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VOF喷涂参数对WC-Co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民 张云凤 +1 位作者 R.Gadow Antonio Candel-Ruiz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4期668-671,共4页
目的研究HVO下在不锈钢上热喷涂WC-Co合金涂层喷涂参数如速度和靶距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其对表面残余应力,表面硬度的影响机理,优选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使用HVOF在不锈钢表面喷涂WC-Co合金形成耐磨涂层,通过使用显维硬度测量和钻孔... 目的研究HVO下在不锈钢上热喷涂WC-Co合金涂层喷涂参数如速度和靶距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其对表面残余应力,表面硬度的影响机理,优选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使用HVOF在不锈钢表面喷涂WC-Co合金形成耐磨涂层,通过使用显维硬度测量和钻孔方法来测量不同加工参数下的涂层硬度和残余应力分布.结果涂层和基体上存在3个区域,在这3个区域内硬度和残余应力完全不同的,但它们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涂层最大硬度并不是在表面,而是距离表面为40μm.结论通过比较不同参数下的涂层力学性能,可以确定最佳加工参数,通过试验发现喷枪速度小,靶矩小,涂层内部残余应力加大,同时显微硬度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of WC—Co涂层 喷涂参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OF制备铝青铜涂层工艺优化及工艺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史周琨 徐丽萍 +5 位作者 张吉阜 肖根升 邓春明 宋进兵 刘敏 胡永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108,共8页
目的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铸铝表面沉积质量优良的铝青铜涂层。方法基于正交实验,研究煤油流量、氧气流量、送粉速率和喷涂距离对涂层厚度、孔隙率、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的影响。通过XRD图谱,对喷涂粉末和涂层相结构组成进行分析。... 目的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铸铝表面沉积质量优良的铝青铜涂层。方法基于正交实验,研究煤油流量、氧气流量、送粉速率和喷涂距离对涂层厚度、孔隙率、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的影响。通过XRD图谱,对喷涂粉末和涂层相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截面形貌,测量涂层厚度。使用ImageJ软件测量孔隙率。采用显微硬度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涂层的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针对正交实验结果,采用极差分析法进行分析,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结果由极差法分析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煤油流量为22 L/h,氧气流量为900 L/min,送粉速率为80 g/min,喷涂距离为200 mm。采用最优工艺参数制备涂层,测得涂层厚度为405.43μm,孔隙率为0.10%,结合强度为61.63 MPa,显微硬度为330.33HV0.3。结论与粉末相比,涂层的相组成未发生改变,均为α相和β′相。通过极差分析可知,不同工艺参数对涂层孔隙率、厚度、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本实验选取的主要工艺参数中,送粉速率对涂层孔隙率和厚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喷涂距离对涂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程度最大,煤油流量对结合强度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青铜涂层 铝合金 超音速火焰喷涂 工艺优化 极差分析法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沉积工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作者 刘同旭 王子君 +3 位作者 张新颖 陈晓明 朱广林 郭策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6-194,共9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火花沉积(ESD)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并详尽阐述和总结了相关工艺参数对电火花沉积涂层性能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传统电火花沉积工艺的改良措施,以及电火花沉积与其他表面技术结合的复合工艺技术。最后,对电火花沉积工艺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火花沉积(ESD)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并详尽阐述和总结了相关工艺参数对电火花沉积涂层性能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传统电火花沉积工艺的改良措施,以及电火花沉积与其他表面技术结合的复合工艺技术。最后,对电火花沉积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涂层 工艺参数 工艺优化 复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的工艺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凯 盛颖航 +7 位作者 高鹏 崔彤 李复丽 王志全 孙步功 陈思颖 李博 国洪建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5-188,共14页
