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鸭和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永法 黄玉梅 +4 位作者 张宗尧 万红 王媚 吕嘉敏 罗开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76-2182,共7页
为了研究一株从鹭中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AIV)A/Heron/Guangdong/C1/2013(H5N6)对鸭和小鼠的致病力,本研究通过对鸭和小鼠滴鼻点眼和鸡的颈静脉注射进行攻毒试验,观察其致病力和组织病理学等变化,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为了研究一株从鹭中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AIV)A/Heron/Guangdong/C1/2013(H5N6)对鸭和小鼠的致病力,本研究通过对鸭和小鼠滴鼻点眼和鸡的颈静脉注射进行攻毒试验,观察其致病力和组织病理学等变化,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毒株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为10-8.16/0.1 mL,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76。对鸭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0-4.0/0.2mL,对小鼠的LD50为10-4.67/0.05mL。以106 EID50/只滴鼻点眼感染鸭,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肿头流泪等症状,大多数鸭在感染后4~7d死亡,感染后第7天肝脏、肺脏、肾脏仍在排毒,解剖可见心包积液、肺脏淤血、肾脏肿大等症状,病理切片可见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炎性细胞浸润,脑细胞核固缩等病变。以5×105 EID50/只滴鼻感染小鼠,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被毛粗乱、聚堆等症状,大部分小鼠在感染后5~7d死亡,第7天时只有肺脏仍在排毒,各脏器解剖学病变不明显,病理切片可见心脏、肾脏、肺脏炎性细胞浸润,脑细胞核固缩等病变。研究结果表明,该H5N6亚型AIV毒株对鸭和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力,IVPI大于1.2,为高致病性AIV,本研究为H5N6亚型AIV研究和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like与F/98-like进化谱系的P B2、M基因在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重配中的竞争优势研究
2
作者 刘娇 郝小利 +7 位作者 李秀丽 刘东 石磊 陈凯彪 刘开拓 王晓泉 顾敏 刘秀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7-1093,共7页
为评价不同H9N2亚型病毒供体在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重配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全套内部基因与S基因型H9N2 AIV高度同源的3株H5N6 AIV流行株MZ34、YB0597和JT131,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在MZ34的8基因重组质粒基础上另外添加F/98-like来源... 为评价不同H9N2亚型病毒供体在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重配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全套内部基因与S基因型H9N2 AIV高度同源的3株H5N6 AIV流行株MZ34、YB0597和JT131,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在MZ34的8基因重组质粒基础上另外添加F/98-like来源的PB2和M质粒,即以MZ34(8)+F/98(PB2+M)的10质粒组合(Group 1)共转染细胞进行重组H5N6病毒的竞争性拯救;PCR扩增经3轮空斑纯化后PCR扩增拯救病毒的PB2和M基因并测序鉴定。同时,为排除来源于同一母本病毒的8质粒易于自我组合包装的可能干扰,又将MZ34的PB2和M质粒替换为YB0597或JT131来源的质粒,构成另外的2种10质粒组合Group 2:MZ34(6)+YB0597(PB2+M)+F/98(PB2+M)和Group 3:MZ34(6)+YB0597(PB2)+JT131(M)+F/98(PB2+M),经共染获得拯救病毒,对其PB2和M基因PCR扩增后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从Group1、Group 2和Group 3中拯救获得的重组H5N6病毒中PB2基因的构成情况S∶H分别为41∶23、48∶15以及37∶19,M基因的构成情况S∶H分别为40∶24、31∶32以及25∶31,而PB2和M基因的组合情况SS∶SH∶HS∶HH分别为27∶14∶13∶10、26∶22∶5∶10以及17∶20∶8∶11。表明相较于H型的F/98-like PB2与M基因,S型的G1-like PB2基因在各10质粒转染组的拯救的H5N6病毒重配中具有更显著的竞争优势,而G1-like M基因仅在Group 1组拯救的重组病毒中表现出优势,但G1-like PB2与M基因间的竞争优势叠加效应不明显。本研究为解析S基因型H9N2 AIV作为H7N9、H10N8等新型重组流感病毒内部基因供体的相关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6亚型禽流感 h9n2内部基因 竞争优势 G1-like PB2和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6亚型流感病毒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廖立珊 孙洁 +13 位作者 刘建利 吕建强 杨俊兴 曹琛福 曾少灵 陶虹 张彩虹 林彦星 唐金明 黄超华 阮周曦 林庆燕 花群义 秦智锋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7年第3期2-5,共4页
为研制H5N6亚型流感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选择H5N6亚型流感毒株序列相对最保守的HA基因和NA基因作为H5N6检测的靶序列,设计两套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实验结果表... 为研制H5N6亚型流感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选择H5N6亚型流感毒株序列相对最保守的HA基因和NA基因作为H5N6检测的靶序列,设计两套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5N6亚型流感病毒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 HA基因检测的灵敏度为10^(-5),NA基因检测的灵敏度为10^(-4),重复性良好,特异性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H5N6亚型流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 双重实时荧光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鸭源H5N6 AIV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特征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翠腾 万春和 +6 位作者 陈珍 朱春华 傅光华 施少华 蔡国漳 刘斌琼 黄瑜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7,共7页
为明确中国鸭源H5N6 AIV的HA和NA基因特征及其遗传变异情况,研究选取了NCBI流感病毒资源库里的32株具有完整ORF编码区的中国鸭源H5N6 AIV的HA和NA基因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其HA和NA基因特征及其遗传进化情况。结果显示,中国鸭源H... 为明确中国鸭源H5N6 AIV的HA和NA基因特征及其遗传变异情况,研究选取了NCBI流感病毒资源库里的32株具有完整ORF编码区的中国鸭源H5N6 AIV的HA和NA基因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其HA和NA基因特征及其遗传进化情况。结果显示,中国鸭源H5N6 AIV的HA裂解位点有REKRRKR↓G、RERRRKR↓G和KEKRRKR↓G三种类型,HA有6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其中第182、222、224位氨基酸依次为N、Q、G,具有与禽源唾液酸α-2,3受体结合的特性,然而HA发生了S123P/T、T156A、S223R氨基酸位点突变,部分毒株发生了I151T氨基酸位点突变;HA基因核苷酸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中国鸭源H5N6 AIV遗传进化上均处于clade2.3.4.4分支,并进一步进化出Ⅰ和Ⅱ两个亚分支。部分中国鸭源H5N6 AIV NA第59~69位缺失11个氨基酸,中国鸭源H5N6 AIV NA基因遗传进化上分为两个大的分支,分别对应NA基因颈部缺失型和完整型两种类型;NA颈部完整型的NA有6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NA颈部缺失型的NA由于第59~69位氨基酸的缺失,导致其第67位丢失了一个N-糖基化位点。研究为中国鸭源H5N6 AIV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特征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基因特征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