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199501(Hale-Bopp)彗星的观测和轨道计算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瑜 周洪楠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53-458,共6页
The long period bright comet C / 1995 O1 (Hale - Bopp) was discovered on July23, 1995 by astronomers A. Hale and T. Bopp. It will pass the perihelion in eariyApril, 1997. We obtained the CCD photometric data of the co... The long period bright comet C / 1995 O1 (Hale - Bopp) was discovered on July23, 1995 by astronomers A. Hale and T. Bopp. It will pass the perihelion in eariyApril, 1997. We obtained the CCD photometric data of the comet from March toDecember, 1996 by using 1.56m telescope of Sheshan Station of Shanghai Observatory.The observational data have been reduced, and according to our data, the orbitalelements and the perturbational ephemeris of the comet have been calculated. In thispaper the processes of reduction and calculation are stated, and the results areanalys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e-bop彗星 轨道计算 观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带彗星的长期光变曲线
2
作者 梁合 史建春 马月华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5,共14页
主带彗星是指既具有主带小行星的轨道特征,又具有类似彗星的彗发或彗尾的小天体,其活动性是由水冰升华驱动.通过收集最近20多年的主带彗星观测数据,绘制了5颗主带彗星238P/Read、259P/Garradd、313P/Gibbs、324P/La Sagra和358P/PANSTA... 主带彗星是指既具有主带小行星的轨道特征,又具有类似彗星的彗发或彗尾的小天体,其活动性是由水冰升华驱动.通过收集最近20多年的主带彗星观测数据,绘制了5颗主带彗星238P/Read、259P/Garradd、313P/Gibbs、324P/La Sagra和358P/PANSTARRS的长期光变曲线,进而分析了主带彗星的活动性特征.研究发现:(1)238P/Read的活动性比较稳定,其他4颗主带彗星的活动性相较于之前的回归周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减;(2)通过比较反映彗星活动性的参数测光年龄PAGE,发现324P/La Sagra在2010年的活动性最强,313P/Gibbs在2014年的活动性最弱;(3)313P/Gibbs在2020年回归周期出现了明显的非近日点活动性.(4)主带彗星的活动性开始和结束时对应的时间和日心距相对于过近日点时间和日心距具有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 方法:观测 技术:测光 彗星:个别:238P/Read 259P/Garradd 313P/Gibbs 324P/La Sagra 358P/PANSTAR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带彗星尘埃特性的科学问题与探测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存惠 张小平 +6 位作者 赵呈选 刘晓东 游击林 王鹢 张海燕 李世勋 刘泽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3-620,共8页
研究主带彗星的起源和形成、非活跃期主带彗星的特性以及主带彗星与其它彗星、小行星之间的关系,需形成能够覆盖尘埃颗粒特性的原位探测方法。针对中国即将实施的“天问二号”探测任务,在分析主带彗星尘埃特性与科学问题关系的基础上,... 研究主带彗星的起源和形成、非活跃期主带彗星的特性以及主带彗星与其它彗星、小行星之间的关系,需形成能够覆盖尘埃颗粒特性的原位探测方法。针对中国即将实施的“天问二号”探测任务,在分析主带彗星尘埃特性与科学问题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不引起彗星空间环境变化的前提条件下,通过非接触测量主带彗星喷发尘埃粒径、速度、动量、形貌、通量的集成复合探测方法,该设计方案已应用到“天问二号”任务的工程设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带彗星 311P 尘埃特性 原位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e-Bopp彗星的短期非引力效应与彗核活动
4
作者 胡中为 马剑波 +1 位作者 杨捷兴 汪琦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5,共6页
对于 Hale-Bopp彗星在1997年2月底到4月初的几次彗核活动中,分析了它的同时期天体测量资料,发现它有活动时的观测位置与由彗星历表计算的位置偏差明显地超过观测误差,也超过彗星质心与光心的偏差,因此,这些结果表... 对于 Hale-Bopp彗星在1997年2月底到4月初的几次彗核活动中,分析了它的同时期天体测量资料,发现它有活动时的观测位置与由彗星历表计算的位置偏差明显地超过观测误差,也超过彗星质心与光心的偏差,因此,这些结果表明彗核活动的确造成了可观测的短期非引力效应;对几次彗核活动及其相应的非引力效应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e-bopP彗星 短期非引力效应 彗核活动 光心 日彗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995O1(Hale-Bopp)彗星的光变研究
5
作者 姚云珍 丁蓉 周洪楠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4-27,32,共5页
汇集了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基地自 1996年 4月 2 2日至 1997年 5月 2日期间所得的C/1995O1(Hale -Bopp)彗星的CCD观测资料 ,得出了这些资料的测光归算处理结果 ,并在此基础上对此彗星的光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
关键词 hale-bopP彗星 光度变化 观测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e-Bopp彗星的壳层结构
6
作者 杨本有 吴琴娣 孙长安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9,共6页