目的优化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的激光熔覆工艺参数,提升涂层的抗磨损和抗腐蚀性能。方法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基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对激光功率(600、800、1000 W)、扫描速度(6、7、8 mm... 目的优化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的激光熔覆工艺参数,提升涂层的抗磨损和抗腐蚀性能。方法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基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对激光功率(600、800、1000 W)、扫描速度(6、7、8 mm/s)、送粉速率(17、21、25 g/min)等3个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表征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通过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及电化学工作站考察涂层的相关性能。以涂层的稀释率、显微硬度、磨损率、耐腐蚀性为性能指标,探索不同工艺参数对其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以最佳工艺参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涂层的物相主要由单一的FCC相构成,组织主要由等轴晶和柱状晶构成,工艺参数对涂层综合质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率,激光功率是涂层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得到了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的最佳工艺参数,激光功率为600 W,扫描速度为6 mm/s,送粉速率为25 g/min。结论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可显著改善涂层的微观组织和性能,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制备的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的性能得到较大提升,可为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高质量的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涂层 激光熔覆技术 工艺参数 FeCoCrNiMn 正交实验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自发光涂料最佳配比设计及隧道壁面敷设应用光环境模拟
5
作者 陈龙 冯小伟 +4 位作者 胡学奎 何兆益 陈瑞璞 张海红 陈宏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6-1537,共12页
为探究长余辉自发光涂料产品最佳配比及工程敷设应用的可行性,借助光学+力学综合体系共计24项性能指标,在数理统计检验基础上,联合信息熵权法IEW+灰色关联度法GRA+多准则排序法VIKOR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并对其在隧道壁面的光环境效应进行... 为探究长余辉自发光涂料产品最佳配比及工程敷设应用的可行性,借助光学+力学综合体系共计24项性能指标,在数理统计检验基础上,联合信息熵权法IEW+灰色关联度法GRA+多准则排序法VIKOR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并对其在隧道壁面的光环境效应进行场景实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1)影响色差值及磨耗质量损失等性能变化的因素,作用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荧光粉水平>填料水平>颜料水平;影响照度、亮度、荧光寿命及抗滑、黏附等性能变化的因素,作用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荧光粉水平>颜料水平>填料水平。2)基于光学体系指标评价涂料产品性能时,方案⑨最优、方案⑦和方案⑧依次次之;基于力学和综合体系指标评价涂料产品性能时,方案⑤最优、方案⑥和方案④依次次之。3)隧道壁面敷设长余辉自发光涂料时,行车区域内照度和亮度特征参数分别为敷设普通涂料的1.3~1.5倍和2.5~2.8倍,而照度和亮度在断面域内波动程度前者分别为后者类型的1.2倍和2.9倍。4)场景仿真模拟能够准确合理表征长余辉自发光涂料在隧道壁面实际敷设应用光学工况,该类型涂料产品可有效增强隧道行车光环境,但需注意断面域内光环境特征参数的差异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长余辉自发光涂料 光学体系性能指标 力学体系性能指标 最佳配比 隧道断面光环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6
作者 李学威 王兆浩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2,共7页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ck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先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进行分析,探讨TiC粒子浓度、电流密度以及pH值三种工艺参数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的初步优化,最后以得到的正交试验结果为输入,采用BP神经网络完成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的构建与训练设计,应用改进PSO算法完成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寻优,实现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制备的复合镀层的耐腐蚀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PSO算法 BP神经网络 Ni-TiC复合镀层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实验 脉冲负荷电沉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裸导线涂覆机器人作业关键因素分析及其参数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水胜 杨博 +2 位作者 蔡志国 陈俊 王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5,共8页
