构造带、小草湖南斜坡为深层煤岩气勘探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西山窑组 深层煤岩气 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跃探1H井勘探发现的意义
6
作者 陈旋 刘俊田 +4 位作者 张华 林潼 苟红光 程祎 郭森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共15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跃探1H井首次在小草湖洼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获得勘探发现,从而实现了台北凹陷次级洼陷区勘探的全面突破,揭示了整个台北凹陷区致密砂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立足台北凹陷,从深层致密砂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开展综合分析认为...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跃探1H井首次在小草湖洼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获得勘探发现,从而实现了台北凹陷次级洼陷区勘探的全面突破,揭示了整个台北凹陷区致密砂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立足台北凹陷,从深层致密砂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开展综合分析认为:(1)台北凹陷水西沟群发育的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3套烃源岩为致密砂岩气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2)发育三角洲前缘规模砂体以及近煤层砂岩溶蚀孔,是深层致密气聚集的有利储集体;(3)位于走滑冲断带下部的地层保存条件好,是致密砂岩气富集的有利区。同时,基于跃探1H井勘探发现,明确了小草湖洼陷的优势成藏条件,进而重新认识整个台北凹陷致密气发育的有利地质条件:(1)洼陷中心区发育有效砂体;(2)南物源砂体储层物性更优;(3)更高成熟度的烃源岩发育区是天然气有利富集带。重新评价台北凹陷致密砂岩气资源量,预测致密砂岩气资源量为7070×10^(8)m^(3),较前期有了明显提升。综合评价优选出小草湖洼陷东北部和胜北洼陷北部两个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中—下侏罗统 深层 致密砂岩气 资源量 小草湖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瓜物流堆码运输包装件共振传递特性研究
7
作者 张连文 谢晓定 +4 位作者 武玉柱 张超 尚志勇 徐斌 李淳昊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优化设计缓冲包装件,以及减缓运输过程中由共振引起的哈密瓜贮藏品质下降,采用哈密瓜及其包装瓦楞纸箱作为研究对象,设置5层堆码高度,进行模拟运输变频振动试验,结合频谱分析加汉宁窗函数测定各堆码包装件的固有频率,随后进行模拟运... 为优化设计缓冲包装件,以及减缓运输过程中由共振引起的哈密瓜贮藏品质下降,采用哈密瓜及其包装瓦楞纸箱作为研究对象,设置5层堆码高度,进行模拟运输变频振动试验,结合频谱分析加汉宁窗函数测定各堆码包装件的固有频率,随后进行模拟运输定频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加汉宁窗函数有效提高了频谱分析精度,获得5层包装件的固有频率分别为9.88,54.75,10.06,10.31,10.42 Hz;10 Hz定频振动下,5层包装件的峰值加速度分别为5.99,3.18,6.37,6.56,6.81 g,振动传递率分别为53.61%,28.52%,57.07%,58.76%,61.02%;54.75 Hz定频振动下,5层包装件的峰值加速度分别为1.29,6.34,0.99,0.87,0.23 g,振动传递率分别为8.38%,45.04%,6.47%,6.04%,0.75%。研究为其他包装件寻求更精确的共振频率,从而为运输过程中有效避开共振频率,达到内装果品减损目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码包装件 哈密瓜 模拟运输 共振传递特性 加窗函数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家沟芹菜哈密瓜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
8
作者 李翠萍 杨延存 +2 位作者 邢智鹏 王茜 邵钰茹 《现代食品》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目的:以马家沟芹菜、新鲜的哈密瓜为主要原料,研发新型的复合果蔬饮料产品。方法: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确定复合果蔬汁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马家沟芹菜哈密瓜汁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马家沟芹菜浆汁9%、哈密瓜汁6%、果葡糖浆4%、柠檬... 目的:以马家沟芹菜、新鲜的哈密瓜为主要原料,研发新型的复合果蔬饮料产品。方法: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确定复合果蔬汁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马家沟芹菜哈密瓜汁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马家沟芹菜浆汁9%、哈密瓜汁6%、果葡糖浆4%、柠檬酸0.20%、蜂蜜2.0%。结论:研制的果蔬饮料酸甜爽口、色泽均一、风味独特,为果蔬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沟芹菜 哈密瓜 复合果蔬汁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煤层气水平井安全钻井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冯义 任凯 +4 位作者 刘俊田 李慎越 郭杨栋 曲艺超 杨立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1,共9页
