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双波长法测定四味穿心莲散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石慧慧 刘建晖 +3 位作者 熊玥 周杨 汪云花 孙瑶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四味穿心莲散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采用XBridge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分别为225 nm(... 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四味穿心莲散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采用XBridge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分别为225 nm(穿心莲内酯)和254 nm(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浓度在12.7375μg·mL^(-1)~509.5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6);脱水穿心莲内酯浓度在3.4μg·mL^(-1)~13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穿心莲内酯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8%,RSD为1.0%;脱水穿心莲内酯回收率平均为99.9%,RSD为08%。该方法快捷、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四味穿心莲散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2个有效成分的同步测定,为四味穿心莲散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双波长法 四味穿心莲散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双波长法测定小柄马勃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含量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秀璐 孟佳启 +1 位作者 李婷 王淑敏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1,共5页
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小柄马勃(Lycoperdon pedicellatus)子实体与液体发酵菌丝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含量,并比较2种不同药用部位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含量差异。采用岛津InertsilODS-SP C18柱(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 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小柄马勃(Lycoperdon pedicellatus)子实体与液体发酵菌丝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含量,并比较2种不同药用部位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含量差异。采用岛津InertsilODS-SP C18柱(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82 nm、 349 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进样量分别在0.02μg^0.20μg (r=1)、 6.54 ng^65.40 ng(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液体发酵菌丝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进样量分别在0.305μg^3.05μg (r=1)、6.54 ng^65.40 ng (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因此所建立的双波长测定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小柄马勃及其液体发酵菌丝中麦角甾醇、麦角甾酮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为控制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双波长法 小柄马勃 麦角甾醇 麦角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HPLC测定非发酵豆制品中人工合成色素 被引量:4
3
作者 曾玉梅 陈繁华 刘志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147-1149,共3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发酵豆制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含量。样品用石油醚去脂,用硫酸和钨酸钠溶液除去蛋白质,聚酰胺粉吸附色素,洗涤后解吸,纯化后测定。采用Thermo ODS-2 HYPERSIL(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2 mo...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发酵豆制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含量。样品用石油醚去脂,用硫酸和钨酸钠溶液除去蛋白质,聚酰胺粉吸附色素,洗涤后解吸,纯化后测定。采用Thermo ODS-2 HYPERSIL(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2 mol/L乙酸铵-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427,485 nm,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柠檬黄进样量在4~160 ng(Y=3 079.0X-1 980.4,r=0.999 8)、日落黄进样量在7~280 ng(Y=2 537.1X-1 507.1,r=1.000 0)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柠檬黄、日落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100.4%。该方法能快速检测、操作简便且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hplc 非发酵豆制品 人工合成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生小皮伞不同发酵产物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娄玲 陈长宝 +3 位作者 张岳 万茜淋 王欢 王淑敏 《特产研究》 2020年第4期55-59,共5页
为了分析叶生小皮伞菌株ME-1通过不同发酵方式得到的发酵产物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2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HPLC双波长法测定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发酵产物中的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含量。结果表明:麦角甾醇、麦角甾酮分别在0.1~10.0和0.01... 为了分析叶生小皮伞菌株ME-1通过不同发酵方式得到的发酵产物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2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HPLC双波长法测定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发酵产物中的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含量。结果表明:麦角甾醇、麦角甾酮分别在0.1~10.0和0.0123~0.1230 g,线性良好(R^2=0.9998、R^2=0.999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0%,加样回收率在99.30%~103.93%范围内;含量分析表明,液体发酵菌丝体中麦角甾醇含量为125.0μg/g,麦角甾酮含量为1.2μg/g;固体发酵物中麦角甾醇的含量为37.7μg/g,麦角甾酮的含量为4.8μg/g。由此看出,利用液体发酵方式可在其菌丝体中获得更多的麦角甾醇,而固体发酵产物中的麦角甾铜含量较高。本研究建立了稳定、高效、重现性好的叶生小皮伞活性成分的HPLC双波长分析法,明确了不同发酵方式下不同发酵产物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差异,为叶生小皮伞的综合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生小皮伞 发酵产物 hplc双波长法 麦角甾醇 麦角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