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在促进大鼠结肠上皮细胞Cl^-和HCO_3^-分泌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邢莹 何琼 +1 位作者 朱进霞 陈小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结肠上皮水、电解质转运的影响和内在的机制。方法 :在药物和特异性通道阻断剂的作用下 ,用短路电流 (Isc)技术 ,体外测量结肠上皮短路电流的变化。结果 :离体大鼠远端结肠 ,在基础状态下的跨上皮电位差 (PD)和Is...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结肠上皮水、电解质转运的影响和内在的机制。方法 :在药物和特异性通道阻断剂的作用下 ,用短路电流 (Isc)技术 ,体外测量结肠上皮短路电流的变化。结果 :离体大鼠远端结肠 ,在基础状态下的跨上皮电位差 (PD)和Isc分别为 (- 5 .5± 0 .8)mV (n =8) (黏膜面为负 )和 (6 0 .3± 6 .7) μA/cm2 (n =1 6 ) ,Rt 为(94 .9± 5 .9)Ω·cm2 。在结肠上皮的基底膜加入川芎嗪 (0 .0 1~ 5mmol/L) ,能记录到一个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的短路电流 ,EC50 为 0 .5mmol/L (n =1 6 ) ;将Cl-或HCO3 -从溶液中替换 ,分别抑制了该电流的 5 8.4 % (n =5 ,P <0 .0 1 )和70 .8% (n =4 ,P <0 .0 1 ) ,2种离子都被替换时 ,该电流减少了 98.1 % (n =6 ,P <0 .0 0 1 ) ;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能被顶膜Cl-通道阻断剂DPC(2mmol/L) (一种非选择性的Cl-通道阻断剂 )和glibenclamide(1mmol/L) [囊性纤维变性跨膜电导调节器 (CFTR)的特异性阻断剂 ]完全阻断 ,但对DIDS(1 0 0mmol/L) [Ca2 + 激活的Cl-通道(CaCC)阻断剂 ]不敏感 ;在结肠上皮的顶膜加入Na+ 通道阻断剂amiloride(1 0mmol/L)或将Na+ 从顶膜侧的溶液中替换 ,不影响随后川芎嗪产生的短路电流 ;将Na+ 从结肠上皮基底膜侧的溶液中替换或从顶膜和基底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结肠上皮 大鼠 短路电流 Cl^- h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小球藻对岩溶水Ca^2+、HCO3^-利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培 曹建华 +2 位作者 李亮 杨慧 李光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631,共6页
以外源小球藻和岩溶区筛选出的土著小球藻为研究对象,在封闭体系中比较研究了两种不同来源小球藻对典型岩溶水中Ca2+、HCO3-的利用、藻细胞数量与其对Ca2+、HCO3-的利用率的关系和体系pH的变化。结果表明,土著小球藻利用Ca2+、HCO3-的... 以外源小球藻和岩溶区筛选出的土著小球藻为研究对象,在封闭体系中比较研究了两种不同来源小球藻对典型岩溶水中Ca2+、HCO3-的利用、藻细胞数量与其对Ca2+、HCO3-的利用率的关系和体系pH的变化。结果表明,土著小球藻利用Ca2+、HCO3-的能力强于外源小球藻,但外源小球藻对Ca2+的利用量高于土著小球藻,而二者对HCO3-的利用量相同,并且外源小球藻能够以胞外CaCO3-形式产生沉淀,而土著藻则不能形成沉淀。其次两体系中pH的变化显示,两种小球藻光合作用都是先以水体中CO2为光合作用碳源,然后利用HCO3-。外源小球藻能将岩溶水中29.648%的HCO3-吸收,而土著藻能将40.625%的HCO3-通过其在食物链中的初级生产地位将岩溶碳汇转化进入到生态系统,表现为净碳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CA2+ hco3- 岩溶生态系统 净碳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藻对岩溶水中Ca^(2+)、HCO^(-)_(3)利用效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培 胡清菁 +1 位作者 曹建华 李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9-805,共7页
岩溶碳汇过程中石灰石溶解将大气/土壤中CO_(2)转移到水体形成HCO^(-)_(3)促进水生藻类的生长。该文为了研究水生藻类光合作用将岩溶水中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的效率,采用从岩溶水生生态系统中筛选出的念珠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封闭体系... 岩溶碳汇过程中石灰石溶解将大气/土壤中CO_(2)转移到水体形成HCO^(-)_(3)促进水生藻类的生长。该文为了研究水生藻类光合作用将岩溶水中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的效率,采用从岩溶水生生态系统中筛选出的念珠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封闭体系中藻细胞光合作用时对典型岩溶水中Ca^(2+)、HCO^(-)_(3)利用、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与Ca^(2+)、HCO^(-)_(3)的利用关系以及体系pH、DO的变化。结果表明:念珠藻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利用岩溶水中27.38%的Ca^(2+),同时将29.54%的Ca^(2+)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以"藻体-CaCO_(3)"复合体形式沉淀而返回到无机环境。