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39-1440,共2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效果.方法:选择并纳入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48例进行分组研究.Ⅰ组以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治疗,Ⅱ组以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阿德...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效果.方法:选择并纳入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48例进行分组研究.Ⅰ组以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治疗,Ⅱ组以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年时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Ⅱ组治疗1年时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差异经x2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一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效果确切,可促进HBeAg、HBV-DNA转阴和提高血清学转换率,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hbeag阳性慢性乙肝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其他抗乙肝病毒药物对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对比(英文) 被引量:10
2
作者 邓珍珍 王春江 +2 位作者 李佐军 李兵 刘世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93-1207,共1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来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nterferon,PEG-IFN)α与IFNα、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和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对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3个主要的中文数据库(万... 目的:通过Meta分析来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nterferon,PEG-IFN)α与IFNα、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和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对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3个主要的中文数据库(万方、维普和CNKI),检索年限为1966年到2012年。由两名评价员对纳入的有关PEG-IFNα治疗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独立进行评价。结果:14个随机对照试验符合最终的纳入条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EG-IFNα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浆清除率和肝纤维化的改善率均高于IFN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IFNα对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eAg血浆清除率明显优于ET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体的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eAg血浆清除率较低。PEG-IFNα与ADV的联合用药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ADV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IFNα对血浆HBsAg清除率和其他几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相比无明显优势。结论:PEG-IFNα对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而对PEG-IFNα的联合用药对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益处和危害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IFNa Meta分析 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预测因素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晶 陈小苹 +4 位作者 陈学福 陈文莉 陈仁 马晓军 罗晓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9-853,共5页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2周的临床疗效并探讨HBeAg血清转换预测因素。方法:100例入组患者,口服替比夫定600 mg,每天1次,治疗52周进行疗效评估。以52周出现HBeAg血清转换有无为应变量,以年龄、性别、基线ALT、基线H...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2周的临床疗效并探讨HBeAg血清转换预测因素。方法:100例入组患者,口服替比夫定600 mg,每天1次,治疗52周进行疗效评估。以52周出现HBeAg血清转换有无为应变量,以年龄、性别、基线ALT、基线HBeAg、基线HBV DNA、治疗期间HBV DNA变化模式(12、24、36周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治疗期间HBeAg变化模式(12、24、36周HBeAg下降>1 log及12、24、36周HBeAg下降>2 log)1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替比夫定治疗52周完全病毒学应答率81%,HBeAg血清转换率31%,病毒学突破率4%。治疗52周时HBeAg血清转换与基线HBeAg值相关(P<0.01),而与基线ALT值和基线HBV DNA无相关性。其中基线HBeAg≤500 PEIU/ml与HBeAg>500 PEIU/ml的患者52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按其作用强弱依次为:24周时HBeAg下降>2 log PEIU/ml;12周时HBeAg下降>1 log PEIU/ml;基线HBeAg值,HBV DNA未能进入。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2周HBeAg血清转换的预测因素以24周HBeAg下降>2 log PEIU/ml的预测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 hbeag血清转换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和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萍 齐钧 +1 位作者 王怡 王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治疗前后不同时相点血清IFN-γ、IL-4的水平、Th1/Th2比值以探讨阿德福韦治疗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阿德福韦治疗前、治疗16周、52周和132周患者血清,其中完全应答组14例,非...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治疗前后不同时相点血清IFN-γ、IL-4的水平、Th1/Th2比值以探讨阿德福韦治疗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阿德福韦治疗前、治疗16周、52周和132周患者血清,其中完全应答组14例,非完全应答组16例及健康对照组10例,ELISA检测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完全应答组各时相点IFN-γ水平显著高于部分应答组(P均<0.05)及正常对照组(P<0.05),部分应答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完全应答组IL-4水平在治疗后逐渐下降,部分应答组变化不大;两组Th1/Th2比值均有所上升,但完全应答组升高显著。结论阿德福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应答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 阿德福韦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指标 被引量:5
5
