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白血病患者HLA不全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胡锴勋 郭梅 +6 位作者 余长林 王丹红 孙琪云 乔建辉 刘广贤 刘铁强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527-1531,共5页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HLA不全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免疫重建及其与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6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有HLA不全相合亲缘供者...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HLA不全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免疫重建及其与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6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有HLA不全相合亲缘供者,接受以氟达拉滨,ATG,阿糖胞苷,环磷酰胺,TBI2Gy为主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移植前后给予环孢霉素A或他克莫司联合霉酚酸酯防治GVHD。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于移植前化疗缓解期,移植后监测患者体内的总T细胞、辅助/诱导T细胞、抑制/杀伤T细胞、γ/δT细胞、CD4/CD8比值,B细胞、NK细胞、NKT细胞、调节T细胞、活化T细胞、原始T细胞、记忆T细胞移植后变化规律,分析各免疫功能细胞与移植后感染及急、慢性GVHD的关系;比较ALL与AML免疫系统恢复差别。结果表明,移植后患者各淋巴细胞量恢复有各自规律,发生GVHD患者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较高,而移植后1个月γ/δT细胞、调节T细胞、NK细胞量较低。移植后2-3月时CD4/CD8、B细胞、NK细胞、原始T细胞较低。6-8个月时B细胞,原始T细胞,NK细胞较低。移植后早期发生感染患者总T细胞及各淋巴亚群恢复较慢,NK,NKT细胞数恢复较快,移植后3个月出现感染的患者,其B细胞及原始T细胞量恢复较快。ALL与AML患者淋巴细胞恢复无差异。结论:不全相合NST后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间接反映患者胸腺功能恢复状态,NK、B细胞、原始T细胞的变化对区分和监测GVHD及感染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hla不全相 移植物抗宿主病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活化的NK细胞与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彭碧云 唐晓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803-808,共6页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当受者的细胞表面缺乏供者NK细胞抑制型受体的配体时,供者来源的NK细胞同样会发生异基因活化,通过特异性杀伤受体抗原呈递细胞达到阻止GVHD启动的目的,主动攻击受者淋巴细胞促进供者细...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当受者的细胞表面缺乏供者NK细胞抑制型受体的配体时,供者来源的NK细胞同样会发生异基因活化,通过特异性杀伤受体抗原呈递细胞达到阻止GVHD启动的目的,主动攻击受者淋巴细胞促进供者细胞植入,识别和攻击受者白血病细胞以降低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从而改善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后,同时活化型受体亦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本文就抑制性和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对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hla全相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HLA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伟达 高志勇 +2 位作者 喻新建 陆大愚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2-567,共6页
目的:研究HLA配型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探讨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方法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亲缘半相合及非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共30例,其中急性髓系... 目的:研究HLA配型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探讨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方法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亲缘半相合及非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共30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8例(其中1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其中合并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者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 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3例。第一供者来源亲缘单倍体相合移植20例,非血缘不全相合移植10例。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马利兰、阿糖胞苷、司莫司汀、环磷酰胺/氟达拉滨)+抗人胸腺T细胞免疫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或吗替麦考酚酯的方案。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4(8-26)d及11.5(10-24)d,植入证据检测为100%第一供者造血,100 d内Ⅰ-Ⅱa GVHD的累计发生率是22.3%(95%CI 9.9%-34.7%),Ⅱ-Ⅳ和Ⅲ-Ⅳa 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2.7%(95%CI,10%-35.4%)和12.7%(95%CI 6.9%-15.5%)。11例1-2个位点不合移植患者中有4例发生Ⅱ-Ⅳ度a GVHD(13.3%),19例3-5个位点不合移植患者中有5例发生Ⅱ-Ⅳa GVHD(16.7%)。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和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Ⅱ和Ⅲ-Ⅳc GVHD累积发生率为13.3%(95%CI,1.4%-26.8%)和3.3%(95%CI,0%-12.2%),其中1例(3.3%)为广泛慢性GVHD。2年预计总生存率(OS)及2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68.2%(95%CI 51.0%-85.4%)和81.1%(95%CI 66.0%-96.2%)。结论:两种HLA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a GVHD发生率低,在缺乏HLA相合供者时,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不全相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恶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利军 刘明娟 +3 位作者 赵小利 丁洁 靖彧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2-509,共8页
