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电子束法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素芬 汪海燕 +2 位作者 戚文元 岳玲 叶庆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本文将电子束辐照技术和功能材料制备技术相结合,采用10 Me V电子束辐照法引发糊化的木薯淀粉与部分中和的丙烯酸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并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出一种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钠系高吸水树脂,并通过红外光谱... 本文将电子束辐照技术和功能材料制备技术相结合,采用10 Me V电子束辐照法引发糊化的木薯淀粉与部分中和的丙烯酸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并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出一种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钠系高吸水树脂,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对木薯淀粉和共聚产物的官能团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验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单体/淀粉比、辐照剂量、交联剂/单体比以及单体中和度对该反应接枝参数以及吸水性能的影响,4种因素的变化均可引起共聚产物的吸水能力变化,影响显著性次序为:单体中和度>单体/淀粉比>交联剂/单体比>辐照剂量。获得最佳吸水性能的反应条件为:AA/St=3.5 g·g-1,MBA/AA=5 mmol·mol-1,辐照剂量D=6k Gy,中和度为70%,上述条件下获得共聚产物的吸水倍数为435 g·g-1。本文为采用电子束法制备高吸水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ME V电子束 辐射接枝 高吸水树脂 淀粉接枝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微孔膜一步法亲水化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左丹英 刘富 +1 位作者 朱宝库 徐又一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5,50,共6页
采用高能电子束预辐照接枝的方法,研究了液相丙烯酸(AAc)和苯乙烯磺酸钠(SSS)双元混合体系对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的接枝改性,用一步法直接制备了含有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强亲水性PVDF微孔膜.考察了辐照剂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采用高能电子束预辐照接枝的方法,研究了液相丙烯酸(AAc)和苯乙烯磺酸钠(SSS)双元混合体系对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的接枝改性,用一步法直接制备了含有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强亲水性PVDF微孔膜.考察了辐照剂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单体配比以及反应溶液pH值等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FT-IR、接触角和水通量表征改性前后的膜表面性质和膜性能.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膜的亲水性增强,接触角随接枝率的增加而降低,水通量随接枝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高接枝率时膜表面和膜孔被接枝链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预辐照接枝 聚偏氟乙烯 亲水化改性 微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马来酸酐电子束辐照接枝涤纶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冯新星 张建春 刘梅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71,共5页
丙烯酰胺(AM)较马来酸酐(MA)有更高的接枝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AM/MA体系接枝的织物进行结构分析发现,AM与MA都接枝到织物上;利用核磁共振测试分析AM接枝涤纶织物的接枝机理,是涤纶大分子链α-H所在碳原子及部分脂肪链中的CH2与AM... 丙烯酰胺(AM)较马来酸酐(MA)有更高的接枝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AM/MA体系接枝的织物进行结构分析发现,AM与MA都接枝到织物上;利用核磁共振测试分析AM接枝涤纶织物的接枝机理,是涤纶大分子链α-H所在碳原子及部分脂肪链中的CH2与AM发生接枝;抗熔滴测试发现接枝AM/MA后的织物抗熔滴性能得到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主要是骨架炭层起到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丙烯酰胺 马来酸酐 接枝率 抗熔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接枝改性聚乳酸及其降解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静霞 倪茂君 +2 位作者 刘思阳 陈屿恒 彭朝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1074,共4页
为改善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材料的亲水性,采用电子束辐照接枝亲水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得到接枝共聚物PLA-g-PVP。研究了吸收剂用量和反应介质中酸的浓度对PLA接枝率和PLA-g-PVP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 为改善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材料的亲水性,采用电子束辐照接枝亲水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得到接枝共聚物PLA-g-PVP。研究了吸收剂用量和反应介质中酸的浓度对PLA接枝率和PLA-g-PVP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的影响,并对PLA-g-PVP的降解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PLA接枝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反应介质中酸的浓度为0.07 mol/L时PLA-g-PVP的分子量达到极大值;PLA-g-PVP的吸水率和降解速度较PLA明显提高。接枝率为12.1%的PLA-g-PVP共聚物降解48 h后,吸水率为11.5%,是PLA的16.4倍;接枝率为8.8%的PLA-g-PVP共聚物降解168 h后,分子量损失率为82.6%,是PLA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聚乳酸 接枝 降解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粉末的电子束辐射接枝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勇 黄劲 李瑞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4年第4期92-94,共3页
