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白血病患者对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春红 林欢 +2 位作者 姚建娜 王晓宁 郭彩利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9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调查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6年2-12月对8例急性白血病行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 目的:调查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6年2-12月对8例急性白血病行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可归纳为移植前对获得新生的强烈希望、移植中遭受巨大的身心痛苦、移植后出现两种不同的心理变化、承担沉重经济负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4个主题。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同阶段会发生不同的、复杂的感知和体验,医护人员应了解并重视患者的心理体验,帮助其应对心理问题,构建完整的护理体系,保证移植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感知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加适量T细胞输注进行HLA半相合的异体移植 被引量:4
2
作者 梁辉 王昀 +3 位作者 郭若冰 程志英 薛惠良 顾龙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0,53,共4页
对1例Ph+染色体的急淋患儿进行母子间HLA半相合的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为避免由于HLA不相合所产生的由T细胞介导的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采用了CD34+细胞正性分离去除淋巴细胞 ;同时为避免由于T细胞过度去除而引起宿主抗移... 对1例Ph+染色体的急淋患儿进行母子间HLA半相合的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为避免由于HLA不相合所产生的由T细胞介导的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采用了CD34+细胞正性分离去除淋巴细胞 ;同时为避免由于T细胞过度去除而引起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导致植入失败 ,在移植次日又加入部分T细胞 ,使病儿接受CD34 +细胞6×106/kg 和CD3 +细胞1.05×107/kg。结果 :随访1年来 ,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均恢复正常 ,临床上仅出现一过性的IIOaGVHD以及轻微的局限于口唇粘膜的cGVHD。STR位点DNA检验以及染色体检查 :移植后 +180天受体已从供体型嵌合体转为完全供体型 ,病儿获得植入成功。结果表明 ,常规剂量的CD34 +细胞移植加以适量CD3 +T细胞 ,可克服HLA部分不相配的难点 ,减轻GVHD ,同时也可避免由于过度的T细胞去除而出现的HV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子hla相合PBSCT CD34^+细胞纯化移植 部份CD3^+细胞同时回输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A克隆演变继发MDS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菲 张闰 +3 位作者 缪扣荣 吴汉新 沈文怡 陆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69-1274,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克隆演变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secondary myelodysplastic s...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克隆演变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secondar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中心5例AA患者经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后演变为s MDS,均采用haplo-HSCT,观察植入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移植相关并发症和移植相关病死率(transplant related modify,TRM)、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等。结果:5例中位OS时间63个月(41.9~149.3个月),移植后中位OS时间12.9个月(2.4~36.5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60%,TRM 40%。移植后粒系植入时间18 d(14~22 d),血小板植入时间21 d(15~65 d),总植入率100%。60%(3/5)患者发生Ⅰ~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 GVHD),无Ⅳ度a GVHD发生,20%(1/5)患者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 GVHD)。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41.9~149.3个月)。结论:在无合适HLA相合供者情况下,haplo-HSCT可作为AA演变MDS患者的有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克隆演变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受体T细胞比例对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梁辉 翁霞 邓晓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移植物和受体的T细胞比例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关系。方法①实验研究40对小鼠(受体SD小鼠和供体Wistar小鼠)按移植物和受体的T细胞1∶1、2∶1和4∶1比例和对照组分为4组进行移植,并观察移植后GVHD的发生和程度。②临床研... 目的研究移植物和受体的T细胞比例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关系。方法①实验研究40对小鼠(受体SD小鼠和供体Wistar小鼠)按移植物和受体的T细胞1∶1、2∶1和4∶1比例和对照组分为4组进行移植,并观察移植后GVHD的发生和程度。②临床研究中5例9~18岁患者进行HLA-半相合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4例进行CD34+细胞分选,并计算移植物和受体循环血中T细胞绝对值,按2∶1比例输入;另1例进行常规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实验发现4组小鼠,1∶1和2∶1组的GVHD最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4∶1组的GVH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中1例常规方法移植者出现超急性重度GVHD,死于并发间质性肺炎;其余4例仅出现轻度急性GVHD,1例在+155d时死于多发性神经根炎,3例病人移植成功,且均无病生存3年以上。结论移植物内T细胞与受体循环血内的T细胞绝对值之比介于1∶1和2∶1之间较为合适;临床按此比例进行移植,尤其对于HLA部分不相合或半相合的单倍体移植,可获得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和较轻的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受体T细胞比例 hla-相合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小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者特异性HLA抗体及去敏治疗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马遥 张艳芳 +4 位作者 周慷 罗云 陈姝 娄世锋 邓建川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9-325,共7页
