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树HD-Zip Ⅰ亚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景涛 李彦杰 +3 位作者 段艳艳 阮宇 顾欣 肖国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142,共13页
[目的]研究桑树中HD-Zip Ⅰ亚家族成员的进化及结构等特点,明确该家族基因的器官特异性表达模式,阐明ABA及淹水、盐和脱水处理对桑树HD-Zip Ⅰ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桑树基因组数据库鉴定桑树HD-Zip Ⅰ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目的]研究桑树中HD-Zip Ⅰ亚家族成员的进化及结构等特点,明确该家族基因的器官特异性表达模式,阐明ABA及淹水、盐和脱水处理对桑树HD-Zip Ⅰ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桑树基因组数据库鉴定桑树HD-Zip Ⅰ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桑树与拟南芥HD-Zip Ⅰ蛋白的序列比对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桑树RNA-seq数据分析桑树HD-Zip Ⅰ基因的组织/器官特异性表达谱;利用qRT-PCR分析桑树HD-Zip Ⅰ基因在激素及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共鉴定出14个桑树HD-Zip Ⅰ基因,根据进化关系可进一步将其分为6个分枝,各分枝内的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及保守基序。RNA-seq数据分析发现,MnHD-Zip 2和MnHD-Zip 6在根、枝条、冬芽、雄花和叶片中均呈现高水平表达。激素处理后的基因表达分析发现,MnHD-Zip 8、MnHD-Zip 9、Mn HD-Zip 11、MnHD-Zip 12和MnHD-Zip 13受到ABA不同程度的上调诱导,桑树其余HD-Zip Ⅰ基因的表达水平均受到ABA不同程度的抑制。非生物胁迫处理表达分析发现,桑树HD-Zip Ⅰ亚家族基因均受到3种非生物胁迫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结论]桑树β分枝成员受到盐和脱水胁迫的显著诱导表达,且在各种器官中也有较广泛的高表达,因此,推测这些基因在桑树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中均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MnHD-Zip 8和MnHD-Zip 12受到了盐、淹水及脱水胁迫的显著诱导,由此推测它们在桑树逆境胁迫响应中具有潜在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hd-zip转录因子 鉴定 基因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策略Ⅰ植物铁吸收稳态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文凤 朱海焰 兰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1106,共6页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作为辅酶因子和电子传递链组分,铁参与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多种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铁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丰富,但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大多以Fe^(3+)的形式存在,溶解度极低,限制了土壤中铁的生物...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作为辅酶因子和电子传递链组分,铁参与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多种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铁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丰富,但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大多以Fe^(3+)的形式存在,溶解度极低,限制了土壤中铁的生物有效性,导致植物生长发育易受缺铁影响,致使植物缺铁失绿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在低pH和长期淹水条件下,植物会吸收累积过量的铁,产生活性氧,导致植物伤害甚至死亡。因此精确调控铁的吸收转运,保持体内铁稳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本文就策略Ⅰ植物铁稳态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阶段性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动态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植物 铁稳态 转录因子 小肽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Ltj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状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冬志 赵会娟 +3 位作者 尹晓琳 刘嘉琳 孟明 侯明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533,共8页
目的:通过对NOD/Ltj小鼠在未发病、发病初期与发病末期不同组织器官中CD4^+T、CD8^+T细胞,Th1、Th2、Th17亚群,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细胞因子、相关转录因子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了解NOD/Ltj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目的:通过对NOD/Ltj小鼠在未发病、发病初期与发病末期不同组织器官中CD4^+T、CD8^+T细胞,Th1、Th2、Th17亚群,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细胞因子、相关转录因子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了解NOD/Ltj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选用雌性NOD/Ltj小鼠为实验对象。血糖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值,根据尿糖阳性且连续2次≥11. 1 mmol/L作为T1D发病标准将动物分为未发病组、发病初期组、发病末期组。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肝脏中CD4^+T、CD8^+T细胞,Th1、Th2、Th17亚群,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比例以及腹股沟淋巴结CD4^+T、CD8^+T细胞; CBA检测IFN-γ、TNF-α、IL-2、IL-6、IL-17A、IL-4、IL-10; WB检测PLZF、T-bet、GATA-3、ROR-γt。结果:①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CD4^+、CD8^+T细胞频率在脾脏、肝脏、胸腺、腹股沟淋巴结中均显著增加(P<0. 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CD4^+T细胞频率在肝脏、胸腺、腹股沟淋巴结及外周血中均显著降低(P<0. 