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金刚藤糖浆多成分分析
1
作者 朱荣平 吴江 +3 位作者 杨建清 田立文 徐怡 方恩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45-152,共8页
以15批金刚藤糖浆为试验材料,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03 nm。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建立15批金... 以15批金刚藤糖浆为试验材料,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03 nm。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建立15批金刚藤糖浆的HPLC指纹图谱,指认了共有峰23个;通过比较紫外吸收光谱、对照指纹图谱及对照品保留时间,共鉴定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虎杖苷、落新妇苷、氧化白藜芦醇、槲皮苷、白藜芦醇8个化学成分。15批金刚藤糖浆化学成分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不同批次的金刚藤糖浆在化学成分上具有较高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其指纹特征在指纹图谱中也得到有效准确的反映。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表明,15批金刚藤糖浆明显被划分为2类,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产地的菝葜(Smilax china L.)原料有关。15批金刚藤糖浆中8个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地理位置的气候、水土环境以及植物生长年限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金刚藤糖浆 指纹图谱 多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中7种有效成分的HPLC-PDA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崔文霞 束艳 +3 位作者 宿树兰 邬璟 段金廒 唐于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38-1542,共5页
目的分析评价少腹逐瘀汤(当归、赤芍、川芎、五灵脂、蒲黄、小茴香、干姜、肉桂、延胡索、没药)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有效成分分析的影响,建立HPLC-PDA法同时测定少腹逐瘀汤中7种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Dikma Diamonsil C18(4.6 mm×... 目的分析评价少腹逐瘀汤(当归、赤芍、川芎、五灵脂、蒲黄、小茴香、干姜、肉桂、延胡索、没药)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有效成分分析的影响,建立HPLC-PDA法同时测定少腹逐瘀汤中7种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Dikma 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柱以乙腈-0.05%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3502,70,320 nm。结果测定的7个成分即芍药苷、咖啡酸、阿魏酸、没食子酸、香草酸、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香蒲新苷,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2.2%~105.8%,RSD为1.69%~3.65%。结论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好,为少腹逐瘀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有效成分 hplc—pd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HPLC联用PDA/FLD串联分析污水厂中的PAHs 被引量:4
3
作者 肖海 崔兆杰 +1 位作者 王在峰 李春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131,共6页
以测定城镇污水厂中多环芳烃(PAils)为背景,探讨SPE-HPLC联用PDA/FLD双检测器串联分析方法。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得出固相萃取最佳条件,先利用过硅胶柱对萃取液进行净化,然后利用HPLC的PDA/FLD双串联检测器分析了污水水样中16... 以测定城镇污水厂中多环芳烃(PAils)为背景,探讨SPE-HPLC联用PDA/FLD双检测器串联分析方法。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得出固相萃取最佳条件,先利用过硅胶柱对萃取液进行净化,然后利用HPLC的PDA/FLD双串联检测器分析了污水水样中16种PAHs。峰面积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检出限为0.1~35ng/L,加标回收率〉95.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8%~9.0%。将方法应用于济南光大水务污水厂进、出水中PAHs的测定,其总浓度分别为24.07μg/L和1.75μg/L,污水处理厂对PAHs的综合去除率为92.70%,加标回收率为87.65%~93.28%。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于复杂水体中PAH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SPE pda FLD双串联检测器 多环芳烃PAHs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污水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及其制品中番茄红素含量的C_(18)-HPLC-PDA定量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沐霖 惠伯棣 庞克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53-45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测定番茄及其制品中番茄红素含量的C18-HPLC-PDA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为DIAMONSILTM柱(Dikma Technologies,250×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水(9:1);流动相B为乙酸乙酯;线性梯度洗脱:在15min内,流动相B由0%增...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测定番茄及其制品中番茄红素含量的C18-HPLC-PDA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为DIAMONSILTM柱(Dikma Technologies,250×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水(9:1);流动相B为乙酸乙酯;线性梯度洗脱:在15min内,流动相B由0%增为100%(V/V),随后5min,流动相B保持100%;流速1.0ml/min,PDA波长范围260~600nm;色谱图检测波长471nm;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结果:此方法的定量限为0.10μg/ml,质量浓度在0.10~25.60μg/ml范围内浓度与组分峰面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RSD为2.6%,回收率为99.3%。结论:这是一种番茄及其制品中番茄红素含量测定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定量分析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十五味龙胆花丸质量
