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低浓度H_(2)S室温稳定监测的CsPbBr_(3)@TiO_(2)异质结微晶气体传感器
1
作者 逯江浩 黄胜 +4 位作者 陈露 程永超 高莎莎 陶雪钰 顾修全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5-1826,共12页
通过简单的溶液法用TiO(Acac)_(2)原位包覆CsPbBr_(3)全无机钙钛矿材料,在400℃加热后直接制成了CsPbBr_(3)@TiO_(2)核壳结构微晶,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CsPbBr_... 通过简单的溶液法用TiO(Acac)_(2)原位包覆CsPbBr_(3)全无机钙钛矿材料,在400℃加热后直接制成了CsPbBr_(3)@TiO_(2)核壳结构微晶,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CsPbBr_(3)@TiO_(2)微晶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原位金属氧化物包覆钙钛矿形成分散良好、大小为4~8μm的球壳结构。用旋涂法在掺氟氧化锡(FTO)电极上构筑了CsPbBr_(3)@TiO_(2)薄膜气体传感器,在室温下测试其对H_(2)S气体的检测灵敏度,结果发现,该传感器对H_(2)S气体的检测下限达25 ppb(1 ppb=10-9),对100 ppb H_(2)S响应/恢复时间为24/21 s,灵敏度为0.59,响应曲线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另外,传感器暴露在空气中30 d内的稳定性高于90%,且具有优异的气体选择性和抗湿度干扰性。通过光致发光(PL)光谱、时间分辨光致发光(TRPL)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及紫外光电子能谱(UPS)测试分析了其能带位置、电荷动力学和配位机理,并用氧吸附原理对其传感机理进行了解释。该工作为室温下低浓度H_(2)S气体的稳定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bBr_(3) 钙钛矿 核壳结构 异质结 h_(2)s气体传感器 氧吸附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和SO_(2)气体地球化学测量在云南普朗斑岩铜矿中的应用
2
作者 沈啟武 陈志军 +4 位作者 董桥峰 李高鑫 胡明川 陈鑫 余泽章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鉴于覆盖区找矿信息的识别和提取难度大,在覆盖区寻找斑岩铜矿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斑岩铜矿中的矿体以低品位的金属硫化物为主,是否可以形成气体异常并确定矿体的延伸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利用便携式气体快速分析仪在普朗斑岩铜矿区开... 鉴于覆盖区找矿信息的识别和提取难度大,在覆盖区寻找斑岩铜矿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斑岩铜矿中的矿体以低品位的金属硫化物为主,是否可以形成气体异常并确定矿体的延伸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利用便携式气体快速分析仪在普朗斑岩铜矿区开展了H_(2)S和SO_(2)气体地球化学测量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铜矿体上方可以形成很好的H_(2)S和SO_(2)气体地球化学异常,说明该方法能够揭示深部隐伏矿体等有效信息,通过异常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能够推测矿体在走向和倾向的延伸方向。二者协同性较好、浓度异常分布较为连续的部位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是一种非常适合覆盖区斑岩铜矿矿产勘查的有效工作手段,为隐伏矿产勘查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区找矿 气体地球化学 斑岩铜矿 云南普朗 h_(2)ssO_(2)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吸附与脱附的声表面波H_2S传感器
3
作者 王秀东 李红浪 +2 位作者 付琛 梁勇 何世堂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219,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SnO_2/CuO薄膜的声表面波(SAW)传感器(室温下,工作频率约为147.8 MHz)检测H_2S气体的特性。以36°YXLiTaO_3为基片制作声表面波器件,通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其表面淀积SnO_2/CuO的复合薄膜制作出H_2S气体传感...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SnO_2/CuO薄膜的声表面波(SAW)传感器(室温下,工作频率约为147.8 MHz)检测H_2S气体的特性。以36°YXLiTaO_3为基片制作声表面波器件,通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其表面淀积SnO_2/CuO的复合薄膜制作出H_2S气体传感器。由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观察薄膜,薄膜连续均匀且表面分布大量微气孔,因而具有良好的吸附性。然后本文在85℃~205℃范围内对传感器的吸附和脱附速率、灵敏度及选择性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在较低温度下同时具备快速吸附和脱附特性,工作在190℃时气体吸附和脱附速率最快,检测20ppm H_2S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30s、15s;工作在160℃时,传感器检测20ppmH_2S的灵敏度最高,工作频率变化约230 kHz,且对于低浓度2 ppm H_2S,频率变化可达45 kHz。同时,传感器也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 snO2/CuO h2s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3气体传感器用于SF6分解气体H2S的检测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克成 张立军 +1 位作者 石荣雪 孙墨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23,共3页