05)。②在脾脏、肝脏中,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1亚群比例显著增加(P<0. 05);在肝脏中,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2、Th17亚群水平显著升高(P<0. 05)。③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肝脏、腹股沟淋巴结中iNKT细胞频率均显著增高(P<0. 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外周血、肝脏中iNKT细胞频率显著降低(P<0. 05);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和发病末期组胸腺iNKT1亚群比例均显著增加,iNKT2亚群比例均显著降低(P<0. 05),脾脏、肝脏、腹股沟淋巴结iNKT1及iNKT2亚群比例三组两两比较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④在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致炎性细胞因子和抑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发病初期较未发病组和发病末期组均显著升高(P<0. 05);在肝脏中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随小鼠病情进展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抑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发病初期最高,发病末期显著降低(P<0. 05)。⑤胸腺PLZF相对表达量,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脾脏和肝,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bet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 05)。结论:①发病初期CD4^+T和CD8^+T细胞的增加,特别是CD4^+T细胞的增加以及Th亚群的失衡是导致胰岛炎重要的免疫基础;②发病初期iNKT细胞频率的增加以及胸腺iNKT1/iNKT2亚群比例的翻转,提示了iNKT细胞在NOD/Ltj小鼠发病初期可能参与了T1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Ltj小鼠 型糖尿病 CD4 +T细胞 TH细胞 INKT细胞 细胞因子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3肾上腺素受体调节肝细胞核因子活性促进肝细胞载脂蛋白A-Ⅰ基因的转录
4
作者 曹晓菁 李艳芳 金泽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1-975,共5页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对肝细胞载脂蛋白A-Ⅰ(apoA-Ⅰ)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方法不同浓度(10^-5~10^-10 mol/L)β3-AR激动剂(BRL37344)和拮抗剂(SR59230A)分别孵育HepG2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激动剂...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对肝细胞载脂蛋白A-Ⅰ(apoA-Ⅰ)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方法不同浓度(10^-5~10^-10 mol/L)β3-AR激动剂(BRL37344)和拮抗剂(SR59230A)分别孵育HepG2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激动剂组(10^-6 mol/L的BRL37344)和拮抗剂组(10^-7 mol/L的SR59230A),孵育6 h;RT-qPCR检测apoA-Ⅰ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外基质apoA-Ⅰ分泌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合RT-PCR检测肝细胞核因子(HNF)-4和HNF-3及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GR-1)。结果HepG2细胞在10^-6~10^-8 mol/L的BRL37344和SR59230A区间内生长增殖良好,孵育6 h和24 h时细胞呈现较高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激动剂组肝细胞apoA-ⅠmRNA和细胞外基质apoA-Ⅰ分泌水平上调[2.9±0.5 vs 1.0±0.2,(590.1±54.6)μg/ml vs(395.5±23.4)μg/ml,P<0.01],且HNF-4和HNF-3结合活性显著升高(90.4±13.4 vs 17.2±1.2,78.3±20.6 vs 19.7±2.5,P<0.01)。3组肝细胞EGR-1结合活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激活β3-AR使肝细胞HNF-4和HNF-3活性增高,可能是β3-AR上调肝脏apoA-Ⅰ转录水平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3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对肺成纤维细胞中转录因子SP1、AP1和Smad3-Smad4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杨 王德文 +3 位作者 宋良文 彭瑞云 高亚兵 马俊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9-682,共4页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RLF)中转录因子SP1、AP1和Smad3-Smad4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进行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应用10μg/L TGFβ1进行处理,通过凝胶阻滞电泳(EMSA)、免疫印迹和免疫...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RLF)中转录因子SP1、AP1和Smad3-Smad4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进行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应用10μg/L TGFβ1进行处理,通过凝胶阻滞电泳(EMSA)、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检测照射后转录因子SP1、AP1和Smad3-Smad4活性的变化及Ⅰ型胶原和Ⅰ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Ⅰ,PAI-1)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RLF中AP1和Smad3-Smad4形成弱阻滞条带,SP1无阻滞条带形成。以10μg/LTGFβ1处理后,3种转录因子所形成的阻滞条带明显增强,PAI-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增多。结论:一定浓度的TGFβ1可促进RLF中转录因子SP1、AP1和Smad3-Smad4的活化,并进而增加PAI-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转录因子 型胶原 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不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徐超 韩金祥 鲁艳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0-315,共6页
