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发马来酸酐接枝HDPE、LLDPE和EPDM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云灿 李惠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在超声挤出反应装置中 ,研究了超声引发作用下马来酸酐 (MAH)与 HDPE、LLDPE及 EPDM的熔融接枝反应。通过化学滴定法、红外光谱法、特性粘度法和熔体流动速率 (MFR)测定法等 ,探讨了超声强度、体系组成及温度条件对接枝产物的性能及结... 在超声挤出反应装置中 ,研究了超声引发作用下马来酸酐 (MAH)与 HDPE、LLDPE及 EPDM的熔融接枝反应。通过化学滴定法、红外光谱法、特性粘度法和熔体流动速率 (MFR)测定法等 ,探讨了超声强度、体系组成及温度条件对接枝产物的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声振动能引起接枝产物粘均分子量明显下降和接枝率的明显上升 ,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 (MFR)取决于体系中的超声强度、MAH含量及接枝温度。通过调控可制得具有较高接枝率、较好熔体流动性和凝胶含量≤ 0 .7%的 HD-PE- g- MAH(接枝率≥ 0 .6 % ,MFR=0 .5 g/ 10 min~ 2 .0 g/ 10 min)、L LDPE- g- MAH(接枝率≥0 .4 5 % ,MFR=4 g/ 10 min~ 7g/ 10 min)和 EPDM- g- MAH(接枝率≥ 0 .4 5 % ,MFR=0 .2 g/ 10 min)产物。与采用过氧类引发剂引发接枝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发 高密度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乙丙橡胶 马来酸酐 熔融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HDPE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晓秋 唐德敏 +2 位作者 冯建新 张爽男 杨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6-89,共4页
对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的非等温的结晶温升曲线,分析研究共混比率对共结晶动力学参数(Avrami指数和活化能)的影响。实验发现,Avra-mi指数... 对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的非等温的结晶温升曲线,分析研究共混比率对共结晶动力学参数(Avrami指数和活化能)的影响。实验发现,Avra-mi指数随着共混物组成的变化而有规律(从HDPE的Avrami值3到LLDPE的Avrami值2之间)地变化。同时,通过偏光显微镜以及激光小角散射等实验方法,对结晶聚合物的晶体形成形态进行观察。验证了对于全部共混组成结晶结构增长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利用拉伸试验等手段,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结晶 力学性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LLDPE共混物高取向薄膜微结构电子显微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伟广 杨德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7-62,共6页
本工作用透射电镜(TEM)、电子衍射和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等方法研究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高取向薄膜的微结构。结果表明熔体拉伸HDPE/LLDPE共混物薄膜含有高取向片晶结构。随着共混物中LLDPE含量的增加,... 本工作用透射电镜(TEM)、电子衍射和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等方法研究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高取向薄膜的微结构。结果表明熔体拉伸HDPE/LLDPE共混物薄膜含有高取向片晶结构。随着共混物中LLDPE含量的增加,片晶的尺寸相应减小。当LLDPE含量超过50%时,结晶结构从纯HDPE的非对称性纤维结构变为对称性纤维结构。高取向共混物在全组成范围成内形成共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lldpe 共混物 薄膜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型滚塑成型的LLDPE/HDPE共混料 被引量:4
4
作者 邱桂学 姜爱民 +1 位作者 许淑贞 刘经虹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目前国内尚缺少大型滚塑聚乙烯专用料的情况下,研究了用非滚塑级的LLDPE与HDPE共混,以代替进口滚塑级的LLDPE。采用二元和三元共混,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滚塑成型 高密度聚氯乙烯 低密度聚氯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晓华 李付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388-391,共4页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有机改性的蒙脱土(MMT)为主要原料,选用乙烯-醋酸乙烯酯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作为增容剂,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蒙脱土(LLDPE/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有机改性的蒙脱土(MMT)为主要原料,选用乙烯-醋酸乙烯酯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作为增容剂,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蒙脱土(LLDPE/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蒙脱土在聚乙烯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研究蒙脱土的含量对其在基体中分散效果的影响。TG实验结果表明,蒙脱土的加入使LLDPE/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由DSC曲线可以得出,加入蒙脱土的复合材料相比于纯聚合物,其熔点和热分解温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提高程度与蒙脱土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插层 蒙脱土(MMT)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高密度聚乙烯(h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废旧聚合物HDPE、LLDPE对AC-20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才 《山西交通科技》 2021年第1期1-3,6,共4页
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大量产生的两种废旧聚乙烯类材料,即废旧聚合物HDPE(以下简称HDPE)、废旧聚合物LLDPE(以下简称LLDPE)做为AC-20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在实验室干法拌合工艺条件下,分别以沥青混合料质量0.0%、0.1%、0.2%、0.3%、0.4%、0.5%... 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大量产生的两种废旧聚乙烯类材料,即废旧聚合物HDPE(以下简称HDPE)、废旧聚合物LLDPE(以下简称LLDPE)做为AC-20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在实验室干法拌合工艺条件下,分别以沥青混合料质量0.0%、0.1%、0.2%、0.3%、0.4%、0.5%、0.6%、0.7%、0.8%、0.9%、1.0%的改性剂含量制得混合料试件,并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对其孔隙率、马歇尔稳定度、浸水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高温稳定性能进行分析测试,得出:当HDPE、LLDPE含量相等时抗水损、抗冻融性能LLDPE优于HDPE,且二者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保持基本不变的趋势,其他性能方面则HDPE优于LLDPE。通过总体分析比较,两种改性剂的最佳含量在0.4%~0.6%范围之间,该研究对废旧聚合物材料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 lldpe 含量 孔隙率 马歇尔稳定度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纺织品的拉丝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广传 覃发平 《山东纺织经济》 2009年第2期78-79,共2页
特种纺织品在工业和民用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部分特种纺织品的拉丝工艺。
关键词 hdpe拉丝 PET+PVC PP PA6 hdpe+lldpe 打包带 人造草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成核剂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白雪 史建公 +5 位作者 张敏宏 赵桂良 石勤智 刘志坚 杨万泰 赵丽梅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4期64-70,共7页
综述了聚乙烯有机成核剂、无机成核剂及无机/有机复合成核剂的研究及在LLDPE或HDPE中的应用进展。其中有机成核剂包括山梨醇缩醛类(DBS、MDBS和DMDBS)、山梨醇、对羟基苯甲酸、聚4-甲氧基-4′-丙烯酰氧苯甲酸苯酯(PMAPAB)液晶、硬脂酸盐... 综述了聚乙烯有机成核剂、无机成核剂及无机/有机复合成核剂的研究及在LLDPE或HDPE中的应用进展。其中有机成核剂包括山梨醇缩醛类(DBS、MDBS和DMDBS)、山梨醇、对羟基苯甲酸、聚4-甲氧基-4′-丙烯酰氧苯甲酸苯酯(PMAPAB)液晶、硬脂酸盐(KSt、CaSt2及ZnSt2)和HyperformHPN-20;无机成核剂为滑石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核剂 复合成核剂 透明剂 lldpe h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聚烯烃树脂的产需现状及新产品开发方向 被引量:6
9
作者 谢文华 《炼油与化工》 2006年第1期4-5,8,共3页
综述了国内聚烯烃树脂的产需现状,对国内外同类装置的生产及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内聚烯烃树脂的开发方向和市场营销对策。
关键词 聚烯烃 高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密度聚乙烯产需状况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国良 《齐鲁石油化工》 2007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分析我国全密度聚乙烯的产能和需求状况,介绍全密度聚乙烯的技术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内大型石化企业应加强的几项工作。
关键词 全密度聚乙烯 lldpe 产需 市场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