作者 林荣芳 王长连 +1 位作者 黄品芳 林丽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至少48周的HBeAg(+)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按治疗48周时发生血清学应答与否分成A组与B组,比较...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至少48周的HBeAg(+)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按治疗48周时发生血清学应答与否分成A组与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基线)和治疗4,12,24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HBV-DNA载量及下降幅度、HBeAg定量及下降幅度。结果 A组基线ALT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而治疗4,12,24周两组ALT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两组的HBV-DNA载量对数值及降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24周的HBeAg定量及降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降≥2log10者48周血清学应答率较高。结论 HBeAg(+)CHB患者基线ALT水平、治疗过程HBV-DNA载量及降幅和治疗12,24周的HBeAg定量及降幅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48周的血清学应答具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hbeag阳性 肝炎 乙型 慢性 疗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成人HBeAg阳性免疫耐受慢性HBV感染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娟 高润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0-430,共1页
【据《Hepatology》2018年12月报道】题: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成人HBeAg阳性免疫耐受慢性HBV感染者中的应用(作者Feld JJ等)使用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单药治疗在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阶段通常不被推荐。对高水平HBV DNA与肝... 【据《Hepatology》2018年12月报道】题: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成人HBeAg阳性免疫耐受慢性HBV感染者中的应用(作者Feld JJ等)使用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单药治疗在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阶段通常不被推荐。对高水平HBV DNA与肝细胞癌相关的认识增加了人们对免疫耐受阶段HBV治疗的兴趣。小型儿童研究证实了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效果。该研究旨在评估恩替卡韦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在成人免疫耐受阶段慢性HBV感染者中联合使用的安全性及疗效。HBV DNA载量 >10^7 IU/ml和ALT≤1.5倍正常值上限(ULN)(男性≤45 U/L,女性≤30 U/L)的HBeAg阳性成人接受恩替卡韦0.5 mg/d,治疗8周,随后联合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周,治疗40周。主要终点是48周治疗结束后HBeAg阴转,HBV DNA≤1000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慢性HBV感染者 hbeag阳性 免疫耐受 恩替卡韦 成人 Hepatology hbeag阴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阴性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系统生物学相关指标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晨 林承宇 +1 位作者 梁惠卿 杨嘉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681-684,共4页
HBe Ag阴性慢性乙肝其发病机制为前C区基因变异和/或基本核心启动子(BPC)导致HBe Ag表达下降,使乙肝病毒容易逃避免疫清除,而基因变异、病毒逃逸、免疫系统等无不与系统生物学相关,且生物学技术是HBe Ag阴性慢性乙肝相关诊断的重要手段... HBe Ag阴性慢性乙肝其发病机制为前C区基因变异和/或基本核心启动子(BPC)导致HBe Ag表达下降,使乙肝病毒容易逃避免疫清除,而基因变异、病毒逃逸、免疫系统等无不与系统生物学相关,且生物学技术是HBe Ag阴性慢性乙肝相关诊断的重要手段,是生物系统结构的基础核心。相较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来说,HBe Ag的缺失使得HBe Ag阴性慢性乙肝缺少一个有利的免疫应答观察指标,在治疗上增加了难度,且较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中医在治疗肝病的研究上有较多经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肝病的优势,中医证型的确定对疾病的预后及治疗十分关键,然而HBe Ag阴性慢性乙肝的中医证型缺乏明确的理化指标,因此将HBe Ag阴性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系统生物学相关指标深入研究,并寻找特异性的系统生物学标志,将提高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水平。文章将从系统生物学方面探讨与HBe Ag阴性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阴性慢性乙肝 中医证型 系统生物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肝脏病理、血清学检查五年回访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卫 陆忠华 +4 位作者 邓俊 裴豪 朱银芳 丁虹 黄利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转归。方法对52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临床症状、肝活检及血清学检查的动态观察研究。结果5年间,52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12例出现临床显性发病,约占总数的23... 目的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转归。方法对52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临床症状、肝活检及血清学检查的动态观察研究。结果5年间,52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12例出现临床显性发病,约占总数的23.1%。其中13例行2次肝活检,原肝组织正常者几年内相对稳定,病理很少变化,原有病理改变者不易恢复。HBsAg年转阴率为1.2%。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极大多数有异常,临床是否发病与肝脏炎症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肝活检 肝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恩替卡韦方案中加入聚乙二醇干扰素能够提高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答率
9
作者 李青权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11-711,共1页
【据EASL2014年报道】题:一项为期96周的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ARES研究)发现:在恩替卡韦方案中加入聚乙二醇干扰素能够提高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答率在恩替卡韦方案中加入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的安全性及能否... 【据EASL2014年报道】题:一项为期96周的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ARES研究)发现:在恩替卡韦方案中加入聚乙二醇干扰素能够提高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答率在恩替卡韦方案中加入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的安全性及能否增加反应率仍然不为人所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聚乙二醇干扰素 hbeag阳性 恩替卡韦 应答率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反应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探讨
10