成骨不全是一类临床表现为骨质脆弱、易骨折等特征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90%以上)显性患者发病系由Ⅰ型前胶原α链COL1A1和COL1A2基因突变引起胶原合成量不足,或结构改变.少数隐性患者发病为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胶原翻译后过度修... 成骨不全是一类临床表现为骨质脆弱、易骨折等特征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90%以上)显性患者发病系由Ⅰ型前胶原α链COL1A1和COL1A2基因突变引起胶原合成量不足,或结构改变.少数隐性患者发病为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胶原翻译后过度修饰、折叠、装配和分泌过程异常.本文就成骨不全发病的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型胶原 基因缺陷 翻译后修饰 分子伴侣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卵白蛋白上游启动子转录因子对胚眼发育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杜亚茹 于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1-754,共4页
鸡卵白蛋白上游启动子转录因子(COUP-TFs)是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一类孤核受体,包括COUP-TF Ⅰ和COUP-TFⅡ2个亚型.COUP-TFs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神经系统形成和细胞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COUP-TFs也参... 鸡卵白蛋白上游启动子转录因子(COUP-TFs)是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一类孤核受体,包括COUP-TF Ⅰ和COUP-TFⅡ2个亚型.COUP-TFs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神经系统形成和细胞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COUP-TFs也参与胚眼的发育,COUP-TFs基因突变由于可导致眼组织缺损、小眼球、视神经萎缩、眼发育迟缓、斜视、弱视等表型形成而备受关注.然而COUP-TFs对胚眼发育的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就COUP-TFs的来源、分子结构、分类和生物学功能、COUP-TFs调控靶基因转录的作用机制以及对胚眼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卵白蛋白上游启动子转录因子 鸡卵白蛋白上游启动子转录因子Ⅱ 胚眼发育 视网 膜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心肌细胞的研究
8
作者 杨水祥 黄景岭 +1 位作者 王佐岩 魏晓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心肌细胞的可行性和最佳方法。方法收集获知情同意的健康产妇脐血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从中进一步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抗原CD34、C... 目的探讨体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心肌细胞的可行性和最佳方法。方法收集获知情同意的健康产妇脐血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从中进一步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抗原CD34、CD44和CD90。5-氮胞苷诱导分化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标记物肌钙蛋白Ⅰ、转录因子GATA 4和β-肌球蛋白重链。结果在第3代细胞中,可检测到CD44、CD90的表达,未检测到CD34的表达。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诱导分化后,呈现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克隆增殖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可检测到肌钙蛋白Ⅰ,GATA 4和β-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心肌样细胞,可成为干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胎血 肌钙蛋白 转录因子 肌球蛋白重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Tbx18对升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重编程作用
9
作者 王凤媛 唐艳红 +3 位作者 王晞 赵庆彦 王腾 黄从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09-1313,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x18腺病毒载体在体外转染升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重编程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升主动脉平滑肌细胞,4~7d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Tbx18组,Tbx18组转染携...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x18腺病毒载体在体外转染升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重编程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升主动脉平滑肌细胞,4~7d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Tbx18组,Tbx18组转染携带Tbx18和GFP腺病毒,GFP组转染等量GFP腺病毒,空白组不转染病毒。转染4d后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相关转录因子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蛋白亚型4(HCN4)、Tbx3、NKx2.5和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bx18组及GFP组HCN4蛋白表达。结果与GFP组和空白组比较,Tbx18组HCN4、Tbx3和cTnⅠ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NKx2.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35±0.033 vs 0.291±0.104、0.344±0.067,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倒置荧光显微镜下Tbx18组HCN4蛋白发出红色荧光,并且与细胞转染的绿色荧光和细胞核蓝色荧光大致重合,而GFP组几乎无红色荧光发出。结论 Tbx18腺病毒载体在体外能够将升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重编程为起搏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腺病毒科 主动脉 肌细胞 平滑肌 转染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