为了提高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可靠性,针对架空裸导线不停电绝缘化处理问题,结合一种自动涂覆绝缘胶的机器人装置,通过分析该装置注胶系统的注胶桶收敛角、胶管内径、注胶工作参数对涂覆质量的影响,开展仿真研究,得到注胶系统压力场、速... 为了提高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可靠性,针对架空裸导线不停电绝缘化处理问题,结合一种自动涂覆绝缘胶的机器人装置,通过分析该装置注胶系统的注胶桶收敛角、胶管内径、注胶工作参数对涂覆质量的影响,开展仿真研究,得到注胶系统压力场、速度场的分布规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涂覆作业关键技术参数的优化问题,以较大的胶管出口压力、出胶速度与较优的胶体流动稳定性作为提高注胶系统涂覆质量的优化目标,得到涂覆机器人注胶系统的最优结构及工作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以LGJ-120/20规格导线为例,注胶系统的注胶桶收敛角约为23°、注胶压力约为1.925×10~5 Pa和管径为12 mm时,可以达到较好的涂覆质量,满足电网带电作业安全可靠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覆机器人 涂覆质量 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Fe/Ti_(3)SiC_(2)复合涂层工艺优化及其组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江平 朱协彬 +3 位作者 张伟 刘宏伟 张仲 张昭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5,共9页
通常在曲轴与轴瓦等摩擦副表面制备传统硬质涂层提高其耐磨性,但这对对偶件没有减磨效果,整体减磨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摩擦副的使用寿命,采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Fe/Ti_(3)SiC_(2)耐磨减摩复合涂层,优化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并... 通常在曲轴与轴瓦等摩擦副表面制备传统硬质涂层提高其耐磨性,但这对对偶件没有减磨效果,整体减磨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摩擦副的使用寿命,采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Fe/Ti_(3)SiC_(2)耐磨减摩复合涂层,优化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并研究工艺参数对涂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涂层工艺参数对涂层的摩擦性能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激光功率、送粉量、扫描速率,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2.5 kW、送粉量为15 g/min、扫描速率为14 mm/s。涂层显微硬度达到591.7 HV0.2,涂层与基体结合处主要由柱状晶、树枝晶和平面晶组成,激光功率增加导致晶粒粗化,适当增大扫描速率和送粉量可使晶粒得到细化。摩擦磨损结果显示,在室温、载荷30 N和时间30 min的摩擦磨损试验中,该复合涂层表现出最佳摩擦性能,涂层磨损量0.4 mg,对偶件的磨损量0.7 mg。与未熔覆复合涂层的基体相比,复合涂层的磨损量降低了94%,同时其对偶件的磨损量降低了65%,表明Fe/Ti_(3)SiC_(2)复合涂层在大幅提升工件表面耐磨性能的同时,还能减少其对偶部件的磨损,使整个摩擦系统性能得到系统提升,是一种高性能的耐磨减摩复合涂层。该研究解决了传统硬质涂层提升工件自身耐磨性能,但会增加其对偶部件磨损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激光熔覆 复合涂层 工艺优化 组织结构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射流电沉积Ni-W-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马春阳 何泓鑫 +4 位作者 夏法锋 王晨 苑博旭 刘晓平 王俊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102,共10页
为提高农机部件表面耐磨性能,采用超声波辅助射流电沉积方法制备Ni-W-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利用JMP软件中预制的响应曲面刻画器、等高线刻画器及预制刻画器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射流速率、Al_(2)O_(3)纳米粒子含量及超声波功率)间交... 为提高农机部件表面耐磨性能,采用超声波辅助射流电沉积方法制备Ni-W-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利用JMP软件中预制的响应曲面刻画器、等高线刻画器及预制刻画器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射流速率、Al_(2)O_(3)纳米粒子含量及超声波功率)间交互作用对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验证制备NiW-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微硬度计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测试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制备的纳米复合镀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射流速率、Al_(2)O_(3)纳米粒子含量、超声波功率、二次交互项及二次幂项均对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影响较为显著。经JMP软件优化后的制备工艺参数组合为:射流速率3.71 m·s^(-1),Al_(2)O_(3)纳米粒子含量15.38 g·L^(-1),超声波功率210 W。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制得纳米复合镀层具有表面形貌致密、晶粒细化程度高、显微硬度大(724.9 HV)、摩擦系数及磨损量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射流电沉积 工艺参数优化 Ni-W-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 显微硬度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切9Cr18不锈钢的成型刀具设计及加工工艺
