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活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东东 徐晓芳 +2 位作者 严世海 宋小妹 李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6,共8页
本文通过HPLC-ESI-Q-TOF-MS技术对独活水提取部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LC-MS/MS,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正、负离子质谱... 本文通过HPLC-ESI-Q-TOF-MS技术对独活水提取部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LC-MS/MS,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分析与相关文献数据对照,共鉴定出12个化合物,为阐明独活水提部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水提液 化学成分 hplc-esi-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SI-Q-TOF-MS鉴定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一级结构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英 饶春明 +3 位作者 王威 张翊 韩春梅 王军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一级结构。利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测定rhIL-11的精确分子质量,采用高效液相-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HPLC-ESI-Q-TOF-MS/MS)测定其胰蛋白酶酶切... 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一级结构。利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测定rhIL-11的精确分子质量,采用高效液相-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HPLC-ESI-Q-TOF-MS/MS)测定其胰蛋白酶酶切后肽段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并结合数据库检索进行结构鉴定。rhIL-11的实测分子质量为19 047.38 u,与理论分子质量19 047.29 u相比非常接近。HPLC-ESI-Q-TOF-MS/MS测定m/z664.45、m/z609.40的肽段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分别为Glu-Pro-Glu-Leu-Gly-Thr-Leu和Leu-Asp-Ser-Thr-Val-Leu。将这两段序列在MASCOT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rhIL-11的结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分子质量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SPE-HPLC-ESI-Q-TOF-MS检测海水中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倩 宋金明 +4 位作者 李学刚 彭全材 袁华茂 李宁 段丽琴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0-1242,共13页
海水溶解有机物(dissolvedorganicmatter,DOM)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作用巨大,但因缺乏适合的分离提取方法而严重阻碍了对其不同组分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探索。固相萃取法对富集提取海水DOM十分有效,在用其提取海水DOM时... 海水溶解有机物(dissolvedorganicmatter,DOM)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作用巨大,但因缺乏适合的分离提取方法而严重阻碍了对其不同组分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探索。固相萃取法对富集提取海水DOM十分有效,在用其提取海水DOM时,海水pH对活性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很大,但目前针对海水的这种影响尚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天然近海海水作为基质,探究不同pH条件下用亲水-疏水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balanced,HLB)固相萃取小柱萃取海水中活性分子的提取效率,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在负离子(ESI-)模式下检测解析提取物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当海水样品pH为中性和强酸性时都能获得较好的提取效率,随着pH的降低,提取物质谱的整体响应值降低,但可识别的谱峰数目增加,提取出有机物的分子量和性质差异都更广泛。分析提取物分子在范克雷维伦(van Krevelen)图和质荷比-氢碳比(m/z-H/C)图上的分布发现,中性条件适合提取饱和度较高的小分子化合物,而具有生物活性的带有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及蛋白质、糖类等生物大分子在强酸性提取条件时提取效果和分辨率更好。综合提取效率、有效峰数目和分子组成特征考虑,用HLB固相萃取小柱提取近海海水中的小分子活性物质时,将海水样品pH调节为2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小分子活性物质 固相萃取分离 海水pH影响 hplc-esi-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Zone TOF-MS/MS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脉复生防治NAFLD作用
4
作者 胡涛 王冰钰 +5 位作者 苏薇薇 彭维 黎建华 李常青 周毅业 郭洁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2,共10页
