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2年云南省保山市HIV/AIDS病例全因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东升 郑维斌 +1 位作者 杨家芳 李艳萍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研究1990—2012年云南省保山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艾滋病)病例全因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哨点监测... 目的研究1990—2012年云南省保山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艾滋病)病例全因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哨点监测、重点人群筛查、自愿咨询检测、常规筛查方法等获得1990—2012年现住址为保山市的HIV/AIDS病例相关资料,收集其全因死亡相关信息,计算全因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4275例HIV/AIDS病例纳入分析,男性占58.62%,30~44年龄段占41.94%,汉族占91.58%,农民占74.27%,已婚有配偶占66.69%,初中文化程度占41.36%。研究对象累计观察14054.21人年,全因死亡987人,死亡率为7.02/100人年。死亡率在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5年起开始持续下降。研究对象自从报告为HIV感染至研究结束时平均生存时间为10.57年,中位生存时间为11.11年,其中,曾接受或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7.02年,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41年,中位生存时间为5.58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发病时年龄、首次检测报告HIV阳性的第1次CD4计数、可能感染HIV的途径、抗病毒治疗、病程处于HIV阶段样本来源对HIV/AIDS病例的死亡和生存状态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有效地降低了保山市HIV/AIDS病例的全因死亡率,今后需进一步扩大抗病毒治疗人群覆盖面,但应基于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加以分类治疗管理,最终减少HI、yAIDS病例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病例 全因死亡率 影响因素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及蛋白组学技术探讨HIV/AIDS湿热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娟 张淼 +3 位作者 刘飒 马素娜 张海燕 许前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5,I0028,共5页
目的探索艾滋病湿热证分子机制。方法通过Agilent基因表达谱芯片及iTRAQ-MS技术对艾滋病湿热证患者进行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检测,以比值改变≥1.15或≤0.87,P<0.05为标准共鉴定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湿热证差异表达基... 目的探索艾滋病湿热证分子机制。方法通过Agilent基因表达谱芯片及iTRAQ-MS技术对艾滋病湿热证患者进行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检测,以比值改变≥1.15或≤0.87,P<0.05为标准共鉴定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湿热证差异表达基因20个,差异表达蛋白22个。结果HIV/AIDS湿热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NFκBIA)、Tribbles同源蛋白1(TRIB1)等基因表达增加,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表达降低;血清中载脂蛋白A-Ⅱ(APOA-Ⅱ)、C反应蛋白(CPR)、血小板因子4(PF4)、AAT蛋白表达增多,补体因子B(CFB)、Gelsolin表达降低。结论HIV/AIDS湿热证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HIV/AIDS湿热证有其特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中医药客观化和标准化研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湿热证 免疫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信息干预下具有非线性感染率的HIV/AIDS模型
3
作者 许志航 张太雷 +1 位作者 侯悦 乔霞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8,共16页
根据艾滋病的传播机理,建立了一类受信息影响且具有非线性感染率的SEI1I2A传染病模型.首先,给出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_(0)和两类平衡点: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和La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R_(0)<1时无病平衡点... 根据艾滋病的传播机理,建立了一类受信息影响且具有非线性感染率的SEI1I2A传染病模型.首先,给出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_(0)和两类平衡点: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和La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R_(0)<1时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借助第二加性复合矩阵的方法证明了R_(0)> 1时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其次,选取河南省2005年至2019年新发艾滋病病例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对部分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易感者与无意识的感染者和潜伏者的有效接触率对基本再生数有着较大的影响.扩大艾滋病信息宣传的覆盖面、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检测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艾滋病的传播率,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影响 hiv/aids模型 全局稳定性 第二加性复合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情况与生命质量的关联研究
4