pH漂移实验表明念珠藻光合作用过程中先利用水体中游离CO_(2),然后以岩溶水中HCO^(-)_(3)为碳源。由于水体中岩溶作用产生的HCO^(-)_(3)不断被光合作用利用而引起体系pH和DO的升高。念珠藻光合作用将岩溶水中65%的HCO^(-)_(3)转化为稳定化合物,其中18.46%以胞外CaCO_(3)形式被沉淀,81.54%被藻类转化为有机物,表现为净碳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藻 光合作用 CA^(2+) CaCO_(3)沉积 hco^(-)_(3) 净碳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O_3^-对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小环藻增长特性及竞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苏文 姜霞 金相灿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7-351,共5页
HCO3-为湖泊水体中藻类重要的无机碳源,其含量多少的变化对藻类优势种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采用含HCO3-培养基HAC与无HCO3-培养基HA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和小环藻(Cyclotellas... HCO3-为湖泊水体中藻类重要的无机碳源,其含量多少的变化对藻类优势种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采用含HCO3-培养基HAC与无HCO3-培养基HA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和小环藻(Cyclotellasp.)进行纯培养和共培养竞争实验,考察HCO3-对藻类优势种形成的影响。利用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拟合纯培养三藻的生长曲线,并求出最大增长速率r以及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求出各自竞争参数。铜绿微囊藻与四尾栅藻在HAC中纯培养和共培养的生物量K和最大增长速率r均远大于在HA中,表明这两种藻的增殖需要HCO3-作为碳源平衡胞内营养平衡;小环藻不能在有HCO3-的培养基中生存。在HAC中,铜绿微囊藻与四尾栅藻的平均抑制作用相当,实现共存。铜绿微囊藻在无HCO3-环境中对营养资源更具竞争力,其对四尾栅藻的平均抑制作用是相反抑制的1.6倍,对小环藻的抑制是相反抑制的61倍;四尾栅藻在无HCO3-环境中竞争力弱于铜绿微囊藻强于小环藻,其对小环藻的抑制是相反抑制的10倍;小环藻在HA竞争试验中被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o^-3 铜绿微囊藻 四尾栅藻 小环藻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8K时四元体系Na^+,K^+/Cl^-,HCO_3^--H_2O和Na^+,K^+/SO_4^(2-),HCO_3^--H_2O溶解度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魏贤华 殷辉安 +1 位作者 唐明林 胡家文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3-457,共5页
基于盐的溶解平衡条件及稳定共饱点的判别原理 ,用 Pitzer模型的 HW公式对四元体系 Na+ ,K+ /Cl- ,HCO-3-H2 O和 Na+ ,K+ /SO2 -4,HCO-3-H2 O在 2 98K的溶解度进行了预测 ,并绘出了这两个体系的相图 :前者有两个共饱点 ,Na Cl,Na HCO3,... 基于盐的溶解平衡条件及稳定共饱点的判别原理 ,用 Pitzer模型的 HW公式对四元体系 Na+ ,K+ /Cl- ,HCO-3-H2 O和 Na+ ,K+ /SO2 -4,HCO-3-H2 O在 2 98K的溶解度进行了预测 ,并绘出了这两个体系的相图 :前者有两个共饱点 ,Na Cl,Na HCO3,KCl和 KHCO3四个相区 ;后者有三个共饱点 ,Na2 SO4 · 1 0 H2 O,K3Na(SO4 ) 2 ,K2 SO4 ,Na HCO3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水盐体系 溶解度预测 相图 钠离子 钾离子 氯离子 碳酸氢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及大麦幼苗对供锌及添加CaCO_3/HCO_3^-的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陆欣春 陈玲 +3 位作者 田霄鸿 杨习文 买文选 赵爱青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4-141,共8页
石灰性土壤含有大量CaCO3所产生的高含量HCO3-及CaCO3对Zn的吸附作用被认为是造成作物缺锌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在营养液中添加CaCO3或HCO3-,探讨了两者在不同供Zn条件下对2种小麦(小偃22、郑麦9023)与1种大麦(西引2号)幼苗生长及Zn吸收... 石灰性土壤含有大量CaCO3所产生的高含量HCO3-及CaCO3对Zn的吸附作用被认为是造成作物缺锌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在营养液中添加CaCO3或HCO3-,探讨了两者在不同供Zn条件下对2种小麦(小偃22、郑麦9023)与1种大麦(西引2号)幼苗生长及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供Zn条件下,添加HCO3-时3种供试作物均出现明显失绿症状,供Zn时症状减轻;同时HCO3-明显抑制小麦和大麦生长,供Zn抑制作用减轻。供Zn显著增加幼苗的Zn吸收,且地上部增加幅度高于根系;3种供试作物均对缺锌较为敏感;HCO3-通过抑制幼苗生长及Zn从根系向地上部转运而影响Zn吸收,大麦的锌转运率高于小麦。HCO3-还显著提高了营养液pH,但介质中有作物时pH值增加幅度较小;与HCO3-相比,高量CaCO3对作物生长及Zn吸收影响较小,但能明显提高营养液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 hco3- 小麦品种 ZN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O_3-和pH对3种柑橘悬浮培养材料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伍玲 李道高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86,共3页
