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鸭源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莫胜兰 郑敏 +9 位作者 陈义祥 胡杰 屈素洁 梁媛 粟艳琼 陆文俊 苏凯 陈玉华 李军 刘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5,共5页
为了明确H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广西地区的流行情况,广西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健康家鸭体内分离鉴定了一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GX/038/2009(H6N6)(Dk/GX/038/09),对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 为了明确H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广西地区的流行情况,广西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健康家鸭体内分离鉴定了一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GX/038/2009(H6N6)(Dk/GX/038/09),对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绘制了基因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Dk/GX/038/09的HA和NA基因核苷酸与2005年广东鸭源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同源性最高,达97%;但其NA基因核苷酸与江苏2009年鸭源H6N6毒株同源性则较低,只有88.6%;Dk/GX/038/09与2005年从广东分离的多株鸭源H6N6禽流感病毒位于同一分支,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2009年江苏分离H6N6鸭源禽流感病毒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表明两广地区流行的H6N6毒株可能来自同一祖先病毒,这也许与两广地区禽类交易频繁相关;而与江苏H6N6毒株相应基因差异较大,表明当前我国流行的鸭源H6N6毒株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和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6亚型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N6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4
2
作者 万润 华敏 +6 位作者 龙立书 贺欣薇 罗引幸 周碧君 王开功 程振涛 文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989-2995,共7页
为表达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神经氨酸酶(NA)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AIV N6基因序列(登录号:MG434500)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贵州地区分离的H6N6亚型AIV贵州株进行N6基因PCR扩增,将其克隆到原... 为表达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神经氨酸酶(NA)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AIV N6基因序列(登录号:MG434500)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贵州地区分离的H6N6亚型AIV贵州株进行N6基因PCR扩增,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N6,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His-N6重组蛋白,将诱导产物超声破碎离心后,利用镍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表达蛋白进行双重鉴定,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通过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结果显示,AIV贵州株N6基因编码区长1 380bp,可编码459个氨基酸,其中175-207bp缺失33个核苷酸;重组质粒pET-32a-N6经双酶切鉴定分别获得大小为5 900bp左右的载体条带和1 380bp左右的目的基因条带,成功构建了pET-32a-N6重组质粒;蛋白超声破碎后经SDS-PAGE发现,重组蛋白主要存在于沉淀中,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蛋白分子质量约为70ku,与预期结果一致;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双重鉴定,均在70ku处出现条带,说明纯化的蛋白为重组蛋白pET-32a-N6,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重组表达蛋白分别被His抗体和兔源抗N6多克隆抗体所识别。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高于1∶3 200。以上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表达了H6N6亚型AIV的N6基因,所制备的N6蛋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能被His抗体和兔源抗N6多克隆抗体所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n6亚型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贵州分离株HA和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佳琪 嵇辛勤 +4 位作者 段志强 文明 阮涌 雷云 侯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6-303,共8页
为了解H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贵州地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4年从贵州省三穗鸭体内分离鉴定出的1株H6N6亚型AIV(A/duck/Guizhou/013/2014)HA和N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duck/Guizhou/013/2014的HA基因与华东地区200... 为了解H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贵州地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4年从贵州省三穗鸭体内分离鉴定出的1株H6N6亚型AIV(A/duck/Guizhou/013/2014)HA和N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duck/Guizhou/013/2014的HA基因与华东地区2009年鸭源H6N6亚型AIV同源性最高,达97.5%,HA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P-Q-I-E-T-R-G,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而NA基因则与福建2007年鸭源H6N6亚型AIV同源性最高,达98.2%;由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可知,HA和NA基因在遗传进化关系上,与湖南毒株位于同一分支,而与2007年贵州分离的3株H6N6亚型AIV不处于同一分支,说明A/duck/Guizhou/013/2014与本地区的H6N6亚型AIV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贵州地区H6N6亚型AIV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6亚型 血凝素基因 神经氨酸酶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三穗鸭源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佳琪 嵇辛勤 +4 位作者 段志强 文明 阮涌 李世静 雷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8-53,共6页