作者 张瑶 张弛 +5 位作者 刘聪 钟海丹 杜佩珊 李全敏 李凌华 顾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患病率及与生命质量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调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科门诊432名45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经质量控制366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采用... 【目的】了解中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患病率及与生命质量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调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科门诊432名45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经质量控制366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采用自制问卷和欧洲5维健康量表(EQ-5D-3L)调查慢性病和生命质量,采用Tobit回归分析慢性病与生命质量的关联。【结果】366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合并心血管疾病29人(7.9%),高血压45人(12.3%),高血糖122人(33.3%),高脂血症151人(41.3%),癌症7人(1.9%),慢性肾脏疾病17人(4.6%),慢性肝脏疾病38人(10.4%),肌肉骨骼疾病21人(5.7%),合并至少一类慢性病253人(69.1%)。EQ-5D效用指数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1.000(0.964~1.000)。多因素Tobit回归结果显示,合并癌症[b_(a)=-0.08,95%CI(-0.15,-0.01),P=0.036]、慢性肾脏疾病[b_(a)=-0.07,95%CI(-0.12,-0.02),P=0.006]、肌肉骨骼疾病[b_(a)=-0.09,95%CI(-0.13,-0.05),P<0.001]和≥3类慢性病[b_(a)=-0.05,95%CI(-0.08,-0.01),P=0.013]均与EQ-5D效用指数呈负向关联。不同CD4^(+)T细胞水平分层分析结果显示,CD4≤500个/μL组合并高血压[b_(a)=-0.07,95%CI(-0.12,-0.02),P=0.007]、慢性肾脏疾病[b_(a)=-0.10,95%CI(-0.18,-0.03),P=0.006]、肌肉骨骼疾病[b_(a)=-0.15,95%CI(-0.22,-0.07),P<0.001]和≥3类慢性病[b_(a)=-0.09,95%CI(-0.09,-0.01),P<0.001]与EQ-5D效用指数呈负向关联,CD4>500个/μL组合并癌症[b_(a)=-0.11,95%CI(-0.20,-0.01),P=0.031]与EQ-5D效用指数呈负向关联。【结论】中老年HIV/AIDS患者合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比例较高,合并癌症、慢性肾脏疾病等慢性病及慢性病类数与生命质量呈负向关联,但这种关联在不同CD4水平HIV/AIDS患者中存在差异,建议对HIV/AIDS患者的慢性病进行预防和早期识别,并加强艾滋病与慢性病卫生服务的联系与整合,对艾滋病和慢性病进行共同管理和控制,以提高目标人群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艾滋病 中老年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患病情况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AIDS患者创伤知情照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施敏敏 章蒙怜 +1 位作者 毛心淇 田力元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介绍创伤知情照护的概念以及目前在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评估工具、水平、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并从奉行创伤知情照护理念、构建多学科干预方案、开发本土化评估工具3个方面提出研究展望,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hiv感染者 aids患者 创伤知情照护 创伤应对 创伤照护 创伤知情认知行为疗法 艾滋病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肺脾气虚证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潘万旗 张淼 +1 位作者 许前磊 郭会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脂四项、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炎症相关因子,并结合前期的基因芯片结果,初步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肺脾气虚证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及机制,为中医药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9月—202... 目的通过检测血脂四项、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炎症相关因子,并结合前期的基因芯片结果,初步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肺脾气虚证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及机制,为中医药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9月—2020年11月选取河南省某地区确诊的20例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地区20例HIV抗体阴性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CD_(3)^(+)、CD_(4)^(+)、CD_(8)^(+)计数,并计算CD_(4)^(+)/CD_(8)^(+)比值;检测血脂四项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载脂蛋白A-I(ApoAⅠ)、载脂蛋白A-Ⅱ(ApoAⅡ)、载脂蛋白B(ApoB)、锌-α2-糖蛋白1(AZGP1)、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脂联素、瘦素(LE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_(4)^(+)降低,CD_(4)^(+)/CD_(8)^(+)比值倒置,TC降低,sTM、AZGP1、Ox-LDL、Hs-CRP升高。结论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血脂异常的表现,罹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为中医药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肺脾气虚证 心脑血管疾病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1994~2022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年华 闫晗 +3 位作者 马红飞 翁秀芳 王夏 刘毅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1994~2022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武汉市1994~2022年直报的常住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和抗病毒治疗数据,采用寿命表法... 目的分析武汉市1994~2022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武汉市1994~2022年直报的常住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和抗病毒治疗数据,采用寿命表法、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8954例HIV/AIDS共随访47245.4人年,全死因死亡1078例,中位生存时间22.3年;第1、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92.9%、88.5%、83.5%、78.7%、73.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未治疗、男性、较大年龄、无职业、低文化程度、本地户籍、异性性行为传播及注射吸毒传播、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及较低CD4基线水平是影响HIV/AIDS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未治疗患者死亡风险为已治疗患者的13.979倍(95%CI:11.883~16.446),无职业患者死亡风险为有职业患者的1.140倍(95%CI:1.004~1.295),本地患者死亡风险是流动人口1.682倍(95%CI:1.415~2.000),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患者死亡风险是自愿咨询检测患者的1.823倍(95%CI:1.421~2.339)。