依据脉复生的化学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构建NAFLD小鼠模型,探究脉复生防治NAFLD的作用机制。通过UPLC-Zone TOF-MS/MS对脉复生全成分进行检测;借助Swiss生物信息学研究平台获取活性成分和靶点,在OMIM、Disgenet数据库筛... 依据脉复生的化学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构建NAFLD小鼠模型,探究脉复生防治NAFLD的作用机制。通过UPLC-Zone TOF-MS/MS对脉复生全成分进行检测;借助Swiss生物信息学研究平台获取活性成分和靶点,在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NAFLD疾病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PPI分析;在Metascape网站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对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展开分子对接;采用HFD诱导C57BL/6J小鼠构建NAFLD模型进行核心靶点验证;指认得到130个化学成分,筛选得到54个活性成分与176个可能作用于NAFLD的潜在靶点;根据Degree值对排名前10的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实验,对结合能最优的对接模型TNF与Quercetin、IL-17与Asiatic acid、IL-1β与Quercetin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炎症因子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进行qPCR测序。富集分析表明脉复生治疗NAFLD与脂肪酸转化、脂质代谢正向调节等生物过程相关,涉及AGE-RAGE、HIF-1、IL-17等信号通路;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学检测ALT、TG、LDL-C指标上升并且HDL-C指标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脉复生给药组和辛伐他汀组能够降低小鼠体质量、肝脏和脂肪质量占比(P<0.05),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和IL-17的含量和mRNA表达,在高剂量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脉复生给药组能够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肝脏脂质堆积,缓解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Zone tof-ms/MS 脉复生 非酒精性脂肪肝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的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侯娅 马阳 +5 位作者 邹立思 刘训红 罗益远 刘娟秀 兰才武 袁济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75-280,共6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根据...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别;用PCA和PLS-DA进行数据处理,找出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的差异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太子参水提物中主要含有氨基酸、核苷、糖、有机酸等17种化学成分,其主成分为精氨酸;4个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中化学成分差异明显,福建柘荣太子参水提物中异丁酰基甘氨酸、鸟嘌呤、腺苷含量较高,贵州施秉太子参水提物中含有较多的尿苷-5'-单磷酸、异麦芽糖,安徽宣城太子参水提物中精氨酸、月桂酸、5-甲基胞苷、谷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江苏句容太子参水提物中含有较多的N-乙酰-5-甲氧基色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UPL C-Triple tof-ms/MS 水溶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皂素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优化及LC/TOF-MS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新富 朱翔 +4 位作者 刘亚军 夏涛 杜先锋 高丽萍 张德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7-11,共5页
以市售低纯度茶皂素粗品为原料,采用AB-8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得到最佳纯化工艺为30g/L粗皂素溶液上样,30%乙醇洗脱除去多数色素和部分蛋白等杂质,70%乙醇溶液主要洗脱出茶皂素,油茶皂素的得率为5 5.5%,纯度提高1.8 6倍。大孔树脂重复利用... 以市售低纯度茶皂素粗品为原料,采用AB-8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得到最佳纯化工艺为30g/L粗皂素溶液上样,30%乙醇洗脱除去多数色素和部分蛋白等杂质,70%乙醇溶液主要洗脱出茶皂素,油茶皂素的得率为5 5.5%,纯度提高1.8 6倍。大孔树脂重复利用8次后,吸附和洗脱效果基本不变,放大试验证明其适合工业化生产。LC/TOF-MS分析表明油茶皂素的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170~1304D之间,并确定了一种油茶皂素的分子式为C5 8H8 9O2 6,同时推测了其结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大孔树脂 LC/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OF-MS的双龙方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佩瑶 陈曦 +4 位作者 孟宪生 王勇 梁琼麟 王义明 罗国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89-1895,共7页
目的研究双龙方(人参、丹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利用UPLC/TOF-MS进行血清样品分析,考察了双龙方中人参皂苷、丹参酚酸两大类物质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主要包括房室模型,小分布容积、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和峰浓度... 目的研究双龙方(人参、丹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利用UPLC/TOF-MS进行血清样品分析,考察了双龙方中人参皂苷、丹参酚酸两大类物质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主要包括房室模型,小分布容积、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和峰浓度。结果除Rb2和M-Rb1符合二室模型外,双龙方中其它人参皂苷和丹参酚酸类化合物均满足一室模型;测定了双龙方中丹参素、丹参酚酸G、丹参酚酸K、丹参酚酸M、人参皂苷Rb1、Rb2、Rc、Rd、M-Rb1、M-Rd的小分布容积、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峰浓度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绘制了药时曲线。结论明确了双龙方中人参皂苷、丹参酚酸两大类物质在大鼠体内的生物转化规律;丹参酚酸与人参皂苷协同作用,有助于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延长其有效作用时间;临床上使用双龙方时,每隔8 h服用一次即可维持所需药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 人参皂苷 丹参酚酸 药代动力学 UPLC/tof-ms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24
