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4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Object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Modeling Context 被引量:1
1
作者 Shuyang Li Wei Liang Qun Zha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7年第2期215-222,共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o recognize human-object interactions by modeling context between human actions and interacted objects.Human-object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is a challenging task due to severe occlusion b...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o recognize human-object interactions by modeling context between human actions and interacted objects.Human-object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is a challenging task due to severe occlusion between human and objects during the interacting process.Since that human actions and interacted objects provide strong context information,i.e.some actions are usually related to some specific objects,the accuracy of recognition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or both of them.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both global and local temporal features from skeleton sequences are extracted to model human actions.In the meantime,kernel features are utilized to describe interacted objects.Finally,all possible solutions from actions and objects are optimized by modeling the context between them.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object interaction action recognition object recognition modeling contex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sion of Convolutional Self-Attention and Cross-Dimensional Feature Transformationfor Human Posture Estimation
2
作者 Anzhan Liu Yilu Ding Xiangyang Lu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4年第4期346-360,共15页
Human posture estimation is a promine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s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motion recognition,and other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However,achieving highaccuracy in key point localization,which ... Human posture estimation is a promine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s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motion recognition,and other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However,achieving highaccuracy in key point localization,which is crucial for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contradicts the lowdetection accuracy of human posture detection models in practical scenarios.To address this issue,a human pose estimation network called AT-HRNet has been proposed,which combines convolu-tional self-attention and cross-dimensional feature transformation.AT-HRNet captures significantfeature information from various regions in an adaptive manner,aggregating them through convolu-tional operations within the local receptive domain.The residual structures TripNeck and Trip-Block of the high-resolution network are designed to further refine the key point locations,wherethe attention weight is adjusted by a cross-dimensional interaction to obtain more features.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network,AT-HRNet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COCO2017 dataset.Theresults show that AT-HRNet outperforms HRNet by improving 3.2%in mAP,4.0%in AP75,and3.9%in AP^(M).This suggests that AT-HRNet can offer more beneficial solutions for human posture est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posture estimation adaptive fusion method cross-dimensional interaction attention module high-resolution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交互(HCI)设计与人工智能(AI)之间的共生关系
3
作者 王琪 陈攀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5-145,共11页
人机交互(HCI)设计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结合,显著地推动了数字技术的革新。HCI旨在提供更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而AI则通过其智能算法增强了系统的学习与适应能力,让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自然和多样化。随着AI的不断发展,两者... 人机交互(HCI)设计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结合,显著地推动了数字技术的革新。HCI旨在提供更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而AI则通过其智能算法增强了系统的学习与适应能力,让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自然和多样化。随着AI的不断发展,两者的融合促进了用户体验的个性化和高效性,尤其在语音助手、智能推荐和自适应界面等应用中,极大提升了人与设备的互动质量。然而,AI的整合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隐私安全等问题挑战,尤其在平衡个性化服务与数据保护方面。