目的:探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预后,预处理方案... 目的:探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预后,预处理方案选择、供者来源、移植前化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4.6(1-72.1)个月,45例患者4年累积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1%和62.1%。清髓性预处理组、减低剂量预处理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和68.6%(HR=1.0,P=0.984),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7.6%和33.3%(HR=3.389,P=0.162);HLA相合的非亲缘移植、亲缘移植患者100 d a 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8.6%和37%(HR=1.089,P=0.885),3年累积生存率为72.7%和70%(HR=0.952,P=0.942);26例RAEB-2和t-AM L患者中,未化疗组、化疗后达CR组2年累积生存率为66.7%和58.3%(HR=1.265,P=0.750);2年累积复发率为20.0%和12.5%(HR=0.417,P=0.477)。发生与未发生a GVHD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1.1%和84.9%(HR=4.1,P=0.013),发生a GVHD患者较未发生a GVHD患者TRM风险增大(HR=15.0,P=0.011)。结论:减低预处理剂量并未降低MDS移植患者生存率,老年患者可从中获益,HLA相合的非亲缘移植与亲缘移植效果接近,移植前化疗不能延长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清髓性预处理 减低剂量预处理 hla非亲缘移植 急性GV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联合外周血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被引量:11
5
作者 闫洪敏 薛梅 +6 位作者 王志东 朱玲 刘静 丁丽 潘世平 段连宁 王恒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330-1334,共5页
本研究探讨(G-CSF)动员骨髓加外周血联合进行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iBM+PBSCT)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及疗效。125例白血病患者接受了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供者应用G-CSF5μg/(kg.d),皮下注射,连用7天。实验组(A... 本研究探讨(G-CSF)动员骨髓加外周血联合进行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iBM+PBSCT)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及疗效。125例白血病患者接受了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供者应用G-CSF5μg/(kg.d),皮下注射,连用7天。实验组(A组)29例患者在供者动员的第7、8天分别接受1次hiBMT+PBSCT移植;对照组(B组)96例仅接受1次单倍体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iBMT)。对两组患者应用相同的免疫抑制剂预防急性GVHD,观察临床的移植效果。结果表明:除hiBMT组有1例慢性髓系白血病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移植失败外,其余全部患者移植后经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hiBM+PBSCT组和hiBMT组中性粒细胞数>0.5×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10-23)天和19(11-26)天;血小板数>20×109/L时间分别为18(9-33)天和23(13-35)天。hiBM+PBSCT组和hiBMT组急性Ⅱ-Ⅳ度aGVHD的累计发生率分别是31.03%和1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急性Ⅲ-Ⅳ度aGVHD的发生率分别是13.79%和10.41%(p>0.05)、aGVHD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45%和5.21%(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骨髓联合外周血移植组和单纯骨髓移植组慢性GVHD的累计发生率分别是48.2%和35.4%(p>0.05),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广泛型慢性GVHD发生率两组分别为23.3%和15.6%(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髓联合外周血移植组和单纯骨髓移植组疾病复发率分别是6.8%(2/29)和18.7%(18/96)(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G-CSF动员骨髓联合外周血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更快,急性Ⅲ-Ⅳ度GVHD发生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增加,高危白血病的复发率下降,可以有效安全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单倍体相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供体来源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单中心回溯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婧 周进 +2 位作者 郑慧菲 王攀峰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9-165,共7页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仅1/4的患者可能找到HLA全相合的同胞供体。为扩大供者来源,本研究比较脐血移植(UCBT)、单倍体相合移植(haplo identical,hi-HSCT)、非全相合非亲缘供者移植(MMUDT)3...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仅1/4的患者可能找到HLA全相合的同胞供体。为扩大供者来源,本研究比较脐血移植(UCBT)、单倍体相合移植(haplo identical,hi-HSCT)、非全相合非亲缘供者移植(MMUDT)3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日至2012年6月共计9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历资料,其中UCBT组22例,hi-HSCT组42例,M M UDT组29例,比较3组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复发率、生存时间。