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重排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蒙雪琼 刘棋 +6 位作者 陈义祥 黄胜斌 刘翠权 郭建刚 郑敏 赵国明 陈芳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9-674,共6页
本研究对2005年~2006年广西和海南省疑似猪流感(SI)病猪的组织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了亚型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的3株流感病毒均为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能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但凝集谱与以往报... 本研究对2005年~2006年广西和海南省疑似猪流感(SI)病猪的组织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了亚型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的3株流感病毒均为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能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但凝集谱与以往报道略有不同;为热不稳定型病毒;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流感病毒粒子。动物试验显示:小白鼠、大白鼠和家兔对分离毒株不敏感,而豚鼠较敏感,能较好地复制出流感症状和病理变化;本体试验动物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但能检测到抗体升高的变化,并能从鼻腔和上呼吸道检测和分离到SIV。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分离毒株Sw/GX/17/05、Sw/GX/13/06和Sw/HN/1/05的血凝素(HA)基因分别与基因重排H1N2亚型SIVA/Swine/Indiana9K035/99、A/SW/MN/23124-T/01和A/swine/Zhejiang/1/04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分别达97.4%、97.0%和95.7%;神经氨酸酶(NA)基因均与基因重排H1N2亚型流感病毒A/Turkey/MO/24093/99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7.2%~98.0%。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分离毒株为基因重排H1N2亚型S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 分离和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1/06分离鉴定和对猪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传田 樊树芳 +4 位作者 杨焕良 乔传玲 陈艳 辛晓光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2006年5月从广东某大型猪场采集具有流感症状保育猪鼻拭子共98份,无菌常规处理猪鼻拭子后接种MDCK细胞,分离到4株流感病毒。用血凝抑制和PCR方法鉴定均为H1N2亚型。挑选其中一株A/Swine/Guangdong/1/06(H1N2),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GenB... 2006年5月从广东某大型猪场采集具有流感症状保育猪鼻拭子共98份,无菌常规处理猪鼻拭子后接种MDCK细胞,分离到4株流感病毒。用血凝抑制和PCR方法鉴定均为H1N2亚型。挑选其中一株A/Swine/Guangdong/1/06(H1N2),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A/Swine/Guangdong/1/06(H1N2)与A/Swine/Guangxi/13/06不同基因之间同源性为96.6%~98.1%。以106EID50的剂量,将H1N2病毒鼻腔感染35日龄仔猪,结果表明H1N2亚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猪上呼吸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对于揭示H1N2亚型猪流感流行规律和病毒的致病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梦 于海 +4 位作者 周艳君 李泽君 马继红 杨馥如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9-22,共4页
利用RT-PCR技术扩增猪流感病毒A/swine/Shanghai/1/07(H1N2)的8个基因片段,分别克隆至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BD上,构建出8个能在哺乳细胞中复制和表达的质粒。将8个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取转染48 h时的细胞上清并接种9~11日龄SPF鸡胚,成... 利用RT-PCR技术扩增猪流感病毒A/swine/Shanghai/1/07(H1N2)的8个基因片段,分别克隆至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BD上,构建出8个能在哺乳细胞中复制和表达的质粒。将8个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取转染48 h时的细胞上清并接种9~11日龄SPF鸡胚,成功拯救出有血凝活性的病毒。经序列测定,确定拯救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均来自猪流感病毒A/swine/Shanghai/1/07(H1N2)基因组。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成功建立为猪流感病毒致病机理、传播机制及病毒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H1N2亚型猪流感新型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h1n2亚型 反向遗传操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新型三源重配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的进化分析及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钟秋 张丹丹 +6 位作者 宋祖晨 孟飞 陈艳 乔传玲 陈化兰 曹允考 杨焕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1-866,共6页
为了研究我国广西地区流行的猪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和感染性,本研究对分离自广西临床健康猪群中的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A/swine/Guangxi/238/2018(H1N2)(简称GX238株)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和致病性研究。扩增该病毒株8个基因节段后进行分... 为了研究我国广西地区流行的猪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和感染性,本研究对分离自广西临床健康猪群中的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A/swine/Guangxi/238/2018(H1N2)(简称GX238株)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和致病性研究。扩增该病毒株8个基因节段后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8个节段均与2015年~2016年在美国分离的H1N2亚型SIV有高度同源性(98.9%~99.7%),其中HA基因可能来自于2009年之前的人季节性H1N1亚型流感病毒,PB2、PB1、PA、NP、NA和NS可能来自北美三重配H1N2亚型SIV,M基因可能来自H1N1/2009。