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AI与HCI的深度融合可能会带来新的突破,特别是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情感计算等领域,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数字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人工智能 用户体验 智能系统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交互CT影像AI识别定位技术在C1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成永忠 尹晓冬 +5 位作者 刘飞 邓新恒 王朝鲁 崔书克 李永耀 闫威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目的:探讨人机交互智能软件识别定位Cl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精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4例C1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CT数据,其中男3例,女11例,年龄27~82岁,随机编号后,由1名高年资骨科医师在院内影像系统上阅片并测... 目的:探讨人机交互智能软件识别定位Cl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精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4例C1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CT数据,其中男3例,女11例,年龄27~82岁,随机编号后,由1名高年资骨科医师在院内影像系统上阅片并测量每例患者的尺偏角、桡骨高度、掌倾角、关节内台阶、关节内间隙等,依据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标准,分为复位组、非复位组。随后将数据依次导入人机交互智能软件,由1名低年资骨科医师识别分析,并测量出同人工测量同样的指标,依据同样标准分组后发现与人工测量信息一致(均复位组6例、非复位组8例,且组内数据两者一致)。继续在软件中对非复位数据行骨骼分割、骨折识别等处理,并生成包含骨折识别信息的诊断报告8份。最后针对需要复位的6例数据,由高年资医师和低年资医师分别在院内影像系统和软件中识别分析,分别判断出每例数据中需要复位的骨折块,由另2名高年资骨科医师核实两者所识别的骨块一致后,再进行骨块位移信息测量;两者在各自系统中分别测量出每1骨块在X轴(内外)、Z轴(前后)、Y轴(上下)上的位移、旋转角度等信息,同时软件组对数据进行骨折识别,并生成包含所有骨块位移信息、骨折识别信息的诊断报告6份。两者分别将各自数据录入数据表中。结果:依据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标准,两组均得出6例复位、8例非复位数据,且分组数据一致;经配对样本t检验,人工和软件测量14例数据的尺偏角、桡骨高度、关节内台阶、掌倾角、关节内间隙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识别方面,软件识别出10例C型骨折,4例数据识别为B型;6例复位数据,每例数据两种测量方式均分割出2个骨块,每组12个骨块,经判定发现所识别骨块一致,经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人工和软件测量骨块X、Y、Z轴位移、旋转角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机交互CT影像AI识别定位软件在测量C1型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学参数方面效能与人工测量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人机交互 计算机断层扫描 AI识别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数字人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赵一鸣 郑乔治 沈校亮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6,共16页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be Studio软件设计虚拟数字人教学的视频材料,招募用户观看教学视频并测量用户的主观感受,对在线学习中虚拟教师授课的情境进行探究。[结果/结论]虚拟数字人的吸引力、拟人化特征通过用户对虚拟数字人的态度和学习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积极影响在线学习效果,拟人化到学习效果的中介路径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准社会互动对学习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对学习效果存在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人 虚拟人 虚拟教师 学习效果 准社会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N的人机交互手势行为识别方法
6
作者 张富强 白筠妍 穆慧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改善现有手势识别算法需要大量训练数据的现状,针对识别准确率不高、识别过程复杂等问题,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和变分自编码器,引入标签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AN模型的人机交互手势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分别添... 为改善现有手势识别算法需要大量训练数据的现状,针对识别准确率不高、识别过程复杂等问题,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和变分自编码器,引入标签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AN模型的人机交互手势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分别添加改进InceptionV2和InceptionV2-trans结构增强模型的特征还原能力;其次,在各组成网络中进行条件批量归一化(CBN)处理改善过拟合,以Mish激活函数代替ReLU函数提升网络性能;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以较少的样本获得100%的分类准确率,且收敛时间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手势识别 条件批量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艺术设计理念的农业采摘机器人外观优化设计
7
作者 刘臻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218,共5页
农业采摘机器人能够自动执行采摘任务,可在不受季节、天气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连续工作,确保了农作物的及时采摘和处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然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机器人设计仅关注功能和效率,忽视了外观设计对用户体验和农业... 农业采摘机器人能够自动执行采摘任务,可在不受季节、天气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连续工作,确保了农作物的及时采摘和处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然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机器人设计仅关注功能和效率,忽视了外观设计对用户体验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为此,基于艺术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背景和优势,分析了农业采摘机器人的使用环境和用户需求,提出了针对流线型外观、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的优化设计原则,通过实例展示了几种基于艺术设计理念的农业采摘机器人外观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评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外观优化 造型设计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用户与智能系统的多层次人机共融理论探索
8
作者 黄晗静 饶培伦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5,共13页
发展智慧养老是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既能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又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然而,当前智慧养老系统的应用仍面临老年人接受度较低、交互效能较低、信任度较低、责任分配不明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研究... 发展智慧养老是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既能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又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然而,当前智慧养老系统的应用仍面临老年人接受度较低、交互效能较低、信任度较低、责任分配不明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从用户需求、交互行为、人机信任、人机责任多层次构建老年用户与智能系统人机共融的理论框架,深入探究用户特征、系统属性、情境因素对人机共融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在用户需求、交互行为层次,构建用户画像、需求模型与交互行为模型,优化智能系统属性,提升老年用户的接受度、交互效能;在人机信任层次,探究老年用户与智能系统的人机动态信任发展规律,剖析各类因素对动态信任的综合影响机理,提升老年用户使用行为的持续性和人机关系的稳定性;在人机责任层次,面对智能系统应用可能带来的正面、负面结果,剖析各类因素对人机责任归因的影响机制,促进更好的人机协同。开展本研究可促进人机共融理论的发展,为智能系统的适老化设计与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共融 用户需求 交互行为 人机信任 人机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的煤炭企业管理信息系统HCI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常春 杨炳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143,共2页
