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损伤在HIV相关神经认知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丁渭 张玉林 +3 位作者 乔录新 宋凤丽 徐树莹 陈德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602-609,共8页
目的研究由活性氧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在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中的积累。方法利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的患者的尸检脑组织的额叶皮质来分析HIV-1亚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定量聚合... 目的研究由活性氧诱导的DNA氧化损伤在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中的积累。方法利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的患者的尸检脑组织的额叶皮质来分析HIV-1亚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PCR克隆测序分析脑细胞中核和线粒体DNA损伤。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HIV会导致大脑细胞中核和线粒体DNA基因组的损伤。对HIV相关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尸检皮质组织进行检测可以发现有高水平的核和线粒体DNA 8-氧鸟嘌呤(8-hydroxyguanine,8-oxoG)损伤。在HIV相关的神经认知障碍的一个亚型脑组织中有逐渐增加的线粒体DNA突变和缺失,这与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情况大为不同。结论在HIV相关的神经认知障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高水平的氧化损伤对HIV引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神经免疫和凋亡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艾滋病 活性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线粒体 线粒体DNA 8-氧鸟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相关蛋白与细胞自噬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军 刘思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细胞自噬作为真核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能降解细胞内的大分子蛋白质和病原微生物以及一些受损或老化的细胞器,使细胞维持平衡状态,在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 细胞自噬作为真核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能降解细胞内的大分子蛋白质和病原微生物以及一些受损或老化的细胞器,使细胞维持平衡状态,在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能通过各种机制改变细胞自噬的正常功能,以利于自身的复制、感染等,本文就HIV-1的相关蛋白与细胞自噬的相互作用,及其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IV-1 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HAND)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相关蛋白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44⁃5p和miR⁃543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桂林 何文林 +1 位作者 黄远帅 田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63-3167,共5页
目的探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744⁃5p和miR⁃543表达水平及其对HAND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IV⁃1感染患者76例,分为HAND组(45例)和对照组(31例)。采用q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PBMCs中miR⁃744⁃5p... 目的探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744⁃5p和miR⁃543表达水平及其对HAND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IV⁃1感染患者76例,分为HAND组(45例)和对照组(31例)。采用q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PBMCs中miR⁃744⁃5p和miR⁃543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0、IL⁃16、IL⁃18和TNF⁃α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DL、TG、LDL和TC含量。统计学方法分析HIV⁃1感染者发生HAND的危险因素以及miR⁃744⁃5p和miR⁃543表达水平对HAND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AND组患者外周血PBMCs中miR⁃744⁃5p表达水平、IL⁃10和IL⁃16水平升高,miR⁃543表达水平和HDL水平降低,其它炎症及脂代谢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统计学分析表明,miR⁃744⁃5p高表达以及miR⁃543低表达均是HIV⁃1感染者发生HAN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iR⁃744⁃5p和miR⁃543均对HAND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且两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结论miR⁃744⁃5p和miR⁃543对预测HAND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这可能与慢性炎症以及脂代谢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miR⁃744⁃5p miR⁃54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62/NF-κB通路调控HIV-1 gp120 V3环所致小鼠神经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翰阳 颜学勤 +7 位作者 温赛娴 干李梦 王琳琳 王会丽 唐海杰 潘锐 付咏梅 董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8-985,共8页
目的:探讨自噬关键蛋白p62在HIV-1 gp120 V3环所致小鼠神经炎症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分子机制。方法:野生型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假手术组(人工脑脊液组)、模型组(gp120 V3环组)及gp120 V3环+NF-κB活化阻滞剂BAY 11-7082组,每... 目的:探讨自噬关键蛋白p62在HIV-1 gp120 V3环所致小鼠神经炎症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分子机制。方法:野生型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假手术组(人工脑脊液组)、模型组(gp120 V3环组)及gp120 V3环+NF-κB活化阻滞剂BAY 11-7082组,每组12只。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和皮层Iba-1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海马和皮层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和皮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平台区域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gp120 V3环+BAY 11-7082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平台区域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海马和皮层Iba-1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gp120 V3环+BAY 11-7082组海马和皮层Iba-1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3)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L-1β、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gp120 V3环+BAY 11-7082组IL-1β、TNF-α和IL-6水平显著下调(P<0.05)。