探讨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鸭群中的流行状况,为贵州省流感疫情动态监测及防控提供依据。从贵州三穗县某养鸭殖场采集50份泄殖腔棉拭子,处理后经过绒毛尿囊腔接种9日龄非免疫鸡胚,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分离到1株既不是新城疫病... 探讨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鸭群中的流行状况,为贵州省流感疫情动态监测及防控提供依据。从贵州三穗县某养鸭殖场采集50份泄殖腔棉拭子,处理后经过绒毛尿囊腔接种9日龄非免疫鸡胚,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分离到1株既不是新城疫病毒,也不是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的病毒;提取病毒RNA,通过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通用引物扩增得到相应的HA和NA基因片段。经过测序比对分析证实所分离病毒为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贵州鸭群中存在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为进一步研究其起源和致病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亚型 禽流感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广东分离株分子遗传演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烁 林宏文 +9 位作者 袁润余 宋亚芬 崔进 龚浪 瞿孝云 韩翡 吴晓薇 徐成刚 廖明 焦培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9-996,共8页
2010年至2011年在中国广东地区活禽交易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在鸭咽和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2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别命名为A/Duck/Guangdong/C45/2010(H6N6)、A/Duck/Guangdong/C120/2011(H6N6)。应用RT-PCR分别对2株毒株的8个基因... 2010年至2011年在中国广东地区活禽交易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在鸭咽和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2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别命名为A/Duck/Guangdong/C45/2010(H6N6)、A/Duck/Guangdong/C120/2011(H6N6)。应用RT-PCR分别对2株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2毒株的HA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P-Q-I-E-T-R-G,只有1个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特征;与2毒株HA基因相似性最高的毒株为A/Duck/Guangxi/GXd-5/2010(H6N1),与NA基因相似性最高的毒株分别为A/Duck/Fujian/3242/2007(H6N6)和A/Duck/Fujian/6159/2007(H6N6)。全基因组分子遗传演化分析表明,2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均属于欧亚谱系的禽源演化分支;但HA基因属于ST2853-like分支,NP基因属于HN573-like分支,PB2、PB1、PA、M和NS基因属于ST339-like分支,说明本研究中的2株病毒为不同基因群间基因交换的重组病毒。因此,有必要加强H6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以便及时关注其遗传变异与致病性进化,为中国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6 分子遗传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鸭免疫器官中3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
6
作者 陈佳琪 段志强 +2 位作者 阮涌 龙丹丹 嵇辛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5,共6页
为探讨鸭感染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后对免疫器官中细胞因子IL-2、IL-10和IFN-α转录水平的影响,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胸腺、脾脏、法氏囊中的IL-2、IL-10和IFN-α3种细胞因子检测,研究非免疫鸭感染H6N6亚型AIV后1、3、5 d各细胞因... 为探讨鸭感染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后对免疫器官中细胞因子IL-2、IL-10和IFN-α转录水平的影响,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胸腺、脾脏、法氏囊中的IL-2、IL-10和IFN-α3种细胞因子检测,研究非免疫鸭感染H6N6亚型AIV后1、3、5 d各细胞因子在免疫器官中的变化。结果显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6~1.000,扩增效率为92.2%~93.6%,相关性较好,熔解曲线整齐单一,变异系数均小于9%,可用于后续试验;鸭在感染H6N6亚型AIV后的一定时间内免疫器官中的IL-2、IL-10和IFN-α呈现不同程度的转录水平变化,以及不同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组织之间的转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IL-2在法氏囊中的转录水平比在胸腺和脾脏中变化明显较大;而IFN-α在胸腺和脾脏中的转录水平高于法氏囊;IL-10在免疫器官中转录水平较低。还发现H6N6亚型AIV感染鸭后免疫器官中的IL-2、IL-10、IFN-α转录水平在一定时间内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且在感染后5 d降到最低。表明感染H6N6亚型AIV对鸭免疫器官中IL-2、IL-10和IFN-α转录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6 免疫器官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贵州株NA基因序列分析
7
作者 万润 华敏 +6 位作者 龙立书 贺欣薇 张明洋 周碧君 王开功 程振涛 文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1-65,共5页
为了解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贵州株N6基因生物学特性,根据GenBank上禽流感病毒N6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贵州地区分离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贵州株进行N6基因RT-PCR扩增与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4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贵州株N6基因编码... 为了解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贵州株N6基因生物学特性,根据GenBank上禽流感病毒N6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贵州地区分离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贵州株进行N6基因RT-PCR扩增与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4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贵州株N6基因编码区均为1 380bp,可编码459个氨基酸,其中从第175-207位缺失33个核苷酸,即编码蛋白颈部存在11个氨基酸缺失(TNSTTTIINNN);4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贵州株N6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6.0%~99.1%,其中A/duck/Guizhou/01/2017(H6N6)与A/duck/Guizhou/02/2017(H6N6)为同一支,A/duck/Guizhou/03/2017(H6N6)和A/duck/Guizhou/04/2017(H6N6)为另一同支;N6亚型毒株与其他非N6亚型毒株明显位于2个分支上。这些结果为贵州省禽流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n6亚型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株新型H3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分析