高密度聚乙烯粉末的电子束辐射接枝王勇,黄劲,李瑞海(成都科技大学纺织工学院,成都610065)(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610065)关键词:HDPE粉末,电子束辐射,接枝聚合本文采用电子束予辐射法使聚乙烯粉末表面产... 高密度聚乙烯粉末的电子束辐射接枝王勇,黄劲,李瑞海(成都科技大学纺织工学院,成都610065)(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610065)关键词:HDPE粉末,电子束辐射,接枝聚合本文采用电子束予辐射法使聚乙烯粉末表面产生活性中心,然后通过液-固相接枝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电子束辐射 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束辐照加工的织物阻燃功能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范静静 王鸿博 +1 位作者 高卫东 傅佳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9-172,共4页
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涤纶机织物进行接枝改性,以提高抗熔滴并具有阻燃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方案,分析最佳方案下电子束辐照技术对织物接枝前后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方案为阻燃剂浓度250g/L,浸泡时间12h,辐照剂量86... 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涤纶机织物进行接枝改性,以提高抗熔滴并具有阻燃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方案,分析最佳方案下电子束辐照技术对织物接枝前后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方案为阻燃剂浓度250g/L,浸泡时间12h,辐照剂量86kGy,其接枝率为6.50%;由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可知,阻燃剂单体与涤纶大分子发生了接枝反应,使涤纶机织物具有阻燃性能;接枝后织物抗熔滴和阻燃性能得到改善,在30s内熔滴数由38滴降为8滴,极限氧指数由20.6%提高到27.1%;阻燃涤纶熔融热焓有所下降,结晶化温度从186.22℃降到174.85℃,结晶能力变弱;接枝后涤纶机织物经纬向断裂强力分别下降了15.23%和8.17%,白度损失了9.02%,下降幅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接枝 接枝率 涤纶 阻燃 抗熔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电子束预辐射接枝LDPE膜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
7
作者 徐国亮 缪培凯 +3 位作者 赵春娥 曾科 王宜鹏 杨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88,共4页
在氮气氛围中,采用低能电子束预辐射接枝法,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上接枝对苯乙烯磺酸钠(SSS),研究了SSS浓度、辐射剂量和接枝时间与接枝率的关系,并得到最佳接枝条件:SSS浓度为0.8mol/L、辐射剂量为60kGy、接枝时间为18h。IR结果表... 在氮气氛围中,采用低能电子束预辐射接枝法,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上接枝对苯乙烯磺酸钠(SSS),研究了SSS浓度、辐射剂量和接枝时间与接枝率的关系,并得到最佳接枝条件:SSS浓度为0.8mol/L、辐射剂量为60kGy、接枝时间为18h。IR结果表明,LDPE膜表面已接上SSS。拉伸测试及TGA、DSC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LDPE膜,接枝膜可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低能电子束 预辐射接枝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射接枝法阻燃PE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胜 王建祺 +3 位作者 丁养兵 吴绍利 谢立青 温琛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9-101,共3页
采用电子束辐射接枝法将 MAA(甲基丙烯酸 )、AA(丙烯酸 )及 AAm(丙烯酰胺 ) 3种单体接枝到聚乙烯的表面 ,探索了辐照时间、接枝时间、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 ,用 CONE(锥形量热仪 )、TGA、氧指数仪对接枝前后的样品进行了阻燃表征 。
关键词 电子束辐射接枝 阻燃 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接枝法制备改性聚丙烯纤维吸附材料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斌 王山英 +2 位作者 张迎东 卢琛春 魏俊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导接枝法,在聚丙烯(PP)纤维基体上分两步接枝丙烯酸(AA)及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制备了新型改性聚丙烯吸附材料.首先,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发AA接枝到PP基体上,然后将改性聚丙烯浸泡在BMA单体溶液中,再次辐照接枝.讨论... 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导接枝法,在聚丙烯(PP)纤维基体上分两步接枝丙烯酸(AA)及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制备了新型改性聚丙烯吸附材料.首先,通过电子束辐照诱发AA接枝到PP基体上,然后将改性聚丙烯浸泡在BMA单体溶液中,再次辐照接枝.讨论了单体浓度、辐照时间对聚丙烯接枝率的影响.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聚丙烯纤维基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MA被成功接枝到PP纤维上,当单体BMA的接枝率为17.24%时,对DMP和DEP的吸附倍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17 g/g和20.25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接枝聚合反应 甲基丙烯酸酯 接枝率 吸附倍率 电子束辐照接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质文物辐照消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泽生 邵阳 +2 位作者 罗敏 徐殿斗 马玲玲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167,共9页
