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盆地乌东地区裂缝储层综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俊峰 孟小红 +2 位作者 王建民 陈守田 安朝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81-184,共4页
本文基于海拉尔盆地乌东地区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构造应力场分析、叠前地震属性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和叠后地震衰减属性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的裂缝储层进行了预测。利用叠后裂缝属性和构造应力场分析对宏观裂缝发育带进行了定性预测,总结出... 本文基于海拉尔盆地乌东地区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构造应力场分析、叠前地震属性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和叠后地震衰减属性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的裂缝储层进行了预测。利用叠后裂缝属性和构造应力场分析对宏观裂缝发育带进行了定性预测,总结出乌东地区裂缝方向以北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为主,并利用叠前地震属性方位各向异性定量预测了该区裂缝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裂缝储层 地震预测方法 裂缝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关键技术与效果--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藏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煜 李相文 +3 位作者 陈康 张银涛 臧殿光 郁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727,共11页
以储层定量化预测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表征技术是实现该领域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在早期阶段主要集中于中-浅层陆相碎屑岩领域,近二十年来,随着塔河、普光和安岳等西部大气田的发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开发前... 以储层定量化预测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表征技术是实现该领域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在早期阶段主要集中于中-浅层陆相碎屑岩领域,近二十年来,随着塔河、普光和安岳等西部大气田的发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开发前景才逐步明朗。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年代更加古老、地表条件更加复杂、非均质性更强,这些都为储层定量预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礁滩型储层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为例,在对2类储层地质特点与地震研究难点充分剖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针对性的地震预测思路与关键配套技术。目前,随着“两宽一高”地震采集、井控高保真宽频处理以及相控地震波阻抗反演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已经由定性逐渐转变为半定量,由简单描述转变为储渗单元精细刻画。此次研究也将为国内外其他碳酸盐岩油气藏精细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地震采集 高保真宽频处理 储层预测 礁滩型储层 缝洞型储层 深层碳酸盐岩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方法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2
3
作者 慕万军 王建民 +3 位作者 刘杰烈 陈守田 崔凤林 许建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4-280,共7页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保真度和成像精度,并增强解释精度,满足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需要,通过对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形成以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设计的“四高(高接收道数,高覆盖次数,高时间采样率,高空间采样率)、...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保真度和成像精度,并增强解释精度,满足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需要,通过对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形成以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设计的“四高(高接收道数,高覆盖次数,高时间采样率,高空间采样率)、四精确(精确测量,精确表层调查,精确吸收衰减分析,精确激发井深设计)、三小(小面元,小组合距,小滚动距)、二中(中频检波器,中药量)、一宽(宽方位角观测)、三措施(震检联合组合,实时现场质量监控,实时动态环境干扰监控)”岩性勘探地震采集方法,保真处理及精确成像、复杂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解释、精确储层预测、岩性圈闭识别描述等技术为核心的岩性地震勘探配套技术系列,在海拉尔盆地地震勘探中应用取得了突出的地质效果。随着勘探难度加大,需进一步加强基底裂缝储层、南一段砂体地震识别预测、复杂油藏含油气性地震预测方法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岩性地震勘探方法 宽方位采集 精确保真成像处理 裂缝储层预测 南一段砂体预测 含油气性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在花岗岩潜山储层表征中的应用——以乍得邦戈盆地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景春 窦立荣 +3 位作者 徐建国 魏小东 王中凡 陈洪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0-329,共10页
随着乍得邦戈盆地在L-1井区的花岗岩潜山获得油气发现,在该区开展了"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的油气勘探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充分利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高信噪比、全方位观测、低频... 随着乍得邦戈盆地在L-1井区的花岗岩潜山获得油气发现,在该区开展了"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的油气勘探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充分利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高信噪比、全方位观测、低频信号的强穿透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优势,有效提高了潜山顶面偏移成像质量,获得了丰富的潜山内幕信息,为花岗岩型潜山的储层表征和潜山目标评价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基于"两宽一高"地震资料提出了花岗岩潜山复杂储层表征技术,根据储层的储集空间组合特征、储层类型、岩石物理特征和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将花岗质基岩潜山储层序列划分为风化淋滤带、缝洞发育带、半充填裂缝发育带和致密带;将裂缝型和孔隙型储层分类表征,孔隙型储层通过地震多属性融合和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储层定性和定量预测,裂缝型储层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分别应用曲率体、相干和OVT域地震属性等进行裂缝识别与预测;综合裂缝预测和孔隙型储层预测结果进行储层评价和优质储层预测。该配套技术在乍得邦戈盆地的实践表明,应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及针对性配套技术,能有效提高邦戈盆地花岗岩潜山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勘探成功率,在B区块实施的潜山探井成功率高达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 储层表征 裂缝预测 花岗岩潜山 邦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