以106 EID50 SIV GX238株病毒鼻腔感染BALB/c小鼠后记录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及死亡情况,感染后第3 d检测小鼠各脏器病毒复制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体质量与PBS对照组小鼠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感染小鼠40%死亡;在小鼠肺脏和鼻甲中病毒滴度分别达6.3 Log10EID50/mL、4.8 Log10EID50/mL,表明该病毒对小鼠表现出中等的致病力。本研究结果表明输入型SIV持续对我国猪群造成威胁,凸显了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猪流感监测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2亚型 序列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司维 谭茜宇 +3 位作者 徐玲芸 罗廷荣 李晓宁 顾金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9-1749,共11页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2005(H3N2))毒株的HA1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HA1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进行优化,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获得的重组蛋白与QuickAntibody-Mouse3W佐剂混合后以肌内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制备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H3N2亚型SIV HA1重组蛋白在1 mmol/L IPTG 26℃诱导10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9.5 ku。成功制备5株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均为1∶1 638 400。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与H1N1亚型SIV、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等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HA1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制备了反应性及特异性良好的鼠源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3N2亚型SIV HA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SIV) h3n2亚型 hA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4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
6
作者 路伟 闫喜军 +5 位作者 赵刚 杨作丰 张颖雪 张秀华 苏玮玮 陈超阳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27-31,共5页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地区猪流感病毒(SIV)的遗传变异情况,从不同地区采集疑似感染SIV猪的病料后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获得的4株H_(1)N_(1)亚型S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分子特征、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病毒的血凝素(HA)、...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地区猪流感病毒(SIV)的遗传变异情况,从不同地区采集疑似感染SIV猪的病料后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获得的4株H_(1)N_(1)亚型S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分子特征、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病毒的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基因属于欧亚类禽型H_(1)N_(1)(EA H_(1)N_(1))谱系,PB2、PB1、PA、NP、M基因属于2009年大流行H_(1)N_(1)(pdm/09 H_(1)N_(1))谱系,NS基因属于经典H_(1)N_(1)亚型(CS H_(1)N_(1))谱系。4株分离毒株的HA、N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2.8%~96.0%、93.0%~96.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9%~95.9%、93.2%~96.8%。4株分离毒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均为PSIQSR↓GL,且具有结合哺乳动物α-2,6半乳糖(SAα-2,6 Gal)受体的氨基酸位点;病毒内部基因出现了与毒力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变异,如PB1蛋白的V171M、R198K、N375S、L473V突变,NP蛋白的K319N突变以及NS蛋白的G149A突变,M2蛋白存在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性影响的S31N突变,NS蛋白存在可促进病毒复制能力的A42S突变。研究表明,4株不同地区H_(1)N_(1)亚型SIV基因的同源性差异较大,且各基因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出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1亚型 同源性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的分子特征
7
作者 陈珍 朱春华 +5 位作者 陈翠腾 刘斌琼 蔡国漳 万春和 黄瑜 施少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核苷酸同源率为89.8%~99.4%,均属于h9.4.2.5c进化分支;HA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存在8个相同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第313位的糖基化位点位于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位于HA受体结合位点第226位氨基酸均为亮氨酸,具有结合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的特征。结论5株野鸟源H9N2亚型AIV均为低致病性AIV,具有感染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湿地 野鸟源 h9n2亚型 流感病毒 h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4年广西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8
作者 尹彦文 熊陈勇 +14 位作者 韦伟 施开创 郑敏 崔鹏飞 韦显凯 李致远 刘惠心 冯淑萍 卢春花 屈素洁 陆文俊 李雪珍 王睿敏 邓国华 欧长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58-4367,共10页