SF6气体绝缘设备内部存在的缺陷,在运行时会出现放电和过热等故障,从而导致SF6气体分解,降低设备的绝缘性能,同时危及设备运行安全。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对SF6特征分解气体H2S的检测来检测SF6气体的分解情况。文中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WO3... SF6气体绝缘设备内部存在的缺陷,在运行时会出现放电和过热等故障,从而导致SF6气体分解,降低设备的绝缘性能,同时危及设备运行安全。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对SF6特征分解气体H2S的检测来检测SF6气体的分解情况。文中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WO3敏感材料并进行了SEM、XRD表征;将WO3传感器用于H2S检测,表现出优异的气敏性能。在最佳工作温度下,对100ppmH2S灵敏度达到了236,响应时间为43s,检测下限为100p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分解气体 h2s 气体传感器 WO3 低检测限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3@CuMoO4气体传感器对SF6分解气体H2S的检测研究
5
作者 刘克成 张立军 +2 位作者 石荣雪 高欣蓓 孙墨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0,共4页
运行中的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由于存在内部缺陷往往会产生局部放电等现象,SF6气体在其作用下会发生分解,使设备绝缘性能降低,严重时会发生事故。因此可通过对SF6气体的分解组分H2S进行检测,达到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的目的。文中通过水热法... 运行中的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由于存在内部缺陷往往会产生局部放电等现象,SF6气体在其作用下会发生分解,使设备绝缘性能降低,严重时会发生事故。因此可通过对SF6气体的分解组分H2S进行检测,达到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的目的。文中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MoO3@CuMoO4敏感材料并进行了SEM、XRD表征;将MoO3@CuMoO4传感器用于对H2S的检测,表现出了优异的气敏性能。在最佳工作温度下,对100ppmH2S灵敏度达到了89,响应时间为162s,检测下限为100p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sF6分解气体 h2s 气体传感器 MoO3@CuMo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VO_(4)气体传感器的SF_(6)分解气体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元潮 董祥庆 +3 位作者 胡上茂 安韵竹 刘刚 景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02-3105,共4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十面体BiVO_(4)纳米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气敏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BiVO_(4)传感器对H_(2)S气体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响应和良好的选择性。在最佳工作温度(180℃)下,该传感器对于100μL/L H_(2)S的响...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十面体BiVO_(4)纳米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气敏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BiVO_(4)传感器对H_(2)S气体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响应和良好的选择性。在最佳工作温度(180℃)下,该传感器对于100μL/L H_(2)S的响应值为55.683,响应时间为25 s,最低检测浓度为1μL/L。可为SF_(6)分解气体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sF_(6) h_(2)s BiV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气体体积分数监测系统的设计
7
作者 刘传清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23,共3页
阐述了一种利用气体传感器对H2 S气体体积分数进行高准确度、宽范围测量的单片机实现方法 ,是一种高性能、易实现、实用性较强的H2 S气体体积分数监测、报警装置。讨论了关键技术和实现过程。
关键词 h2s气体体积分数监测系统 h2s气体传感器 单片机 A/D转换 线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ZnO纳米线的原位生长及其对痕量H_(2)S气体的敏感性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培 黄海云 +3 位作者 徐涛 郑丹 许鹏程 陈莹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4,共4页
文中研究了通过低温水热法在微传感器表面原位生长不同直径的本征ZnO纳米线,用于痕量H_2S气体的检测,比较了不同尺寸ZnO纳米线传感器对H_2S的气敏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50℃条件下,随着ZnO纳米线直径的缩小(200 nm→50 nm→20 nm),其对H... 文中研究了通过低温水热法在微传感器表面原位生长不同直径的本征ZnO纳米线,用于痕量H_2S气体的检测,比较了不同尺寸ZnO纳米线传感器对H_2S的气敏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50℃条件下,随着ZnO纳米线直径的缩小(200 nm→50 nm→20 nm),其对H_2S的气敏性显著提高。在相同H_2S气体浓度(5 ppm)下,50 nm ZnO纳米线的响应值是200 nm的5.4倍,检测下限为50 ppb,灵敏度均值达到6.4×10-2ppm-1;20 nm ZnO的响应值比50 nm ZnO的响应值进一步增大,检测下限达到10 ppb,是50 nm ZnO的5倍,检测灵敏度均值为2.0×10-3ppm-1,是50 nm ZnO的32倍。这些主要是由于纳米尺寸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线 h_(2)s气体检测 纳米尺寸效应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铜薄膜晶体管气体传感器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娴 蒋亚东 +2 位作者 太惠玲 谢光忠 张波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12期1074-1079,共6页