目的 分析供者特异性HLA抗体(anti-HLA donor-specific antibodies, DSA)及DSA阳性患者的去敏治疗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plo-HSCT)植入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 目的 分析供者特异性HLA抗体(anti-HLA donor-specific antibodies, DSA)及DSA阳性患者的去敏治疗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plo-HSCT)植入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23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行haplo-HSCT,并完成HLA抗体及DSA检测的患者70例,分析DSA阳性和DSA阳性患者去敏治疗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效果的影响。结果 70例haplo-HSCT患者完成抗体检测,DSA阳性患者15例(21.4%),其中7例(46.7%)强阳性,3例(20.0%)中度阳性,5例(33.3%)弱阳性。DSA阳性患者移植后粒系植入中位时间较DSA阴性患者明显延迟(P=0.027)。植入失败(graft failure, GF)患者6例,DSA阳性4例(26.7%),明显高于DSA阴性(P=0.0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SA是发生GF的独立影响因素(HR=9.273, 95%CI=1.505~57.124,P=0.016)。10例DSA中度和强阳性患者进行去敏治疗,4例采用联合去敏治疗,患者均成功植入(100.0%),6例采用单一去敏治疗,有4例(66.7%)发生GF,联合去敏治疗的GF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去敏治疗(P=0.008)。结论 DSA是导致haplo-HSCT患者植入延迟和GF的重要因素,对DSA中度及强阳性患者的单一去敏治疗效果有限,而多联合的去敏治疗时,动态监测抗体滴度水平下降,可保证干细胞的成功植入,降低GF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特异性hla抗体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失败 去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在HLA配型部分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晓辉 黄晓军 +3 位作者 刘开彦 许兰平 刘代红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52-155,共4页
为了研究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在HLA配型部分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将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骨髓移植部1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方案并应用ATG,其中AML5例、CML6例、ALL3例... 为了研究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在HLA配型部分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将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骨髓移植部1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方案并应用ATG,其中AML5例、CML6例、ALL3例、AA1例。给15例接受HLA部分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静脉滴注ATG,剂量为10mg/kg,分4天给药,用ELISA Fc法检测ATG血药浓度,用3P97程序根据房室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ATG为超长半衰期药物,剂量2.5mg/d连续应用4天,血药浓度随之升高,移植前5天血药浓度上升到44.8%。根据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该值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的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3415.9±216.2mg/(L·d);Cmax136.0±10.31mg/L,ATG的达峰时间(Tmax)为4.8±0.7天;t1/2为29.7±2.60天;ATG表观分布容积的平均值为0.12±0.02L/kg;CL(s)为0.002927L/d,ATG体内有效的血药浓度至少维持90天。在给药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好。结论:含总剂量10mg ATG预处理方案,临床有效,患者安全耐受,适宜用于HLA部分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ATG在机体的药代动力学无种族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药代动力学 hla配型部分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血缘HLA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惠仁 楼金星 +7 位作者 张媛 刘晓东 杨凯 陈鹏 刘兵 何学鹏 郭智 刘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9-964,共6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和安全性。在2005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采用非血缘供者或者单倍体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患者20例,其中亲缘HLA不... 本研究旨在评价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和安全性。在2005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采用非血缘供者或者单倍体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患者20例,其中亲缘HLA不合单倍体相合供者14例,非血缘HLA相合供者6例。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TX)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为经典的环孢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及霉酚酸酯(MMF)。对单倍体相合供者采集经G-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应用;非血缘供者单纯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获供者型造血重建,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14(11-20)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17(13-31)d,2例取得完全供者植入后2个月发生排斥,其中1例进行母亲单倍体相合供者二次移植,达到完全供者持久植入;移植后发生Ⅱ度急性GVHD 4例,慢性GVHD发生7例,其中1例为慢性广泛性GVHD;14例无病生存,所有存活患者最少随访时间在8个月以上,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血象完全恢复,Kaplan-Meier计算的累积无病生存率为68.9%。结论:采用FLU、CTX和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预处理,用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植入率高,感染发生率降低,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同胞相合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单纯肠道aGVHD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转归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宁 孙春红 +7 位作者 郭彩利 姚建娜 祁仕环 刘心 习杰英 王孟昌 贺鹏程 张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0-88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影响单纯肠道a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发生与未发生肠道aGVH...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影响单纯肠道a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发生与未发生肠道aGVHD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单因素分析患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差异、供者年龄、预处理方案、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用量、回输的单个核细胞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对肠道aGVHD发生的影响。