5
作者 邱毅 德央 +4 位作者 郭丽萍 王涛 达娃卓玛 李文兵 兰钧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2-2335,共4页
目的评价十五味龙胆花丸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采用Agilent 5 HC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再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8个厂... 目的评价十五味龙胆花丸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采用Agilent 5 HC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再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8个厂家115批样品中有9个共有峰,除3个厂家个别样品外,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相似度均大于0.950,而不同厂家的在0.903~0.986之间。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899%,各厂家样品根据不同距离聚为2类、3类或4类。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稳定可靠,可为十五味龙胆花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味龙胆花丸 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复脉颗粒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9种成分含量测定
6
作者 迟欣如 陈正伟 +4 位作者 李捷 吴爱英 尹丽华 刘红兵 卢京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益心复脉颗粒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绿原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A、丹酚酸B、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Acutfex PA-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 目的建立益心复脉颗粒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绿原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A、丹酚酸B、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Acutfex PA-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250、280、320 nm。再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5批样品特征图谱中有11个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80。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7.60%~107.02%,RSD 0.78%~1.87%。各批样品聚为4类,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454%。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评价和控制益心复脉颗粒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复脉颗粒 hplc特征图谱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皂苷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分析模型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萍 米琪 +6 位作者 罗文秀 陆尤 于梦雯 张萱 郑国伟 邱昌桂 陈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9-1076,共8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滇重楼皂苷的快速定量分析模型。方法HPLC法测定重楼皂苷Ⅰ、Ⅱ、Ⅶ的含量及其总含量,同时采集10000~4000 cm^(-1)范围内的光谱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先采用多元信号校正(MSC)和矢量...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滇重楼皂苷的快速定量分析模型。方法HPLC法测定重楼皂苷Ⅰ、Ⅱ、Ⅶ的含量及其总含量,同时采集10000~4000 cm^(-1)范围内的光谱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先采用多元信号校正(MSC)和矢量归一化(SNV),再通过原始光谱、一阶(1stD)或二阶(2ndD)微分处理,最后以无平滑(NS)、Norris Derivative滤波(Nd)和Savitzky-Golay滤波(S-G)处理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通过相关系数及方差评价模型稳定性,并对验证集样品中各皂苷含量进行预测。结果重楼皂苷Ⅰ、Ⅱ、Ⅶ含量分别为0.42~17.98、0.46~10.44、0.23~3.86 mg/g,总含量为2.91~22.1 mg/g。3种皂苷相关参数在选择MSC+2ndD+S-G预处理方法时达到最优,对应的线段长度与分段间隙的比值分别为13∶5、15∶5、11∶5,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0.930、0.958,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02、0.797、0.238,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20、0.835、0.304;总含量相关参数在选择MSC+2ndD+NS预处理方法时最优,相关系数为0.970,校正均方根误差为1.090,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740。结论该方法准确高速,可用于滇重楼中皂苷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皂苷 hplc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含量测定
8
作者 徐慧茹 熊维政 +4 位作者 李磊 郭立 田硕 姜家书 左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77,共6页