10
作者 陈姣姣 刘松 +5 位作者 荆惠雯 李波 唐正文 贾喜庆 倪叶萍 杨万夏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针对9Cr18不锈钢材料耐磨性好,韧性、强度高,热导率低等难加工特点,结合加工现场干切及成型加工的实际需求,采用刀具材料、刃口参数、涂层协同优化设计的方法进行成型刀具设计。选取耐磨性好、具备干切能力、与铁基元素亲和力小的刀具材... 针对9Cr18不锈钢材料耐磨性好,韧性、强度高,热导率低等难加工特点,结合加工现场干切及成型加工的实际需求,采用刀具材料、刃口参数、涂层协同优化设计的方法进行成型刀具设计。选取耐磨性好、具备干切能力、与铁基元素亲和力小的刀具材料,匹配耐高温、耐磨、润滑性良好的涂层涂覆,再兼顾刀具材料、涂层需求、加工工况等实际情况设计合理刀具参数。采取合适的加工工艺制造出成型刀具,使其达到刃形合理、刃口与涂层结合紧密、刃口质量良好、齿形准确、排屑顺畅等指标,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18不锈钢 干切 成型加工 刃口参数 涂层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路阳 丁明辉 +3 位作者 王智平 王玉波 杨效田 周晶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27-130,共4页
综述了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工作原理。介绍了粉末粒度、喷涂距离等喷涂材料参数及工艺参数对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评述了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在喷涂材料选择、经济适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随着经济发展及超音速火焰... 综述了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工作原理。介绍了粉末粒度、喷涂距离等喷涂材料参数及工艺参数对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评述了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在喷涂材料选择、经济适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随着经济发展及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自身的革新,该技术必将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工艺参数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重熔参数对镍基纳米TiN复合电沉积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贾卫平 姚井龙 +2 位作者 吴蒙华 吴敬明 王邦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3,共6页
目的在Ni Cr20Ti Al基体材料上进行镍基纳米Ti N电沉积复合镀后再开展激光重熔工艺,研究激光重熔参数对镀层表面质量、结合力及硬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激光重熔参数(扫描速率、搭接量、离焦量等)对重熔镀层的影响,采用... 目的在Ni Cr20Ti Al基体材料上进行镍基纳米Ti N电沉积复合镀后再开展激光重熔工艺,研究激光重熔参数对镀层表面质量、结合力及硬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激光重熔参数(扫描速率、搭接量、离焦量等)对重熔镀层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和划痕仪进行硬度、表面形貌和结合力检测,以得到较优工艺参数。结果通过控制重熔参数对镀层表面能量和表面形貌的影响,以降低表面性能差异,以得到了激光重熔较佳工艺参数为:电流115 A,脉宽为8 ms,频率为10 Hz,离焦量15 mm,扫描速度230 mm/min,使获得的镀层表面形貌比较平整,结合力提高到大于60 N,硬度值平均为632HV,并且硬度分布均匀。结论激光重熔工艺可消除纳米复合电沉积过程中产生的间隙,纳米复合镀层致密均匀,镀层与基体之间产生良好的冶金结合,镀层表面硬度分布均匀,力学性能趋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20TiAl 纳米TiN镀层 激光重熔 工艺参数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等离子喷涂纳米ZrO_2-7%Y_2O_3涂层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东生 杨斌 +2 位作者 田宗军 沈理达 黄因慧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4,113,共5页