结论应针对50岁及以上、无职业、低文化程度、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及低CD4基线水平等危险因素,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大众对艾滋病的科学认识,并通过医防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促进早检测、早治疗;充分利用HIV/AIDS人群健康大数据,形成多维度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个体提供包括心理干预在内的精准医疗,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邵莉 陈继军 +3 位作者 张宇琦 许静 栗果 高文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 【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IDS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需的数据资料来自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兰州市统计年鉴。采用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相对风险(RR)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1-2018年间兰州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共计1984例,其中HIV/AIDS晚发现者有982例(49.5%),平均年龄为39.67岁,男性占90.9%。老年人和女性HIV/AIDS病例中晚发现的比例更高;城关区(51.1%)、安宁区(50.3%)和榆中县(51.9%)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HIV/AIDS晚发现比例;2011-2018年间兰州市总体的晚发现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Bayes时空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风险在2011-2015年间波动变化,而在2015年后迅速上升,其RR(95%CI)从1.01(0.84,1.23)上升到1.11(0.77,1.97);红古区和三个县的晚发现风险变化趋势与兰州市的总体变化趋势相似,而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的晚发现风险呈下降趋势;晚发现相对风险大于1的区县包括:永登县(RR=1.07,95%CI:0.55,1.96)、西固区(RR=1.04,95%CI:0.67,1.49)、城关区(RR=2.41,95%CI:0.85,6.16)和七里河区(RR=2.03,95%CI:1.10,3.27)。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为热点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人均GDP(RR=0.65,95%CI:0.35,0.90)和HIV/AIDS病例中的男性比例(RR=0.53,95%CI:0.19,0.92)的增高,HIV/AIDS晚发现的相对风险越低;而人口密度(RR=1.35,95%CI:1.01,1.81)越大,晚发现风险越高。【结论】兰州市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人均GDP、HIV/AIDS中男性比例和人口密度是HIV/AIDS晚发现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晚发现风险高和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区县,应重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HIV筛查和防治服务,降低HIV/AIDS晚发现比例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晚发现 Bayes时空模型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袁欣 徐园园 +4 位作者 朱正平 张敏 吴苏姝 王静文 王少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8-445,共8页
【目的】了解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7月-2022年9月,采用连续抽样法从南京市抗病毒治疗机构招募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 【目的】了解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7月-2022年9月,采用连续抽样法从南京市抗病毒治疗机构招募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简化的Berger艾滋病感知歧视量表(BHSS)及感知社会支持的多维度量表(MSPSS)调查抑郁状况、HIV耻辱得分以及社会支持水平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1879份,抑郁检出率为5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抑郁的风险更低[OR=0.534,95%CI(0.341,0.835),P=0.006];相较于抗病毒治疗时长<1年,抗病毒治疗时长1~5年[OR=0.729,95%CI(0.536,0.991)]、>5~10年[OR=0.516,95%CI(0.379,0.702)]、>10年[OR=0.603,95%CI(0.375,0.969)]抑郁的风险更低;相较于中低社会支持水平,高社会支持水平是HIV/AIDS患者抑郁保护性因素[OR=0.430,95%CI(0.349,0.530),P<0.001];相较于未存在治疗药物副作用,存在药物副作用发生抑郁的风险更高[OR=2.260,95%CI(1.833,2.786),P<0.001];同时在HIV耻辱感量表得分越高,抑郁的可能性越高。【结论】南京市抗病毒治疗患者抑郁检出率较高,启动抗病毒治疗后应加强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及心理状态监测,开展心理干预,缓解心理问题出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抑郁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玉溪市1995—2018年HIV感染/AIDS病例全死因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董文斌 李世福 +8 位作者 赵金仙 赵秋芳 王晓雯 朱永芬 刘小春 李泽 李顺祥 鲁建波 王宗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58-965,共8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玉溪市1995—2018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病例全死因,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云南省玉溪市1995—2018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病例全死因,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结果4445例HIV感染/AIDS病例纳入队列,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2(IQR:2.1~9.1)年,其中1054例死亡,机会性感染为主要死因,其次为吸毒过量、其他心血管疾病,全死因死亡率为4.00(95%CI:3.76~4.25)/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为17.83(95%CI:15.81~19.86)年,第1、5、10、15、2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89、0.78、0.65、0.46、0.26。