考察了HCO3 -和pH对酸橙、红桔和枳的悬浮培养细胞 (团 )的生理效应 ,测定了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3种试材的细胞 (团 )均受到了一定的生理伤害 ,其中以酸橙受到的伤害最轻 ,红桔次之 。
关键词 缺铁 hco3^- PH 悬浮培养 柑橘 基因型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对X80管线钢在HCO_3^-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建龙 李晓刚 +3 位作者 张新 李涛 孙敏 杜翠薇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5-869,共5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及SEM研究了X80管线钢在NaHCO_3/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X80管线钢在HCO_3^-/Cl^-溶液体系中,随着Cl^-浓度增加,钝化区逐渐变窄,点蚀电位逐渐降低,维钝电流密度逐渐增加,耐蚀性降...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及SEM研究了X80管线钢在NaHCO_3/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X80管线钢在HCO_3^-/Cl^-溶液体系中,随着Cl^-浓度增加,钝化区逐渐变窄,点蚀电位逐渐降低,维钝电流密度逐渐增加,耐蚀性降低。在HCO_3^-/Cl^-溶液体系中,Cl^-与HCO__3^-在金属表面产生竞争吸附表现为两种效应:一种是HCO_3^-的钝化效应,该效应使钝化膜增厚,阳极电流密度下降,从而金属保持钝性状态;另一种是Cl的侵蚀效应,该效应使钝化膜变薄或离子电导增大,阳极电流密度增大,金属失去钝性。用点缺陷模型解释了钝化膜的生成和破裂过程。X80管线钢的耐蚀性与HCO_3^-和Cl^-的浓度比有关,该比值越大,则钝化性能越强;Cl^-浓度越大,则活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动电位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hco3-/Cl-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呼衰酸碱失衡的特征及AG和潜在HCO_3^-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升明 吴义 黄志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酸碱失衡类型,及阴离子隙(AG)和潜在HCO3-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和电解质,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结合AG值和潜在HCO3-对329例次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酸碱失衡类型的判断。...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酸碱失衡类型,及阴离子隙(AG)和潜在HCO3-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和电解质,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结合AG值和潜在HCO3-对329例次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酸碱失衡类型的判断。结果:①单纯性酸碱失衡180例次,二重性酸碱失衡100例次,三重性酸碱失衡(TABD)16例次(其中呼酸型10例次,呼碱型6例次);②呼酸共182例次(其中单纯性呼酸91例次),代酸共102例次(其中单纯性代酸26例,AG增高型代酸95例次,AG正常型代酸7例次,如不测定AG将有75例次代酸漏检。);③代碱116例次(其中单纯性代碱50例次,合并低血钾的代碱46例次),呼碱28例次(其中单纯性呼碱13例次);④呼酸并代酸43例次,呼酸并代碱38例次,呼碱并代酸7例次,呼碱并代碱2例次,代酸并代碱10例次;⑤应用AG后,TABD从0增至16例次,如不应用潜在HCO3-将有5例次漏检。结论:①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出现多种类型的酸碱失衡;②AG和潜在HCO3-在提高代酸和TABD诊断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③AG的影响因素很多,应注意AG正常型代酸的判断;④代碱时低血钾发生率较高,应注意补钾和避免医源性所致的低血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酸碱失衡 肺心病 阴离子隙 潜在h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O_3^-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敏 黄勇 袁怡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38,共4页