纸张是人类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纸质文物的妥善保存是文明延续的一部分。纸制品在使用及存储期间,除发生自然老化外,还受到以真菌为主的微生物损害,因此纸张消毒处理是保护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对纸制品的危害以及常... 纸张是人类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纸质文物的妥善保存是文明延续的一部分。纸制品在使用及存储期间,除发生自然老化外,还受到以真菌为主的微生物损害,因此纸张消毒处理是保护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对纸制品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化学和物理消毒方法,重点介绍了电离辐射对纸制品消毒的成效,并分析了辐照对纸张机械性能、颜色和聚合度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消毒 色差 聚合度 机械性能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的服装面料功能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微 周莉 +2 位作者 钱海洪 范静静 王鸿博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介绍了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的接枝原理及其在服装面料改性方面的加工方法,并且对应用高能电子束接枝技术改善面料的阻燃、抗菌和抗皱性能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接枝以后,亚麻织物的阻燃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当接枝率>14.33%时... 介绍了高能电子束辐照技术的接枝原理及其在服装面料改性方面的加工方法,并且对应用高能电子束接枝技术改善面料的阻燃、抗菌和抗皱性能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接枝以后,亚麻织物的阻燃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当接枝率>14.33%时,续燃时间<15 s,阴燃时间<10 s,达到了机织物装饰用布B2级阻燃性能的标准;涤纶织物的抗融滴性能得以提高,30 s内的融滴数由38滴降为8滴;棉织物的抗菌性能有了较好的改善;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增加了33.13%,抗皱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具有一定的耐水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接枝 服装面料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接枝对涤棉混纺织物亲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春波 蒋学 +1 位作者 王鸿博 高卫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53,共5页
涤棉混纺织物是目前用途最广的面料品种之一,其亲水改性是功能纺织品的研究重点。采用电子束辐照方法将丙烯酰胺(AM)接枝到涤棉上,以提高混纺织物的亲水性能。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改性织物化学结构,证明AM已接枝到混纺织物上;... 涤棉混纺织物是目前用途最广的面料品种之一,其亲水改性是功能纺织品的研究重点。采用电子束辐照方法将丙烯酰胺(AM)接枝到涤棉上,以提高混纺织物的亲水性能。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改性织物化学结构,证明AM已接枝到混纺织物上;研究了辐照剂量、单体质量分数、七水合硫酸亚铁质量分数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接枝率随辐照剂量、单体质量分数以及阻聚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当辐照剂量为165 k Gy,单体质量分数为60%,七水合硫酸亚铁质量分数为1%时接枝率最大,达23.23%。接枝后织物的亲水性随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大,且经30次洗涤后,混纺织物仍具有良好的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混纺织物 丙烯酰胺 电子束辐照 接枝率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束辐照加工的纯棉织物抗菌功能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莉 傅佳佳 +3 位作者 高卫东 叶远丽 钟俊杰 王鸿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3-186,共4页
采用电子束辐照接枝法,选用季铵盐类化合物为抗菌整理剂,对纯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整理剂浓度、浸泡时间、辐照剂量对棉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对抗菌整理工艺进行优化,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进行接枝率、红外光谱、扫描电... 采用电子束辐照接枝法,选用季铵盐类化合物为抗菌整理剂,对纯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整理剂浓度、浸泡时间、辐照剂量对棉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对抗菌整理工艺进行优化,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进行接枝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和织物白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在整理剂浓度15%、浸泡时间9h、辐照剂量65kGy条件下,纯棉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最佳,抑菌带宽度为5.97mm。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接枝率为7.23%;红外光谱以及SEM图像证明纯棉织物与季铵盐抗菌剂发生了接枝反应;纯棉织物的经纬断裂强力保留率分别为77.0%、79.5%;白度降低率为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棉织物 电子束辐照接枝 抗菌整理 季铵盐抗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微孔膜电子辐照接枝改性及过滤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永霞 孟凡霞 +1 位作者 韩兆磊 王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645-648,共4页
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聚醚砜(PES)微孔膜进行接枝丙烯酸(AA)改性。用称重法测量接枝率,分析辐照剂量及气氛对膜接枝率的影响规律,用红外光谱分析膜接枝后官能团的变化,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并分析了接枝率对水通量及牛血清白蛋... 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聚醚砜(PES)微孔膜进行接枝丙烯酸(AA)改性。用称重法测量接枝率,分析辐照剂量及气氛对膜接枝率的影响规律,用红外光谱分析膜接枝后官能团的变化,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并分析了接枝率对水通量及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浓度为1mol/L的单体丙烯酸,在氮气或空气的氛围下辐照,接枝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增大而后降低,并在整个辐照剂量范围内,氮气氛围下辐照的接枝率均高于空气氛围的接枝率。当接枝率较小时,水通量及BSA溶液通量均随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大,并当接枝率为11%时,二者同时达到最大值,随着接枝率的进一步增大,其值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丙烯酸 电子束辐照 接枝率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修饰二氧化硅及其在辐照交联聚己内酯材料增强中的应用
