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叶斯因子模型金融高频波动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罗嘉雯 陈浪南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26,共14页
构建了包含时变系数和动态方差的贝叶斯HAR潜在因子模型(DMA(DMS)-FAHAR),并对我国金融期货(主要是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高频已实现波动率进行预测.通过构建贝叶斯动态潜在因子模型提取包含波动率变量、跳跃变量和考虑杠杆效应的符号... 构建了包含时变系数和动态方差的贝叶斯HAR潜在因子模型(DMA(DMS)-FAHAR),并对我国金融期货(主要是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高频已实现波动率进行预测.通过构建贝叶斯动态潜在因子模型提取包含波动率变量、跳跃变量和考虑杠杆效应的符号跳跃变量等预测变量的重要信息.同时,在模型中加入了投机活动变量,以考察市场投机活动对中国金融期货市场波动率预测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时变贝叶斯潜在因子模型在所有参与比较的预测模型当中具有最优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效果.同时,具有时变参数和时变预测变量的贝叶斯HAR族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固定参数HAR族模型的预测能力.在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预测模型中加入投机活动变量可以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实现波动的预测 har模型 金融期货 时变性 潜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夜信息影响中国股市波动率模型预测能力吗?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亚琼 王新军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5,共7页
本文选取2006年1月2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上证综合指数的日度数据作为样本,考察隔夜信息对中国股市波动率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对隔夜信息根据时间进行界定,并将能够公开获取的隔夜信息分为三类:宏观政策指标类信息、海外市场交易类信息... 本文选取2006年1月2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上证综合指数的日度数据作为样本,考察隔夜信息对中国股市波动率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对隔夜信息根据时间进行界定,并将能够公开获取的隔夜信息分为三类:宏观政策指标类信息、海外市场交易类信息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经典的股市波动率模型——GARCH类模型和HAR类模型进行改进,具体研究隔夜信息是否能够优化股市波动率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结果表明,两个交易日之间的隔夜信息会对后一个交易日的股市波动率产生影响,不同类别的隔夜信息在波动率模型中表现出了对股市波动率不同的影响趋势。更进一步,在GARCH类和HAR类模型中考虑隔夜信息可以提高股市波动率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夜信息 股市波动 上证综合指数 GARCH模型 h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主要股市波动率的聚类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木亚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4-144,共11页
本文采用多路归一化割谱聚类方法、单变量GARCH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相结合的模型,分阶段研究了1994-2014年间全球主要股市波动率的聚类特征。首先,利用单变量GARCH模型分别提取全球主要股市的波动率;其次,借助多路归一化割谱聚类方法... 本文采用多路归一化割谱聚类方法、单变量GARCH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相结合的模型,分阶段研究了1994-2014年间全球主要股市波动率的聚类特征。首先,利用单变量GARCH模型分别提取全球主要股市的波动率;其次,借助多路归一化割谱聚类方法的特殊性质刻画了全球主要股市波动率的聚类数目、聚类质量以及聚类结果的稳定性等特征;最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分析不同类的代表元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和同一类内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与非金融危机阶段相比,在金融危机期间全球主要股市波动率的聚类数目较多、聚类质量较高、聚类结果相对稳定、并且全球主要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市波动 金融计量模型 谱聚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成分指数波动率的实证研究——GQARCH-M模型的应用
4
作者 李智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0,共2页
ARCH类模型是刻画序列波动集束(volatilityclustering)和异方差的有力工具,将深圳成分指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QARCH-M模型,并引入了对波动时段进行划分的概念,针对不同的波动时段,分析其波动率的非对称特点,得出在股市发展的前两个时段... ARCH类模型是刻画序列波动集束(volatilityclustering)和异方差的有力工具,将深圳成分指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QARCH-M模型,并引入了对波动时段进行划分的概念,针对不同的波动时段,分析其波动率的非对称特点,得出在股市发展的前两个时段,利好消息比利空消息对股市造成的影响要大,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此外,收益率和波动性在第二时段后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为我国股市逐步完善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QARCH-M模型 序列波动集柬 ARCH模型 深圳成分指数 波动 股票市场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股票市场波动跳跃研究——基于高频数据的中美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西村友作 孙便霞 门明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本文以雷曼破产日至2009年1月底这段时期内上证综指、恒生指数以及S&P500指数的日内高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跳跃显著性检验方法和扩展HAR模型,对波动跳跃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雷曼危机导致股市波动的显著提高,但中国内... 本文以雷曼破产日至2009年1月底这段时期内上证综指、恒生指数以及S&P500指数的日内高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跳跃显著性检验方法和扩展HAR模型,对波动跳跃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雷曼危机导致股市波动的显著提高,但中国内地股市受到的影响最小;中国香港股市成为波动跳跃发生频率最高、跳跃幅度最大的市场,且波动跳跃主要发生在夜间休市时间内;雷曼危机使得波动率模型的预测精度大大降低,股市风险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对于新兴市场来说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曼危机 已实现波动 跳跃扩散过程 跳跃显著性检验 h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傅俊辉 林春培 冯建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43-45,共3页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P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因此历来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所关注。文章主要应用ARCH类模型对CPI年增长率的波动性进行了建模,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拟合CPI年增长率的波动性特征;并根据分析得...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P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因此历来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所关注。文章主要应用ARCH类模型对CPI年增长率的波动性进行了建模,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拟合CPI年增长率的波动性特征;并根据分析得出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需要进行有效调控,以更好地保持物价的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I 波动 ARCH模型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证基金市场日涨跌幅的波动性实证研究
7
作者 傅俊辉 张卫国 陈倩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43-145,共3页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是投资者关注的对象之一,也是现在金融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检验了我国上证基金市场的ARCH效应和序列相关性,并且在此基础上主要应用TARCH和EGARCH等模型对基金指数日涨跌幅序列进行建模,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拟合上证...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是投资者关注的对象之一,也是现在金融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检验了我国上证基金市场的ARCH效应和序列相关性,并且在此基础上主要应用TARCH和EGARCH等模型对基金指数日涨跌幅序列进行建模,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拟合上证基金市场日涨跌幅的日波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涨跌幅序列 波动 TARCH模型 E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跳跃行为视角下中国金融期货开盘效应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王新超 刘晓雪 胡俞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66-72,共7页
基于JV-TOD非参数方法和高频数据识别中国股指、国债期货日内价格跳跃行为,证明其开盘效应的存在,根据市场预期理论改进HAR-CJ模型分析开盘效应的内在机制,主要结论有:(1)中国金融期货市场日内开盘效应明显,开盘跳跃行为是价格日内波动... 基于JV-TOD非参数方法和高频数据识别中国股指、国债期货日内价格跳跃行为,证明其开盘效应的存在,根据市场预期理论改进HAR-CJ模型分析开盘效应的内在机制,主要结论有:(1)中国金融期货市场日内开盘效应明显,开盘跳跃行为是价格日内波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股指期货日内价格的午盘和盘中跳跃行为是其显著区别于国债期货的日内分布特征;(3)期现市场开盘共同发生"常规性"跳跃时,期货市场开盘效应对现货市场的引导作用明显;(4)市场前期波动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交易日内开盘效应,但相较而言,跳跃变差比连续波动的贡献稍弱。据此,提出为机构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者提供相关风险管理、优化市场结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跳跃 金融期货 har—cj类波动率模型 JV—TOD非参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