接种稳定运行的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污泥至厌氧发酵罐进行批式实验,研究了进水HCO_3^-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HCO_3^-质量浓度<0.8 g/L时,发酵罐出水pH迅速大幅度升高,抑制了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氮去除速率大... 接种稳定运行的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污泥至厌氧发酵罐进行批式实验,研究了进水HCO_3^-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HCO_3^-质量浓度<0.8 g/L时,发酵罐出水pH迅速大幅度升高,抑制了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氮去除速率大幅下降;随着进水HCO_3^-质量浓度从0.8 g/L增加到1.2 g/L,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活性增加;进一步提高HCO_3^-浓度,氮去除速率下降,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活性又受到抑制。HCO_3^-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表现为提供充足碳源和调节反应器p H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hco3-浓度 PH 氮去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勒模拟溶液中HCO_3^-对X70钢缝隙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新 郭昊 +1 位作者 杜翠薇 李晓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在含有不同浓度HCO3-的库尔勒模拟溶液中对X70钢楔形缝隙模拟构型进行缝隙腐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缝隙腐蚀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单离子的溶液体系,也同样适用于含有多离子的溶液。实验过程中,当缝隙腐蚀发生时,从缝隙开口处到缝隙深处腐蚀... 在含有不同浓度HCO3-的库尔勒模拟溶液中对X70钢楔形缝隙模拟构型进行缝隙腐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缝隙腐蚀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单离子的溶液体系,也同样适用于含有多离子的溶液。实验过程中,当缝隙腐蚀发生时,从缝隙开口处到缝隙深处腐蚀电位越来越低,Cl-向缝隙内富集,pH值降低。HCO3-的加入对缝隙电位、Cl-浓度、pH值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腐蚀 hco3- X70钢 库尔勒模拟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O-(Fe_(3)O_(4))_(x)复合吸附剂吸附去除Sb(Ⅲ)和Sb(Ⅴ)的差异及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仁健 陈依琳 +3 位作者 张俊 任伯帜 周赛军 解付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0-1443,共14页
采用共沉淀法将Fe_(3)O_(4)掺杂在富含铈研磨抛光污泥(Hydrous cericoxide,HCO)中制备出一种新型HCO-(Fe_(3)O_(4))_(x)复合吸附剂,分别以Sb(Ⅲ)和Sb(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Ce和Fe的摩尔比、pH、投加量和时间对HCO-(Fe_(3)O_(4))_(x)吸... 采用共沉淀法将Fe_(3)O_(4)掺杂在富含铈研磨抛光污泥(Hydrous cericoxide,HCO)中制备出一种新型HCO-(Fe_(3)O_(4))_(x)复合吸附剂,分别以Sb(Ⅲ)和Sb(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Ce和Fe的摩尔比、pH、投加量和时间对HCO-(Fe_(3)O_(4))_(x)吸附除锑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n(Ce)/n(Fe)时的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n(Ce)/n(Fe)为1:0.67和1:1、pH为3和2、温度为35℃条件下,HCO-(Fe_(3)O_(4))_(x)对Sb(Ⅲ)和Sb(Ⅴ)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以达到46.00 mg/g和58.34 mg/g,能有效去除水中的锑离子;HCO-(Fe_(3)O_(4))_(x)吸附Sb(Ⅲ)和Sb(Ⅴ)过程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EDS、XRD和XPS等表征结果显示:HCO与Fe_(3)O_(4)的复合制备提高了比表面积并形成了FeCe_(2)O_(4)、FeOOH、Fe_(3)O_(4)和Fe2O3等无定型铁氧化物,为吸附过程中Fe-O-Sb和Ce-O-Sb络合物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从而促进了Sb(Ⅲ)和Sb(Ⅴ)的吸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o-(Fe_(3)O_(4))_(x)吸附剂 Sb(Ⅲ) Sb(Ⅴ)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尿对家兔肾脏内髓集合管细胞Cl^-/HCO_3^-交换的影响
13
作者 夏前明 全燕 +3 位作者 李鸿雁 李福祥 肖贞良 金成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91-893,共3页