针对吐哈盆地深层煤层气的勘探,前期以直井试采为主,水平井的钻井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该区块属于高陡斜坡区、煤系地层发育,导致直井段井斜易超标、煤系地层的井眼井壁易失稳、水平井井段的轨迹难以控制及固井质量差等问题,文章通... 针对吐哈盆地深层煤层气的勘探,前期以直井试采为主,水平井的钻井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该区块属于高陡斜坡区、煤系地层发育,导致直井段井斜易超标、煤系地层的井眼井壁易失稳、水平井井段的轨迹难以控制及固井质量差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陡斜坡区提速限制因素,引入自动垂钻系统,形成直井段防斜打快技术,解决了高陡斜坡区防斜和大钻压快速钻进的矛盾;分析煤层井壁失稳机理,开展浸泡实验,优选了胺基有机盐钻井液体系,提高抑制性和封堵固结井壁性能,强化了煤系地层井壁稳定;结合深层煤层三压力剖面预测数据优化井身结构及轨迹控制,设计防卡PDC钻头和钻具组合,配套强抑制、强封堵性胺基有机盐钻井液,实现了煤层水平段安全延伸;强化钻井参数,应用岩屑清洁工具和个性化通井钻具组合,提高了井眼清洁效率;优化套管选型、扶正器配置及水泥浆体系,保障了固井质量。该系列技术为实现吐哈盆地深层煤层气水平井安全高效钻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深层煤层气 高陡构造 防斜打快 井壁稳定 安全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菌脲、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哈密瓜贮藏保鲜中的降解动态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文瑜 赵新玉 +3 位作者 韩鑫峰 谭梦男 闫新焕 黄勇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2-67,共6页
目的评价哈密瓜贮藏过程中异菌脲、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三氯苯酚的残留消解动态,评估其人体慢性膳食摄入风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哈密瓜在冷藏和常温贮藏条件... 目的评价哈密瓜贮藏过程中异菌脲、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三氯苯酚的残留消解动态,评估其人体慢性膳食摄入风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哈密瓜在冷藏和常温贮藏条件下异菌脲、咪鲜胺和2,4,6-三氯苯酚随贮藏期延长残留量的变化,并对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异菌脲、咪鲜胺在哈密瓜中的消解动态均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异菌脲在常温和冷藏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3.3、3.6 d;咪鲜胺在常温和冷藏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3.8、4.5 d。咪鲜胺的代谢物2,4,6-三氯苯酚在贮藏期间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一般人群对哈密瓜中实验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的风险都较低,为可接受水平。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哈密瓜中异菌脲、咪鲜胺及其代谢物贮藏保鲜过程中降解动态的研究,为合理规范使用杀菌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胺 异菌脲 哈密瓜 降解动态 膳食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脯氨酸代谢对低温的响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莹 王新宇 +7 位作者 李慧 黄帅 张琪 雷雅馨 王雪 王富鑫 许文昌 王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4,共9页
为了探究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脯氨酸代谢的变化,本实验以‘西周密25号’以及‘伽师瓜’哈密瓜为原料,经24 h预冷后放置在(3.0±0.5)℃的机械冷库中贮藏,每7 d取样一次,取6次,共计42 d。观察记录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 为了探究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脯氨酸代谢的变化,本实验以‘西周密25号’以及‘伽师瓜’哈密瓜为原料,经24 h预冷后放置在(3.0±0.5)℃的机械冷库中贮藏,每7 d取样一次,取6次,共计42 d。观察记录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低温贮藏期间的冷害症状,测定冷害指数、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脯氨酸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伽师瓜’的冷害症状明显轻于‘西周密25号’,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脯氨酸含量、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Δ1-pyrrolidine-5-carboxylicacidsynthase,P5CS)活性、鸟氨酸转氨酶(ornithine transaminase,OAT)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其中‘伽师瓜’贮藏期间以上指标总体显著高于‘西周密25号’,脯氨酸脱氢酶(proline dehydrogenase,ProDH)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说明在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受到低温胁迫时,均能通过提高脯氨酸含量以及脯氨酸合成关键酶P5CS、OAT活性,降低脯氨酸降解关键酶ProDH活性,抵御外界低温环境带来的伤害。