8
作者 侯娅 马阳 +6 位作者 邹立思 刘晓 刘训红 罗益远 刘娟秀 兰才武 袁济端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9-366,共8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3个不同产地太子参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得到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并鉴定出21个不同产地太子参间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有麦芽三糖、蔗糖、甲酰原氨酸、次黄苷三磷酸、太子参环肽甲、太子参环肽乙、太子参环肽己、太子参环肽丁、太子参环肽A和鞘氨醇等10个共有的差异化学成分。该结果可为揭示生态环境对太子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分析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8
9
作者 罗益远 蔡中齐 +4 位作者 刘训红 蔡伟 刘娟秀 王胜男 华愉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68-2074,共7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分析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何首乌样品用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提取后进样,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 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分析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何首乌样品用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提取后进样,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得到明显区分;初步筛选并鉴定出42种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12种为共有差异化学成分,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该结果可为揭示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积累的差异性提供基础资料,亦为何首乌和首乌藤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首乌藤 UPLC-Triple tof-ms/MS 差异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TOF-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雷公藤甲素在大鼠体内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邵凤 刘林生 阿基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3-709,共7页
采用GC/TOF-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影响和毒性作用机制,寻找与毒性相关标志物,为雷公藤类药物临床毒性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雷公藤甲素高(2.4 mg/kg)、中(1.2 mg... 采用GC/TOF-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影响和毒性作用机制,寻找与毒性相关标志物,为雷公藤类药物临床毒性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雷公藤甲素高(2.4 mg/kg)、中(1.2 mg/kg)、低(0.6 mg/kg)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单次灌胃给药后,收集第0、1、3和7天的尿液,GC/TOF-MS进行分析,对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进行鉴定并获取半定量数据,经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剂量给药和不同时间取样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谱有明显差异,可被清晰区分并呈明显的动态变化轨迹。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结果与常规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发现,给药引起尿液中的苹果酸、枸橼酸、牛磺酸、谷氨酸、苏氨酸及软脂酸等发生明显改变,提示与雷公藤甲素毒性相关,为潜在的毒性标志物。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测定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可反映雷公藤甲素对大鼠的毒性,代谢组学技术可以作为药物毒性评价方法。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提示,雷公藤甲素对肝脏的毒性机制可能与大鼠肝脏线粒体受损、影响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及脂质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GC/tof-ms 代谢组学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栽培关白附中二萜生物碱的HPLC-Q-TOF-MS鉴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贝妮 吴琼 +3 位作者 汤庆发 刘静涵 梁敬钰 杨春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9,共8页