以n型高掺杂硅为衬底,二氧化硅(SiO2)作绝缘层,钛/金(Ti/Au)双层膜为源漏电极层,真空蒸发酞菁铜(CuPc)作敏感层,制备了沟道宽长比为4000/25的有机薄膜晶体管气体传感器(OTFTs),研究了CuPc-OTFT气体传感器的基本电学特性及其在常温下对... 以n型高掺杂硅为衬底,二氧化硅(SiO2)作绝缘层,钛/金(Ti/Au)双层膜为源漏电极层,真空蒸发酞菁铜(CuPc)作敏感层,制备了沟道宽长比为4000/25的有机薄膜晶体管气体传感器(OTFTs),研究了CuPc-OTFT气体传感器的基本电学特性及其在常温下对有毒还原型气体(H2S和NH3)的敏感性能。结果表明,基于CuPc的OTFT器件具有良好的电学特性,阈值电压为-8 V,载流子迁移率2.47×10-4cm2/V.s,开关电流比5。基于CuPc薄膜的OTFT气体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H2S和NH3均具有较好的响应,对SO2气体响应较小,对CH4和H2几乎不响应。通过CuPc薄膜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和OTFT器件的转移特性曲线对CuPc-OTFT气体传感器的敏感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铜 有机薄膜晶体管 气体传感器 h2s N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Ag-SnO_2结构元件室温下对H_2S的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莉 童茂松 翁爱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0-952,共3页
以SnCl4和O2为源物质,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和浸渍法掺Ag技术制备了SnO2-Ag-SnO2结构薄膜,在20℃下该结构薄膜对H2S具有良好的气敏特性,即高灵敏度、良好的选择特性和开关式响应特性。
关键词 PECVD h2s气体传感器 气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CuO及其复合材料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校兵 解丽丽 +1 位作者 贺蒙 朱志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3,71,共7页
氧化铜(CuO)是一种典型的p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但纯CuO作为敏感材料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需采用一系列改性方法以提高CuO的气体敏感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基于CuO及其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CuO基气体传感器目前存在的问... 氧化铜(CuO)是一种典型的p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但纯CuO作为敏感材料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需采用一系列改性方法以提高CuO的气体敏感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基于CuO及其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CuO基气体传感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CUO 复合物 h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光声池的SF_(6)分解产物H_(2)S的高灵敏度检测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凤翔 赵跃 +6 位作者 王楠 赵新瑜 郭珉 李辰溪 朱太云 杭忱 陈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8-267,共10页
针对H_(2)S气体在近红外波段的吸收系数低导致检测灵敏度难以提高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共振式多通光声池的SF_(6)分解产物H_(2)S气体检测技术。对赫里奥特型多通光声池进行优化设计,激光光束反射次数达到20次。近红外激光经功率放大后入射... 针对H_(2)S气体在近红外波段的吸收系数低导致检测灵敏度难以提高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共振式多通光声池的SF_(6)分解产物H_(2)S气体检测技术。对赫里奥特型多通光声池进行优化设计,激光光束反射次数达到20次。近红外激光经功率放大后入射到多通光声池,通过多次光学反射大幅度提升了光声信号的激发效率,结合声学共振放大技术、光纤放大技术和波长调制-二次谐波检测技术,搭建了一套光声光谱气体检测系统,实现了SF_(6)背景下微量H_(2)S气体的高灵敏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归一化噪声等效吸收系数为2.23×10^(-9)cm^(-1)·W·Hz^(-1/2),在平均时间为100 s时,该检测系统对H_(2)S气体的检测极限达到2.7×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设备 sF_(6)分解产物 h_(2)s气体检测 光声光谱 多通光声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碳化的硅纳米孔柱阵列的H2S室温电容传感特性
13