经代谢组学研究发现,随着果实冷害加剧,‘西周密25号’果实的氨基酸含量下降,而‘伽师瓜’果实的氨基酸含量则呈上升趋势。此外,对哈密瓜果实脯氨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CmP5CS进行设计合成全基因序列,发现哈密瓜CmP5CS与甜瓜(LOC103485529)P5CS的亲缘性最近,表明哈密瓜CmP5CS基因在功能上与甜瓜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果实 冷害 脯氨酸代谢 代谢组学 全基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丘东洼陷碱泉子沟断裂描述及致密油气控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阴学彬 石楠 +6 位作者 林煜 杨斌 郭翔 孙博 王兵 牟克勋 王梓骅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6-794,共9页
走滑断裂在油气成藏中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识别、判断和对油气藏控制要素的研究分析是当前勘探的热点。文中首次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丘东洼陷中部发现碱泉子沟断裂,为了落实其空间展布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进... 走滑断裂在油气成藏中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识别、判断和对油气藏控制要素的研究分析是当前勘探的热点。文中首次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丘东洼陷中部发现碱泉子沟断裂,为了落实其空间展布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碱泉子沟断裂在露头上水平错动、在剖面上断面陡直且发育“花状构造”、在平面上呈“雁列式”展布,并具有“四层构造”特征,走滑特征明显;碱泉子沟断裂是照壁山大断裂的派生次级走滑断裂,沿Sylveser简单剪切模式中的R′剪切面发育,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推测其形成于晚印支期,早—中燕山期活动强烈,晚燕山期活动减弱;碱泉子沟断裂具有控圈、控储、控运和控藏作用,其空间结构、活动期次和与成藏期次的匹配关系决定油气运聚的流体相态、油气排替顺序和聚集位置,尤其是断裂中下层结构在中燕山期活动,后续静止封闭,这是导致下侏罗统致密油气藏大面积分布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对吐哈盆地致密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形成机制 控藏作用 丘东洼陷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处理对哈密瓜采后腐烂与细胞壁代谢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古丽丹·塔勒达吾 王雪 +5 位作者 王新宇 毕莹 李慧 冯雨蝶 吾孜木·马那尔别克 王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96-102,共7页
为研究臭氧处理对哈密瓜采后腐烂与细胞壁代谢关系,以“西州蜜25号”哈密瓜为材料,在常温(22.0±0.5)℃下分别对哈密瓜进行0 mg/m^(3)(对照组)和10 mg/m^(3)(臭氧处理组)臭氧处理4 h,置于常温下贮藏,观察记录哈密瓜贮藏期间腐烂症状... 为研究臭氧处理对哈密瓜采后腐烂与细胞壁代谢关系,以“西州蜜25号”哈密瓜为材料,在常温(22.0±0.5)℃下分别对哈密瓜进行0 mg/m^(3)(对照组)和10 mg/m^(3)(臭氧处理组)臭氧处理4 h,置于常温下贮藏,观察记录哈密瓜贮藏期间腐烂症状,测定腐烂指数、腐烂率及细胞壁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臭氧处理不仅抑制哈密瓜果实采后腐烂指数和腐烂率的上升,减轻腐烂症状,并且抑制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降低纤维素酶活性,从而延缓原果胶的降解以及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较好保持哈密瓜果实硬度,延缓果实软化、降低果实腐烂、延长果实贮藏期。因此,臭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壁降解酶对果胶的降解,从而维持细胞壁坚挺,达到延缓软化以及果实腐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臭氧处理 细胞壁代谢 软化 腐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丘东洼陷深层致密砂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14
作者 陈旋 贾雪丽 +5 位作者 王波 刘俊田 鲁宽 武超 田琳 姚宗森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8,共13页
