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GF/c-Met信号通路在克唑替尼诱导不同肺癌细胞株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吕金益 董芷辛 +3 位作者 李娅妮 宁瑞玲 宋向群 周韶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5-450,共6页
目的:观察克唑替尼(crizotinib)诱导不同肺癌细胞株凋亡中HGF/c-Met信号通路的变化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克唑替尼对H1993(c-Met扩增的肺腺癌细胞)、H2228(含有EML4-ALK融合基因的肺癌细胞)和A549细胞的活力抑... 目的:观察克唑替尼(crizotinib)诱导不同肺癌细胞株凋亡中HGF/c-Met信号通路的变化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克唑替尼对H1993(c-Met扩增的肺腺癌细胞)、H2228(含有EML4-ALK融合基因的肺癌细胞)和A549细胞的活力抑制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种细胞在克唑替尼作用后24 h、48 h和72 h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在克唑替尼作用前后HGF/c-Met信号通路中MET蛋白及其磷酸化形式p-MET的水平,同时观察其下游通路关键蛋白AKT、ERK、p-AKT和p-ERK的变化情况。结果:MTT结果表明克唑替尼作用72 h后,H1993、H2228和A549细胞株的细胞活力抑制率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随着克唑替尼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在H1993细胞株和H2228细胞株中,p-MET、p-AKT和p-ERK随着时间的延长蛋白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而在A549细胞株中p-AKT、p-ERK和p-MET在药物作用72 h后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初步证实HGF/c-Met信号通路与克唑替尼诱导肺癌细胞株H1993和H2228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f/c-met信号通路 H1993细胞 H2228细胞 克唑替尼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C-1通过HGF/c-Met信号通路调节上皮间质转化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祝倩倩 单海霞 朱正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5-1331,共7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通过调控HGF/c-Met信号通路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调节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MACC1、c-Met的shRNA质粒载体(MACC1-shRNA、c-Met-shRNA)和阴性对照质粒(shNC),脂质...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通过调控HGF/c-Met信号通路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调节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MACC1、c-Met的shRNA质粒载体(MACC1-shRNA、c-Met-shRNA)和阴性对照质粒(shNC),脂质体法转染人胃癌MKN28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转染前后MACC1、c-Met、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通过伤口愈合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KN2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ACC1-shRNA组MACC1、c-Met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N-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则显著下调(P<0.01);c-Met-shRNA组MACC1蛋白和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EMT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与MACC1-shRNA组的变化一致。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ACC1-shRNA组和c-Met-shRNA组MKN28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明显被抑制(P<0.01)。结论 MACC1可能通过调控HGF/c-Met信号通路调节EMT过程,增强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hgf/c-met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0a-3p通过HGF/ME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侵袭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海旺 张宏旭 +2 位作者 李春辉 郝美玲 王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探究miR-130a-3p通过HGF/MET信号通路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影响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2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 目的:探究miR-130a-3p通过HGF/MET信号通路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影响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2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和MDA-MB-453)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来自承德医学院基础研究所,然后采用q PCR检测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30a-3p的表达情况;将实验分为对照组、miR-130a-3p mimics组、miR-130a-3p inhibitor组、PHA665752(MET小分子抑制剂)转染组及共转PHA665752+miR-130a-3p inhibitor组,然后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CF-7细胞增殖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WB实验检测MCF-7细胞EMT和HGF/ME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此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30a-3p与MET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30a-3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过表达miR-130a-3p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而抑制miR-130a-3p出现相反的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130a-3p靶向下调MET的表达水平,且miR-130a-3p负调控HGF/MET信号通路的表达;进一步实验证明,miR-130a-3p通过阻断HGF/MET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结论:miR-130a-3p通过阻断HGF/MET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EMT过程,进而抑制MCF-7细胞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转移 miR-130a-3p hgf/ME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F/c-met信号转导对肝细胞肝癌的侵袭和转移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汪进国 耿小平 钱叶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离散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c-met 信号转导 肝细胞肝癌 H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通过c-Met信号通路逆转由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吉非替尼耐药作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琦 李雄英 唐夏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9-473,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肺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并探讨榄香烯逆转此耐药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和榄香烯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GF诱导的PC-9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肺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并探讨榄香烯逆转此耐药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和榄香烯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GF诱导的PC-9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吉非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榄香烯对HGF诱导的吉非替尼耐药PC-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C-9细胞中c-Met、AKT及其磷酸化蛋白的水平。