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预测因素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晶 陈小苹 +4 位作者 陈学福 陈文莉 陈仁 马晓军 罗晓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9-853,共5页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2周的临床疗效并探讨HBeAg血清转换预测因素。方法:100例入组患者,口服替比夫定600 mg,每天1次,治疗52周进行疗效评估。以52周出现HBeAg血清转换有无为应变量,以年龄、性别、基线ALT、基线H...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2周的临床疗效并探讨HBeAg血清转换预测因素。方法:100例入组患者,口服替比夫定600 mg,每天1次,治疗52周进行疗效评估。以52周出现HBeAg血清转换有无为应变量,以年龄、性别、基线ALT、基线HBeAg、基线HBV DNA、治疗期间HBV DNA变化模式(12、24、36周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治疗期间HBeAg变化模式(12、24、36周HBeAg下降>1 log及12、24、36周HBeAg下降>2 log)1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替比夫定治疗52周完全病毒学应答率81%,HBeAg血清转换率31%,病毒学突破率4%。治疗52周时HBeAg血清转换与基线HBeAg值相关(P<0.01),而与基线ALT值和基线HBV DNA无相关性。其中基线HBeAg≤500 PEIU/ml与HBeAg>500 PEIU/ml的患者52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按其作用强弱依次为:24周时HBeAg下降>2 log PEIU/ml;12周时HBeAg下降>1 log PEIU/ml;基线HBeAg值,HBV DNA未能进入。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2周HBeAg血清转换的预测因素以24周HBeAg下降>2 log PEIU/ml的预测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 hbeag血清转换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IL-37的水平与HBeAg血清转换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晶晶 李庆彦 +3 位作者 管珊 刘春华 贺玉凯 陶昌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45-1548,1552,共5页
目的:观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接受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期间外周血IL-37表达的变化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HBeAg阳性的CHB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20例为本院健康志愿者。检测各... 目的:观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接受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期间外周血IL-37表达的变化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HBeAg阳性的CHB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20例为本院健康志愿者。检测各组血清中IL-37、IL-6、CRP的水平。并于0、12、24、36、48周动态观察IL-37表达的变化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CHB患者血清中IL-3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q=22.716,P<0.01)。经抗病毒治疗后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中IL-37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19.480,P<0.001)。IL-37与ALT、IL-6、CRP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697,0.725,0.895,P均<0.001),与HBV DNA无相关性(r=0.136,P>0.05)。结论: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IL-37可能参与了HBV感染的过程,并能够反映肝脏炎症的程度。经过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IL-37可能参与了HBeAg血清学转换的过程。IL-37可作为慢性乙肝治疗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37 替比夫定 hbeag血清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配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小梅 王凤敏 +2 位作者 张艺凡 李平 卢秉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配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对HBeAg血清学转换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诊治的HBeAg阳性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配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对HBeAg血清学转换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诊治的HBeAg阳性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0.5 mg空腹口服,每日1次,研究组在恩替卡韦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的中药方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治疗48周后两组临床疗效、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并评价肝功能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HBeAg血清转换率为25.00%,HBeAg阴转率为28.33%,HBV DNA阴转率为95.00%,均优于对照组的18.33%、20.00%、8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谷丙转氨酶(ALT)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配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能更好地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 hbeag血清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A、IL-1B、IL-17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治疗HBeAg血清学转换的遗传关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俊秋 何登明 +4 位作者 晏泽辉 陶诗奇 徐城 朱鹏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9-844,共6页