在紫金山天文台全自动密度扫描仪(PDS)上测量了1997年3月4日(UT)拍摄的Hale-Bopp彗星的壳层结构.对测量的数据用优选法分析后给出:(1)从彗核喷发出的喷流(壳层结构的第一层亦即最靠近彗核的那一层)呈阿... 在紫金山天文台全自动密度扫描仪(PDS)上测量了1997年3月4日(UT)拍摄的Hale-Bopp彗星的壳层结构.对测量的数据用优选法分析后给出:(1)从彗核喷发出的喷流(壳层结构的第一层亦即最靠近彗核的那一层)呈阿基米德螺线形状;喷流喷出物质的速度为16公里/秒;(2)壳层结构的第二;三,四层呈抛物线形状,亦与悬链线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e-bopP彗星 壳层结构 喷流速度 彗核 自转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e-Bopp彗星自转轴指向的确定
7
作者 宋保军 钱伯辰 陶隽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根据上海天文台 1 .56米望远镜提供的Hale Bopp彗星近核观测资料 ,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该彗星的自转轴指向进行了测定 .两种方法求出的自转轴指向结果非常接近 ,Hale Bopp彗星自转轴指向点的赤经为 0 h1 4m32 s,赤纬为 - 49°0 9... 根据上海天文台 1 .56米望远镜提供的Hale Bopp彗星近核观测资料 ,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该彗星的自转轴指向进行了测定 .两种方法求出的自转轴指向结果非常接近 ,Hale Bopp彗星自转轴指向点的赤经为 0 h1 4m32 s,赤纬为 - 49°0 9′35″( 2 0 0 0年历元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e-bopP彗星 自转轴 指向 彗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彗星兰应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碳同化途径响应
8
作者 王凤杰 兰思仁 +3 位作者 段俊 卢绍基 黄卫昌 李明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为更加科学和高效地对两种彗星兰进行繁育工作,开展了叶片厚度、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δ^(13)C)、昼夜净CO_(2)吸收动态和可滴定酸含量检测,探索该两物种应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碳同化途径响应。结果表明:长距彗星兰(Angraecum sesquipedale... 为更加科学和高效地对两种彗星兰进行繁育工作,开展了叶片厚度、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δ^(13)C)、昼夜净CO_(2)吸收动态和可滴定酸含量检测,探索该两物种应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碳同化途径响应。结果表明:长距彗星兰(Angraecum sesquipedale)的叶片厚度为1.07 mm、δ^(13)C值为-17.24‰;拟长距彗星兰(A.sororium)的叶片厚度为0.58 mm、δ^(13)C值为-27.74‰;长距彗星兰仅在暗期吸收CO_(2)并随着干旱胁迫的加深其净CO_(2)吸收速率也逐渐降低;拟长距彗星兰在未干旱条件下主要在昼期吸收CO_(2),但在干旱处理后的第2~5天暗期净CO_(2)吸收速率转变为正值并逐渐增加;长距彗星兰的早晚可滴定酸含量差值由未干旱的47 mmol·g^(-1)降低至干旱胁迫的22 mmol·g^(-1),而拟长距彗星兰的由39 mmol·g^(-1)增加至60 mmol·g^(-1)。结果支持长距彗星兰为景天酸代谢(CAM)途径植物,而拟长距彗星兰为C3植物的兼性CAM物种;前者CAM途径的启动不受干旱胁迫调控,但后者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彗星 拟长距彗星 干旱胁迫 碳同化途径 景天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彗星实验方法的优化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南英 张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检测细胞DNA损伤,对彗星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并建立阳性对照。方法以传统碱性彗星实验为基础,对制胶方法、凝胶浓度、琼脂糖溶剂、裂解时间、细胞密度和电泳电压加以优化。以过氧化氢(H_(2)O_(2))作为DNA损伤诱导剂...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检测细胞DNA损伤,对彗星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并建立阳性对照。方法以传统碱性彗星实验为基础,对制胶方法、凝胶浓度、琼脂糖溶剂、裂解时间、细胞密度和电泳电压加以优化。以过氧化氢(H_(2)O_(2))作为DNA损伤诱导剂诱导HL-60细胞作为该实验的阳性对照。结果优化后的实验结果显示,制胶方法由三步法进步为两步法,以PBS为琼脂糖溶剂,0.8%正常熔点琼脂糖制备底层胶,0.7%低熔点琼脂糖与细胞悬液混合作为第二层胶,制胶效果好,操作更简单省时,较好地解决了脱胶问题。裂解1 h,1 V/cm电压电泳,获得了具有代表性的彗星图像,结果易于判读,能有效避免假阳性结果。并对不同浓度H_(2)O_(2)诱导的HL-60细胞DNA损伤情况进行比较,成功建立了彗星实验的阳性对照。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优化后的彗星实验方法成本更低,更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也更好,能够快速检测细胞中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实验 HL-60 DNA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同植物进行DNA损伤彗星实验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16
10
作者 林爱军 张旭红 +2 位作者 张增利 曹青 朱永官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为了研究彗星实验在植物DNA损伤检测中的应用,以多种植物材料为对象,进行了植物彗星实验的比较研究.分别分离了蚕豆、菠菜、洋葱、菜豆、大蒜、水稻等植物组织的细胞核,并以彗星实验方法研究了H2O2引起的植物细胞核DNA损伤.电泳后发现H... 为了研究彗星实验在植物DNA损伤检测中的应用,以多种植物材料为对象,进行了植物彗星实验的比较研究.分别分离了蚕豆、菠菜、洋葱、菜豆、大蒜、水稻等植物组织的细胞核,并以彗星实验方法研究了H2O2引起的植物细胞核DNA损伤.电泳后发现H2O2处理组植物细胞核出现明显拖尾,而对照组没有出现拖尾或拖尾较小.研究结果表明彗星实验是一种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植物DNA损伤程度的手段,具有灵敏、简单、快速的优点.采用合适的细胞核分离方法,能够将彗星实验应用于多种植物,研究其DNA损伤.蚕豆、菠菜、洋葱、菜豆、大蒜等植物的根尖和叶片都可以应用于植物彗星实验,但在本实验条件下利用水稻组织进行彗星试实验并没有获得明显的彗星图像,能否进行彗星实验可能受植物本身性质或实验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彗星实验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尔-波普彗星喷流的一次成功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隽 钱伯辰 +1 位作者 汤源 邵正义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海尔-波普彗星 喷流 彗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彗星实验技术检测环境遗传毒性物质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颖 王磊 王子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3-678,共6页