目的建立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芦荟大黄素、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胡椒碱、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 目的建立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芦荟大黄素、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胡椒碱、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69 nm。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质量评价,筛选组间主要差异性成分。结果15批样品HPLC特征图谱中有21个特征峰,相似度大于0.93。各批样品聚为2类,筛选出7个主要差异性成分(峰3、5、7、8、9、11、12)。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43%~100.51%,RSD 1.51%~2.5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完善通络祛痛膏质量控制、探讨其非挥发性成分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祛痛膏 非挥发性成分 hplc特征图谱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的知柏地黄丸质量控制研究
9
作者 田禾苗 姜鹏 詹常森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控制知柏地黄丸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莫诺苷、马钱苷、芒果苷、盐酸小檗碱、丹皮酚含量,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16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并指认出其中5个,5种成分在各... 目的控制知柏地黄丸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莫诺苷、马钱苷、芒果苷、盐酸小檗碱、丹皮酚含量,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16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并指认出其中5个,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8.9%~99.6%,RSD 1.4%~3.9%。各批样品聚为2类,莫诺苷、马钱苷、盐酸小檗碱为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知柏地黄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柏地黄丸 质量控制 hplc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十一味定喘口服液质量
10
作者 任莹 田心良 +1 位作者 单瑞龙 李乔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6-2340,共5页
目的评价十一味定喘口服液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XB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 目的评价十一味定喘口服液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XB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12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4个共有峰,指认出5个(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铵),相似度均大于0.986。各批样品聚为3类,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酸铵、16号峰、2号峰对制剂整体质量影响较大。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酸铵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6%、99.26%、94.91%,RSD分别为0.57%、0.33%、1.55%。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简便可靠,可为十一味定喘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味定喘口服液 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藁本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成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11
作者 王俊龙 闫慧杰 +5 位作者 蔺永刚 李紫薇 时文盼 江升旗 武斌 古庆泽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9-1455,共7页
目的 优化新疆藁本总多酚提取工艺,并进行成分分析,考察其抗氧化、降糖活性。方法 分别考察超声、酶解、酸解、醇提、水解工艺对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为影响因素,总多酚... 目的 优化新疆藁本总多酚提取工艺,并进行成分分析,考察其抗氧化、降糖活性。方法 分别考察超声、酶解、酸解、醇提、水解工艺对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为影响因素,总多酚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HPLC法鉴定多酚组成,测定其含量。再测定总多酚对DPPH、ABTS、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结果 采用超声提取时,总多酚提取量最高。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62℃,提取时间54 min,乙醇体积分数69%,液料比50∶1,总多酚提取量为(9.51±0.20)mg GAE/g。新疆藁本存在7种成分,其中阿魏酸含量最高,杨梅素含量次之,D-色氨酸含量最低。总多酚质量浓度为7.61 mg/L时,对DPPH、ABTS、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0.70%、85.97%、28.60%,总还原力为0.22,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77.23%。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抗氧化、降糖活性较强的新疆藁本总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藁本 总多酚 提取工艺 成分分析 抗氧化活性 降糖活性 响应面法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5种成分含量测定
12