8
作者 赵康宁 杨忠龙 +6 位作者 陈怡 朱春成 郭云飞 印云聪 秦涛 陈素娟 彭大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29-4040,共12页
为了解新出现的H3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变异特征,对2022—2023年分离鉴定的H3亚型AIV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对代表株进行了抗原差异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5株家禽源和1株野鸟源H3N3亚型AIV。全基因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1... 为了解新出现的H3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变异特征,对2022—2023年分离鉴定的H3亚型AIV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对代表株进行了抗原差异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5株家禽源和1株野鸟源H3N3亚型AIV。全基因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16株分离株均属于欧亚分支,其HA基因均源自H3N8亚型AIV,与人源H3N8亚型AIV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7.3%~99.2%;NA基因均源自H10N3亚型AIV,与人源H10N3亚型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8.1%~98.4%;内部基因片段均来自H9N2亚型AIV。分离株HA基因裂解位点均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分离毒株存在多个能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适应性及致病性的突变位点,如PB2蛋白的A588V和E627V突变、PB1蛋白的I368V和S375N突变等。抗原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华东地区早期流行株的HI抗体滴度相差1 log2~3 log2。因此,本研究分离的16株H3N3亚型AIV均为三源重组病毒,由H9N2亚型AIV提供全部内部基因,毒株存在多个哺乳动物适应性及致病性增强的突变,并已传播给野禽。本研究揭示了新型H3N3亚型AIV的遗传特征、变异和多宿主分布情况,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新型 h3n3亚型 基因变异 抗原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H6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Yangzhou/013/2008的全基因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顾敏 赵国 +3 位作者 宋庆庆 刘文博 彭大新 刘秀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8,共8页
在对华东地区家养水禽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进行流行病学监测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血清学试验和特异性RT-PCR方法,分离鉴定出1株H6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Yangzhou/013/2008(简称Dk/YZ/013/08)。为了探讨该亚型病毒在流感病毒生态分布... 在对华东地区家养水禽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进行流行病学监测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血清学试验和特异性RT-PCR方法,分离鉴定出1株H6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Yangzhou/013/2008(简称Dk/YZ/013/08)。为了探讨该亚型病毒在流感病毒生态分布中的作用,作者对Dk/YZ/013/08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已收录的所有H6N5亚型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及其它参考序列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Dk/YZ/013/08的血凝素基因(HA)与近年中国台湾分离的鸭源毒株A/duck/Kingmen/E322/2004(H6N2)的核苷酸一致性最高(94%),推导的氨基酸剪切位点序列为"P-Q-I-E-T-R-G",为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序列;神经氨酸酶基因(NA)与瑞士分离株A/mallard/Switzerland/WV4060167/2006(H3N5)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一致性96.9%);而碱性聚合酶2(PB2)基因则与A/duck/Zhejiang/11/2000(H5N1)的遗传距离最近,可能由H5N1亚型流感病毒提供,提示该毒株可能是一株重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5 基因组 进化分析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演化和抗原变异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艳艳 李悦 +4 位作者 张琳 王进圣 吴福杰 吴家强 刘思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05-2214,共10页
H9N2亚型禽流感持续在我国鸡群中广泛流行,为了明确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一肉鸡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演化和抗原变异情况,对6株H9N2亚型病毒分离株进行了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并分别使用病毒分离株和疫苗株抗原进行血凝抑... H9N2亚型禽流感持续在我国鸡群中广泛流行,为了明确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一肉鸡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演化和抗原变异情况,对6株H9N2亚型病毒分离株进行了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并分别使用病毒分离株和疫苗株抗原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比较免疫鸡血清的抗体效价差异。结果如下:NCBI Blastn分析表明,与各分离株基因同源性最高的序列分别来源于山东、河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和日本等地的分离株,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传播范围广,基因重排活跃。各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株的8个基因片段分别与禽流感病毒欧亚分支的A/duck/HongKong/Y280亚系、A/quail/HongKong/G1/97亚系以及A/chicken/Shanghai/F/98亚系进化关系密切。从病毒基因型上来分析,6株病毒均隶属于2010年以来在国内鸡群中广泛流行的G57基因型。与耐药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分析表明,病毒M2蛋白存在S31N变异,表明病毒对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耐药。对1 000份疫苗免疫鸡血清进行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检测,发现H9N2亚型禽流感分离株抗原与疫苗用标准抗原相比,所测得的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平均低1~2log2,表明二者HA抗原性略有差异。总之,2017年在该肉鸡场流行的这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仍然为G57基因型,分离株的HA抗原反应性与疫苗株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流行病学 系统进化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疫苗株的构建及免疫保护试验 被引量:12