观察发生肠道aGVHD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结果:19例患者中5例于移植后发生肠道aGVHD(Ⅱ级1例,Ⅲ级3例,Ⅳ级1例),发生时间分别为移植后7,22,27,70和154 d。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供受者性别差异、供者年龄、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用量、回输的单个核细胞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与肠道aGVHD的发生无相关性,BuCy预处理方案同肠道aGVHD的发生可能相关(P<0.05)。5例患者中2例经甲强龙1 mg/(kg·d)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应用甲强龙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后好转,其余2例患者对激素耐药,应用含CD25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后好转。结论: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BuCy预处理方案可能对移植后肠道aGVHD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扩大病例数进一步观察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HLA不全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胡锴勋 郭梅 +6 位作者 余长林 王丹红 孙琪云 乔建辉 刘广贤 刘铁强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527-1531,共5页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HLA不全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免疫重建及其与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6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有HLA不全相合亲缘供者...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HLA不全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免疫重建及其与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6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有HLA不全相合亲缘供者,接受以氟达拉滨,ATG,阿糖胞苷,环磷酰胺,TBI2Gy为主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移植前后给予环孢霉素A或他克莫司联合霉酚酸酯防治GVHD。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于移植前化疗缓解期,移植后监测患者体内的总T细胞、辅助/诱导T细胞、抑制/杀伤T细胞、γ/δT细胞、CD4/CD8比值,B细胞、NK细胞、NKT细胞、调节T细胞、活化T细胞、原始T细胞、记忆T细胞移植后变化规律,分析各免疫功能细胞与移植后感染及急、慢性GVHD的关系;比较ALL与AML免疫系统恢复差别。结果表明,移植后患者各淋巴细胞量恢复有各自规律,发生GVHD患者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较高,而移植后1个月γ/δT细胞、调节T细胞、NK细胞量较低。移植后2-3月时CD4/CD8、B细胞、NK细胞、原始T细胞较低。6-8个月时B细胞,原始T细胞,NK细胞较低。移植后早期发生感染患者总T细胞及各淋巴亚群恢复较慢,NK,NKT细胞数恢复较快,移植后3个月出现感染的患者,其B细胞及原始T细胞量恢复较快。ALL与AML患者淋巴细胞恢复无差异。结论:不全相合NST后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间接反映患者胸腺功能恢复状态,NK、B细胞、原始T细胞的变化对区分和监测GVHD及感染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hla不全相合 移植物抗宿主病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直系亲属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变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丽昕 达万明 +6 位作者 王志红 曹永彬 马健 闫蓓 刘周阳 刘蓓 吴晓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3-1043,共1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hla相合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父子间HLA完全相合家系及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红艳 金红实 +4 位作者 徐媛媛 丁一 孙敬芬 王莉莉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6-420,共5页
HLA完全相合供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父母与子女多数为半相合,两代间HLA完全相合的情况很少见。本室采用PCR-SSP技术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HLA低分辨分型检测。结果在两代间HLA低分辨配型结果中共发现3例父子间完全相合病例,... HLA完全相合供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父母与子女多数为半相合,两代间HLA完全相合的情况很少见。本室采用PCR-SSP技术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HLA低分辨分型检测。结果在两代间HLA低分辨配型结果中共发现3例父子间完全相合病例,其中1例在本院按单倍型移植预处理方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造血恢复良好,未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术后定期随访嵌合体检测结果均为100%供者型嵌合,融合基因MLL-ENL定量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现已健康生存2年余。结论:子女与其父母HLA完全相合是因为父母间具有1条相同的单倍体,这条相同的单倍体多见于人群中高频且呈显著连锁不平衡单倍型。1例HLA完全相合父供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术后未发生GVHD,且长期健康生存,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完全相合供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GVHD的预测研究:模拟HLA抗原结构的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红星 孔繁华 +5 位作者 奚永志 金荔 刘楠 屠敏 孙玉英 陈兴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4-316,共3页
采用通用的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和序列测定方法对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及供体进行HLA分型 ;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手段 ,从HLA分子三维结构方面探讨预测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发生程度 ,以预测移植后GVHD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现 ,8例供受... 采用通用的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和序列测定方法对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及供体进行HLA分型 ;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手段 ,从HLA分子三维结构方面探讨预测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发生程度 ,以预测移植后GVHD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现 ,8例供受体中 ,3例为半匹配移植 ,其中 2例发生了Ⅳ度GVHD ,1例发生了Ⅱ度GVHD ;3例为两个抗原不相合移植 ,其中 1例发生了Ⅱ度GVHD ,2例发生了Ⅱ度GVHD ;2例患者为一个抗原不相合移植 ,分别发生了Ⅰ度、Ⅱ度GVHD ;GVHD的发生程度与HLA不相合抗原RMSD差异的大小呈正相关。提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 ,GVHD发生程度与HLA分子三维结构的差异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分子模拟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维结构 hla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H-2半相合非清髓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俭杰 张毅 +4 位作者 张明伟 侯春梅 吴英 毛宁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55-660,共6页
