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高密度聚乙烯板壳结构的导波频散特性
1
作者 张旭 刘刚 +2 位作者 陈雷 江海磊 张泽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超声导波由于便捷、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板壳结构的缺陷识别和损伤监测,然而服役环境中的温度变化与结构应力会给导波频散特性带来不确定性的耦合影响,限制了导波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基于Floquet-Bloch周期性边界,... 超声导波由于便捷、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板壳结构的缺陷识别和损伤监测,然而服役环境中的温度变化与结构应力会给导波频散特性带来不确定性的耦合影响,限制了导波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基于Floquet-Bloch周期性边界,考虑温度-应力耦合下超弹性材料的初始应变能,建立HDPE板壳结构的频散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导波传播方向下温度-应力耦合作用对模态波结构、频散曲线和相速度变化的影响,并通过试验进行模型准确性验证;分别引入温度和应力敏感因子表征不同频率下导波模态相速度对环境温度和应力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在均匀温度变化下导波传播平面内的不均匀应力状态会改变Lamb波和SH导波的位移波结构分布,导致两者的频散曲线在原本交叉点处彼此排斥并偏离;导波模态的相速度变化与温度-应力耦合条件、频率和传播方向密切相关;相同应变下,温度变化对导波模态相速度的影响明显大于结构应力;SH0模态和中高频范围大于10 kHz的Lamb-A0模态对温度变化和结构应力的敏感性均很弱,可以降低环境因素对导波信号的干扰,研究结果解释了不同环境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对导波频散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板壳结构 温度-应力耦合 Floquet-Bloch周期性边界 频散特性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板壳结构网格智能划分技术研究
2
作者 黄泽辉 唐洪斌 +1 位作者 范阳 王士彬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5,共9页
为解决板壳结构网格划分效率低、合格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板壳结构有限元网格智能划分技术。首先,对板壳结构典型特征进行分类,并为每类特征开发网格划分策略;其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特征识别模型,自动调用策略完成... 为解决板壳结构网格划分效率低、合格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板壳结构有限元网格智能划分技术。首先,对板壳结构典型特征进行分类,并为每类特征开发网格划分策略;其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特征识别模型,自动调用策略完成特征区域网格划分;最后,对非特征区域进行几何清理及网格优化。经某乘用车白车身验证,与主流batchmesh方法相比,该方法将网格自动划分合格率从82.1%提升至92.6%,总工时减少66.7%,显著改善了网格质量与效率。该技术通过AI模型与预定义策略的结合,减少了人工干预,为板壳结构网格划分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板壳结构 有限元分析 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双层球壳与环板耦合结构振动特性研究
3
作者 史冬岩 张颖 何东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6,共9页
以一阶剪切变形理论为基础,采用谱几何法对不同边界条件下复合材料双层球壳与环板耦合结构振动特性分析模型进行构建,其中采用人工虚拟弹簧技术模拟耦合结构的边界条件。根据耦合处的连接关系,通过布置耦合弹簧模拟器对子结构之间的耦... 以一阶剪切变形理论为基础,采用谱几何法对不同边界条件下复合材料双层球壳与环板耦合结构振动特性分析模型进行构建,其中采用人工虚拟弹簧技术模拟耦合结构的边界条件。根据耦合处的连接关系,通过布置耦合弹簧模拟器对子结构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模拟。应用哈密顿原理对复合材料双层球壳与环板耦合结构的特征方程进行推导,对耦合结构的固有特性和稳态响应进行求解。将所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分析了几何参数、材料参数对复合材料双层球壳与环板耦合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结构 振动特性 复合材料双层球壳 环板 谱几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场下功能梯度圆锥壳-环板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左朋 石先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9-716,共8页
针对功能梯度圆锥壳-环板组合结构振动问题,本文采用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Rayleigh-Ritz法分析了温度场下组合结构的振动特性。组合结构位移变量采用谱几何法来表征,考虑材料参数与温度相关并引入人工边界弹簧建立了组合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针对功能梯度圆锥壳-环板组合结构振动问题,本文采用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Rayleigh-Ritz法分析了温度场下组合结构的振动特性。组合结构位移变量采用谱几何法来表征,考虑材料参数与温度相关并引入人工边界弹簧建立了组合结构振动特性分析模型。数值算例中,通过将文中求解结果与文献解和有限元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分析尺寸、材料、温度和连接位置等参数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合结构基频随厚度增加而增加,随着幂律指数、半顶角和温度场参数增加而降低,随环板内径和连接位置变化会呈现非单一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几何法 温度场 功能梯度结构 圆锥壳-环板组合结构 自由振动 一阶剪切变形理论 边界弹簧 结构基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原理的板壳结构加强筋优化设计