将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用于等离子喷涂纳米ZrO2-7%Y2O3涂层的工艺参数优化,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对模型结构进行训练,建立了喷涂距离、喷涂电流、主气压力、辅气压力与涂层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之间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对... 将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用于等离子喷涂纳米ZrO2-7%Y2O3涂层的工艺参数优化,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对模型结构进行训练,建立了喷涂距离、喷涂电流、主气压力、辅气压力与涂层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之间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对涂层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单目标和多目标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十分接近,说明该网络模型是正确和可靠的.遗传算法优化的涂层最大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HV)分别为44.0 MPa和12.663 GPa;当涂层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两个性能参数权重相同时,在喷涂距离90.66 mm、喷涂电流934.63 A、主气压力0.304MPa和辅气压力0.898 MPa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纳米涂层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涂层质量的影响及其优化选择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树国 李成龙 程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82-85,共4页
以TC11表面制备80%CBN微粉+20%Ti粉(均为质量分数)涂层为例,考虑了此类激光熔覆在预处理与加工过程中特殊的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各工艺参数对熔池尺寸的影响。试验表明,随激光功率的增加,熔宽先增大后减小、熔深增大、熔高减小;... 以TC11表面制备80%CBN微粉+20%Ti粉(均为质量分数)涂层为例,考虑了此类激光熔覆在预处理与加工过程中特殊的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各工艺参数对熔池尺寸的影响。试验表明,随激光功率的增加,熔宽先增大后减小、熔深增大、熔高减小;熔池的各个尺寸均随扫描速度与预置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综合考虑涂层的宏观质量、涂层的预期性能与熔池尺寸来优化工艺参数,得到在激光功率1800 W、扫描速度5 mm/s以及预置层厚度0.6mm时涂层形貌较好,硬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工艺参数 涂层质量 正交试验 优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等离子喷涂纳米Al_2O_3-13%TiO_2涂层工艺参数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东生 田宗军 +3 位作者 王松林 杨斌 沈理达 黄因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0-82,89,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等离子喷涂纳米Al2O3-13%TiO2(质量分数)工艺参数与涂层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针对等离子喷涂过程中喷涂距离、喷涂电流、主气压力及辅气压力等4个主要参数,选用L9(34)正交表,以涂层结合强度为指标开展制备工... 为了深入研究等离子喷涂纳米Al2O3-13%TiO2(质量分数)工艺参数与涂层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针对等离子喷涂过程中喷涂距离、喷涂电流、主气压力及辅气压力等4个主要参数,选用L9(34)正交表,以涂层结合强度为指标开展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涂层结合强度的因素主次顺序是喷涂电流、喷涂距离、主气压力、辅气压力;等离子喷涂纳米Al2O3-13%TiO2最佳工艺参数为:喷涂距离110mm,喷涂电流870A,主气压力0.31MPa,辅气压力0.97MPa,优化工艺喷涂的涂层结合强度达到31.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纳米涂层 工艺参数 正交试验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等离子喷涂涂层质量调控的工艺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6
作者 韩冰源 徐文文 +4 位作者 朱胜 黄庆伟 雷卫宁 杭卫星 杜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105-21112,共8页
等离子喷涂可极大地提升零件表面耐磨、耐腐、耐高温等性能,已逐渐成为表面工程技术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离子喷涂涂层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因为探索涂层质量和工艺参数之间复杂且相关的映射关系对获取高质量涂层、提高喷涂效率具有重要... 等离子喷涂可极大地提升零件表面耐磨、耐腐、耐高温等性能,已逐渐成为表面工程技术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离子喷涂涂层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因为探索涂层质量和工艺参数之间复杂且相关的映射关系对获取高质量涂层、提高喷涂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综述了正交实验法、响应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数理统计方法在涂层质量优化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各类统计方法的特点及典型涂层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i基、Al_(2)O_(3)基等典型涂层优化后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等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对Al_(2)O_(3)基涂层的不同优化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添加不同含量的TiO_(2)对最终的喷涂涂层性能存在一定影响。分类阐述响应曲面法中包含的不同设计方法,通过典型涂层实验分析得出:当因素个数相同且无实验点超出原定水平的危险时,BBD设计的适用范围更广。系统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传统及改进模型在等离子喷涂涂层性能预测及优化试验中的研究情况。最后对数理统计方法在等离子喷涂涂层质量优化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参数优化 涂层性能 数理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电沉积制备钢基超疏水表面工艺探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汪骥 陈昌毅 +2 位作者 李瑞 蒋文轩 于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0-665,共6页