彗星实验(COMET Assay)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在单细胞水平上定量检测DNA损伤的灵敏方法。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用该方法检验的基因损伤已成为鉴别遗传毒性物质的敏感标记物,在致癌作用机制、环境污染监测以及环境毒理和风险评价等研究中,均... 彗星实验(COMET Assay)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在单细胞水平上定量检测DNA损伤的灵敏方法。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用该方法检验的基因损伤已成为鉴别遗传毒性物质的敏感标记物,在致癌作用机制、环境污染监测以及环境毒理和风险评价等研究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采用这项技术。本文对彗星实验技术的发展过程、在环境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利科研人员更加准确地掌握该技术,合理解释有关数据,来推动其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实验 遗传毒性 环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彗星中尘埃的带电特性和平衡电势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耀 李中元 +1 位作者 李嘉巍 段素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9-333,共5页
分析了彗星中尘埃粒子的带电特性,以及计算了彗星尘埃等离子体的典型参数.对Halley彗星和G—Z彗星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彗星中尘埃平衡电势的一些主要规律.一般来说,这些规律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等离子体彗星.
关键词 G-Z彗星 尘埃粒子 带电特性 平衡电势 Halley彗星 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膜虫彗星实验在环境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丽 鲁志松 +1 位作者 丁书茂 杨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33,共3页
介绍四膜虫作为生物材料在彗星实验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探讨了将单细胞原生生物应用于彗星实验在环境水质检测、遗传毒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与细胞损伤之间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东湖水和长江... 介绍四膜虫作为生物材料在彗星实验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探讨了将单细胞原生生物应用于彗星实验在环境水质检测、遗传毒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与细胞损伤之间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东湖水和长江水未造成四膜虫DNA的损伤,印染厂污水对细胞有严重的损伤作用,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彗星实验 原生生物 四膜虫 水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彗星的证认与年代学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仙文 江晓原 钮卫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2-318,共7页
以《淮南子·兵略训》载武王伐纣时所见彗星为例,从统计和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了根据古代彗星记录确定遥远历史年代的可能性.分析表明,这种可能性在0 .6 % 以下.因此可得出结论,在彗星记录过于简单的情况下,无法以之确定年... 以《淮南子·兵略训》载武王伐纣时所见彗星为例,从统计和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了根据古代彗星记录确定遥远历史年代的可能性.分析表明,这种可能性在0 .6 % 以下.因此可得出结论,在彗星记录过于简单的情况下,无法以之确定年代,即使作为旁证,其权重也是非常小的,在用其他方法确定年代时,可忽略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彗星 彗星证认 年代学 彗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彗星试验检测酚类化合物对小鼠脾脏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立伟 吴笛 +4 位作者 曲甍甍 陈源高 吴玉璘 孔志明 刘征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应用彗星试验技术 ,研究了酚类化合物对小鼠脾脏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 ,12种酚类化合物对小鼠脾脏细胞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 ,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试验... 应用彗星试验技术 ,研究了酚类化合物对小鼠脾脏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 ,12种酚类化合物对小鼠脾脏细胞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 ,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试验结果亦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小鼠脾脏细胞 彗星试验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尔-波普彗星1996年春观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光节 季凯帆 +2 位作者 陈培生 宋谦 曹文达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3-190,T001,共9页