5
作者 薛文彬 倪维宇 +1 位作者 张横 姚胜卫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08-316,共9页
目的加强筋的合理分布可有效提升结构抗振性,为了提高板壳结构的抗振性能,本文基于仿生原理,以板壳加强筋分布为研究目标,进行动力学的优化与设计研究。方法采用自适应成长法,通过引入等效静态载荷法,建立以动柔度为目标的加强筋分布优... 目的加强筋的合理分布可有效提升结构抗振性,为了提高板壳结构的抗振性能,本文基于仿生原理,以板壳加强筋分布为研究目标,进行动力学的优化与设计研究。方法采用自适应成长法,通过引入等效静态载荷法,建立以动柔度为目标的加强筋分布优化模型,推导出基于准则法的设计变量迭代更新公式,分别研究单点激励和多点不同动态载荷作用下板壳结构的加筋分布设计,并研究单点激励和多点不同动态载荷激励下的板壳加筋结构特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板壳结构加强筋采用仿生原理对其分布进行优化,可实现任意动态载荷作用下加强筋分布的设计,且优化的加强筋形态分布清晰,无须再处理即可应用到加强筋的生产制造中。结论根据对不同约束的板壳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加强筋的设计,提升了板壳结构的抗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结构 仿生设计 加强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结构分析理论研究进展
6
作者 宋肖肖 李顶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3-998,共26页
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能源等众多工程领域,成为现代轻质高性能结构设计的核心材料,但其独特的复杂性给传统分析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发挥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势,迫切需要发展先进的力学分析方法... 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能源等众多工程领域,成为现代轻质高性能结构设计的核心材料,但其独特的复杂性给传统分析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发挥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势,迫切需要发展先进的力学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结构分析理论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和评述几类代表性的分析理论,包括剪切变形理论、逐层理论、扩展逐层理论、状态空间理论以及多尺度分析方法,分析其在克服复合材料结构复杂性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同时,系统总结了加筋和夹芯复合材料结构的建模方法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凝练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力学在非线性、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等方面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发展三维精确化逐层理论、融合数据驱动计算力学与层合理论、构建跨尺度多物理场分析方法等将是未来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力学的研究热点,多种理论方法的融合与创新将是攻克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层合板壳 剪切变形理论 逐层理论 状态空间理论 多尺度分析 加筋结构 夹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深度Q网络交互的板壳加强筋生长式设计
7
作者 钟意 杨勇 +3 位作者 姜学涛 潘顺洋 朱其新 王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7-1404,共8页
基于板壳加强筋生长步序列的马尔可夫性质,提出了板壳加强筋生长式设计的强化学习驱动策略。以结构整体应变能最小化为目标,运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对板壳加强筋的生长过程进行建模。通过引入多智能体系统,共享加强筋生长式过程的状态奖... 基于板壳加强筋生长步序列的马尔可夫性质,提出了板壳加强筋生长式设计的强化学习驱动策略。以结构整体应变能最小化为目标,运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对板壳加强筋的生长过程进行建模。通过引入多智能体系统,共享加强筋生长式过程的状态奖励并记忆特定动作,降低学习复杂度,实现了加强筋生长式过程奖励值的波动收敛,达成板壳加强筋生长式设计策略。最后给出算例并将平滑处理后的加强筋布局与经典算法的设计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多智能体深度Q网络交互的板壳加强筋生长式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加强筋 生长式 多智能体深度Q网络 布局设计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间连接形式对双层壳声辐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陈美霞 骆东平 杨叔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0,共4页