作者 钟朝敏 杨馨 李兵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建立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4,5-二-O-咖啡酰奎宁酸、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隐绿原酸、东莨菪苷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Itimate LP-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 目的建立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4,5-二-O-咖啡酰奎宁酸、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隐绿原酸、东莨菪苷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Itimate LP-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0 nm。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4,5-二-O-咖啡酰奎宁酸为内标,计算其他4种成分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0.974~1.000。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36%~100.36%,RSD 0.73%~2.08%,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各批样品聚为3类,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4.076%,11号峰、1号峰、2号峰(5-羟甲基糠醛)、6号峰为质量标志物。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经济适用性良好,可为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 hplc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一测多评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PDA测定银屑灵流膏中5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有军 赵瑞芝 +1 位作者 赵莹 卢传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建立银屑灵流膏(当归、赤芍、川芎等)中绿原酸、芍药苷、异秦皮啶、阿魏酸和落新妇苷5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HPLC-PDA法,色谱柱为Kromasil100-5C18,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梯度洗脱,梯度为0~10min(10∶9... 目的:建立银屑灵流膏(当归、赤芍、川芎等)中绿原酸、芍药苷、异秦皮啶、阿魏酸和落新妇苷5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HPLC-PDA法,色谱柱为Kromasil100-5C18,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梯度洗脱,梯度为0~10min(10∶90~30∶70),10~40min(30∶70~40∶6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绿原酸、异秦皮啶、阿魏酸为320nm,落新妇苷为289nm,芍药苷为230nm。结果:上述条件下5种成分分离良好,绿原酸在2.66~31.86μg/mL(r=0.9999),芍药苷在34.95~419.37μg/mL(r=0.9999);异秦皮啶在0.96~11.55μg/mL(r=0.9999);阿魏酸在0.82~9.84μg/mL(r=0.9999);落新妇苷在6.58~78.92μ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5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在96.6%~103.7%之间;RSD小于3.83%。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银屑灵流膏中绿原酸、芍药苷、异秦皮啶、阿魏酸和落新妇苷5种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pda 银屑灵 绿原酸 芍药苷 异秦皮啶 阿魏酸 落新妇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ICP-MS联用技术在富硒金针菇硒的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4
作者 铁梅 方禹之 +4 位作者 孙铁彪 李闯 费金岩 李华为 臧树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5-639,共5页
从富硒培养的金针菇中分离得到含硒化合物,并采用SE-HPLC-ICP-MS联机技术对浸提液中的含硒化合物进行分离分析;同时对样品中的硒蛋白在特定条件下水解,采用RP-HPLC-ICP-MS联机技术对水解液中硒代氨基酸进行确认,并测定其中硒的含量.结... 从富硒培养的金针菇中分离得到含硒化合物,并采用SE-HPLC-ICP-MS联机技术对浸提液中的含硒化合物进行分离分析;同时对样品中的硒蛋白在特定条件下水解,采用RP-HPLC-ICP-MS联机技术对水解液中硒代氨基酸进行确认,并测定其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态硒是富硒金针菇中硒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中小分子含硒有机化合物中的含硒量占浸提液中硒的71.87%;而含硒蛋白所占比例为4.88%;进一步确定富硒金针菇中含有硒代胱氨酸、硒代蛋氨酸和由二者组成的含硒多肽等,各形态硒的含量为总硒量的12.3%,17.6%和36.8%.本方法将具有高效分离能力的色谱技术与高灵敏度的元素检测技术成功结合,用于含硒生物分子中硒的在线分析,具有快速、灵敏及准确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形态分析 hplc—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PDA-ESI/MS鉴定芥蓝中脱硫芥子油苷 被引量:2
15
作者 腊贵晓 史琳娜 +1 位作者 方萍 李亚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411-415,共5页
利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PDA-ESI/MS)对芥蓝中脱硫芥子油苷进行鉴定,通过分析各种脱硫芥子油苷在正、负离子两种模式下的质谱特点和PDA图谱特点,由正、离子两种模式下的脱硫芥子油苷离子碎片信息可以推断出芥蓝中... 利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PDA-ESI/MS)对芥蓝中脱硫芥子油苷进行鉴定,通过分析各种脱硫芥子油苷在正、负离子两种模式下的质谱特点和PDA图谱特点,由正、离子两种模式下的脱硫芥子油苷离子碎片信息可以推断出芥蓝中含有11种脱硫芥子油苷,其中7种为脂肪族芥子油苷、4种为吲哚族芥子油苷。进一步对PDA图谱分析发现,因结构差异,脂肪族脱硫芥子油苷在220~230nm波长范围内只有一个大的吸收峰,而吲哚族脱硫芥子油苷在220~230nm波长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脱硫芥子油苷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二极管阵列(pda)检测器 电喷雾质谱(ESI/MS) 吸收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壁画胶结材料的HPLC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苏伯民 真贝哲夫 +1 位作者 胡之德 李最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1,共5页
本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首次对采自克孜尔石窟的颜料样品中的胶结材料进行了分析。样品水解后,进行衍生化反应,将测得的所含各种氨基酸与标准样品对照进行类似率计算,得知克孜尔石窟颜料中所含胶结材料为动物胶。
关键词 克孜尔 壁画 胶结材料 hpl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冬虫夏草发酵液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HPLC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张红霞 吴畏 +2 位作者 陈伟 高新华 唐乐珊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53-56,共4页