11
作者 蒋文明 侯广宇 +3 位作者 王素春 李金平 刘朔 陈继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1期64-67,共4页
为应对抗原性已发生变异的第2.3.4.6分支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引发的潜在流行,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A/Puerto Rico/8/34(PR8)的内部基因为骨架,以H5N6亚型AIV A/Chicken/SC/6/2014(C6)的基因组为模板,经RT-PCR扩增其HA及NA... 为应对抗原性已发生变异的第2.3.4.6分支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引发的潜在流行,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A/Puerto Rico/8/34(PR8)的内部基因为骨架,以H5N6亚型AIV A/Chicken/SC/6/2014(C6)的基因组为模板,经RT-PCR扩增其HA及NA基因,并对HA基因进行分子修饰,去除与H5亚型AIV致病力有关的HA蛋白裂解位点处的多个碱性氨基酸,使其获得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即将-PLRERRRKR-突变为-PQRETR-),成功构建了H5N6亚型AIV疫苗候选株r C6。免疫效力试验表明,r C6重组灭活疫苗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血凝抑制抗体。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表明,r C6重组灭活疫苗可以提供SPF鸡抵抗同源和异源H5N6病毒100%的保护,而针对第2.3.4分支的Re-5疫苗仅能提供大约10%的保护。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的r C6重组疫苗候选株为该分支病毒的防控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变异株 h5n6 反向遗传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野鸭源H4N6亚型禽流感病毒A/mallard/Yancheng/2005的全基因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宜 薛峰 +3 位作者 李彦芳 陈浩 彭大新 刘秀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8-553,共6页
应用流感病毒通用引物对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野鸭泄殖腔棉拭子分离株禽流感病毒A/mallard/Yancheng/2005(简称Mallard/YC/2005)(H4N6)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结合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Mallard/YC/2005(H4N6)HA... 应用流感病毒通用引物对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野鸭泄殖腔棉拭子分离株禽流感病毒A/mallard/Yancheng/2005(简称Mallard/YC/2005)(H4N6)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结合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Mallard/YC/2005(H4N6)HA基因与A/duck/Siberia/1701/1996(H4N6)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7.5%),推导的氨基酸剪切位点序列为PEKASR,为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序列;神经氨酸酶(NA)、非结构蛋白(NS)均没有氨基酸缺失;基质蛋白2(M2)与宿主特异性有关的位点及碱性聚合酶2(PB2)的627位都是亲禽类细胞的氨基酸;M基因与家鸭分离株A/duck/Yangzhou/02/2005(H8N4)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4%,PA基因与家鸭分离株A/duck/Jiangxi/1286/2005(H5N2)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8.9%,说明这2个基因已经在家鸭体内存在并参与了基因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lard/YC/2005(h4n6) 禽流感病毒 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源H3N6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蓝 焦培荣 +5 位作者 宋亚芬 龚浪 袁润余 韦良孟 亓文宝 廖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4,共8页
从活禽交易市场健康鸭体内分离到一株H3N6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Guangdong/E9/2012(H3N6),这是该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广东地区的首次分离报道。为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对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从活禽交易市场健康鸭体内分离到一株H3N6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Guangdong/E9/2012(H3N6),这是该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广东地区的首次分离报道。为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对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HA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PE-KQTR↓GLF,只含有1个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的分子特征;其HA基因与2011年蒙古国分离的鸭源A/Duck/Mongolia/OIE-7457/2011(H3N5)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同源性最高,其NA基因与2011年蒙古国分离的鸭源A/Duck/Mongolia/OIE-7438/2011(H4N6)禽流感病毒的NA基因同源性最高。全基因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8个基因均属于欧亚谱系的禽源进化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3n6 基因组序列分析 分子遗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源H1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A和NA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文婕 谢芝勋 +3 位作者 李孟 曹国敏 覃海 严小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0-319,共10页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IV)在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在该地区活禽市场开展禽流感病原监测。