研究流场中受径向点激励的有限长双层圆柱壳壳间用实肋板连接或用托板连接对其振动和声辐射性能的影响。壳体的振动用Flügge壳体方程描述,将加强构件等价为对内外壳体的支持力,实肋板作用可以等价为周向、轴向和径向三个方向的力... 研究流场中受径向点激励的有限长双层圆柱壳壳间用实肋板连接或用托板连接对其振动和声辐射性能的影响。壳体的振动用Flügge壳体方程描述,将加强构件等价为对内外壳体的支持力,实肋板作用可以等价为周向、轴向和径向三个方向的力和轴向弯矩作用到壳体上。托板近似简化为拉压杆件进行计算,并推导了托板的动反力公式,然后将其引入壳体振动方程,最后求解双壳体声-流体-结构耦合方程,计算结果用辐射声功率、表面振动均方速度级和辐射效率的形式表示。在数值分析部分,讨论了壳间连接型式变化对双层圆柱壳的声辐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托板和实肋板的差别。得出结论:壳间连接越紧密,对应的双层加筋圆柱壳的辐射声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长双层圆柱壳 实肋板 托板 振动和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翼十字形中心支撑结构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林波 任戈 陈洪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72-476,共5页
四翼十字形中心支撑结构是大型望远镜中次镜支撑的典型结构,其动力学性能直接决定着光学成像视轴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基于板壳理论,采用Rayleigh方法,通过选取恰当的振型函数,建立了次镜支撑结构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支撑筋板不同的结构参... 四翼十字形中心支撑结构是大型望远镜中次镜支撑的典型结构,其动力学性能直接决定着光学成像视轴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基于板壳理论,采用Rayleigh方法,通过选取恰当的振型函数,建立了次镜支撑结构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支撑筋板不同的结构参数,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和有限元分析,二者规律相同,结果基本一致,认为该方法可以用于类似结构动力学特性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次镜支撑 动力学分析 四翼十字形中心支撑结构 板壳理论 数值仿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制备Ni包覆纳米SiC核壳颗粒及其介电响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邹桂真 曹茂盛 +3 位作者 张亮 金海波 宿辉 王正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7-802,共6页
采用简单的化学镀方法,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SiC-Ni纳米复合颗粒.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纳米Ni晶吸附在SiC颗粒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连续且致密的Ni包覆层.基于化学镀和催化理论,初步分析了化学镀核壳结构形成机理.利... 采用简单的化学镀方法,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SiC-Ni纳米复合颗粒.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纳米Ni晶吸附在SiC颗粒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连续且致密的Ni包覆层.基于化学镀和催化理论,初步分析了化学镀核壳结构形成机理.利用波导法研究了纳米SiC颗粒和复合颗粒在8—12GHz的微波介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颗粒的介电常数实部(ε’)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tanδ=ε”/ε’)都明显增强,并给出相应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SIC SiC—Ni核壳结构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气穴的水下爆炸作用下结构流固耦合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阿漫 任少飞 +1 位作者 李青 李佳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5-1128,共14页
水下爆炸在结构物面附近产生的气穴现象,严重影响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流固耦合动响应,是舰船水下爆炸领域的难点,传统的边界元方法、有限元方法(FEM)难以解决水下爆炸气穴现象这类强非线性问题.针对此问题,计及流体中的气穴现象,考虑流体... 水下爆炸在结构物面附近产生的气穴现象,严重影响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流固耦合动响应,是舰船水下爆炸领域的难点,传统的边界元方法、有限元方法(FEM)难以解决水下爆炸气穴现象这类强非线性问题.针对此问题,计及流体中的气穴现象,考虑流体的可压缩型,忽略流体粘性,建立水下爆炸瞬态强非线性流固耦合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流体谱单元方法(SEM)和结构有限元方法求解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相对有限元法,谱单元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且谱单元解与解析解、试验值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结合ABAQUS软件,分别探讨三维球壳、船体板架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瞬态流固耦合机理,给出气穴区域及其对水中结构物动响应的影响特征,旨在为舰船水下爆炸瞬态流固耦合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谱单元法 流固耦合 气穴 球壳 板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碰撞和搁浅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12