主要是基于对现有的人机交互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人机交互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煤炭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上加以实现。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管理信息系统 人机交互 界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梦薇 黄芊 +5 位作者 冯丽凤 黄媛 蔡小明 高宇 王天西 潘城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0-237,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冷冻脱脂,以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14种母乳低聚... 本研究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冷冻脱脂,以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14种母乳低聚糖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94,在两种乳基试样的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0.3%~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0.7%~9.7%(n=6),方法检出限为0.002~0.048μg/mL。此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快速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乳粉 母乳低聚糖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HUMAN COGNITIVE MODEL FOR TIME DEPENDENT OPERATOR BEHAVIOR IN CHINESE NPP
11
作者 黄祥瑞 高佳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1998年第1期31-35,共5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issues on human reliability model of time dependent human behavior. Some results of the crew reliability experiment on Tsinghua training simulator in China are given, Meanwhile, a case of ca...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issues on human reliability model of time dependent human behavior. Some results of the crew reliability experiment on Tsinghua training simulator in China are given, Meanwhile, a case of calculation for human error probability during anticipated transient without scram (ATWS) based on the data drew from the recent experiment is off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 analysis cognitive model human error behavior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的多维交互智能皮影系统
12
作者 赵健文 曾军英 +4 位作者 秦传波 张仲衡 吴健涛 吴柳 倪梓隽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第3期56-60,67,共6页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皮影戏,提出了一套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的多维交互智能皮影系统,包括皮影机器人和虚拟皮影人。该系统应用了人体姿态估计网络,使用运动算法计算骨骼旋转角度,并设计了一款类人体机械结构应用到皮影上,可以与观众进...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皮影戏,提出了一套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的多维交互智能皮影系统,包括皮影机器人和虚拟皮影人。该系统应用了人体姿态估计网络,使用运动算法计算骨骼旋转角度,并设计了一款类人体机械结构应用到皮影上,可以与观众进行多维交互。为了优化皮影系统的流畅性,文章提出了针对皮影戏表演特点的基于透视投影约束的三维关键点优化方案和防遮挡策略。在输出上,增加了卡尔曼滤波,在Jetson AGX上将模型轻量化,并实现了TensorRT加速。经过这些模块处理后,皮影系统的识别准确度和动作流畅度都得到了不小于30%的提升,帧速率达到了33帧/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体姿态估计 多维交互 皮影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可适应性的嵌入式设备HCI方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秋茸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在嵌入式系统工程开发及现场施工实践中,为了解决由于嵌入式系统资源退化引起的人机交互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从可适应性角度讨论,分析了嵌入式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HCI)的可适应性需求,应该针对资源退化提供一种HCI自适应的解决办法,... 在嵌入式系统工程开发及现场施工实践中,为了解决由于嵌入式系统资源退化引起的人机交互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从可适应性角度讨论,分析了嵌入式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HCI)的可适应性需求,应该针对资源退化提供一种HCI自适应的解决办法,故对于嵌入式设备交互特点进行了研究,详细描述了嵌入式设备的HCI模型和内存结构的建立,并给出具有实践意义的HCI可适应性策略,最后以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从实例可知,为嵌入式系统的项目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人机交互 可适应性 多重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女性夜跑问题的产品设计研究——以智能陪跑机器人为例
14
作者 龚思行 周俊良 +1 位作者 贾鸥 杨焰奇 《上海包装》 2025年第3期201-203,共3页
近年来,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注重健身锻炼,其中夜跑尤其受到都市青年女性的喜爱。分析了城市女性夜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城市女性夜跑问题的产品设计方案和创新点,以期为相关产品设计... 近年来,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注重健身锻炼,其中夜跑尤其受到都市青年女性的喜爱。分析了城市女性夜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城市女性夜跑问题的产品设计方案和创新点,以期为相关产品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人机交互 夜跑 健身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对博士后工作幸福感影响的研究——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视角
15
作者 张佳 周梦如 刘智慧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9,I0006,共12页