监测过程中分离鉴定出1株H1N6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Guangxi/F01/2016(H1N6),对其HA和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下载的...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AIV)在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在该地区活禽市场开展禽流感病原监测。监测过程中分离鉴定出1株H1N6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Guangxi/F01/2016(H1N6),对其HA和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下载的相关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HA基因与A/sparrow/Guangxi/GXs-1/2012(H1N2)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6.9%),NA基因与A/Pavo cristatus/Jiangxi/JA1/2016(H5N6)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8.2%)。HA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SIQS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与部分N6亚型禽流感病毒一样,分离株NA基因有11个氨基酸缺失。此外,本研究还对分离毒株的受体亲和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病毒优先结合唾液酸α-2,3-Gal受体。本研究结果表明A/Duck/Guangxi/F01/2016(H1N6)是一株重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h1n6亚型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野鸟源H6N1和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和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文明 李金平 +3 位作者 彭程 王素春 侯广宇 陈继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4期90-93,共4页
为了解2016年在江西省鄱阳湖野鸟中分离的两株H6N8和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P419和P339)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受体分析和对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毒株属于不同的分支,并经历了不同亚... 为了解2016年在江西省鄱阳湖野鸟中分离的两株H6N8和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P419和P339)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受体分析和对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毒株属于不同的分支,并经历了不同亚型病毒间的广泛重组。2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均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处第138、226、228位氨基酸残基分别为丙氨酸(A)、谷氨酰胺(Q)、甘氨酸(G),具有结合禽样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子特征。受体结合试验表明,分离毒株仅能结合禽样受体。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只在小鼠的上呼吸道鼻甲中进行有限复制,使小鼠体重发生轻微变化,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表明这2株分离株可感染小鼠,但致病力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亚型 野鸟 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自噬介导H6N6禽流感病毒致病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鑫 单春兰 +3 位作者 杨剑 宋旭琴 徐浩 欧德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5-62,共8页
探究黄芩苷对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肺脏致病损伤的作用。选用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治疗组、3-MA抑制剂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2、IL-6及TNF-α的含量... 探究黄芩苷对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肺脏致病损伤的作用。选用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治疗组、3-MA抑制剂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2、IL-6及TNF-α的含量,透射电镜检测小鼠肺脏中自噬体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LC3、Beclin-1及ATG7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LC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LC3、Beclin-1及ATG5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肺组织自噬关键基因LC3、Beclin-1、ATG3、ATG5、ATG7及ATG12 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经黄芩苷治疗后能显著缓解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小鼠肺组织的损伤,血清中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中自噬体数量减少,LC3、Beclin-1、ATG5及ATG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中LC3、Beclin-1、ATG3、ATG5、ATG7及ATG12 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黄芩苷能减轻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肺脏炎症损伤,同时下调自噬关键因子及自噬体的水平,提示其抗小鼠肺损伤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 自噬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亚型和N6亚型禽流感病毒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莹 谢芝勋 +8 位作者 罗思思 李孟 谢志勤 谢丽基 黄莉 邓显文 黄娇玲 张艳芳 曾婷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H5亚型、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H5亚型、N6亚型AIV的HA和NA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条件,建立了H5亚型和N6亚型AIV二重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H5亚型、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H5亚型、N6亚型AIV的HA和NA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条件,建立了H5亚型和N6亚型AIV二重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H5N6亚型AIV特异性扩增出418bp和251bp目的片段,对H5Ny(y≠6)亚型AIV扩增出418bp目的片段,对HxN6(x≠5)亚型AIV扩增出251bp目的片段,对其他亚型和常见的禽病病原体均未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对H5亚型和N6亚型最低检测限为1.59×10-5ng/μL。本研究建立的H5亚型和N6亚型AIV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为H5亚型和N6亚型AIV临床检测以及防控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亚型 n6亚型 二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新城疫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灭活研究