作者 祁恩荣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2001年第4期67-80,共14页
碰撞和搁浅是引发船体破损、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灾难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船舶碰撞和搁浅力学、破损船体剩余强度、外板破裂准则和耐撞性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船舶碰撞和搁浅领域的研究现状 ,分析和总结了实船事故调查、试验和数值模拟... 碰撞和搁浅是引发船体破损、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灾难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船舶碰撞和搁浅力学、破损船体剩余强度、外板破裂准则和耐撞性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船舶碰撞和搁浅领域的研究现状 ,分析和总结了实船事故调查、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 ,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搁浅 环境污染 漏油 船体设计 数值模拟 能量吸收 船舶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板壳结构局部屈曲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金海 刘书国 +1 位作者 冯笑男 洪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5-291,共7页
传统高温板壳结构的热屈曲分析方法,在解决热-机械载荷耦合作用下复杂板壳结构的屈曲问题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合理的局部热屈曲理论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板壳热结构设计水平。因此,根据高温板壳的结构特征和力学特征,在"机械载荷等... 传统高温板壳结构的热屈曲分析方法,在解决热-机械载荷耦合作用下复杂板壳结构的屈曲问题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合理的局部热屈曲理论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板壳热结构设计水平。因此,根据高温板壳的结构特征和力学特征,在"机械载荷等效成局部边界压应力效应"假设前提下,提出了四种典型的应力等效的局部热屈曲模型,基于初始后屈曲渐近分析理论,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局部热屈曲理论分析方法。采用上述方法,研究了完善和具有初始缺陷板壳的弹性热后屈曲性态,具体分析了带预载的四边简支模型,带预载的四边固支模型,带预载的三边简支、一边自由模型以及带预载的三边固支、一边自由模型,给出了板壳长度尺寸、厚度等参数对热屈曲载荷的影响规律,并将其推广到高阶热屈曲问题中。分析结果表明:板体现为分叉式屈曲,壳体现为跳跃式屈曲;在长宽比一定的情况下,长度越长,屈曲临界载荷越小,厚度越厚,屈曲临界载荷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板壳结构 局部热屈曲 后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和位移约束下的板壳结构截面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隋允康 金雪燕 +1 位作者 杜家政 龙连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1-708,共8页
将准则法和数学规划法相结合,根据满应力准则将应力约束化为动态下限,借助单位虚载荷法将位移约束转化为设计变量的近似显函数,建立了满足应力和位移约束的优化模型.为了解决多变量的大型优化问题,根据对偶理论将上千设计变量的优化模... 将准则法和数学规划法相结合,根据满应力准则将应力约束化为动态下限,借助单位虚载荷法将位移约束转化为设计变量的近似显函数,建立了满足应力和位移约束的优化模型.为了解决多变量的大型优化问题,根据对偶理论将上千设计变量的优化模型转化为几个变量的对偶模型,并通过二次规划求解.以MSC/Nastran软件为结构分析的求解器,借助MSC/Patran软件为开发平台,完成了板壳结构截面优化程序.程序完全和Patran及Nastran融为一体,在Patran中建立模型,利用Nastran分析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对设计变量调整,再用Nastran进行结构重分析,反复迭代直到结构重量收敛.算例表明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结构 位移约束 收敛 近似 对偶理论 Nastran软件 对偶模型 截面优化 应力约束 设计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新体系的开拓与发展(下)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克俭 张华刚 +1 位作者 肖建春 卢亚琴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8期22-34,共13页
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包括平板型的空腹网架结构、空腹夹层板结构、空腹双重网格结构、现浇混凝土空心大板楼盖结构。这些新型结构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跨度18~32m公共建筑的屋盖和楼盖应用达100多万平方米,取得很好的社会与经... 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包括平板型的空腹网架结构、空腹夹层板结构、空腹双重网格结构、现浇混凝土空心大板楼盖结构。这些新型结构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跨度18~32m公共建筑的屋盖和楼盖应用达100多万平方米,取得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有的已编制了相应的技术规程。