Cox多因素模型结果显示,男性死亡风险是女性的1.423倍,30~、40~、50~和≥60岁年龄组分别是15~岁年龄组的1.677、2.171、3.096、5.150倍,其他民族是汉族的1.170倍,离异或丧偶是未婚的1.214倍,异性性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和其他传播分别是男男同性性传播的1.769、3.326、2.532倍,样本来源为婚/孕/产检、监管场所、医疗机构检测和其他检测分别是主动咨询检测的0.575、0.432、1.413、0.591倍,现阶段病程为HIV感染者是AIDS患者的1.561倍,基线CD4+T细胞在200~、<200个/μL和不详组分别是≥500个/μL组的1.363、2.180、3.638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是已接受ART的10.410倍。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早发现和早治疗工作,同时注重非艾滋病相关死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延长HIV感染/AIDS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患者 死因 回顾性研究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DS病人/HIV感染者孤独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贇 柯欢 +3 位作者 张立秀 王伟洪 王淑婵 林淑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6-1030,共5页
对艾滋病(AIDS)病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孤独感的概念、机制、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对AIDS病人/HIV感染者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艾滋病(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孤独感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老年男性HIV/AIDS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12
作者 伍桃 刘秦汐 +3 位作者 杨义 李苑 李娜 杨碧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4-808,共5页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男性的HIV/AIDS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文化程度、抑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影响HIV/AIDS歧视的路径。方法:采用整群与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彭州市3个乡镇240名中老年男性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男性的HIV/AIDS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文化程度、抑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影响HIV/AIDS歧视的路径。方法:采用整群与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彭州市3个乡镇240名中老年男性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IV/AIDS歧视的影响因素,利用路径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40名农村中老年男性中,HIV/AIDS歧视平均得分为(3.00±0.6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抑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是HIV/AIDS歧视的影响因素。路径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对HIV/AIDS歧视有直接效应(β=-0.196,P<0.01)和间接效应(β=-0.190,P<0.01),抑郁对歧视有间接效应(β=0.025,P<0.05),艾滋病知识对歧视有直接效应(β=-0.273,P<0.01),高危性行为态度对歧视有直接效应(β=-0.196,P<0.01),艾滋病知识和高危性行为态度具有中介效应。结论:彭州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HIV/AIDS歧视态度较严重,文化程度和抑郁均可通过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影响HIV/AIDS歧视。应重点关注低文化程度农村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和高危性行为态度,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加强日常关怀和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他们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减轻抑郁情绪,降低该人群的HIV/AIDS歧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歧视 农村 中老年男性 抑郁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素养与生存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晓锋 王慧群 +1 位作者 石敏 刘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健康素养与生存质量现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3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科门诊启动治疗的229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健康素养与生存质量现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3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科门诊启动治疗的229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健康素养测评量表、简体中文版艾滋病病人生存质量(MOS-HIV)量表进行调查。结果:229例初治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素养得分为97.00(91.00,109.00)分,生存质量得分为(74.31±12.03)分,健康素养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r=0.448,P<0.05)。结论: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素养及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健康素养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提示医护人员需采取干预措施增加初治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健康素养,更好地改善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健康素养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1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不同检测类型HIV/AIDS晚发现特征分析
14