作者 朱飞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疗效预测 HBVDNA含量 治疗 核苷酸类似物 抑制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蔺咏梅 杨雪亮 +5 位作者 叶峰 张曦 孔颖 唐甜甜 张健 蔺淑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5-658,689,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日给予0.5mg恩替卡韦治疗,于治疗0、12、24、48周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IFN-γ及IL-4水平,并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日给予0.5mg恩替卡韦治疗,于治疗0、12、24、48周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IFN-γ及IL-4水平,并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7-H1mRNA水平。结果 1应答组患者PBMCs中B7-H1mRNA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呈进行性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5),而无应答组该指标在治疗过程中无显著变化(P=0.466);2应答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呈上升趋势(P<0.05),无应答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虽也呈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应答组患者的血清IL-4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表现为持续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应答组患者的血清IL-4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不仅具有抑制病毒作用,而且具有促进免疫恢复和调节的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减少抑制性共刺激分子B7-H1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hbeag阳性 免疫调节 B7-H1 慢性乙型肝炎 IFN-Γ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序贯/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晓艳 程勇前 +1 位作者 张政 赵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9-91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核苷(酸)类似物(NAs)序贯/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17年3月25日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目的系统评价核苷(酸)类似物(NAs)序贯/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17年3月25日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NAs抗病毒治疗产生病毒学应答后,序贯/序贯联合Peg-IFN治疗CHB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治疗结束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sAg阴转率。结果最终纳入9个研究,NAs序贯Peg-IFN研究4个,NAs序贯联合Peg-IFN研究5个。治疗结束时,与单用NAs相比,NAs序贯/序贯联合Peg-IFN治疗可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31.2%vs 11.7%,OR=3.69,95%CI为2.43~5.60,P<0.01),提高HBsAg阴转率(11.5%vs 0.5%,OR=9.31,95%CI为2.72~31.89,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NAs序贯Peg-IFN治疗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对照组[25.3%(42/166)vs 10.0%(17/170),OR=3.1,95%CI为1.66~5.79,P<0.01];NAs序贯联合Peg-IFN治疗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对照组[36.8%(63/171)vs 13.5%(23/171),OR=4.24,95%CI为2.41~7.46,P<0.01]。序贯/序贯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多见,大多数可耐受或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HBeAg阳性CHB抗病毒治疗中,应用NAs产生病毒学应答后,序贯/序贯联合Peg-IFN治疗48周可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sAg阴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 慢性乙型肝炎 序贯治疗 hbeag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序贯治疗应答不佳HBeAg(+)慢性乙肝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廖志雄 罗亚辉 程良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HBeAg(+)患者治疗应答不佳转用替诺福韦酯序贯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更好的治疗慢性乙肝HBeAg(+)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乙肝HBe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延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HBeAg(+)患者治疗应答不佳转用替诺福韦酯序贯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更好的治疗慢性乙肝HBeAg(+)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乙肝HBe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延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的延用组和转用替诺福韦酯序贯治疗的转用组各4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eAg和HBV-DNA含量、肝功能指标(TBIL、TC、INR比值)、血清学应答和生化学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恶心/乏力、皮疹)发生情况。结果:延用/转用12个月比较,转用组HBeAg、HBV-DNA低于延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用/转用12个月比较,转用组TBIL含量高于延用组、转用组INR比值低于延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用/转用12月进行组间比较,转用组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延用组,转用组HBeAg、ALT复常率高于延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转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肝HBeAg(+)患者治疗应答不佳转用替诺福韦酯序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hbeag(+) 应答不佳 替诺福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关于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Brouwer WP 王欢 赵旭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7-37,共1页