15
作者 郑骏驰 刘继丹 +2 位作者 孟征 孙兆懿 钱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38,共8页
使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二氧化硅进行修饰,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证实了KH-570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化学接枝。将使用KH-570修饰的二氧化硅应用在辐照交联聚己内酯(PCL)的增强中,采用共混挤出后注塑的... 使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二氧化硅进行修饰,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证实了KH-570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化学接枝。将使用KH-570修饰的二氧化硅应用在辐照交联聚己内酯(PCL)的增强中,采用共混挤出后注塑的流程制得PCL板材。通过对板材取样进行凝胶含量的测定,确定接枝了KH-570的二氧化硅能够发挥与常用交联助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类似的构建交联结构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使用KH-570接枝的二氧化硅替代部分滑石粉作为PCL的增强组分,能够使材料的交联密度提升最多27.5%,并且能够使PCL的弯曲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最大提升12.1%与12.4%,回复后变形残留率则由未加二氧化硅的9%最多降低至7%(5次拉伸后)。以上性能提升对于在骨外科固定、外科辅助定型等医用领域应用的PCL制品作用效果改善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化学接枝 聚己内酯 电子束辐照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束辐照的聚苯胺/棉复合导电织物的制备与表征
16
作者 汪婷 傅佳佳 +2 位作者 王鸿博 陈太球 蒋春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47-251,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棉复合导电织物,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铵与苯胺的物质的量比为0.8,苯胺浓度为0.45 mol/L,盐酸浓度为0.5 mol/L,氧化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0~5℃时,棉织物电阻降至最小值1.281 kΩ&#...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棉复合导电织物,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铵与苯胺的物质的量比为0.8,苯胺浓度为0.45 mol/L,盐酸浓度为0.5 mol/L,氧化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0~5℃时,棉织物电阻降至最小值1.281 kΩ·cm,织物增重率为17.91%,棉织物的导电性能有一定的提高。此外,在优化后的原位聚合工艺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束辐照方式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辐照方式可改善导电性能,织物电阻率下降了59.48%,而预辐照方式反而使织物导电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棉织物 聚苯胺 导电织物 原位聚合 电子束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电子束引发丙烯酰胺接枝亚麻织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微 傅佳佳 +1 位作者 王鸿博 蒋春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2-214,共3页
通过高能电子束辐照接枝法,将丙烯酰胺(AM)接枝到亚麻织物的表面。红外光谱图表明AM成功地接枝到了亚麻织物表面。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和辐照剂量3个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AM溶液质量分数为25%... 通过高能电子束辐照接枝法,将丙烯酰胺(AM)接枝到亚麻织物的表面。红外光谱图表明AM成功地接枝到了亚麻织物表面。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和辐照剂量3个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AM溶液质量分数为25%,浸泡时间为25min,辐照剂量为65kGy。对最佳工艺条件下的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热重分析表明接枝以后的亚麻织物的残炭率由9.14%提高到了17.51%,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时对应的温度由386.1℃变为381.7℃,最大质量损失速率由2.35%/min降低到1.33%/min,织物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改善。亚麻织物的白度仅有较少的下降;折皱回复角比接枝之前下降了1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辐照 接枝 织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高聚原花青素结构和聚合度的影响
18
作者 林柳月 汪宇炜 +2 位作者 胡诗婷 汪澜 刘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94,共4页
对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进行电子束辐照,辐照总剂量设置为0、90、180、210、270、330、390 kGy,剂量率为30 kGy/s.对经过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后的高聚原花青素,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测定其结构的变化,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其平均... 对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进行电子束辐照,辐照总剂量设置为0、90、180、210、270、330、390 kGy,剂量率为30 kGy/s.对经过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后的高聚原花青素,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测定其结构的变化,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其平均聚合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前后,高聚原花青素的结构没有明显改变;当电子束辐照剂量从0增加到330 kGy时,其平均聚合度从14.40降到9.10,继续增加剂量到390 kGy,其聚合度又升到1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高聚原花青素 电子束辐照 结构 平均聚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