为了探讨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 2 )半相合非清髓移植中预处理方案的可行性、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嵌合体水平及GVHD的发生情况 ,以CB6F1小鼠为受鼠 ,分为 3组 ,移植前 5天开始给予预处理 ,A组给予清髓(10 .5Gy)预处理方案 ,B组给予... 为了探讨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 2 )半相合非清髓移植中预处理方案的可行性、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嵌合体水平及GVHD的发生情况 ,以CB6F1小鼠为受鼠 ,分为 3组 ,移植前 5天开始给予预处理 ,A组给予清髓(10 .5Gy)预处理方案 ,B组给予全身照射 (2Gy) +Ara C +Cy ,C组为全身照射 (2Gy) +Ara C +Cy +Flu ,对所有受鼠均未进行GVHD防治。所有受鼠在第 0天经尾静脉注射C5 7BL 6小鼠混合细胞悬液 (2× 10 7骨髓细胞 +1×10 7脾细胞 ) ,然后观察其造血恢复、植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情况。结果表明 :A组植入结果始终为完全供者型嵌合体 ,B和C组则为混合型或完全供者型嵌合体 ,其中B组混合嵌合体保持在 80 %以下 ,且在移植 5 0天以后有下降趋势 ,而C组嵌合体水平保持在 80 %以上 ,其嵌合接近或为完全供者型 ,移植 5 0天以后仍保持稳定。由于没有给予GVHD防治措施 ,各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GVHD ,其中A组受鼠GVH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B和C两组 (P≤ 0 .0 1) ,但B和C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以氟达拉宾为主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 ,能够在受者体内形成稳定且持久的植入 ,并通过在受者体内形成混合性嵌合体 ,诱导供体对受体的特异免疫耐受 ,减少或避免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2相合小鼠 动物模型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去T细胞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植入失败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斌 陈广华 +8 位作者 马骁 傅琤琤 韩悦 唐晓文 金正明 苗瞄 仇惠英 孙爱宁 吴德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401-3404,共4页
目的:总结非去T细胞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CT)后植入失败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原因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非去T细胞半相合HCT的174例患者,移植前监测患者外周血供体特异性HLA抗体(DSA),阳性... 目的:总结非去T细胞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CT)后植入失败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原因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非去T细胞半相合HCT的174例患者,移植前监测患者外周血供体特异性HLA抗体(DSA),阳性者给予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结果: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植入失败,发生率为1.72%。1例原发性植入失败给予同胞半相合二次HCT后仍未植入,白血病未复发,但血象三系持续低下,二次移植后8月死于肺部感染。2例继发性植入失败,一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供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输注后16 d获得完全植入,至今无病存活30个月;另一例发生植入失败前监测到DSA阳性,平均荧光强度(MFI)值15 000,给予美罗华后MFI转阴,并输注G-CSF动员的供体PBMNC,输注后14d获得再次完全植入,至今无病存活41个月。结论:植入失败是非去T细胞半相合HCT少见却致命的并发症,美罗华后输注供体PBMNC是治疗DSA相关性植入失败的有效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T细胞 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活化的NK细胞与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碧云 唐晓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803-808,共6页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当受者的细胞表面缺乏供者NK细胞抑制型受体的配体时,供者来源的NK细胞同样会发生异基因活化,通过特异性杀伤受体抗原呈递细胞达到阻止GVHD启动的目的,主动攻击受者淋巴细胞促进供者细...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当受者的细胞表面缺乏供者NK细胞抑制型受体的配体时,供者来源的NK细胞同样会发生异基因活化,通过特异性杀伤受体抗原呈递细胞达到阻止GVHD启动的目的,主动攻击受者淋巴细胞促进供者细胞植入,识别和攻击受者白血病细胞以降低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从而改善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后,同时活化型受体亦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本文就抑制性和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对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hla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顺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53-1555,共3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及部分重症非恶性血液病重要乃至唯一的手段。同胞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ISD-HSCT)为最佳选择,但同胞间HLA匹配概率仅约25%,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大,HLA全相合的同胞供者严重匮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及部分重症非恶性血液病重要乃至唯一的手段。同胞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ISD-HSCT)为最佳选择,但同胞间HLA匹配概率仅约25%,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大,HLA全相合的同胞供者严重匮乏,替代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正成为重要移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hla 移植方式 恶性血液病 脐带血 GVHD 移植 南方医院血液科 相合 独生子女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秉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8,共3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多种恶性血液病通过allo-SCT治疗获得治愈。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限制,allo-SCT长时间内仅局限于在HLA全相合的供、受者间进行,但同胞之间HLA的相合几率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多种恶性血液病通过allo-SCT治疗获得治愈。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限制,allo-SCT长时间内仅局限于在HLA全相合的供、受者间进行,但同胞之间HLA的相合几率仅为25%,因此HLA全相合供者缺乏限制了allo-SCT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hla allo-SCT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HLA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伟达 高志勇 +2 位作者 喻新建 陆大愚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2-567,共6页