我们研制了将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单向弯曲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网壳和网拱结构,双向弯曲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双曲扁网壳结构。这些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网格结构新体系,均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对建筑物的适应性,文章将按研制时间先后逐一介绍。其结构的“安全、合理、经济、先进”性,则通过工程实例予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空腹夹层板 现浇混凝土空心大板 网架结构 网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SYS参数化有限元技术在板壳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峰 丁晓红 陈建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拓扑优化设计是工程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在ANSYS对加筋板壳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可以对板壳结构的加强部件分布进行合理设计。着重介绍了使用ANSYS参数化语言进行加筋板壳结构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ANSYS有限元 板壳结构 AP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傅里叶级数法求解封口锥柱球组合壳的自由振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帅 李天匀 +1 位作者 朱翔 陈旭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1-609,共9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傅里叶级数的半解析方法分析封口锥柱球组合壳的自由振动特性。基于能量泛函,结合经典薄板理论和Love壳体理论,建立了组合结构的理论模型,研究了不同柱壳长度,不同锥球半角以及不同厚度端板下锥柱球组合壳的固有频率。该... 提出了一种改进傅里叶级数的半解析方法分析封口锥柱球组合壳的自由振动特性。基于能量泛函,结合经典薄板理论和Love壳体理论,建立了组合结构的理论模型,研究了不同柱壳长度,不同锥球半角以及不同厚度端板下锥柱球组合壳的固有频率。该方法下的各子壳结构位移由标准的傅里叶级数和辅助收敛函数组成,既克服了传统傅里叶级数在子壳结构交接处的不连续性,又提高了计算的收敛精度和速度。研究表明:该方法收敛性较好,所得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比较一致。通过分析固有频率,发现改变长度,半角,端板厚度均会对锥柱球组合壳的自由振动产生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锥-柱-球组合壳 圆端板 Love壳体理论 傅里叶里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振板壳结构的仿生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晓红 陈建来 程莉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30,共6页
以抗振结构设计为目标,将仿生设计技术应用于板壳结构加强部件的分布设计中,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处理具有复杂边界条件的抗振板壳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将结构加强部件分布的形成看成和植物根系的成长过程一样,... 以抗振结构设计为目标,将仿生设计技术应用于板壳结构加强部件的分布设计中,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处理具有复杂边界条件的抗振板壳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将结构加强部件分布的形成看成和植物根系的成长过程一样,加强部件从给定的"种子"出发,根据一定的成长规则生长、分歧或退化,在体积增量的控制下,形成最优的分布形态。设计结果可作为进一步详细设计的近似优化模型。对一些典型的抗振板壳结构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克服了现有的结构拓扑优化技术的一些局限性,可简单有效地处理复杂结构的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抗振设计 仿生设计 板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谐激励下板壳结构加强筋仿生布局降噪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滕晓艳 江旭东 +1 位作者 邹广平 史冬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分析叶脉脉序形态的形成机理及构型规律,提取叶脉脉序生长的结构力学准则。以最小弹性应变能与抑制最大剪应力为主及次脉生长准则、以矢量平衡方程为脉序分歧准则建立具有叶脉分枝结构特征的板壳加强结构仿生设计模型。以降低谐振结构... 分析叶脉脉序形态的形成机理及构型规律,提取叶脉脉序生长的结构力学准则。以最小弹性应变能与抑制最大剪应力为主及次脉生长准则、以矢量平衡方程为脉序分歧准则建立具有叶脉分枝结构特征的板壳加强结构仿生设计模型。以降低谐振结构声辐射为目标,利用相似原理提出适合板壳结构加强筋布局设计的仿生脉序生长算法。并用典型薄板结构进行加强筋分布设计,验证板壳加强结构仿生布局方法在降噪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结构 仿生脉序 简谐激励 加强筋布局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组合板壳结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强 凌道盛 +1 位作者 徐兴 薛继良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文主要论述复杂组合板壳结构有限元分析问题.具体阐述了相对位移一般壳单元以及壳单元和三维单元的罚单元连接方法.
关键词 板壳结构 退化壳单元 罚单元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