作者 王海燕 王伶俐 +1 位作者 胡青飞 李新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将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制备出一种SiC/Si-NPA复合纳米体系。对SiC/Si-NPA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表征揭示,生长于Si-NPA上的SiC薄膜由具有立方结构的SiC纳米颗粒组成,厚度为~200 nm。SiC/Si-NPA整体上保持了Si-NPA... 通过将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制备出一种SiC/Si-NPA复合纳米体系。对SiC/Si-NPA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表征揭示,生长于Si-NPA上的SiC薄膜由具有立方结构的SiC纳米颗粒组成,厚度为~200 nm。SiC/Si-NPA整体上保持了Si-NPA原有的柱状阵列结构特征。对浓度介于0~1 200×10-6的H2S气体的室温传感性能测试表明,SiC/Si-NPA对H2S气体的电容响应灵敏度可高达790%,而其对400×10-6浓度H2S气体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则分别为170 s和200 s,元件具有较好的测量重复性和稳定性。SiC/Si-NPA可能是一种室温条件下较为理想的H2S气体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气体传感器 sIC 硅纳米孔柱阵列 高温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气体在金属有机骨架中吸附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14
作者 孟筠青 周子涵 +1 位作者 皮若楠 王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研究硫化氢(H_(2)S)气体在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中的吸附机理,对应用MOFs材料控制城市地下有限空间内的H_(2)S气体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类型的MOFs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Materials Studio软件建立了MOFs-H_... 研究硫化氢(H_(2)S)气体在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中的吸附机理,对应用MOFs材料控制城市地下有限空间内的H_(2)S气体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类型的MOFs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Materials Studio软件建立了MOFs-H_(2)S吸附体系,应用巨正则蒙特卡洛(Rand Canonical Monte Carlo, GCMC)方法及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理论研究了相互作用能、吸附热、金属位点、官能团等的影响,在分子层面讨论了H_(2)S气体在MOFs中的吸附特性及机理。应用等温吸附试验验证了所使用分子模型及力场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不同金属位点对于吸附量有较大影响,对H_(2)S气体的吸附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Mg^(2+)、Ni^(2+)、Co^(2+)、Mn^(2+)、Zn^(2+);亲水性官能团的引入利于H_(2)S气体的吸附捕捉;UiO-66-Cu因其团簇为网状结构更利于H_(2)S气体的捕捉与吸附。同时,该研究建立了吸附热方程,提供了MOFs吸附效果评判标准,为MOFs材料应用于城市地下有限空间吸附H_(2)S气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 h_(2)s气体吸附 分子模拟 有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材料受热对SF_6气体分解物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金星 杨韧 +1 位作者 菅永峰 陈潇一 《陕西电力》 2009年第9期33-37,共5页
对绝缘材料受热时SF_6气体分解物中的SO_2和H_2S含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分别研究和分析了电气绝缘材料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及SF_6气体的压强等因素对SF_6分解物中SO_2和H_2S含量的影响,并在各因素下对有吸附剂和无吸... 对绝缘材料受热时SF_6气体分解物中的SO_2和H_2S含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分别研究和分析了电气绝缘材料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及SF_6气体的压强等因素对SF_6分解物中SO_2和H_2S含量的影响,并在各因素下对有吸附剂和无吸附剂时SO_2和H_2S含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和分析。本文结果对根据SF_6分解物含量进行SF_6设备状态判断和缺陷、故障判断以及为电气设备带电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气体 绝缘材料 分解物 sO_2 h_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油井环境监测及气体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海洋 刘梦坷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7期128-131,153,共5页
为了提高油井的安全生产水平和其环境的监控力度,提出了一种以STC12C5A60S2微控制器、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AV模块为核心的便携式油井环境监测及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它利用STC12C5A60S2芯片的A/D转换功能和气体传感器来采集气体... 为了提高油井的安全生产水平和其环境的监控力度,提出了一种以STC12C5A60S2微控制器、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AV模块为核心的便携式油井环境监测及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它利用STC12C5A60S2芯片的A/D转换功能和气体传感器来采集气体的浓度,用带云台的摄像机采集环境画面,通过NRF24L01无线发送模块和无线AV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的浓度数据和环境画面传输到手持显示终端上进行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可以实时传回环境画面和准确的气体浓度,误差结果在允许范围内。该装置的使用,有利于确保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检测效率及检测的精度,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12C5A60s2 无线AV模块 气体传感器 NRF24L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污水格栅间气体监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娄和壮 贾廷贵 +2 位作者 路士成 李筱翠 强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1-176,共6页