目的:研究HLA配型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探讨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方法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亲缘半相合及非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共30例,其中急性髓系... 目的:研究HLA配型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探讨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方法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亲缘半相合及非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共30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8例(其中1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其中合并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者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 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3例。第一供者来源亲缘单倍体相合移植20例,非血缘不全相合移植10例。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马利兰、阿糖胞苷、司莫司汀、环磷酰胺/氟达拉滨)+抗人胸腺T细胞免疫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或吗替麦考酚酯的方案。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4(8-26)d及11.5(10-24)d,植入证据检测为100%第一供者造血,100 d内Ⅰ-Ⅱa GVHD的累计发生率是22.3%(95%CI 9.9%-34.7%),Ⅱ-Ⅳ和Ⅲ-Ⅳa 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2.7%(95%CI,10%-35.4%)和12.7%(95%CI 6.9%-15.5%)。11例1-2个位点不合移植患者中有4例发生Ⅱ-Ⅳ度a GVHD(13.3%),19例3-5个位点不合移植患者中有5例发生Ⅱ-Ⅳa GVHD(16.7%)。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和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Ⅱ和Ⅲ-Ⅳc GVHD累积发生率为13.3%(95%CI,1.4%-26.8%)和3.3%(95%CI,0%-12.2%),其中1例(3.3%)为广泛慢性GVHD。2年预计总生存率(OS)及2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68.2%(95%CI 51.0%-85.4%)和81.1%(95%CI 66.0%-96.2%)。结论:两种HLA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a GVHD发生率低,在缺乏HLA相合供者时,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恶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EG,残基匹配和HLA三维结构选择不完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体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红星 孔繁华 +4 位作者 奚永志 孙玉英 金荔 刘楠 郭斯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53-556,共4页
应用造血干细胞库进行检索后 ,往往有多个供体满足一定的检索条件 ,为了确定最适合的供体 ,选择了待进行移植的临床病例 ,分别从交叉反应组 (CREG)抗原、残基匹配理论和HLA抗原模拟三维结构比较等角度对各个供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 应用造血干细胞库进行检索后 ,往往有多个供体满足一定的检索条件 ,为了确定最适合的供体 ,选择了待进行移植的临床病例 ,分别从交叉反应组 (CREG)抗原、残基匹配理论和HLA抗原模拟三维结构比较等角度对各个供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3种筛选方法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但至少可以排除某些不适合的供体 ,进一步缩小选择范围。结论 :综合应用CREG、残基配型和三维结构比较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交叉反应组抗原 残基匹配 hla三维结构 供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黄晓军 陈育红 +3 位作者 韩伟 陈瑶 洪虹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不相合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方法 :总结我所于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12月进行的 7例HLA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中包括 3例慢性髓性白血病、3例急性非淋巴... 目的 :探讨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不相合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方法 :总结我所于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12月进行的 7例HLA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中包括 3例慢性髓性白血病、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干细胞来源 :6例为外周血干细胞 ,1例为骨髓干细胞。预处理方案为改良马利兰 (busulfan ,BU) /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CY)或BU/CY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ntithymocyteglobulin ,AT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采用环孢霉素A及短疗程氨甲喋呤 ,5例患者加用霉酚酸酯 (骁悉 )。结果 :1例为骨髓造血干细胞 ,采集骨髓单个核细胞数 3 .4 1× 10 8kg-1,6例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G CSF)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 ,平均接受8.4 6× 10 8kg-1(4.3 0× 10 8~ 15 .3 5× 10 8kg-1)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平均 + 13天 (+ 11~ + 16天 )中性粒细胞(absoluteneutrophilcount,ANC)大于 0 .5× 10 9L-1。平均 + 16天 (+ 11~ + 2 3天 )血小板大于 2 0 .0× 10 9L-1。发生急性Ⅰ~Ⅱ度GVHD 3例 (42 .9% ) ,无 1例严重的急性GVHD ,发生慢性广泛性GVHD 2例 (2 8.6% )。中位随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相合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治疗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