建立了快速鉴定3年生人工栽培的关白附中二萜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碱化乙醚超声提取关白附药材粉末,提取物以流动相定容制备供试液;样品用Zorbax-SB C18柱分离,以含0.2%甲酸和0.1%三乙胺的缓冲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建立了快速鉴定3年生人工栽培的关白附中二萜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碱化乙醚超声提取关白附药材粉末,提取物以流动相定容制备供试液;样品用Zorbax-SB C18柱分离,以含0.2%甲酸和0.1%三乙胺的缓冲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应用ESI-Q-TOF检测,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色谱峰的准确分子量、液相色谱保留时间以及质谱裂解方式比较等方法鉴别化合物。结果表明,借助HPLC-Q-TOF-MS方法从关白附中分离检测出60个成分,根据保留时间和二级质谱裂解规律鉴定了其中26个二萜生物碱,为人工载培关白附的化学成分鉴定和未知化合物发现提供了一种快速方法。与此同时总结了C20-二萜生物碱(Hetisine型、Atisine型)及C19二萜生物碱(Lycoctonine型)在ESI正离子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白附 二萜生物碱 H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F-MS技术对西埃斯热解燃烧过程中有害产物生成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超群 史红星 +1 位作者 彭文联 李金旭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97-102,共6页
为减少特种危险化学品(特种危化品)焚烧销毁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利用飞行时间质谱(TOF-MS)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了特种危化品西埃斯(CS)热解燃烧过程中有害产物的生成条件,即利用TOF-MS在线检测技术实时监测CS在不同条件下的热解产物,重... 为减少特种危险化学品(特种危化品)焚烧销毁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利用飞行时间质谱(TOF-MS)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了特种危化品西埃斯(CS)热解燃烧过程中有害产物的生成条件,即利用TOF-MS在线检测技术实时监测CS在不同条件下的热解产物,重点考察温度和氧气浓度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其生成有害产物苯和氯苯过程中的贡献。结果表明:温度对CS热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重要影响,CS热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氯苯和苯主要在550~750℃温度区间内生成;而氧气浓度对CS热解中氯苯和苯的生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过程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特点,其中10%氧气浓度氛围条件下氯苯的生成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埃斯(CS) 飞行时间质谱(tof-ms)技术 氯苯 热解燃烧 温度 氧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天麻醒脑胶囊的化学成分及血中移行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元芳 甘雨 +5 位作者 陈关祥 李莎莎 肖雪 者从章 严诗楷 金慧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78-3496,共19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天麻醒脑胶囊化学物质组和入血成分进行辨识研究,初步阐明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方法鉴别天麻醒脑胶囊的化学成分...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天麻醒脑胶囊化学物质组和入血成分进行辨识研究,初步阐明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方法鉴别天麻醒脑胶囊的化学成分。采集并分析大鼠给药后的血浆样品,探究天麻醒脑胶囊在大鼠体内暴露成分。结果通过UPLC-Q/TOF-MS分析,共鉴别出天麻醒脑胶囊组方中195种化学成分,分为苯酚类、三萜皂苷类、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脂质类和苯丙素类等,包含了天麻、地龙、肉苁蓉、熟地黄、远志、石菖蒲的特征性成分。在给药大鼠血浆样品中鉴定出37个天麻醒脑胶囊原型成分和3个代谢产物。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灵敏准确,初步阐明了天麻醒脑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对天麻醒脑胶囊及其入血成分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本研究为天麻醒脑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依据,对揭示天麻醒脑胶囊的药理作用机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醒脑胶囊 化学成分 血中移行成分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结合UNIFI库快速分析西洋参茎叶三醇皂苷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大臻 赖思含 +6 位作者 刘俊彤 付东兴 谭璐瑩 王彩霞 周柏松 李平亚 吴福林 《特产研究》 2021年第4期72-81,共10页
对由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制得的西洋参茎叶三醇皂苷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西洋参茎叶三醇皂苷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UNIFI天然产物平台,... 对由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制得的西洋参茎叶三醇皂苷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西洋参茎叶三醇皂苷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UNIFI天然产物平台,对比各成分的精确分子质量、保留时间及质谱碎片离子信息,对其中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分析与鉴定,共鉴定出31个三醇皂苷类化学成分,其中20位碳侧链未发生变化的21种,20位碳侧链发生变化的10种。本研究首次全面地对西洋参茎叶三醇皂苷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为其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茎叶三醇皂苷 UNIFI数据库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的甘草酸单铵和甘草酸二铵在大鼠体内移行成分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虞娉 庄让笑 +1 位作者 席建军 何亮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48-2155,共8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TOF-MS)对甘草酸单铵和甘草酸二铵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轮廓进行表征,探讨两者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甘草酸单铵和甘草酸二铵后,收集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TOF-MS)对甘草酸单铵和甘草酸二铵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轮廓进行表征,探讨两者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甘草酸单铵和甘草酸二铵后,收集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血浆、尿液、粪样等生物样本。