【目的】探究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广西毒株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20—2024年广西各地的家禽咽拭子和肛拭子病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别检测H3N2亚型AIV,选取部分阳性样本经尿囊腔接种SPF鸡胚,收集鸡胚尿囊液,... 【目的】探究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广西毒株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20—2024年广西各地的家禽咽拭子和肛拭子病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别检测H3N2亚型AIV,选取部分阳性样本经尿囊腔接种SPF鸡胚,收集鸡胚尿囊液,提取核酸后通过PCR扩增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并测序,进行序列相似性、系统发育、氨基酸变异位点及遗传进化速率分析。【结果】共获得43株HA和NA基因序列,编码区大小为1 701和1 410 bp。相似性比对分析显示,本研究获得的HA和NA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6.0%~99.9%和89.7%~99.9%,与GenBank中禽源、人源、猪源和犬源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8.4%~99.7%和78.1%~99.1%。广西H3N2亚型AIV毒株HA和NA基因属于欧亚谱系,与禽源亲缘关系最近,与人源/猪源最远。HA蛋白在第18—20、22—24、38—40、54—56、61—63、181—183、301—303和499—501位氨基酸处出现糖基化,NA蛋白在第61—63、69—71、86—88、143—145、146—148、200—202、234—236、313—315和402—404位氨基酸处出现糖基化,部分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HA蛋白裂解位点为340PEKQTR↓GLF348和340PERQTR↓GLF348。遗传进化速率估算结果显示,HA和NA基因遗传进化速率分别为3.26×10^(-3)和3.67×10^(-3)替换/(位点·年),HA基因种群规模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动态进化特征。【结论】H3N2亚型AIV广西流行毒株与同种流行毒株亲缘性较近,部分HA和NA蛋白发生特有氨基酸突变,不同种属毒株进化趋势不一致,具有遗传多样性特征。试验结果为防控H3N2亚型AIV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3n2亚型 遗传进化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细胞毒性浓度AFB_(1)暴露下H1N1型猪流感病毒感染3D4/21细胞的蛋白质组分析
9
作者 庞思瑶 张金龙 孙雨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7-1957,共11页
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污染,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目前,全世界超过34个国家和地区对畜禽饲料中AFB_(1)的含量制定了限量标准。然而,即使低于限量标准的AFB_(1)暴露仍具有促进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的... 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污染,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目前,全世界超过34个国家和地区对畜禽饲料中AFB_(1)的含量制定了限量标准。然而,即使低于限量标准的AFB_(1)暴露仍具有促进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因此,本研究以3D4/21细胞为模型,首先筛选对细胞无毒性的AFB_(1)浓度,然后使用蛋白转印和TCID50法分别检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的NP蛋白相对表达量和滴度,确定非毒性浓度AFB_(1)暴露对SIV复制的影响。接下来,应用蛋白质组学平台下的TMT技术检测SIV感染组和SIV+AFB_(1)共同处理组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和富集通路,探索AFB_(1)促进SIV复制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0.01μg·mL^(-1)AFB_(1)对3D4/21细胞无细胞毒性,且能够显著促进SIV复制;TMT检测显示,与SIV感染组相比SIV+AFB_(1)共同处理组细胞中242个蛋白表达上调,327个蛋白表达下调;进一步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影响AFB_(1)促进SIV复制的差异通路137条,前5名分别为蛋白酶体通路、坏死性凋亡通路、多物种细胞凋亡通路、军团杆菌病通路和药物代谢-其他酶通路。其中细胞凋亡相关通路可能是调控AFB_(1)促进SIV复制的关键性通路,随后的DAPI染色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将为早期预防和控制因AFB_(1)污染而加剧的SIV感染奠定基础,并为探讨其他感染性疾病增加的原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h1n1 流感病毒 差异表达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对猪的致病性研究
10
作者 张梅 《猪业科学》 2025年第9期60-60,共1页
近年来,猪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及流感病毒的“混合容器”,其与禽流感病毒的相互作用愈发受到关注。H9N2亚型流感病毒对猪的致病性研究,不仅是深入理解该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的关键环节,更有助于预测和防范可能引发的新型流感疫情。1材料与方... 近年来,猪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及流感病毒的“混合容器”,其与禽流感病毒的相互作用愈发受到关注。H9N2亚型流感病毒对猪的致病性研究,不仅是深入理解该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的关键环节,更有助于预测和防范可能引发的新型流感疫情。1材料与方法1.1病毒与动物病毒株:禽源H9N2(A/Chicken/China/2022),EID50=107.3/0.1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流感病毒 跨种传播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感颗粒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志洪 李修元 +3 位作者 张梦楠 刘林洁 杨峰 敖素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611,共6页
目的观察上感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司他韦组(1.25 mg/kg)和上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4、8、12 g/kg),鼻腔接种H1N1流感病毒建立流感病毒肺部感染小... 目的观察上感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司他韦组(1.25 mg/kg)和上感颗粒低、中、高剂量组(4、8、12 g/kg),鼻腔接种H1N1流感病毒建立流感病毒肺部感染小鼠模型,给药干预7 d。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检测肺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ELISA法检测肺组织IL-4、IFN-γ、CCL3、CCL25、CXC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数,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JAK2、STAT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上感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含水量降低(P<0.01),肺泡灌洗液病毒滴度降低(P<0.01),肺组织损伤减轻,肺组织IL-4水平升高(P<0.05,P<0.01),IFN-γ、CCL3、CCL25、CXCL-10水平降低(P<0.05,P<0.01),外周血CD3^(+)、CD4^(+)T细胞数量和CD4^(+)/CD8^(+)比值均降低(P<0.01),肺组织JAK2、STAT 3 mRNA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上感颗粒可以通过调节T细胞免疫和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强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能力和减轻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感颗粒 h1n1流感病毒 炎症反应 细胞免疫 JAK2/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美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新流行形势