18
作者 徐守振 王新 尹燕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1-224,共4页
用60 Coγ射线对不同状态不同体积的鸡新城疫病毒(NDV)、H9N2亚型禽流感(H9N2AI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进行辐照,研究60 Coγ射线对灭活疫苗中病毒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6.0kGy 60 Coγ射线辐照对冷冻和液态下5000和10000mL... 用60 Coγ射线对不同状态不同体积的鸡新城疫病毒(NDV)、H9N2亚型禽流感(H9N2AI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进行辐照,研究60 Coγ射线对灭活疫苗中病毒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6.0kGy 60 Coγ射线辐照对冷冻和液态下5000和10000mL的NDV、H9N2亚型AIV和PRRSV均不能灭活,辐照后NDV和H9N2亚型AIV冷冻尿囊液的HA效价降低而液态尿囊液的HA效价升高;液态下,60 Coγ射线能够灭活250mL细胞培养液中的PRRSV,不能灭活250、5000和10000mL尿囊液中的NDV和H9N2AIV,250mL与5000、10000mL的NDV HA效价间差异显著(P<0.05)。60 Coγ射线辐照对液态的PRRSV细胞培养液灭活效果良好,有望用于灭活苗的病毒灭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6 0Coγ射线 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鸭和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永法 黄玉梅 +4 位作者 张宗尧 万红 王媚 吕嘉敏 罗开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76-2182,共7页
为了研究一株从鹭中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AIV)A/Heron/Guangdong/C1/2013(H5N6)对鸭和小鼠的致病力,本研究通过对鸭和小鼠滴鼻点眼和鸡的颈静脉注射进行攻毒试验,观察其致病力和组织病理学等变化,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为了研究一株从鹭中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AIV)A/Heron/Guangdong/C1/2013(H5N6)对鸭和小鼠的致病力,本研究通过对鸭和小鼠滴鼻点眼和鸡的颈静脉注射进行攻毒试验,观察其致病力和组织病理学等变化,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毒株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为10-8.16/0.1 mL,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76。对鸭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0-4.0/0.2mL,对小鼠的LD50为10-4.67/0.05mL。以106 EID50/只滴鼻点眼感染鸭,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肿头流泪等症状,大多数鸭在感染后4~7d死亡,感染后第7天肝脏、肺脏、肾脏仍在排毒,解剖可见心包积液、肺脏淤血、肾脏肿大等症状,病理切片可见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炎性细胞浸润,脑细胞核固缩等病变。以5×105 EID50/只滴鼻感染小鼠,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被毛粗乱、聚堆等症状,大部分小鼠在感染后5~7d死亡,第7天时只有肺脏仍在排毒,各脏器解剖学病变不明显,病理切片可见心脏、肾脏、肺脏炎性细胞浸润,脑细胞核固缩等病变。研究结果表明,该H5N6亚型AIV毒株对鸭和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力,IVPI大于1.2,为高致病性AIV,本研究为H5N6亚型AIV研究和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7N9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rGD76株灭活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贺佳 仇微红 +6 位作者 亓文宝 万红 李敏 许利娜 胡秀美 廖明 梁昭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4-48,共5页
利用H7N9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rGD76株进行灭活疫苗的研制,并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为家禽H7N9亚型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及手段。将AIV-rGD76株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4倍稀释后,接种11日龄非免疫鸡胚,37℃孵育72h后收获感染鸡胚尿囊液... 利用H7N9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rGD76株进行灭活疫苗的研制,并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为家禽H7N9亚型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及手段。将AIV-rGD76株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4倍稀释后,接种11日龄非免疫鸡胚,37℃孵育72h后收获感染鸡胚尿囊液,经甲醛灭活后,加矿物油佐剂乳化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对制备疫苗的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等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制备的3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7N9亚型,rGD76株)均为油包水型,黏度均在50cP以内,对3批疫苗取样,样品经3000r/min离心15min,管底无水相析出。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将疫苗按1mL/只超剂量接种3周龄SPF鸡,试验鸡在观察期内全部健活,未出现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表明疫苗对SPF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用疫苗按0.3mL/只的剂量免疫接种3周龄SPF鸡1次,免疫接种后21d试验鸡血清中rGD76株的HI抗体平均效价可达8log2以上,使用H7N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GD16株滴鼻接种0.2mL/只(含100LD50)对免疫鸡进行攻毒,疫苗对免疫鸡的保护率均为100%。在实验室条件下研制出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7N9亚型,rGD76株),疫苗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h7n9亚型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