结果:榄香烯可以显著抑制肺癌PC-9细胞的活力(P<0.0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榄香烯对PC-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上升,在给药24 h后,其IC50为169.31 mg/L。肺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随着吉非替尼浓度的增加,其对PC-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IC50为0.30μmol/L;外源性HGF(50μg/L)对肺癌PC-9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诱导吉非替尼耐药。同时,使用cMet抑制剂SU11274联合吉非替尼作用于HGF诱导的PC-9细胞时,其存活率比吉非替尼单独作用于HGF诱导的PC-9细胞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GF能显著提高肺癌PC-9细胞的侵袭能力;与HGF联合吉非替尼组相比,榄香烯、HGF联合吉非替尼作用能明显抑制肺癌PC-9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GF可显著上调p-Met和p-AKT的蛋白水平;与HGF联合吉非替尼组相比,榄香烯、HGF联合吉非替尼作用能明显下调p-Met和p-AKT的蛋白水平(P<0.01)。结论:榄香烯可逆转HGF诱导的肺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GF活化的c-Met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榄香烯 吉非替尼 耐药性 c-me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抑制剂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琦 刘同欣 +1 位作者 王融 王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c-Met抑制剂PHA-665752对人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c-Met抑制剂在鼻咽癌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鼻咽癌细胞经HGF和(或)PHA-665752处理前后CNE-1细胞中相关信号分子的磷酸化状态变化。MTT法检测肝... 目的:探讨c-Met抑制剂PHA-665752对人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c-Met抑制剂在鼻咽癌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鼻咽癌细胞经HGF和(或)PHA-665752处理前后CNE-1细胞中相关信号分子的磷酸化状态变化。MTT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促鼻咽癌细胞CNE-1的增殖作用。同时检测PHA-665752对CNE-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分析PHA-665752对鼻咽癌细胞CNE-1凋亡的影响。结果 :HGF可促进CNE-1细胞的增殖。而PHA-665752抑制了CNE-1细胞的增殖,并增强细胞凋亡。PHA-665752抑制c-Met磷酸化,同时降低下游信号分子Akt、Erk1/2和STAT3的磷酸化。结论:PHA-665752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调节下游MAPK、PI3K和STA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c-met抑制剂 肝细胞生长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沉默c-Met基因对膀胱癌T24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伟 田文静 刘民(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2-847,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沉默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基因对膀胱癌T24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将特异性c-Met siRNA1和c-Met siRNA2转染至膀胱癌T24细胞,设为si-c-Met1组和si-c-Met2组,转染非特异性c-Met siRNA的T24... 目的:探讨靶向沉默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基因对膀胱癌T24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将特异性c-Met siRNA1和c-Met siRNA2转染至膀胱癌T24细胞,设为si-c-Met1组和si-c-Met2组,转染非特异性c-Met siRNA的T24细胞设为NC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Blank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T24细胞c-Met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放射后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放射对细胞中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si-c-Met1组和si-c-Met2组细胞中c-Met mRNA和蛋白表达较Blank组明显降低(P<0.05),转染c-Met siRNA2干扰效果更好。靶向沉默c-Met基因对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si-c-Met2组细胞克隆形成数、D0值和SF2值均低于Blank组(P<0.05)。放射后si-c-Met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Blank组(P<0.05)。放射后si-c-Met2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显著高于Blank组(P<0.05),PI3K和p-AKT的表达显著低于Blank组(P<0.05)。NC组和Blank组间以上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靶向沉默c-Met基因可增加膀胱癌T24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基因 膀胱癌T24细胞 放射敏感性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前胡素通过下调c-met的表达提高肺癌CD133~+细胞亚群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被引量:8
8
作者 吴乾波 张敏 陶志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研究PC9 CD133^+细胞亚群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并探讨欧前胡素提高吉非替尼抗肺癌活性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PC9细胞在吉非替尼和欧前胡素处理下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吉非替尼和欧前胡素对PC9细胞c-met表达水平、caspa... 目的:研究PC9 CD133^+细胞亚群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并探讨欧前胡素提高吉非替尼抗肺癌活性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PC9细胞在吉非替尼和欧前胡素处理下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吉非替尼和欧前胡素对PC9细胞c-met表达水平、caspases活化水平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I3K、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欧前胡素和吉非替尼对PC9细胞系的CD133^+细胞亚群种群比例的影响及PC9细胞在二者处理下的凋亡率。结果:PC9 CD133^+细胞亚群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显著低于PC9 CD133^-细胞亚群。吉非替尼能显著抑制PC9 CD133^-细胞亚群EGFR/PI3K/AKT的活化,但对PC9 CD133^+细胞亚群该通路的影响不大。吉非替尼单独处理能提高PC9细胞系中CD133^+细胞亚群的比例,然而联用欧前胡素后PC9 CD133^+细胞亚群的种群比例显著下降。Western blot实验表明欧前胡素能显著降低PC9 CD133^+细胞亚群的c-met蛋白表达水平表明c-met是欧前胡素的治疗靶点。MTT、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在PC9 CD133^+细胞亚群中,欧前胡素通过抑制c-met的表达提高吉非替尼对PI3K/AKT的抑制作用,从而诱导PC9 CD133^+细胞亚群发生caspases活化和凋亡。结论:欧前胡素通过下调c-met的表达提高肺癌CD133^+细胞亚群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两者存在协同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前胡素 c-met 吉非替尼 PC9 CD133^+细胞亚群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O-脱硫酸化肝素通过Syndecan-1/c-Met/Akt途径延缓博来霉素诱导的肺损伤