(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p-p65/p65及p-IκB/IκB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gp120 V3环+BAY 11-7082组p62蛋白显著下调(P<0.05),p-p65/p65及p-IκB/IκB比值均显著下降(分别P<0.01和P<0.05)。结论:HIV-1 gp120 V3环所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p62/NF-κB信号通路引起神经炎症有关,p62-NF-κB正反馈环的抑制可能会减轻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hiv-1 gp120 V3环 p62/NF-κB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调控铁死亡减轻HIV-1 gp120 V3环所致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琳琳 左勤 +4 位作者 李心怡 颜学勤 潘锐 付咏梅 董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6-814,共9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1调控铁死亡改善HIV-1 gp120 V3环致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设立空白组、随机肽段组、HIV-1 gp120V3环组(HIV-1 gp120组)、HIV-1 gp120+shCon组、H...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1调控铁死亡改善HIV-1 gp120 V3环致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HME-5人源小胶质细胞,设立空白组、随机肽段组、HIV-1 gp120V3环组(HIV-1 gp120组)、HIV-1 gp120+shCon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 gp120+SNHG1 sh2+ferrostatin-1(Fer-1;铁死亡抑制剂)组和HIV-1 gp120+SNHG1 sh2+EX527(Sirt1抑制剂)组。随机肽段和gp120 V3环分别处理正常CHME-5细胞24 h;抑制剂预处理SNHG1 sh2细胞2 h后,gp120 V3环处理24 h。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Sirt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酶标仪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Fe^(2+))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ELISA结果显示:较空白组,HIV-1 gp120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较HIV-1 gp120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较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 gp120+SNHG1 sh2+Fer-1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HIV-1 gp120+SNHG1 sh2+EX527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较空白组,HIV-1 gp120组铁死亡相关蛋白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较HIV-1 gp120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较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 gp120+SNHG1 sh2+Fer-1组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HIV-1 gp120+SNHG1 sh2+EX527组SLC7A11和GPX4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p5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3)较空白组,HIV-1 gp120组Fe^(2+)和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较HIV-1 HIV-1 gp120组,HIV-1 gp120+SNHG1 sh2组Fe^(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较HIV-1 gp120+SNHG1 sh2组,HIV-1gp120+SNHG1 sh2+Fer-1组Fe^(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HIV-1 gp120+SNHG1 sh2+EX527组Fe^(2+)和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敲减SNHG1可减轻HIV-1 gp120 V3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irt1/p53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相关信号分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神经炎症 铁死亡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 Sirt1/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学中的心理健康病案研究(二十八)——HIV与心境紊乱 被引量:1
6
作者 Fiona Judd Leon Piterman +1 位作者 Grant Blashki Hui Yang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552-2556,共5页
本案例研究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即针对一个已知躯体健康问题,同时又表现出精神紊乱的病人,在进行诊断性评估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本案例还展示了一个全科医学服务的重要特点,即在面对复杂病例的时候,既要充分地... 本案例研究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即针对一个已知躯体健康问题,同时又表现出精神紊乱的病人,在进行诊断性评估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本案例还展示了一个全科医学服务的重要特点,即在面对复杂病例的时候,既要充分地采纳专家的建议,又要理解全科医学本身也有诊断和治疗上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轻躁狂发作 心理健康 全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gp120 V3环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龚正 唐红梅 +3 位作者 汪军兵 董军 杨丽娟 邓钦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gp120 V3环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MTT法确定姜黄素神经元保护性剂量和gp120 V3环神经元毒性剂量。应用Fu-ra-2/AM钙离子探针检测各组突触体内Ca^...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gp120 V3环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MTT法确定姜黄素神经元保护性剂量和gp120 V3环神经元毒性剂量。应用Fu-ra-2/AM钙离子探针检测各组突触体内Ca^(2+)浓度,透射电镜观察突触体形态改变,体视学方法分析线粒体体密度Vvm、线粒体数密度Nm、线粒体的平均体积Vm。结果:浓度为1μmol/L的姜黄素在48h内对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浓度为2μmol/L的姜黄素作用12 h以及更高浓度,显著抑制细胞存活率(P<0.05);gp120 V3环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具有时间依赖性,其中各浓度gp120 V3环在作用2~8h范围内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在作用12 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浓度为1 nmol/L的gp120 V3环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为(85.3±2.8)%,因此采用浓度1 nmol/L gp120 V3环观察其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体损伤效应。与对照组相比,gp120 V3环孵育的突触体内线粒体明显肿胀,V_(vm)、N_(m)、V_(m)增大,Ca^(2+)浓度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gp120 V3环组与尼莫地平+gp120 V3环组Vvm、Nm、Vm明显减小(P<0.01),Ca^(2+)浓度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姜黄素或尼莫地平单独作用于突触体对其形态及Ca2+浓度无影响。