目的 评价速尿对家兔肾脏内髓集合管 (IMCD)Cl-/HCO-3 交换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探针法测定不同浓度 (15、30、6 0、12 0、2 4 0和 4 80 μmol/L)的速尿对家兔肾脏IMCD细胞单层Cl-/HCO-3 交换的影响。结果  15 μmol/L的速尿溶... 目的 评价速尿对家兔肾脏内髓集合管 (IMCD)Cl-/HCO-3 交换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探针法测定不同浓度 (15、30、6 0、12 0、2 4 0和 4 80 μmol/L)的速尿对家兔肾脏IMCD细胞单层Cl-/HCO-3 交换的影响。结果  15 μmol/L的速尿溶液即可抑制IMCD细胞Cl-/HCO-3 交换 ,抑制率 4 3% ;4 80 μmol/L的速尿溶液几乎完全抑制IMCD细胞的Cl-/HCO-3 交换 ,抑制率 97 4 %。随浓度的增加 ,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速尿终浓度在 30 μmol/L以上时 ,各组的Cl-/HCO-3 交换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速尿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家兔肾脏IMCD细胞Cl-/HCO-3 的交换。慢性呼酸患者使用速尿时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塞米 肾小管 集合 内髓集合管细胞 Cl^-/hco3^-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产出水中高浓度Cl^-和HCO_3^-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的热力学影响
14
作者 朱晓琦 黄丽娟 +2 位作者 胡正义 刘小宁 王惠惠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6-470,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煤层气产出水中高浓度Cl-(1000 mg·L-1)和HCO-3(2000mg·L-1)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的热力学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SEM)分析活性氧化铝吸附F-前后表面性质变化,探讨高浓度Cl-和HCO-3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的影响.结...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煤层气产出水中高浓度Cl-(1000 mg·L-1)和HCO-3(2000mg·L-1)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的热力学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SEM)分析活性氧化铝吸附F-前后表面性质变化,探讨高浓度Cl-和HCO-3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对F-的吸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ΔH>0),可自发进行(ΔG<0),熵驱动(ΔS>0)是吸附的主要推动力;当水中高浓度Cl-和HCO-3共存时,并不影响活性氧化铝对F-吸附反应的方向,但使吸附反应进行不彻底,吸附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产出水 Cl-hco-3 F- 活性氧化铝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HCO_3^-交换器对星状孢子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
15
作者 王晓明 刘安恒 +3 位作者 曹亚南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6-439,共4页
目的:观察Cl-/HCO3-交换器是否参与了星状孢子素(ST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过程及其作用。方法:在建立的STS诱导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通过使用Cl-通道阻断剂(NPPB)、Cl-通道阻断剂并Cl-/HCO3-交换器阻断剂(DIDS)或更换含或无... 目的:观察Cl-/HCO3-交换器是否参与了星状孢子素(ST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过程及其作用。方法:在建立的STS诱导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通过使用Cl-通道阻断剂(NPPB)、Cl-通道阻断剂并Cl-/HCO3-交换器阻断剂(DIDS)或更换含或无HCO3-成分的培养基,观察Cl-/HCO3-交换器对ST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在含HCO3-成分培养基中,DIDS和NPPB组在细胞存活率、caspase-3激活水平分别为59.7%和47.2%、175.0%和21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n=20)。在无HCO3-成分培养基中,DIDS与NPPB组在细胞存活率、caspase-3活性分别是62.1%与61.8%、176.5%与181.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20)。(2)STS阳性组中在含有与无HCO3-成分培养基中细胞存活率、caspase-3活性分别是29.8%与41.6%、553.4%与424.