恩替卡韦可以强有力地抑制HBV的复制,但是需要长期治疗。荷兰鹿特丹Erasmus MC大学医学中心的Brouwer WP等人通过一项全球、开放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是否可以提高病毒学应答效率。他们初始采用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可以强有力地抑制HBV的复制,但是需要长期治疗。荷兰鹿特丹Erasmus MC大学医学中心的Brouwer WP等人通过一项全球、开放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是否可以提高病毒学应答效率。他们初始采用恩替卡韦(0.5 mg/d)单药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代偿性肝病患者,在治疗24周后,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180μg/周)治疗组和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治疗至48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聚乙二醇干扰素 恩替卡韦 长期治疗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ERASMUS 大学医学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文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经综合保肝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加用聚乙二醇...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经综合保肝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的水平,以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与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ALT、TBIL、ALB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都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30.0%)与HBV DNA转阴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15.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状态,同时提高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与HBV DNA转阴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拉米夫定 血清转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拉米夫定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勇刚 张召娅 董明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3-74,共2页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部分患者早期无应答或不充分应答,继续使用疗效也差,且易导致HBV耐药变异。阿德福韦酯抗病毒作用较弱,不易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恩替卡韦抗病毒作用强,但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承担其费用。我院近几年来对HBeAg...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部分患者早期无应答或不充分应答,继续使用疗效也差,且易导致HBV耐药变异。阿德福韦酯抗病毒作用较弱,不易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恩替卡韦抗病毒作用强,但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承担其费用。我院近几年来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用拉米夫定治疗无应答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a1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治疗 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疗效观察 无应答 胸腺肽α1 早期病毒学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抗病毒应答停药后复发的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勇刚 雷红 +1 位作者 董明珍 张召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5-76,共2页
拉米夫定能迅速显著抑制HBVDNA复制,使HBVDNA浓度下降,肝脏炎症减轻,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肝组织学,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但部分患者停用拉米夫定后导致病情复发。近几年我院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应答... 拉米夫定能迅速显著抑制HBVDNA复制,使HBVDNA浓度下降,肝脏炎症减轻,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肝组织学,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但部分患者停用拉米夫定后导致病情复发。近几年我院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应答停药后复发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胸腺肽a1和苦参素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停药后复发 抗病毒应答 拉米夫定 治疗应答 HBVDNA复制 DNA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8
作者 唐海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135-2136,共2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即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56)和阿德福韦酯单独治疗组(单独治...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即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56)和阿德福韦酯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56),对两组患者的ALT复常、HBVDNA和HBeAg阴转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隋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6周的ALT复常率96.4%,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8.6%(P〈0.05),治疗后24周、36周的HBV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后48周的BeAg阴转率28.6%,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17.996(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血清HBV RNA可预测经NUC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清除和转换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扬 郑素军 +3 位作者 鲁凤民 WANG Y LIAO H DENG Z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82-1882,共1页
HBV感染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挑战。HBeAg阳性CHB接受NUC治疗后实现HBeAg清除或转换,提示患者获得部分免疫控制,是HBsAg清除或血清转换的先决条件。寻找可精准预测NUC治疗下HBeAg清除或转换的标志物,有重要临床意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HBV感染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挑战。HBeAg阳性CHB接受NUC治疗后实现HBeAg清除或转换,提示患者获得部分免疫控制,是HBsAg清除或血清转换的先决条件。寻找可精准预测NUC治疗下HBeAg清除或转换的标志物,有重要临床意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郑素军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团队发现基线、NUC治疗6及12个月时低水平血清HBV RNA可精准预测CHB接受长期NUC治疗的HBeAg清除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公共卫生 血清HBV hbeag阳性 HBV感染 北京佑安医院 血清转换 NUC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郑自华 张立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hbeag阴性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HBV感染者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eag阳性 公共卫生问题 乙型肝炎病毒 抗-H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