数字赋能为学术研究带来新机遇,AI科研工具成为除导师外另一大影响博士后工作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视角,基于Nature“全球博士后”2023年数据库调查数据,探讨与导师的人际互动和与AI的人机互动这两种工作资源与... 数字赋能为学术研究带来新机遇,AI科研工具成为除导师外另一大影响博士后工作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视角,基于Nature“全球博士后”2023年数据库调查数据,探讨与导师的人际互动和与AI的人机互动这两种工作资源与博士后工作压力、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际互动能够提升博士后工作幸福感,且工作压力起到负向中介作用;人机互动则会负向影响博士后的工作幸福感,且工作压力未发生有效的中介效应。建议:完善导师多样化指导制度,优化导师结构性指导效度;规范AI科学化使用,实现教育数字化轻型;建立“人际+人机”双向协路径,稳定工作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 工作幸福感 人际互动 人机互动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中虚实匹配的位姿估计方法研究
16
作者 齐博源 苏想 +1 位作者 冯昊龙 李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8期32-35,共4页
基于混合现实的可视化技术,弥补传统视角的局限性,是智能制造领域提升设计精度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然而因为实际环境中各种误差的影响,在混合现实中进行可视化时位姿估计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无法准确实现可视化效果。为此,针对智能制... 基于混合现实的可视化技术,弥补传统视角的局限性,是智能制造领域提升设计精度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然而因为实际环境中各种误差的影响,在混合现实中进行可视化时位姿估计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无法准确实现可视化效果。为此,针对智能制造环境中的特殊需求,提出一种虚实空间匹配的位姿估计方法。基于MR平台通过使物体刚性连接来设计定位算法实现虚拟物体位姿估计的标定,设计人机交互方案,并构建应用于CFD物理场结果的可视化场景,达到虚实匹配的效果。最终发布为一个通用平台(UWP)应用,使其能在多种设备上运行,从而支持智能制造领域的跨设备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混合现实 位姿估计 人机交互 虚实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技术下的康复医疗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
17
作者 李易鸿 郑伯森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7期168-170,共3页
本文探讨了脑机接口(BCI)技术下的康复医疗产品设计及其对提高患者康复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了一种与康复医疗产品交互的新方法,可以绕过传统的肌肉控制方式,直接利用用户的神经信号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本研究首先... 本文探讨了脑机接口(BCI)技术下的康复医疗产品设计及其对提高患者康复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了一种与康复医疗产品交互的新方法,可以绕过传统的肌肉控制方式,直接利用用户的神经信号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本研究首先回顾了BCI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分类,再对康复医疗产品设计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归纳出可访问性不足、缺乏友善体验和科技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三大设计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人机合一与人机交互结合、关爱设计与心理需求结合以及人工智能与隐私保护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技术 康复医疗产品 人机交互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达技术的人机交互界面优化设计研究
18
作者 刘陈昂 魏任雄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3期24-28,33,共6页
为了提升人机交互界面的布局合理性,增强用户满意度,研究基于视觉传达技术的人机交互界面优化设计方法。利用三维空间重建方法,从人机交互界面视觉传达图像的中心点出发,依据视觉传达图像平行曲线的中心以及局部脊线,三维重建视觉传达... 为了提升人机交互界面的布局合理性,增强用户满意度,研究基于视觉传达技术的人机交互界面优化设计方法。利用三维空间重建方法,从人机交互界面视觉传达图像的中心点出发,依据视觉传达图像平行曲线的中心以及局部脊线,三维重建视觉传达图像。计算视觉传达图像三维重建结果中各视觉感知元素的视觉传达指数。以人机交互界面的视觉传达指数最大为目标,构建人机交互界面优化模型。选取粒子群算法求解人机交互界面优化模型,引入动态惯性权重改进粒子群算法,输出人机交互界面的优化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界面中视觉感知元素的高效布局,人机交互界面优化设计后的峰值信噪比高于3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技术 人机交互 界面优化设计 三维重建 粒子群算法 动态惯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聚合物“大脑”的奥秘:液晶聚合物——材料智能的未来之旅
19
作者 游雨欣 Mert O ASTAM 刘丹青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材料智能(Material Intelligence,MI)作为一项新兴领域,正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变革潜力,引领着科技新潮流。与局限于数字虚拟架构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不同,MI通过赋予材料自适应与动态响应的物理功能,打破了传统智能边... 材料智能(Material Intelligence,MI)作为一项新兴领域,正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变革潜力,引领着科技新潮流。与局限于数字虚拟架构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不同,MI通过赋予材料自适应与动态响应的物理功能,打破了传统智能边界,为构建新一代智能系统开辟了道路。液晶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s,LCP)作为具备高度刺激响应特性与卓越可塑性的材料,不仅契合MI的功能需求,更因其灵活的适配能力成为人机交互场景中的优选。本篇观点性论文聚焦于LCP,深入探讨了MI在推动人机交互功能创新中的潜力。为科学地解析MI的本质与潜力,本文在开篇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以系统化方式定义与分类MI。本文特别指出,传统基于心理学的术语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适配材料智能与生物认知机制之间的本质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剖析了LCP在实现驱动行为、材料记忆功能,以及“学习”与“遗忘”动态特性中的核心作用,并详细介绍了其驱动机理和技术路径,概述了LCP从基础聚合物向智能化材料转变的渐进过程。最后,我们展望了具备MI能力的LCP在多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并提出了一系列探索未来应用的战略性建议。我们坚信,MI的崛起将为科学与社会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成为驱动技术进化与创新的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聚合物 材料智能 软体机器人 人机交互 材料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人车交互的实现方法
20
作者 谢璞光 王富强 郑海申 《汽车电器》 2025年第1期4-6,共3页
文章针对人车交互的实现逻辑进行说明,从功能实现的方法、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讲解。用户通过语音控制车辆,使车辆能够理解并响应用户的指令,以便重新定义人与汽车的交互方式,实现车辆操作的便捷化,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物理交互... 文章针对人车交互的实现逻辑进行说明,从功能实现的方法、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讲解。用户通过语音控制车辆,使车辆能够理解并响应用户的指令,以便重新定义人与汽车的交互方式,实现车辆操作的便捷化,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物理交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智能化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