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视角InSAR数据解算2017两伊地震三维同震形变场 被引量:6
1
作者 韩鸣 张永志 +1 位作者 程冬 尹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78,129,共5页
2017两伊地震是自1900年以来发生在扎格罗斯山脉的最大地震,为了研究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形变场,利用覆盖同一地区的3对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分别进行两通差分DInSAR处理,得到了研究区3个视线向的地表同震形变场,通过直接解算法重建了... 2017两伊地震是自1900年以来发生在扎格罗斯山脉的最大地震,为了研究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形变场,利用覆盖同一地区的3对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分别进行两通差分DInSAR处理,得到了研究区3个视线向的地表同震形变场,通过直接解算法重建了研究区的三维同震形变场。试验表明:3种视角的升降轨视线向上升与沉降总体趋势基本一致;联合多个视角的观测结果可以实现三维形变场的重建;根据地表视线向和三维同震形变的特征以及地质构造背景推测了发震断层很有可能为扎格罗斯山前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w7.3两伊地震 DINSAR 三维同震形变 Sentinel-1A 扎格罗斯山前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2017年伊拉克哈莱卜杰M_W7.3地震同震形变场分析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冬 张永志 +1 位作者 王晓航 韩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4-493,548,共11页
本文首先利用二轨法对欧洲空间局Sentinel-1A雷达卫星影像进行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覆盖2017年伊拉克哈莱卜杰(Halabjah)MW7.3地震震区的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哈莱卜杰地震造成的地表形变影响范围约为60 km×70 km,形变场基本沿扎格... 本文首先利用二轨法对欧洲空间局Sentinel-1A雷达卫星影像进行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覆盖2017年伊拉克哈莱卜杰(Halabjah)MW7.3地震震区的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哈莱卜杰地震造成的地表形变影响范围约为60 km×70 km,形变场基本沿扎格罗斯主前缘断层展布;形变场的西南盘呈现隆升趋势,最大视线向形变值为88 cm,东北盘呈现下降趋势,最大视线向形变值为37 cm;隆升形变值远大于沉降值,反映出发震断层以逆冲运动为主的特征。然后基于弹性半平面空间矩形位错模型,分别采用多峰值粒子群算法和最速下降法确定了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和滑动分布结果。反演结果显示发震断层以逆冲运动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运动,最大滑动量为3.34 m,释放的地震矩为1.68×1020 N·m (MW7.4),与地震学的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哈莱卜杰地震 Sentinel-1A雷达数据 同震形变 滑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升降轨Sentinel-1数据分析2017-11-12伊拉克M_W7.3地震震源参数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传义 刘国林 +1 位作者 陈洋 王珂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7-582,共6页
利用Sentinel-1卫星提供的多个轨道SAR数据对2017-11-12伊拉克MW7.3地震进行研究,通过处理不同轨道数据并比较,获取震区可靠的同震形变场。利用降轨同震形变场,采用数据分辨率约束的四叉树方法降采样后作为约束条件,基于弹性半空间模型(... 利用Sentinel-1卫星提供的多个轨道SAR数据对2017-11-12伊拉克MW7.3地震进行研究,通过处理不同轨道数据并比较,获取震区可靠的同震形变场。利用降轨同震形变场,采用数据分辨率约束的四叉树方法降采样后作为约束条件,基于弹性半空间模型(Okada)反演断层几何参数及滑动分布。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位于扎格罗斯褶皱冲断带,产生的破裂带长度为44.5km、宽度为16.1km;发震机制为走滑逆冲断层,断层滑动角为140.68°,倾角为8°,最大滑动量为3.83m,地震造成视线向最大抬升和最大下沉为50cm和40cm;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5.5km,累计释放地震矩0.97×10^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A 伊拉克MW7.3地震 D-INSAR Oka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