结果:UCBT、hi-HSCT、MMUDT 3组造血重建时间(ANC>1.0×109)分别是19、12、12 d,UCBT组粒细胞重建明显延迟(P<0.05);3组植入时间(STR>95%)分别是15、26、20d,hi-HSCT组植入时间相对较晚;3组植入失败率分别是26%、5%、3%,UCBT组植入失败率较高(P<0.05)。3组a GVH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50%、57.1%、72.4%,3组Ⅲ-Ⅵa GVHD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27.3%、28.6%、17.2%;UCBT组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发生率最低,3组分别是19%、45.5%、58.3%;3组移植后100 d内的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是23.8%、20%、11.1%;3组2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是79.9%、80.9%、88.0%。结论:UCBT组c GVHD发生率最低,但造血重建缓慢;hi-HSCT组尽管干细胞来源广泛并且可以支持后续细胞免疫治疗,但TRM较高;而较高的a GVHD及c GVHD发生率是MMUDT组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相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亲缘供体非全相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不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三斌 郭坤元 +3 位作者 胡灯明 尹波 彭利晖 刘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5,共2页
目的探索HLA不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可行性。方法4例SAA患者接受HLA1~3个位点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给予G-CSF 5μg/(kg·d),皮下注射,连续5天,以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在第4、5天... 目的探索HLA不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可行性。方法4例SAA患者接受HLA1~3个位点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给予G-CSF 5μg/(kg·d),皮下注射,连续5天,以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在第4、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采用氟达拉宾(Flu)+CTX+ATG+TBI组成的新方案。受者应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骁悉(MMF)+舒莱预防GVHD。结果4例全部成功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平均为15.3(14-16)天,PLT〉20×10^9/L的时间平均为17.5(16-19)天。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仅1例患者发生Ⅱ度急性GVHD。1例因系统性念珠菌病死亡外,其余3例无病生存。结论新的HLA不全相合移植方案耐受性好,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植活,而且不增加GVHD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hla不全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A克隆演变继发MDS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菲 张闰 +3 位作者 缪扣荣 吴汉新 沈文怡 陆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69-1274,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克隆演变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secondary myelodysplastic s...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克隆演变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secondar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中心5例AA患者经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后演变为s MDS,均采用haplo-HSCT,观察植入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移植相关并发症和移植相关病死率(transplant related modify,TRM)、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等。结果:5例中位OS时间63个月(41.9~149.3个月),移植后中位OS时间12.9个月(2.4~36.5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60%,TRM 40%。移植后粒系植入时间18 d(14~22 d),血小板植入时间21 d(15~65 d),总植入率100%。60%(3/5)患者发生Ⅰ~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 GVHD),无Ⅳ度a GVHD发生,20%(1/5)患者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 GVHD)。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41.9~149.3个月)。结论:在无合适HLA相合供者情况下,haplo-HSCT可作为AA演变MDS患者的有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克隆演变 骨髓增生异常综 hla半相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顺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53-1555,共3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及部分重症非恶性血液病重要乃至唯一的手段。同胞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ISD-HSCT)为最佳选择,但同胞间HLA匹配概率仅约25%,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大,HLA全相合的同胞供者严重匮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及部分重症非恶性血液病重要乃至唯一的手段。同胞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ISD-HSCT)为最佳选择,但同胞间HLA匹配概率仅约25%,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大,HLA全相合的同胞供者严重匮乏,替代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正成为重要移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hla 移植方式 恶性血液病 脐带血 GVHD 移植物 南方医院血液科 全相 独生子女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秉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8,共3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多种恶性血液病通过allo-SCT治疗获得治愈。