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n=20),但两组均可观察到DNA凋亡片段。结论:Cl-/HCO3-交换器通过氯交换参与了ST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过程,并非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氯离子交换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星状孢子素 Cl-/hco3-交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产出水中高浓度Cl^-和HCO_3^-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的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丽娟 胡正义 +3 位作者 卢佳 鲍鹏 刘小宁 周国慧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9,共7页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高质量浓度Cl-(1000 mg.L-1)和HCO3-(2000 mg.L-1)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10 mg.L-1)的动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Cl-使活性氧化铝吸附F-速率加快,吸附量增加;高质量浓度HCO3-有相反趋势.建议采用活性氧化铝吸...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高质量浓度Cl-(1000 mg.L-1)和HCO3-(2000 mg.L-1)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10 mg.L-1)的动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Cl-使活性氧化铝吸附F-速率加快,吸附量增加;高质量浓度HCO3-有相反趋势.建议采用活性氧化铝吸附除氟法作为煤层气产出水F-净化工艺时,考虑高质量浓度Cl-和HCO3-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产出水 活性氧化铝 Cl- h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共心腔液体探测拉曼光谱系统的优化及CO_3^(2-)/HCO_3^-探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司赶上 杨德旺 +3 位作者 郭金家 刘庆省 叶旺全 郑荣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6-1091,共6页
海洋中碳循环研究对环境监测和资源探测有着重要意义,其中研究海水中的碳酸盐又是研究碳循环的重要环节,目前对海水中碳酸盐的测量没有直接的现场测量手段,传统海水中碳酸盐的探测主要采用间接探测方法,例如:向海水中加入磷酸,将海水中... 海洋中碳循环研究对环境监测和资源探测有着重要意义,其中研究海水中的碳酸盐又是研究碳循环的重要环节,目前对海水中碳酸盐的测量没有直接的现场测量手段,传统海水中碳酸盐的探测主要采用间接探测方法,例如:向海水中加入磷酸,将海水中的碳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再对二氧化碳进行探测。拉曼光谱作为一种可用于海水现场测量的技术,具有对海水中碳酸盐直接检测的潜力,但要在海洋探测中实际应用主要受限于灵敏度。针对海水中碳酸盐的检测需求,搭建了一套近共心腔液体拉曼光谱系统,利用软件分别对反射率为99.66%(@532 nm)、直径为25.4 mm的近共心腔的主要参数(腔镜的焦距、液体样品池两端窗片的厚度及间距)进行了模拟和优化,模拟结果显示:①对直径为25.4 mm的腔镜,焦距为25 mm时,反射次数最多;②对液体样品池光学窗片而言,厚度越小,样品池中心处的光斑越密集,总光通量越大;③液体样品池光学窗片距离越短,样品池中心处的光斑越密集,总光通量越大。基于模拟结果对近共心腔液体拉曼光谱系统优化后,在实验室配置了一系列浓度的碳酸氢根和碳酸根溶液进行测量,并对光谱进行二次微分和高斯滤波预处理,然后提取各浓度下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峰强信息,建立定标曲线。结果显示:碳酸根、碳酸氢根的拉曼信号强度与其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4和0.998。按照3倍信噪比计算系统对碳酸根和碳酸氢根检测限,结果分别为0.06和0.38 mmol·L^(-1),检测限低于海水中碳酸根和碳酸氢根浓度(海水中碳酸根浓度约为0.2 mmol·L^(-1),碳酸氢根浓度约为2.0 mmol·L^(-1))。该系统灵敏度比目前报道的海洋现场探测拉曼光谱系统提高了10倍以上,为下一步海水中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现场探测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近共心腔系统 模拟优化 碳酸根 碳酸氢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干湿交替环境中HCO3^-浓度对X10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荆婉婷 吴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4138-24144,共7页