目的通过遗传关联研究观察慢性HBV感染免疫相关重要细胞因子IL-12、IL-1B、IL-17的基因多态性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HBe Ag血清学转换之间的关联。方法对109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3个月进行肝功能、乙肝标... 目的通过遗传关联研究观察慢性HBV感染免疫相关重要细胞因子IL-12、IL-1B、IL-17的基因多态性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HBe Ag血清学转换之间的关联。方法对109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3个月进行肝功能、乙肝标志物、HBV DNA检测,进行HBe Ag血清学转换评估,治疗24个月时的应答情况作为判定应答与否的标准。发生HBe Ag血清学转换者为应答组;未发生HBe Ag血清学转换者为无应答组;分析IL-12A rs568408、IL-1B rs1143623、IL-17A rs8193036基因型与HBe Ag血清学转换之间的关联。结果 29例获得HBe Ag血清学转换(应答组),80例未获得HBe Ag血清学转换(无应答组),总体应答率26.6%。IL-12A rs568408与HBe Ag血清学转换显著相关,GA基因型发生HBe Ag血清转换的易感性显著高于GG基因型[OR=3.72(1.34~10.32),P=0.012]。未发现IL-1B rs1143623[OR=1.99(0.72~5.44),P=0.17]和IL-17A rs8193036[OR=1.54(0.32~7.33),P=0.60]与HBe Ag血清学转换存在关联。结论 IL-12A rs568408与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治疗HBe Ag血清学转换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恩替卡韦 单核苷酸多态性 hbeag血清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eAg血清学转换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剑 徐朝艳 +3 位作者 王程 王战会 陈金军 侯金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335-2336,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了在我科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163例HBeAg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年龄、性别、肝功能、HBVDNA水平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HBeAg累积血清学...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了在我科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163例HBeAg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年龄、性别、肝功能、HBVDNA水平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HBeAg累积血清学转换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1年为16.08%,2年为33.75%,3年为47.00%。治疗前ALT水平高于3倍正常上限(120IU/L)者发生血清学转换比例明显高于低于3倍正常上限者。结论: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ALT水平较高者获得持续应答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拉米夫定 血清 hbeag血清转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1和IFN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血清学应答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胡璇 叶俊钊 +3 位作者 廖献花 邵琮翔 李福曦 钟碧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985-2989,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IL-21)及其受体(IL-21R)和干扰素(IFN)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血清学应答的关系。方法 200例慢性HBV感染且抗病毒治疗3年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组50例,对照组150例),检测常规、生化和病毒学指标。Mass...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IL-21)及其受体(IL-21R)和干扰素(IFN)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血清学应答的关系。方法 200例慢性HBV感染且抗病毒治疗3年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组50例,对照组150例),检测常规、生化和病毒学指标。MassArray技术检测200个样本IL-21及其受体和IFN相关15个位点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并分析SNP与HBeAg血清学转换及HBsAg下降幅度间的关系。结果 15个位点中共7个HBeAg血清学转换阳性关联位点,分别是IL-21 rs12505138(A> G)、rs17005929(T> C)、rs6840978(C> T),IL-21R rs8057551(A> G)、rs8061992(C> A)、rs3093301(T> C)和IFNA rs1831391(A> C),以上7个位点在HBeAg血清学转换组中相应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其中IL-21 rs12505138、rs17005929和IFNA rs1831391为新发现的位点。126例继续原抗病毒药物治疗并完成48周随访患者数据提示携带IFNA17 rs1831391 CC基因型与HBsAg下降幅度独立相关(P=0.027,95%CI:-0.122^-0.008)。结论本研究发现7个HBeAg血清学转换阳性关联位点,包括3个新发现的位点,有助于预测乙型肝炎治疗中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IL-21 hbeag血清转换 HBsAg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病毒应答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照华 秦来英 +2 位作者 刘葵花 王磊 王耀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研究影响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的因素。对119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12、24和48周时对ALT水平、HBVDNA和HBeAg定量进行检测,并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对HBeAg血清转换率进行分析。发现治疗前ALT≥3×ULN、HBV... 研究影响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的因素。对119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12、24和48周时对ALT水平、HBVDNA和HBeAg定量进行检测,并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对HBeAg血清转换率进行分析。发现治疗前ALT≥3×ULN、HBVDNA<1.5×104fg/ml、出现早期病毒应答者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P<0.01或<0.05)。治疗前,较高的ALT水平、较低的HBVDNA定量值及出现早期病毒应答是影响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病毒应答 拉米夫定/药效学 慢性乙肝 hbeag血清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