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限制,allo-SCT长时间内仅局限于在HLA全相合的供、受者间进行,但同胞之间HLA的相合几率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多种恶性血液病通过allo-SCT治疗获得治愈。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限制,allo-SCT长时间内仅局限于在HLA全相合的供、受者间进行,但同胞之间HLA的相合几率仅为25%,因此HLA全相合供者缺乏限制了allo-SCT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相造血干细胞移植 hla allo-SCT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A法研究HLA全相合与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月莹 康严 +5 位作者 孙琪云 董征 刘铁强 郭梅 刘广贤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1-727,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LA全相合移植(HLA-identical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iNAHSCT)和单倍体相合移植(HLA-haploidentical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hematopoietic s... 本研究旨在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LA全相合移植(HLA-identical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iNAHSCT)和单倍体相合移植(HLA-haploidentical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iNAHSCT)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性,用流式细胞微珠阵列法(flow 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20例白血病患者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IL-2、IL-4、IL-6、IL-10、TNF-ɑ、γ-IFN、IL-17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IL-2分别在iNAHSCT及hiNAHST后1周、2周起表达上调,两类移植各时间点比较无差异(P>0.05);γ-IFN都在移植后4周起上调,两类移植后的浓度无差异(P>0.05);IL-4在iNAHSCT及hiNAHSCT中分别于移植后2周、移植后1周起增高,iNAHSCT的IL-4浓度高于hiNAHSCT(P<0.01);IL-6在iNAHSCT及hi-NAHSCT中分别在移植后1周、移植后2周起上调,移植后4周为峰值,且hiNAHSCT的IL-6浓度高于iNAHSCT(P<0.02);IL-10在iNAHSCT、hiNAHSCT中分别于从移植后1、2周起增高,iNAHSCT中IL-10的表达高于hiNAH-SCT(P<0.05)。TNF-ɑ在hiNAHSCT中从移植后1周、在iNAHSCT中从移植后2周起上调;hiNAHSCT中TNF-ɑ增高的幅度高于iNAHSCT(P<0.01)。IL-17分别于hiNAHSCT及iNAHSCT后移植后1周、移植后4周时增高,hi-NAHSCT IL-17增高的幅度高于iNAHSCT的(P<0.05)。结论:两类移植后所检测到的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移植后4周为峰值。IL-6、TNF-ɑ、IL-17在hiNAHSCT中增高明显,而IL-4,IL-10在iNAHSCT中增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la全相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相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相容性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影响
12
作者 邢献志 钱新华 +5 位作者 李夏新 朱卫国 何杏 周芷芬 程少杰 张肇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21-222,共2页
采用补体依赖微量淋巴细胞毒方法观察了HLA相容性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结果初步表明:供受者之间HLA相容程度与异基因骨髓移植存活率、排斥率、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hla 基因 造血干细胞 骨髓移植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00例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颖 宋朝阳 +1 位作者 李玉华 陆志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79-1985,共7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因恶性血液病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0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单倍体相合HSCT和HLA-全相合HSCT患者的...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因恶性血液病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0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单倍体相合HSCT和HLA-全相合HSCT患者的造血重建、无病生存(DFS)率和总体生存(OS)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单倍体相合HSCT与HLA-全相合HSCT相比较,造血干细胞植入率、GVHD的发生率、移植后复发率、无病生存(DFS)率无显著差别,但血小板植入时间延长、复发相关死亡率高、总体生存(OS)率低。单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未缓解、高危、发生Ⅲ、Ⅳ度aGVHD是影响移植后患者OS的危险因素(P<0.05);移植时超过40岁、非亲缘供者是影响单倍体相合HSCT OS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未缓解、发生Ⅲ、Ⅳ度aGVHD是影响HLA-全相合HSCT O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分别是4.4(95%CI,1.5-13.4),9.3(95%CI,2.3-37.0),11.0(95%CI,3.2-37.3)(P<0.05);非亲缘供者、高危、Ⅳ度aGVHD是影响单倍体相合HSCT O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分别是7.4(95%CI,2.3-23.1),2.4(95%CI,1.3-4.5),4.1(95%CI,1.6-10.5)(P<0.05)。结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整体疗效上HLA-全相合HSCT优于单倍体相合HSCT;单倍体相合HSCT选择亲缘供者优于非亲缘供者,单倍体相合HSCT须要更多的血小板输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hla全相、单倍体相) 恶性血液病 预后 无病生存率 总体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染色体异常的急性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
14