结论:姜黄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药理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gp120 V3环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具有时间依赖性。姜黄素可减轻gp120 V3环导致的神经元突触体损伤,减小gp120 V3环引起的突触体内增大的线粒体V_(vm)、N_(m)、V_(m),其机制可能抑制gp120 V3环过度激活的Ca^(2+)通道,从而降低细胞内升高的Ca^(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GP120 V3环 海马神经 突触体 CA^(2+) hiv相关神经认知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HIV-1 gp120 V3环致小胶质细胞炎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干李梦 王琳琳 +6 位作者 左勤 颜学勤 潘锐 王会丽 唐海杰 付咏梅 董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826,共8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gp120 V3环致CHME-5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与铁死亡的关系,并观察p53和铁死亡对该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CHME-5小胶质细胞,设立空白组、...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gp120 V3环致CHME-5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与铁死亡的关系,并观察p53和铁死亡对该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CHME-5小胶质细胞,设立空白组、随机肽段组、HIV-1 gp120 V3环组、HIV-1 gp120 V3环+ferrostatin-1(Fer-1;铁死亡抑制剂)组和HIV-1 gp120 V3环+pifithrin-α(p53抑制剂)组。分别采用HIV-1 gp120 V3环(终浓度2 mg/L)和随机肽段(终浓度2 mg/L)处理CHME-5细胞24 h;Fer-1(终浓度20μmol/L)和pifithrin-α(终浓度10μmol/L)预处理CHME-5细胞2 h,HIV-1 gp120 V3环(终浓度2 mg/L)再处理24 h。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1,TFR-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及p53的蛋白表达;酶标仪法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Fe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结果:(1)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p120 V3环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gp120 V3环组相比,gp120 V3环+Fer-1组和gp120 V3环+pifithrin-α组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p120 V3环组蛋白p53显著上调(P<0.01),铁死亡相关蛋白TFR-1显著上调(P<0.01),SLC7A11和GPX4显著下调(P<0.01);与gp120 V3环组相比,gp120 V3环+pifithrin-α组铁死亡相关蛋白TFR-1显著下降(P<0.05),SLC7A11和GPX4蛋白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gp120 V3环组Fe2+含量显著增加(P<0.01),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gp120 V3环组相比,gp120 V3环+Fer-1组和gp120 V3环+pifithrin-α组Fe2+含量显著下降(P<0.05),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HIV-1 gp120 V3环致CHME-5小胶质细胞炎症中存在铁死亡,且抑制铁死亡能减轻炎症。HIV-1 gp120 V3环致CHME-5小胶质细胞炎症与p53蛋白调控铁死亡有关,抑制p53可减轻铁死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hiv-1 gp120 V3环 铁死亡 P53蛋白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V KU-1感染恒河猴颞叶皮层中IMPDH2的表达
9
作者 赵长城 丁华明 +5 位作者 鹿伦山 张千 杨静 董颖 薛群山 庄柯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HIV对大脑颞叶皮层神经元中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I(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2,IMPDH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oCA分数和磁共振成像手段评估HIV感染者轻度认知障碍情况。利用中国恒河猴SHIV KU-1神经艾滋病模型... 目的探讨HIV对大脑颞叶皮层神经元中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I(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2,IMPDH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oCA分数和磁共振成像手段评估HIV感染者轻度认知障碍情况。利用中国恒河猴SHIV KU-1神经艾滋病模型,HE染色观察猴颞叶皮层细胞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MPDH2在猴颞叶皮层神经元内的表达;以及借助在线数据库预测IMPDH2相关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结果HIV感染者颞叶皮质较健康对照萎缩。与健康对照相比,SHIV KU-1感染恒河猴颞叶皮层神经元中IMPDH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01)。HNRNPA1等8个基因与IMPDH2有潜在的相互作用。结论IMPDH2在HIV患者颞叶皮层神经元中的表达下调,其可能参与了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IMPDH2 颞叶皮层 Shiv KU-1感染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与gp120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桂玲 龚正 +5 位作者 刘思思 江明亮 潘锐 行妍妍 林丽清 董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5-830,共6页
目的:探讨吗啡与gp120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与机制。方法:4~6周的SD大鼠,侧脑室注射吗啡与gp120 V3环,Morris水迷宫评价空间记忆能力。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阳性凋亡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 目的:探讨吗啡与gp120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与机制。方法:4~6周的SD大鼠,侧脑室注射吗啡与gp120 V3环,Morris水迷宫评价空间记忆能力。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的阳性凋亡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μg/kg吗啡组、200μg/kg吗啡组以及gp120 V3环组均能使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以及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减少(P〈0.05),海马区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海马区p-ERK的表达增多(P〈0.01);200μg/kg吗啡+gp120 V3环组与200μg/kg吗啡组或gp120 V3环组相比,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以及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减少(P〈0.05),海马区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海马区p-ERK的表达增多(P〈0.01)。结论:侧脑室注射gp120 V3环可致大鼠学习与记忆障碍,吗啡能增强其效应,机制可能与增强海马区p-ERK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吗啡 hiv-1 GP120 V3环 海马神经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