为实现对城市污水泵站格栅间内H_(2)S和CO有害气体浓度实时准确监测分析,设计气体传感器阵列监测系统,建立单隐层BP神经网络模型对气体浓度样本进行训练,确定网络隐含层数为9,训练函数为traindm,模型优化后输出的H_(2)S和CO气体浓度与... 为实现对城市污水泵站格栅间内H_(2)S和CO有害气体浓度实时准确监测分析,设计气体传感器阵列监测系统,建立单隐层BP神经网络模型对气体浓度样本进行训练,确定网络隐含层数为9,训练函数为traindm,模型优化后输出的H_(2)S和CO气体浓度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与0.4%。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传感器阵列采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可提高其测量精度,提升精度范围在57%~75%之间,能够满足对污水泵站有害气体监测的基本要求,所建立模型表现出良好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污水格栅间有害气体监测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栅间 BP神经网络 h_(2)s与CO气体 传感器阵列 交叉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采井中油套管钢的腐蚀行为
18
作者 陈毅 张彬奇 +1 位作者 陈彬 袁梦瑶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1,共9页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稠油热采CO_(2)和H_(2)S腐蚀环境,研究了热采井油套管钢110H、L80-3Cr、L80-9Cr和L80-13Cr在此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单一CO_(2)腐蚀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4种油套管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均增大,80℃时随着...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稠油热采CO_(2)和H_(2)S腐蚀环境,研究了热采井油套管钢110H、L80-3Cr、L80-9Cr和L80-13Cr在此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单一CO_(2)腐蚀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4种油套管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均增大,80℃时随着油套管钢中铬含量的增加,均匀腐蚀速率降低。在CO_(2)和H_(2)S共存腐蚀环境中,油套管钢的均匀腐蚀速率随CO_(2)和H_(2)S分压比p(CO_(2))/p(H_(2)S)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80℃时,随着p(CO_(2))/p(H_(2)S)增大,110H和L80-3Cr的均匀腐蚀速率逐渐增大,而L80-9Cr和L80-13Cr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50℃时,随着p(CO_(2))/p(H_(2)S)增大,4种油套管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300℃和350℃的CO_(2)和H_(2)S共存腐蚀环境中,L80-9Cr和L80-13Cr的耐蚀性远远优于L80-3Cr和11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油套管 CO_(2)/h_(2)s腐蚀 气体分压比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甲醛浓度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檬 丁梦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5期104-106,共3页
针对目前空气污染物中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需要实时监测室内甲醛浓度是否超标,急需研制一种价格低廉、安装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移动,测试结果可靠的室内甲醛监测仪,设计了甲醛监测系统,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硬件电路的主控芯片,CJM... 针对目前空气污染物中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需要实时监测室内甲醛浓度是否超标,急需研制一种价格低廉、安装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移动,测试结果可靠的室内甲醛监测仪,设计了甲醛监测系统,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硬件电路的主控芯片,CJMCU-1100传感器构成数据采集电路。上位机面板设计采用LabVIEW图形编程方式,用指针和曲线形象地表示了当前甲醛浓度情况,用彩色指示灯进行了浓度超标的报警。测试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准确度等级为0.5,分辨率为0.05,可以方便地完成甲醛浓度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sTC12C5A60s2 甲醛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