作者 张金瑞 徐鹏 +4 位作者 王俊杰 赵继民 陈欣 安灵 陈方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5-1062,共8页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不同检测类型发现HIV/AIDS的晚发现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现住址为佳木斯市、确证时间为2012-2021年且确证年龄≥15岁的HIV/AIDS。收集基线和随访...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不同检测类型发现HIV/AIDS的晚发现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现住址为佳木斯市、确证时间为2012-2021年且确证年龄≥15岁的HIV/AIDS。收集基线和随访信息,采用分层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不同检测类型HIV/AIDS的晚发现影响因素。采用Excel 2019、SPSS 26.0和Joinpoint 4.9.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956例HIV/AIDS中,自愿咨询检测、医疗机构检测和常规筛查检测发现HIV/AIDS分别占53.24%(509/956)、38.81%(371/956)和7.95%(76/956)。晚发现比例为35.04%(335/956),医疗机构检测晚发现比例(53.37%,198/371)高于自愿咨询检测(23.38%,119/509)和常规筛查检测(23.68%,18/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愿咨询检测和常规筛查检测晚发现风险比医疗机构检测分别减少67%(a OR=0.33,95%CI:0.24~0.46)和71%(a OR=0.29,95%CI:0.16~0.52)。医疗机构检测发现HIV/AIDS中初中及以下(a OR=3.12,95%CI:1.46~6.68)和高中/中专者(a OR=3.78,95%CI:1.68~8.53)的晚发现风险高于大专及以上者,自愿咨询检测发现HIV/AIDS的确证年龄每增加10岁,晚发现风险提高50%(a OR=1.50,95%CI:1.18~1.92)。结论2012-2021年佳木斯市HIV/AIDS的晚发现水平与同时期全国和其他地区接近,未见明显下降。不同检测策略发现HIV/AIDS的晚发现比例和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检测策略的目标人群开展差异化干预措施,识别晚发现HIV/AIDS的关键特征,推动主动检测,促进早检测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 晚发现 检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AIDS患者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叶纤 鲁秋玲 +2 位作者 胡佩武 陈丹 李杏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2-526,共5页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PLWHA)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8月长沙市某医院≥18岁的PLWH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以及蒂尔堡衰弱量表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衰弱情况。结果...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PLWHA)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8月长沙市某医院≥18岁的PLWH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以及蒂尔堡衰弱量表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衰弱情况。结果PLWHA衰弱发生率为26.4%,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年限>5年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感染年限≤5年患者的2.33倍(95%CI:1.24~4.37,P=0.009);最高HIV载量≥10万拷贝/mL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最高HIV载量<10万拷贝/mL患者的1.40倍(95%CI:1.05~1.85,P=0.022);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 3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 3患者的3.60倍(95%CI:1.96~6.62,P<0.001)。结论HIV感染年限越长、当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HIV载量越高的PLWHA更容易发生衰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aids患者 衰弱 影响因素 PLW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HIV/AIDS并肺结核病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绵英 潘朝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hiv/aids 肺结核 临床分析 结核病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机会性感染 临床资料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AIDS患者情绪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邱阳阳 罗丹 +4 位作者 程睿 肖易 陈曦 黄竹林 肖水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35-841,共7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新确认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情绪问题发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开展该人群的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在长沙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新确认登记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感... 目的:了解长沙市新确认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情绪问题发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开展该人群的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在长沙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新确认登记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感染者/患者作为连续样本,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艾滋病压力量表(HIV/AIDS Stress Scale)进行调查。结果:37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抑郁阳性率为40.3%(PHQ-9≥10分),焦虑阳性率为30.5%(GAD-7≥10分)。重度抑郁症状(PHQ-9≥20分)及重度焦虑症状(GAD-7≥15分)分别占8.1%,14.3%。