为解决钢基表面超疏水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成本昂贵、制备效率低等问题,同时避免使用过往单因素分析方法,本文运用纳米微粒复合电沉积理论,提出了一种在船用Q235基材上制备Ni-n SiO_2超疏水复合镀层的新工艺。通过对基础实验设备的改进,... 为解决钢基表面超疏水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成本昂贵、制备效率低等问题,同时避免使用过往单因素分析方法,本文运用纳米微粒复合电沉积理论,提出了一种在船用Q235基材上制备Ni-n SiO_2超疏水复合镀层的新工艺。通过对基础实验设备的改进,结合复合电镀以及复合电刷镀工艺的优点,在基材上构筑了适合超疏水性能的微纳米双重粗糙度结构。通过正交实验法和极差分析对制得的样板进行分析,得到了优化的制备工艺参数。最终,当电流密度为30 A/dm^2,阳极速度6 m/min,沉积时间3 min时,可制备出接触角为159.96°的超疏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表面技术 制备工艺 电沉积 正交实验设计 工艺参数优化 纳米复合材料 钢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被膜对冷冻牡蛎质量的影响及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启训 王则金 黄晋之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60-65,共6页
以提高冷冻牡蛎质量为目的 ,采用自行设计的冷冻装置 ,分别以魔芋葡甘聚糖被膜液、壳聚糖被膜液及葡甘聚糖和壳聚糖被膜液各为 50 %的复合液被膜牡蛎进行冷冻试验。采用正交实验 ,分析了不同方式处理对冷冻牡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 以提高冷冻牡蛎质量为目的 ,采用自行设计的冷冻装置 ,分别以魔芋葡甘聚糖被膜液、壳聚糖被膜液及葡甘聚糖和壳聚糖被膜液各为 50 %的复合液被膜牡蛎进行冷冻试验。采用正交实验 ,分析了不同方式处理对冷冻牡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被膜液进行被膜可明显降低冷冻牡蛎VBN值和不合格率 ,提高冷冻牡蛎质量。在被膜液浓度相同状况下 ,魔芋葡甘聚糖被膜液被膜的效果最好。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被膜 冷冻 因素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弧喷涂电压电流参数优化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甲英 张伟 +1 位作者 朱绍华 徐滨士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16,19,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电弧喷涂涂层性能的两个主要电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根据涂层硬度、耐磨性、孔隙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得到了相应的优化参数,电弧电压为34 V,喷涂电流为180 A时,喷涂涂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为今后高速电弧喷涂...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电弧喷涂涂层性能的两个主要电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根据涂层硬度、耐磨性、孔隙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得到了相应的优化参数,电弧电压为34 V,喷涂电流为180 A时,喷涂涂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为今后高速电弧喷涂系统工艺参数的选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弧喷涂 参数优化 涂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表面激光熔覆MCrAlY涂层温度场模拟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清 王宏宇 +2 位作者 金镜 吴志奎 程满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7,共5页
采用ADPL参数化语言,综合考虑热源模型、材料热物性参数、相变潜热、边界条件等因素,建立了连续移动高斯热源作用下TC11表面激光熔覆MCrAlY涂层三维瞬态温度场数值模型。实验结果测量值与模拟计算值的对比表明,建立的温度场数值模型具... 采用ADPL参数化语言,综合考虑热源模型、材料热物性参数、相变潜热、边界条件等因素,建立了连续移动高斯热源作用下TC11表面激光熔覆MCrAlY涂层三维瞬态温度场数值模型。实验结果测量值与模拟计算值的对比表明,建立的温度场数值模型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同时,在分析涂层品质的基础上,基于该模型对TC11表面激光熔覆MCrAlY涂层的激光工艺参数进行了预报及优化,得出较优的激光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1 200 W、光斑直径2 mm、扫描速度400m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1合金 激光熔覆 MCRALY涂层 温度场模拟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