9
作者 杨晶 刘晓妮 +6 位作者 吴青青 翟艳铎 杜珊珊 季洋 邢新会 陈敬华 闫昳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47-1155,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硫酸化方式的肝素类药物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合成不同硫酸化方式的肝素衍生物——6-脱硫酸肝素(6-DeH)和N-乙酰化肝素(N-AcH);其次,通过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MTT实验、Annexi... 目的探究不同硫酸化方式的肝素类药物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合成不同硫酸化方式的肝素衍生物——6-脱硫酸肝素(6-DeH)和N-乙酰化肝素(N-AcH);其次,通过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MTT实验、Annexin V/PI染色和Hoechst 33258染色等系列实验评价各化合物对BLM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BEARS-2B)损伤的保护作用;接着,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考察了6-DeH对Syndecan-1脱落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下游c-Met/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最后,构建了BLM诱导的肺损伤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Syndecan-1免疫染色、体质量、生存率等参数测定,进一步验证6-DeH对BLM诱导肺损伤的作用。结果通过构建BLM诱导BEARS-2B细胞损伤模型,发现6-DeH可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竞争性结合BLM,减少BLM对细胞的损伤,减少细胞表面Syndecan-1脱落,并激活c-Met/Akt信号通路,从而提高细胞存活率;通过BLM诱导的肺损伤小鼠模型,进一步验证了6-DeH能够在肺损伤的早期减少Syndecan-1的脱落,并延缓肺损伤、纤维化进程。结论6-DeH具有保护BLM诱导肺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Syndecan-1的脱落和激活c-Met/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上皮细胞通透性 肝素 选择性脱硫 SYNDECAN-1 c-met/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6过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喜风 胡志辉 +2 位作者 景敏洁 王雅婷 兰丽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1-876,共6页
目的:明确微小RNA-206(microRNA-206,miR-206)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miR-206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和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检测K1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 目的:明确微小RNA-206(microRNA-206,miR-206)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miR-206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和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检测K1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K1细胞的迁移能力;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06的靶基因;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法验证miR-206和c-Met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c-Met/AKT/mTOR通路中各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K1细胞瞬时转染miR-206 mimic后,RT-qPCR检测实验组K1细胞中miR-206的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CK-8及台盼蓝拒染实验表明,转染miR-206mimic的实验组中K1细胞的增殖较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均P<0.01);Transwell实验发现,实验组K1细胞的迁移数低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表明,miR-206可负调控靶基因c-Met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中p-Met、p-AKT和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miR-206过表达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Met/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06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c-met/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黄芩苷联合奥沙利铂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海军 严宝飞 +1 位作者 张宁 刘美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57-3163,共7页
目的 探讨野黄芩苷联合奥沙利铂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活力、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在体外将HCT116细胞分为空白组、野黄芩苷组、奥沙利铂组、野黄芩苷+奥沙利铂组,并给予相应药物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HCT116细胞活力,Hochest... 目的 探讨野黄芩苷联合奥沙利铂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活力、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在体外将HCT116细胞分为空白组、野黄芩苷组、奥沙利铂组、野黄芩苷+奥沙利铂组,并给予相应药物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HCT116细胞活力,Hochest染色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JC-1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自噬及上游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野黄芩苷、奥沙利铂均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CT116细胞活力,24 h IC_(50)值分别为185.10、40.05μmol/L。与单用奥沙利铂组比较,野黄芩苷能协同奥沙利铂抑制HCT116细胞活力(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1),升高cleaved caspase-3、p53蛋白表达,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及LC3-Ⅱ/LC3-Ⅰ、Bax/Bcl-2蛋白表达比值(P<0.01),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62、c-Met蛋白表达及Akt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野黄芩苷能够协同奥沙利铂抑制HCT116细胞活力,并诱导凋亡和自噬,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p53信号通路和抑制c-Met/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苷 奥沙利铂 结肠癌 协同增效 ERK/p53信号通路 c-met/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