经沉淀蛋白后,采用UPLC-Q/TOF-MS技术,以含0.1%甲酸的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生物样本的质谱数据。采用质量残差亏损过滤技术并结合原型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预测代谢物类型,对两者相关的体内代谢产物进行鉴定。结果甘草酸单铵和甘草酸二铵在大鼠体内主要以代谢物形式存在,共鉴定得到20个代谢产物,两者主要通过肠道排泄,在体内原型化合物脱糖基形成的甘草次酸基础上发生一系列的Ⅰ相氧化还原反应是主要代谢类型;甘草次酸是在生物样本中主要暴露成分,提示了其可能是甘草酸单铵及甘草酸二铵在体内发挥药效的关键药效成分。结论首次阐明了甘草酸单铵及甘草酸二铵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轮廓,为进一步对两者发挥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及药效作用机制揭示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单铵 甘草酸二铵 UPLC-Q/tof-ms 代谢产物 移行成分 甘草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MS法同时测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5种酚酸 被引量:10
16
作者 程栋 申兰慧 +1 位作者 金坚 杨敏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建立UPLC-Q-TOF-MS/MS法同时测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丹参、盐酸川芎嗪)中5种酚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C_(18)色谱柱(2. 1 mm×50 mm,1. 8μm);流动相乙腈-0. 5%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目的建立UPLC-Q-TOF-MS/MS法同时测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丹参、盐酸川芎嗪)中5种酚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C_(18)色谱柱(2. 1 mm×50 mm,1. 8μm);流动相乙腈-0. 5%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3 mL/min;柱温35℃。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0. 0%~101. 3%,RSD 1. 2%~5. 0%。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丹参素 原儿茶醛 咖啡酸 迷迭香酸 丹酚酸B UP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 based metabonomics revealed protective effect of Terminalia chebula extract on ischemic stroke rats 被引量:1
17
作者 DING Yi WEN Ai-do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707,共1页
Terminalia chebula(TC),a kind of Combretaceae,is a widely used herb in India and East Asia to treat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However,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C at the metabonomics lev... Terminalia chebula(TC),a kind of Combretaceae,is a widely used herb in India and East Asia to treat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However,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C at the metabonomics level is still not unclear.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TC on metabonomics in stroke model.In our study,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Sham,Model,and TC groups.The TC group were intragastricly administered with TC for 7 d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operation.The sham and the model groups received vehicle for the same length of time.Subsequently,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C were examined by neurological defects evalua⁃tion,infarct volume assessment,and identification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for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Further,metabonomics technology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endogenous metabolites profiling systematically.Consist to results of biochem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assays,pattern recognition analysis showed a clear separation of the Model and the Sham group,indicating a recovery impact of TC on the MCAO rats.Moreover,12 potential biomarkers were identified in