作者 梁辉 刘晓莉 +1 位作者 马静秋 陈琳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无染色体异常的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1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1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病人,在诱导治疗获得第一次缓解后(CR1)分为自体PBSCT组和继续常规化疗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无染色体异常的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1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1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病人,在诱导治疗获得第一次缓解后(CR1)分为自体PBSCT组和继续常规化疗组对照研究。结果自体移植组中5例CR1的AML,2年以上无病生存率(DFS)为80%;6例CR1的ALL,2年以上DFS为60%,而且自体移植后存活的病人均无生活质量问题。采用常规化疗的病人,5例CR1的AML,2年以上DFS仅为40%;6例CR1的ALL,2年以上DFS为40%,提示自体移植疗效好于常规化疗。结论对于无染色体异常核型的中危和低危急性白血病病人,若无HLA相合供体,应首选自体PBSCT作为巩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染色体异常核型 PBSCT 常规化疗 自体移植 无病生存率 白血病病人 hla CR1 DFS 对照研究 诱导治疗 质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CD61^+巨核系前体细胞与血小板植入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立坤 陈惠仁 +6 位作者 王恒湘 闫洪敏 段连宁 朱玲 薛梅 刘静 纪树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44-1349,共6页
本研究通过定量测定G-CSF动员后外周血及骨髓采集物的CD34+CD61+细胞,以探索巨核前体细胞CD34+CD61+亚群输注量与异基因外周血和/或骨髓移植后血小板恢复时间的相关性。24例不同血液病患者接受HLA全相合同胞、非血缘供者或单倍体相合同... 本研究通过定量测定G-CSF动员后外周血及骨髓采集物的CD34+CD61+细胞,以探索巨核前体细胞CD34+CD61+亚群输注量与异基因外周血和/或骨髓移植后血小板恢复时间的相关性。24例不同血液病患者接受HLA全相合同胞、非血缘供者或单倍体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20例可评估的患者依移植方法不同分为HLA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相合组,HLA全相合组采用PBSC移植方案,单倍体相合组采用PBSC+BM联合移植方案,对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样本CD34+CD61+亚群通过流式细胞仪立即测定或隔夜保存后测定。结果表明,单倍体相合组输注CD34+、CD34+CD61+、CD34-CD61+细胞数中位值分别为6.24×106/kg(1.53-20.48)、66.19×104/kg(8.16-493.83)、34.38×106/kg(14.71-109.16);HLA全相合组中位值分别为4.88×106/kg(1.00-8.24)、14.16×104/kg(11.63-96.87)和13.50×106/kg(1.74-35.61)。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单倍体相合组分别为18.5(11.00-29.00)和16.5(9.00-35.00)天;HLA全相合组为14.5(9.00-24.00)和10.5(6.00-37.00)天,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在两组差别无显著性,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在HLA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相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8),对于两组中CD34+细胞量>2×106/kg的受者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分析,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06)。CD34+CD61+亚群与血小板植入的相关性明显优越于CD34+细胞,可评估20例(r=-0.449p=0.047CD34+细胞群),单倍体相合组12例CD34+CD61+亚群(r=-0.768p=0.004),HLA相同组8例CD34+CD61+亚群(r=-0.747p=0.033),CD34+CD61+亚群与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呈负相关关系,输注CD34+CD61+亚群细胞量大,血小板的植入时间缩短。结论:每公斤体重输注CD34+CD61+细胞亚群的量和血小板的植入有显著的相关,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巨核前体细胞的数目能够预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重建的能力,在单倍体相合外周血和骨髓移植后预测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CD61^+巨核细胞 hla全相 单倍体相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MV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乐玲 莫文健 +4 位作者 张玉平 陈小卫 王彩霞 周铭 王顺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4-950,共7页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SAA患者行allo-HSCT的临床资料,包括108例同胞全相合和162例替代供者(68例非亲缘全相...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SAA患者行allo-HSCT的临床资料,包括108例同胞全相合和162例替代供者(68例非亲缘全相合和94例亲缘单倍体)。不同移植方式选择不同预处理方案。同胞全相合和单倍体的移植物均为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非亲缘供者移植物为外周血干细胞。待粒细胞植入后,定期监测血液CMV-DNA。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移植术后第1、2、3、6、12个月的CD3^(+)、CD4^(+)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的绝对数。结果:270例SAA患者移植后229例发生了CMV病毒感染,发生率为84.8%,其中有18例患者进展为巨细胞疾病。单因素分析显示,替代供者(非亲缘全相合及亲缘单倍体供者)、吗替麦考酚酯的应用以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与CMV感染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则显示,替代供者与CMV感染相关。替代供者6个月内CD3^(+)、CD4^(+)恢复较前同胞全相合组延迟。结论:Allo-HSCT后替代供者比同胞全相合供者移植更易发生CMV感染,且替代供者移植术后免疫功能重建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替代供者(非亲缘全相+单倍体供者) 细胞病毒感染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骨髓移植
17
作者 叶根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9-16,共8页
