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子分群、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珂楠 周雪珂 +8 位作者 殷鑫欢 李飞 蔡瑶 曾喻兵 江朝源 张儒博 杨泽晓 徐志文 朱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99-1607,共9页
为了解四川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特点及流行趋势,本研究在2016—2018年,从四川省各个地区无菌采集患病猪肝脏、脾脏、肺脏、肠道等组织样品208份。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筛选出87株大肠埃希菌,通过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其中22株... 为了解四川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特点及流行趋势,本研究在2016—2018年,从四川省各个地区无菌采集患病猪肝脏、脾脏、肺脏、肠道等组织样品208份。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筛选出87株大肠埃希菌,通过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其中22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并对其进行分子分群、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耐药性试验、耐药基因及HPI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2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分布于A群(59.09%),且生物被膜形成阳性率为72.73%,其中强成膜能力菌株占40.91%。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生素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红霉素、四环素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为81.82%~100%;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曲松等4种药物的耐药率为63.64%~72.73%;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为4.55%~54.55%,均呈现多重耐药。22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的耐药基因包括β-内酰胺类TEM(36.36%)、SHV(9.09%)、OXA(9.09%),磺胺类sulⅠ(63.64%)、sulⅡ(95.45%),氨基糖苷类acc(3)-Ⅱ(68.18%)、aph(3′)-Ⅱ(50.00%),氯霉素类cmlA(45.45%)、floR(81.82%),四环素类tetA(81.82%)、tetB(86.36%),喹诺酮类qurB(40.91%)共12个基因型,检测出HPI毒力基因irp1(40.91%)、irp2(13.64%)、fyuA(13.64%)3种。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分布于A群,生物被膜形成阳性率较高,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及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携带率较高,且存在多重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共存情况。研究结果可为四川地区猪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基因 hpi毒力岛基因 系统进化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