丘东洼陷是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深层致密砂岩油气勘探的接替领域。针对丘东洼陷多口水平井试采油气产量及含水率差异大,深层致密油气平面及纵向差异富集的因素不明等难题,基于勘探开发实践,利用地震、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资料,系统开展了... 丘东洼陷是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深层致密砂岩油气勘探的接替领域。针对丘东洼陷多口水平井试采油气产量及含水率差异大,深层致密油气平面及纵向差异富集的因素不明等难题,基于勘探开发实践,利用地震、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台北凹陷丘东洼陷三工河组致密砂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三工河组致密油气源于八道湾组煤系烃源岩和三工河组顶部湖相泥岩,湖相泥岩平面分布稳定,厚度20~40 m,既是烃源岩,又是一套良好的区域性盖层,与八道湾组煤系烃源岩及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河道砂体形成“三明治”型源-储-盖(源)组合,具备较好的成藏条件;②三工河组断-缝体系为深层油气纵向、侧向运移提供有利通道,同时,有效改善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物性,是深层致密砂岩油气富集关键因素;③三工河组顶部泥岩区域稳定发育,岩性较纯,为下部油气在三工河组储层富集保存提供良好盖层条件;④丘东洼陷近源斜坡区三工河组断-缝-盖体系发育,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是寻找深层致密砂岩油气藏有利区。该成果对吐哈盆地深层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致密砂岩 断-缝-盖 富集因素 三工河组 吐哈盆地 丘东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临哈铁路货运能力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广富 《铁道货运》 2024年第5期1-5,11,共6页
临哈铁路作为疆煤外运的北翼通道,提高其货运能力,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供运力支撑,对进一步服务国家能源保供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临哈铁路基本情况及货运需求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临哈铁路运输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单线区... 临哈铁路作为疆煤外运的北翼通道,提高其货运能力,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供运力支撑,对进一步服务国家能源保供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临哈铁路基本情况及货运需求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临哈铁路运输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单线区段限制能力提升、大区间列车运行调整困难、点线能力不协调不匹配、衔接线路通道能力紧张、分界口利用率不高、机车运用紧张、机班投入不足等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增二线及电化工程改造、开通部分车站侧线、修建车站增加会车能力、优化临河节点运输组织、加强外排车流输送、组织均衡运输及优化机车机班运用等建议,以期达到提高临哈铁路货运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哈铁路 疆煤外运 货运增量 运输调整 货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市农区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煜茹 李文 +3 位作者 蔡树东 尤文兵 赵龙飞 哈力·胡麻力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为了探寻哈密市农区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文章对当地肉羊产业的总体规模与分布、养殖模式与技术水平、市场销售与品牌建设、政策支持与产业扶持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指出了饲草来源不足、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 为了探寻哈密市农区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文章对当地肉羊产业的总体规模与分布、养殖模式与技术水平、市场销售与品牌建设、政策支持与产业扶持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指出了饲草来源不足、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哈密市农区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即引导养殖户生产观念转变、调整种植结构、提高饲草供给能力、加强品种改良与繁育体系建设、强化龙头引领等优化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市 农区 肉羊产业 可持续发展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南麓哈密三城山水空间格局营建研究
17
作者 赵泽龙 刘晖 宋君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东天山南麓人居环境空间集中于哈密盆地内的绿洲,自原始聚居空间形态出现于天山山南独立沟系后,直至清末时期形成了“三城毗连1)”的空间格局。本文以哈密三城在历史空间格局中的布局形态出发,在古籍与文献解读、信息归纳、实地调研的... 东天山南麓人居环境空间集中于哈密盆地内的绿洲,自原始聚居空间形态出现于天山山南独立沟系后,直至清末时期形成了“三城毗连1)”的空间格局。本文以哈密三城在历史空间格局中的布局形态出发,在古籍与文献解读、信息归纳、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理论与空间图解分析方法来梳理、归总营构要素与整体空间秩序,提炼营建结构与特征,发掘并诠释城邑形态表征下所蕴含的山水空间营建智慧,为区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哈密三城 空间格局 区域风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冷却法结合过冷贮藏技术对鲜切哈密瓜保鲜研究