各种造血干细胞缺损或调控失常的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8Gy以上全身照射引起的极重度骨髓型和轻度肠型急性放射病,一般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后者,常规综合对症治疗结合辐射防治药物的应用难以奏效。自Jacobs... 各种造血干细胞缺损或调控失常的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8Gy以上全身照射引起的极重度骨髓型和轻度肠型急性放射病,一般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后者,常规综合对症治疗结合辐射防治药物的应用难以奏效。自Jacobson (1950)和Lorenz(1951)以致死剂量照射小白鼠后,可因输入骨髓或脾细胞获得保护以来,骨髓移植(BMT)的实验研究十分活跃,日益深入。Thomas于1957年和Mathe最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骨髓移植 无关供者 多态性 hla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缺损 细胞 hla分型 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Galectin-9通路和MDSC在亲缘间Haplo-HDPSCT后aGVHD中的作用
18
作者 张乐 庞楠楠 +2 位作者 于明凯 袁海龙 江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7-1472,共6页
目的:探究Tim-3/Galectin-9信号通路及MDSC与Haplo-HDPSCT术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例行Haplo-HDPSCT治疗的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FCM检测Tim-3^(+)CD8^(+)T、颗粒... 目的:探究Tim-3/Galectin-9信号通路及MDSC与Haplo-HDPSCT术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例行Haplo-HDPSCT治疗的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FCM检测Tim-3^(+)CD8^(+)T、颗粒酶B^(+)(Granzyme B^(+))CD8^(+)T、MDSC表达情况,ELISA检测Galectin-9水平。FCM检测a GVHD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参照西雅图国际诊断标准,16例患者发生a GVHD,26例患者未发生a GVHD。(1)a GVHD组Tim-3^(+)CD8^(+)T细胞和Granzyme B^(+)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未发生a GVHD组和健康对照组,而a GVHD组MDSC细胞和Galectin-9水平低于未发生a GVH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2)a GVHD组轻度(Ⅰ~Ⅱ度)和重度(Ⅲ~Ⅳ度)患者Tim-3^(+)CD8^(+)T、Granzyme B^(+)CD8^(+)T细胞数量和Galectin-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SC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9);(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Galectin-9水平在未发生a GVHD组血清中与MDSC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684,P<0.05);(4)分选a GVHD患者外周血中的CD8^(+)T细胞,加入Galectin-9干预后,CD8^(+)T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在行Haplo-HDPSCT术后,Galectin-9通过Tim-3/Galectin-9通路抑制CD8^(+)T细胞免疫应答,避免或减缓a GVHD的发生;Galectin-9与MDSC数量呈正相关,可能与a GVHD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单倍体相非体外去T细胞高剂量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髓源性抑制细胞 Tim-3/Galectin-9信号通路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平 王易 +2 位作者 李丹 胡绍燕 陈广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4-439,共6页
本研究探讨HLA不全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及外周造血干细胞、加入第三方脐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治疗小儿血液病的疗效。对2012年8月至12月我院5例难治性血液病患儿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方式为HLA不全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 本研究探讨HLA不全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及外周造血干细胞、加入第三方脐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治疗小儿血液病的疗效。对2012年8月至12月我院5例难治性血液病患儿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方式为HLA不全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及脐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观察混合移植中的第三方脐血干细胞对于移植后造血重建时间、STR嵌合度、GVHD发生情况及移植相关近期并发症的作用。结果表明,5例患儿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ANC>0.5×109/L的中位时间是移植后11 d,Plt>20×109/L的中位时间移植后10 d;外周血STR-PCR嵌合度检测显示,于移植后30 d均达到稳定嵌合;5例患儿出现轻至中度GVHD症状,表现为Ⅰ-Ⅱ皮肤GVHD,其中2例患儿发生腹泻,出现Ⅰ-Ⅱ肠道GVHD,5例患儿均无肝功能损害。随访至2013年4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137 d(130 d-250 d),1例移植后131 d死于严重出血性膀胱炎及多部位感染,其余4例均无病生存至今,存活时间分别为130、137、193、250 d,中位生存时间134 d。结论:HLA不全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第三方脐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对提高小儿血液病的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不全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 hla不全相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脐血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小儿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相合的生物学概念和命名
20
作者 唐佩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89-989,共1页
关键词 单倍体相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物学 hla单倍型 hla半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