1996年2月底至3月初,海尔-波普彗星在清晨前重新出现,地平高度较低.本文使用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加新研制的1024×1024CCD照像机,对该彗星进行了照像观测,精密测定了其位置及光度.结果表明,即使与最新的预报比较起来,仍旧... 1996年2月底至3月初,海尔-波普彗星在清晨前重新出现,地平高度较低.本文使用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加新研制的1024×1024CCD照像机,对该彗星进行了照像观测,精密测定了其位置及光度.结果表明,即使与最新的预报比较起来,仍旧存在着明显的系统偏差.因此,海尔一波普彗星的轨道根数仍需修正.其亮度也比最新的预报稍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 星历表 海尔-波普彗星 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彗星试验检测区域水源有机污染致突变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厉以强 胡冠九 +2 位作者 李兆利 姜巍巍 孔志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63-568,共6页
采用彗星试验检测了区域水源有机污染对人血淋巴细胞的致突变性,探讨了水源风险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Cr(VI)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有强的致突变作用,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Cr(VI)剂量的对数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程度呈线性相关... 采用彗星试验检测了区域水源有机污染对人血淋巴细胞的致突变性,探讨了水源风险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Cr(VI)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有强的致突变作用,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Cr(VI)剂量的对数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程度呈线性相关.可以用Cr(VI)作为阳性参照物量化表征水中有机污染混合物对人血淋巴细胞的致突变性.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Cr(VI)的限值可以用于评价水体中有机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试验 有机污染 致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彗星实验检测丙烯酰胺对小鼠两种细胞的DNA损伤和修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红刚 杨建一 +3 位作者 高宝珍 韩宁 边思成 萨晓婴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32-236,共5页
为了研究丙烯酰胺致小鼠睾丸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及修复情况,同时比较这两种细胞对丙烯酰胺的敏感性,将雄性昆明种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丙烯酰胺(50mg·kg-1(bw)),在暴露后第1、2、4、6、8、10、12d,分别对其睾丸组织细胞... 为了研究丙烯酰胺致小鼠睾丸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及修复情况,同时比较这两种细胞对丙烯酰胺的敏感性,将雄性昆明种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丙烯酰胺(50mg·kg-1(bw)),在暴露后第1、2、4、6、8、10、12d,分别对其睾丸组织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彗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暴露结束后每个时间点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迁移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随时间推移两种细胞DNA迁移距离逐渐降低,同一时间点睾丸组织细胞DNA损伤较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更为严重,两者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睾丸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能是丙烯酰胺的作用位点;机体对丙烯酰胺造成的遗传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与淋巴细胞相比,睾丸细胞对丙烯酰胺导致的遗传损伤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彗星实验 生殖细胞 淋巴细胞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彗星试验研究菲对蚕豆DNA的损伤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曦 盛月慧 +2 位作者 高彦征 陈则友 胡小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520,共6页
以蚕豆(Viciafaba)为对象、以菲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开展彗星试验,用KometVersion6.0软件进行彗星图像分析,并选择评价参数研究PAHs污染的DNA损伤效应。以Olive尾动量(OTM)作为DNA损伤的评价参数,细胞彗星试验中蚕豆根尖DN... 以蚕豆(Viciafaba)为对象、以菲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开展彗星试验,用KometVersion6.0软件进行彗星图像分析,并选择评价参数研究PAHs污染的DNA损伤效应。以Olive尾动量(OTM)作为DNA损伤的评价参数,细胞彗星试验中蚕豆根尖DNA的损伤程度随菲质量浓度(0~0.6mg·L^-1)升高而显著增大。最高浓度组(0.6mg·L^-1)OTM值比阴性对照增加132.63%,存在剂量依赖性,表明菲能诱导蚕豆根尖DNA损伤。在培养液中菲质量浓度为0.1mg·L^-1条件下培养蚕豆,0—12h时DNA损伤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大,12h时OTM值为38.82+4.48;12~24h时DNA损伤程度则随时间延长而趋小。为确定菲污染导致DNA损伤的途径,进行非细胞彗星试验,结果表明,0.05mg·L^-1菲即可造成显著DNA损伤(OTM值为22.27±0.42),且DNA损伤程度随菲浓度提高而增大。菲对蚕豆根尖细胞可能存在直接的DNA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彗星试验 蚕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