MCAO Model group,involved in energy(lactic acid,succinic acid,and fumarate),amino acids(leucine,alanine,and phenylalanine)and glycerophospholipid[PC(16∶0/20∶4),PC(20:4/20:4),LysoPC(18:0)and LysoPC(16:0)]metabolism,and other types of metabolism(arachidonic acid and palmitoylcarnitine).Notably,we found that metabolite levels of TC group were partially reversed to normal.In conclusion,TC could ameliorate MCAO rats by intervening with energy metabolism(glycolysis and TCA cycle),amino acid metabolism,glycerophospholipid metabolism and other types of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NEUROPROTECTION terminalia chebula METABONOMICS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UPLC-Q/TOF-MS法对替考拉宁未知杂质结构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邵伍军 和燕玲 +5 位作者 袁红露 周雪飞 陈延安 覃玉梅 金美春 杨荷友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9-425,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在线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2D-UPLC-Q/TOF-MS)分析方法对替考拉宁未知杂质进行结构分析。方法采用在线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一维液相进行分离,二维液相脱盐后进行质谱分析,根据杂质... 目的建立一种在线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2D-UPLC-Q/TOF-MS)分析方法对替考拉宁未知杂质进行结构分析。方法采用在线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一维液相进行分离,二维液相脱盐后进行质谱分析,根据杂质精确分子量及其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与已知主成分结构碎片离子对比,推导其结构。结果该方法采用2D-UPLC-Q/TOF-MS法对替考拉宁未知杂质进行鉴定,鉴定杂质1为A_(3-1)脱N-乙酰基葡萄糖降解物,杂质2为A_(2-2)脱甘露糖降解物。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地对替考拉宁未知杂质进行结构鉴定,很好地解决了杂质难以制备进行结构解析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2D-UPLC-Q/tof-ms) 替考拉宁 未知杂质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SI-Q-TOFMS鉴定淋巴癌患者尿液中的修饰核苷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华雨 刘宏民 +5 位作者 卜闪闪 李娟 韩冬 吴广银 王少敏 张明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1-669,共9页
尿液修饰核苷反映了机体RNA的代谢速率及细胞增殖状况,可以作为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研究.尿液中的修饰核苷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进行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ESI-MS)、高分辨质谱(HRMS)及串联质谱(MS... 尿液修饰核苷反映了机体RNA的代谢速率及细胞增殖状况,可以作为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研究.尿液中的修饰核苷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进行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ESI-MS)、高分辨质谱(HRMS)及串联质谱(MS/MS)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对淋巴癌患者尿中修饰核苷研究发现,9种尿液核苷与标样的信息完全一致,17种无标样的尿液修饰核苷也被鉴定,其中包括3-甲基腺苷、7-甲基腺嘌呤、5′-脱氢-2′-脱氧次黄苷、3-甲基鸟嘌呤、O6-甲基鸟苷和7-甲基-1-乙基鸟苷6种未见报道的新尿液修饰核苷.此方法能在无对照品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提纯、分离和鉴定复杂的生物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ESI-Q-TOF MS 修饰核苷 淋巴癌病人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麦冬的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林以宁 志田保夫 +3 位作者 袁博 程志红 余伯阳 朱丹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建立麦冬两大主产区川麦冬、杭麦冬的正丁醇和乙醚部位的指纹图谱,比较川麦冬、杭麦冬皂苷和黄酮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分别采用HPLC-ELSD、ESI/TOF-MS方法建立正丁醇部位指纹图谱;以HPLC-UV法建立乙醚部位指纹图谱。结果:在对皂... 目的:建立麦冬两大主产区川麦冬、杭麦冬的正丁醇和乙醚部位的指纹图谱,比较川麦冬、杭麦冬皂苷和黄酮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分别采用HPLC-ELSD、ESI/TOF-MS方法建立正丁醇部位指纹图谱;以HPLC-UV法建立乙醚部位指纹图谱。结果:在对皂苷部位的检测分析中,HPLC-ELSD、ESI/TOF-MS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样品的内在信息,川麦冬、杭麦冬的HPLC-ELSD的指纹图谱虽存在共有峰,但谱图整体存在一定的差异;ESI/TOF-MS显示两者在MS1m/z上重叠性较高,在皂苷化学成分“质”上具有较高相似性。HPLC-UV指纹分析表明两者在成分相对集中的谱图区域具有较高相似性。结论:川麦冬、杭麦冬的皂苷和黄酮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相似性,HPLC-ELSD、HPLC-UV指纹图谱可用以区别这两个产地的麦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指纹图谱 皂苷 黄酮 HPLC-ELSD ESI/tof-ms HPLC-UV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