18
作者 黄玲 殷诚 +1 位作者 钱静 王利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71-275,共5页
鲜切水果极易腐烂变质,该文旨在评估逐步冷却法结合过冷贮藏技术对鲜切哈密瓜的保鲜效果。为延长鲜切哈密瓜过冷贮藏的稳定状态,将鲜切哈密瓜独立包装后放入保鲜盒中并设定逐步冷却法后过冷贮藏,每隔2 d测定菌落总数、色泽、抗氧化物质... 鲜切水果极易腐烂变质,该文旨在评估逐步冷却法结合过冷贮藏技术对鲜切哈密瓜的保鲜效果。为延长鲜切哈密瓜过冷贮藏的稳定状态,将鲜切哈密瓜独立包装后放入保鲜盒中并设定逐步冷却法后过冷贮藏,每隔2 d测定菌落总数、色泽、抗氧化物质含量等理化指标。以直接贮藏在5℃的鲜切哈密瓜样品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鲜切哈密瓜冰点为(-1.83±0.57)℃,过冷点最大值为-4.3℃。时间-温度曲线显示,鲜切哈密瓜样品在过冷贮藏期间内部温度保持在-4~-3℃未被冻结。与对照组相比,鲜切哈密瓜采用逐步冷却法结合过冷贮藏技术贮藏6 d后,菌落总数降低35%,显著抑制微生物生长,同时,该方法有效减缓硬度下降、降低可溶性固形物损失、减少丙二醛的积累,不造成其品质劣化。为后续鲜切哈密瓜保鲜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 哈密瓜 过冷贮藏 逐步冷却法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哈密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19
作者 杨端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1,共5页
采用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哈密瓜籽油工艺,考察了单因素溶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微波功率对哈密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料比为10∶1、提取温度为46℃、微波功率为520 W,得出哈密瓜籽油的平均提取率为81.88%,... 采用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哈密瓜籽油工艺,考察了单因素溶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微波功率对哈密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料比为10∶1、提取温度为46℃、微波功率为520 W,得出哈密瓜籽油的平均提取率为81.88%,与预测值较为接近。并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出哈密瓜籽油中含有13种脂肪酸,其中主要的是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另外,经过与4种常见植物油对比,可以总结出哈密瓜籽油作为食用油的潜力巨大,并且含有的脂肪酸丰富,营养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籽油 微波辅助 脂肪酸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20
作者 毕莹 许文昌 +6 位作者 王富鑫 李慧 王新宇 黄帅 张琪 雷雅馨 王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3期25-32,165,共9页
为探究低温贮藏过程中冷害对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选用“西州密25号”和“伽师瓜”两种哈密瓜作为研究材料。将哈密瓜存放在温度(3.0±0.5)℃的冷库中,每7 d进行一次取样,共取样6次,试验周期为42 d。试验期间,记录... 为探究低温贮藏过程中冷害对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选用“西州密25号”和“伽师瓜”两种哈密瓜作为研究材料。将哈密瓜存放在温度(3.0±0.5)℃的冷库中,每7 d进行一次取样,共取样6次,试验周期为42 d。试验期间,记录两种哈密瓜在贮藏期间的冷害症状,并测定冷害指数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伽师瓜”的冷害症状明显轻于“西州密25号”,在采后贮藏过程中,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升高,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FADs)活性持续下降,表明细胞膜受损。O_(2)^(-)·生成速率和H_(2)O_(2)含量均有上升趋势,并且耐冷性较差的“西州密25号”生成的活性氧要多于耐冷性较好的“伽师瓜”。两个品种哈密瓜果实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在整个贮藏期内有所下降,同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ic acid-glutathione,ASA-GSH)循环里的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显著提高,“伽师瓜”以上指标均高于“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在发生冷害后细胞膜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相关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相关指标上升,耐冷性好的品种抗氧化能力较强,活性氧生成速率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果实 冷害 耐冷性 活性氧代谢 低温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