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状况(b=–3.407,P<0.001;b=–2.799,P=0.001)、性取向(b=1.903,P=0.008;b=1.314,P=0.034)、居住情况(b=–1.995,P=0.012;b=–2.167,P=0.002)、出现HIV感染相关症状(b=4.578,P<0.001;b=3.652,P<0.001)、艾滋病相关压力(b=0.081,P<0.001;b=0.090,P<0.001)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预测因子,社会支持(b=–0.046,P=0.044)是抑郁情绪的预测因子,并且抑郁(ΔR2=55.8%,P<0.001)、焦虑(ΔR2=54.7%,P<0.001)互为强显著预测因子。结论:在新确认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在对该人群进行登记管理的同时应考虑提供必要的心理社会支持及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aids患者 抑郁 焦虑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IV+/AIDS患者神经心理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石川 于欣 +5 位作者 吴尊友 Robert K.Heaton JIN Hua Thomas D.Marcotte Joseph Sadek Igor Grant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HIV+/AIDS 患者神经心理功能特点及情绪状态。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方面均匹配的28例HIM+和23例HIV-被试。对被试进行包含七个认知领域(如词语流畅、抽象/执行功能、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学习、延迟回忆和... 目的:探讨中国HIV+/AIDS 患者神经心理功能特点及情绪状态。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方面均匹配的28例HIM+和23例HIV-被试。对被试进行包含七个认知领域(如词语流畅、抽象/执行功能、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学习、延迟回忆和运动功能)的神经心理成套测验,共18个分测验。同时选用贝克抑郁问卷(BDI)让患者进行情绪自评。结果:单个测验粗分比较,HIV+/AIDS 被试比HIV-被试在范畴流畅测验、词语发音流畅测验、连线测验A、颜色连线测验Ⅱ及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显著较差(P<0.05)。基于美国常模校正的标准分(T 分)显示,HIV+/AIDS 被试比HIV-被试在整套测验、词语流畅、抽象/执行功能和学习领域神经心理操作显著较差(P<0.05)。中国HIV-被试的平均T 分与美国常模50相近,总的平均T 分为48,各认知领域的平均T 分范围46-51。BDI 自评分提示中国HIV+/AIDS 被试比HIV-被试显示出更严重的抑郁情绪(P<0.001),且与躯体状况无关。HIV+/AIDS 被试BDI 得分与总的平均T 分无显著相关(r=0.22,p=0.27)。结论: 1.本研究所选用的神经心理成套测验有较为理想的跨文化效能。2.中国HIV/AIDS 被试在词语流畅、抽象/执行功能、学习认知领域和总的神经心理功能上比HIV--试显著较差,抑郁情绪更为严重,但抑郁情绪与HIV 造成的各领域认知功能损害无显著相关,提示HIV 可能对大脑的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患者 神经心理学 hiv+/aids 中国 步研究 hiv/aids 认知领域 执行功能 信息处理速度 抑郁情绪 神经心理功能 认知功能损害 成套测验 受教育年限 情绪状态 功能特点 工作记忆 运动功能 学习测验 躯体状况 BDI 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进 况伟宏 +1 位作者 马渝根 廖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30-532,共3页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 AIDS病人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从而为建立HIV感染者 AIDS病人社区综合关怀支持模式、改善HIV感染者 AIDS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四川省HIV感染率和AIDS患病率较高的...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 AIDS病人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从而为建立HIV感染者 AIDS病人社区综合关怀支持模式、改善HIV感染者 AIDS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四川省HIV感染率和AIDS患病率较高的两个县 (资中县和凉山州昭觉县 )作为目标社区 ,在目标社区内共计调查了 71名HIV感染者 AIDS病人及其 162名家属和 97名健康人群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作为调查评定工具 ,选用生活质量量表 (CQOL -7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收集相关资料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 AIDS病人的SAS和SDS评分高于正常对照 (分别为t=5 3 43 ,t=5 2 72 ,P均 <0 0 0 1) ,已死亡的HIV感染者 AIDS病人家属的SAS和SDS评分高于正常对照 (分别为t=4 873 ,t =5 13 3 ,P均 <0 0 0 1) ,HIV感染者 AIDS病人的SAS和SDS评分与疾病状况、物质滥用、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焦虑和抑郁情绪在HIV感染者 AIDS病人及已死亡HIV感染者 AIDS病人家属中普遍存在 ,这些负性情绪主要与疾病状况、物质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aids 焦虑 抑郁 精神卫生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11—2012年新报告HIV/AIDS新发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海洋 刘晓燕 +7 位作者 还锡萍 周莹 张之 徐晓琴 徐金水 邱涛 傅更锋 羊海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及艾滋病患者(AIDS)的新发感染状况,计算新发感染比例。方法对江苏省新报告的HIV/AIDS 2 145例,应用BED HIV-1 IgG捕获酶免疫(BED-CEIA)法检出其中的新发感染者,按不同的感染途径和样本来源... 目的了解江苏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及艾滋病患者(AIDS)的新发感染状况,计算新发感染比例。方法对江苏省新报告的HIV/AIDS 2 145例,应用BED HIV-1 IgG捕获酶免疫(BED-CEIA)法检出其中的新发感染者,按不同的感染途径和样本来源计算各感染途径和样本来源的HIV/AIDS中新发感染的比例。结果新报告HIV/AIDS中同性传播的新发感染比例为26.97%(260/964),异性传播为16.77%(162/966),注射毒品为19.85%(27/136);新报告HIV/AIDS中来源于自愿咨询检测、专题调查及无偿献血人员检测的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30.98%(149/481)、28.57%(60/210)及36.63%(37/101),来源于术前检测、性病门诊、其他就诊者检测及其他羁押人员体检的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16.06%(44/274)、19.42%(27/139)、15.12%(75/496)及17.42%(23/132)。结论江苏省新报告HIV/AIDS中男男同性传播的新发感染比例最高,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主动发现的手段以尽早发现HIV/AIDS,减少二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BED—CEIA 新发感染 感染途径 样本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