随着我国南海海域油气资源的开发,海洋油气管道里程迅速增加。然而,严苛的海洋环境极易引起油气管线钢腐蚀,特别是在海洋CO2系统中,快速增长的CO2排放导致海洋系统中HCO3^-和CO3^2-浓度增大,已成为影响海洋结构中金属材料腐蚀的重要因... 随着我国南海海域油气资源的开发,海洋油气管道里程迅速增加。然而,严苛的海洋环境极易引起油气管线钢腐蚀,特别是在海洋CO2系统中,快速增长的CO2排放导致海洋系统中HCO3^-和CO3^2-浓度增大,已成为影响海洋结构中金属材料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立模拟海洋干湿交替加速腐蚀试验模型,提出薄液层中电化学测试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方法,测试干湿交替环境中不同HCO3^-浓度下X100钢的腐蚀行为,利用SEM、XRD等方法表征试样表面腐蚀形貌和物相构成,揭示海洋干湿交替环境中HCO3^-浓度变化对X100钢腐蚀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海洋干湿交替条件下,X100钢腐蚀行为随着HCO3^-浓度增加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缓慢增长的特征,其应力腐蚀敏感性随薄液层中HCO3^-浓度增大而提高,断口形貌逐渐表现出脆性断裂特征;在HCO3^-浓度较高的环境中,电化学腐蚀阴极反应受到抑制,但是在Bockris机制作用下,HCO3^-离解反应为电化学阴极反应提供了额外的氢源,增大了试样的电化学腐蚀速率和应力腐蚀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00管线钢 海洋干湿交替环境 电化学腐蚀 应力腐蚀开裂 hco3^- 腐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蛋白对青海湖裸鲤肠道HCO^(-)_(3)排泄及酸碱平衡的影响
19
作者 李航 王萍 +5 位作者 来琦芳 史建全 周凯 高鹏程 祁洪芳 么宗利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8-307,共10页
为探索SLC蛋白抑制剂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肠道HCO^(-)_(3)排泄及酸碱调节的影响,实验设置淡水组及青海湖盐碱水组(以下简称湖水组),通过注射4,4′-二异硫氢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 为探索SLC蛋白抑制剂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肠道HCO^(-)_(3)排泄及酸碱调节的影响,实验设置淡水组及青海湖盐碱水组(以下简称湖水组),通过注射4,4′-二异硫氢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 disodium salt hydrate,DIDS)控制SLC家族(solute carrier family)蛋白活性,检测裸鲤肠道排泄HCO^(-)_(3)含量、血液血气指标以及肠道SLC4A1、SLC4A2、SLC4A4、SLC26A6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湖水组裸鲤的血液pH较淡水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_(CO_(2))显著降低(P<0.05),肠道排泄HCO^(-)_(3)浓度显著升高(P<0.05),肠道SLC4A1、SLC4A4、SLC26A6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在注射DIDS后,淡水组裸鲤血液pH及HCO^(-)_(3)浓度显著上升(P<0.05),P_(CO_(2))显著降低(P<0.05);湖水组裸鲤血液pH及HCO^(-)_(3)浓度也显著上升(P<0.05),肠道排泄HCO^(-)_(3)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裸鲤在盐碱环境下会增加肠道HCO^(-)_(3)排泄,但在SLC家族蛋白受到抑制后排泄量降低,相应的血液pH升高、酸碱失衡。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SLC家族蛋白可能对青海湖裸鲤适应高盐碱环境发挥了补偿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SLC蛋白 盐碱 hco^(-)_(3)排泄 酸碱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55钢在NaHCO_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7
20
作者 慕立俊 张军 +1 位作者 赵文轸 张春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7,共3页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J55钢在不同浓度NaHCO_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HCO_3^-质量浓度为1 g·L^(-1)和5 g·L^(-1)时,J55钢的EIS谱为单容抗弧,其末端收缩程度不同;当HCO_3^-质量浓度增大到10 g·L^(-1)时...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J55钢在不同浓度NaHCO_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HCO_3^-质量浓度为1 g·L^(-1)和5 g·L^(-1)时,J55钢的EIS谱为单容抗弧,其末端收缩程度不同;当HCO_3^-质量浓度增大到10 g·L^(-1)时,J55钢的EIS谱的高频区是一个容抗弧,低频区为感抗弧;当HCO_3^-质量浓度增大到30 g·L^(-1)时,阻抗谱由高频区的容抗弧和低频区的Warburg阻抗组成;当HCO_3^-质量浓度从1 g·L^(-1)增大到5 g·L^(-1)时,弥散指数增大,而从5 g·L^(-1)增大到30 g·L^(-1)时,弥散指数减小;HCO_3^-质量浓度从1 g·L^(-1)增大到5 g·L^(-1)时,腐蚀速率增大,而从5 g·L^(-1)增大到30 g·L^(-1)时,腐蚀速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55钢 hco3- 电化学阻抗谱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