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了5株北冬虫夏草菌株发酵液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并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发酵条件对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虫草素和腺苷在所设色谱条件下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二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满意,其中虫... 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了5株北冬虫夏草菌株发酵液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并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发酵条件对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虫草素和腺苷在所设色谱条件下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二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满意,其中虫草素峰保留时间为11.443min,腺苷峰保留时间为9.054min;虫草素的回收率为103.22%,RSD=4.4%,腺苷的回收率为98.42%,RSD=3.2%;虫草素和腺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9~98μg/mL,0.46~92μg/mL.5株待测菌株发酵液中的菌丝干重第5天都达到了最大值,其中Cordycepsmilitaris G5124菌株的虫草素含量第9天达最大值,腺苷含量第1天达最大值.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菌株发酵液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具有明显差异,这可能与菌株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其中C.militaris G(04)5f菌株的虫草素含量最高,可用作发酵生产虫草素的高功能菌株,进一步试验表明,当起始pH值为9时该菌株的虫草素含量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发酵液 虫草素 腺苷 hpl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PDA法测定黄芪多糖注射液中非法添加利巴韦林的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郝利华 毕言锋 +2 位作者 郭桂芳 刘自扬 万仁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79,共4页
为了快速检测黄芪多糖注射液中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本试验建立了黄芪多糖注射液中非法添加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检测方法。色谱条件: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碘化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共聚物为填充剂... 为了快速检测黄芪多糖注射液中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本试验建立了黄芪多糖注射液中非法添加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检测方法。色谱条件: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碘化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共聚物为填充剂,以水(用硫酸调节pH值至2.5±0.1)为流动相;流速为0.3mL/min;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采集波长范围为200nm~400nm,分辨率为1.2nm,记录207nm波长处的色谱图;进样量20μL。理论板数按利巴韦林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结果显示,利巴韦林平均回收率100.3%;线性方程为y=46 083x+106,相关系数R2=0.999 9。本文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对黄芪多糖注射液中非法添加的利巴韦林违禁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注射液 利巴韦林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中非 pda hplc 试验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中儿茶素类的HPLC分析方法学考察 被引量:43
19
作者 于海宁 沈生荣 +1 位作者 臧荣春 冯萍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非梯度洗脱的儿茶素HPLC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同时对茶多酚中的四种主要儿茶素(EC ,EGCG ,ECG ,EGC)考察了其方法学。得到最佳色谱条件为 :ODS (5 μm ,4 6× 2 5 0mm)柱 ,以重蒸水∶乙睛∶乙酸乙酯 =86∶12∶2 (v v v... 本文建立了一种非梯度洗脱的儿茶素HPLC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同时对茶多酚中的四种主要儿茶素(EC ,EGCG ,ECG ,EGC)考察了其方法学。得到最佳色谱条件为 :ODS (5 μm ,4 6× 2 5 0mm)柱 ,以重蒸水∶乙睛∶乙酸乙酯 =86∶12∶2 (v v v)为流动相 (浓硫酸调pH值至 3 0~ 4 0 ) ,流速为 1 0ml min ,UV检测波长 2 8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hplc 方法学 分析方法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RID法甘油二酯含量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博 李秋生 +2 位作者 杨继国 李行方 林炜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47,共3页
研究了HPLC-RID法分析油脂中甘油二酯的含量,采用Nova-Pak(R)3.9 mm×150 mm硅胶柱,流动相为正已烷/异丙醇(50:1,V/V),12 min即可完成一个分析.应用外标法定量,该分析方法在1.0~10.0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SD为1.27%,平均回... 研究了HPLC-RID法分析油脂中甘油二酯的含量,采用Nova-Pak(R)3.9 mm×150 mm硅胶柱,流动相为正已烷/异丙醇(50:1,V/V),12 min即可完成一个分析.应用外标法定量,该分析方法在1.0~10.0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SD为1.27%,平均回收率为1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RID法 甘油二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