12
作者 韦庆兰 段旭升 李亚玲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2,共8页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1亚型HPAIV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呈现家禽疫情频发的态势,更相继出现多起奶牛等哺乳动物感染的病例报告,疫情的复杂性与日俱增。目前,美国已出现多例H5N1亚型HP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特别是奶牛和家禽养殖的从业人员,表明H5N1亚型HPAIV可通过禽类-哺乳动物-人类多级传播链实现跨物种传播,其表面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适应性突变提示潜在的人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剧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挑战。本文对H5N1亚型HPAIV,尤其是2.3. 4.4b分支在美国2022—2024年的流行趋势展开综述,深入分析了其演化过程、传播途径和跨物种传播特性,并对美国现行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2.3.4.4b分支 病毒变异 跨物种传播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年我国部分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株筛选
13
作者 王金右 车艳杰 +3 位作者 宋新宇 张博文 付旭彬 孙英峰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2,共11页
为了解2023年12月—2024年9月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情况,并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AIV疫苗株,本试验自甘肃、广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和山西采集280... 为了解2023年12月—2024年9月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情况,并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AIV疫苗株,本试验自甘肃、广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和山西采集280份疑似AIV发病肉鸡和蛋鸡的临床样本,进行AIV-H9亚型核酸检测、HA基因测序分析和病毒分离,并采用分离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与购买的商品化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和攻毒保护试验,以筛选出免疫原性较好的毒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280份样本中24份呈H9N2亚型AIV阳性,24份阳性样本的HA基因均属于h9.4.2.5分支(也被称为Y280谱系),它们之间的HA核苷酸同源性为90.10%~9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1.44%~99.82%。24份阳性样本的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333PSRSSR↓GLF341,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变异主要表现为在R381K、Q234L和T198V的突变。将24份阳性样本接种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获得9株分离毒,其中A/Chicken/Shandong/JY17/2024(H9N2)(简称SD17株)交叉HI抗体滴度较高,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不低于90%。结果表明,h9.4.2.5分支为我国H9亚型AIV的HA基因主流分支,结合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H9亚型AIV逐步向哺乳动物适应性和气溶胶传播方向发生变异。本试验分离的A/Chicken/Shandong/JY17/2024(H9N2)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H9N2亚型AIV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N2亚型AI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hA基因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孟 谢芝勋 +7 位作者 李丹 徐倩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黄超 沈前程 黄娇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2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及不同宿主来源的H9N2亚型AIV代表株,与目前使用的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株(SS株)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及抗原性分析,根据抗原分析结果选择其中具有不同抗原差异的代表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分别与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SS株)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在36株H9N2亚型AIV广西分离株中有31株属于Y280-Like(9.4.1),其中26株属于分支I、5株属于分支II,另外5株属于G1-Like(h9.4.1),与我国常用疫苗株分属于不同进化分支。12株H9N2亚型AIV广西代表性分离株灭活后的HA效价≥7 log2,病毒灭活效果良好,可用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根据交互HI抗体滴度计算出各毒株间的抗原相关值(R),结果发现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N2)株(简称C227株)与其他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差异,对应的R在0.72~0.93间波动;疫苗交叉保护试验结果也表明,C227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不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均高于80%,且免疫保护效果优于A/chicken/Guangxi/CX/2013(H9N2)株(简称CX13株),说明C227株更适合作为H9N2亚型AIV灭活疫苗的候选株。【结论】基于抗原性分析和免疫原性测定筛选出的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N2)株对广西地区绝大部分H9N2亚型AIV流行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N2亚型AI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IV) h9n2亚型 油乳灭活疫苗 抗原相关性 疫苗交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H1N1、H1N2和H3N2亚型多重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杨焕良 乔传玲 +3 位作者 陈艳 辛晓光 李一经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14-718,共5页
对我国分离到的猪流感病毒和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猪流感病毒H1N1、H1N2和H3N2亚型毒株的HA、NA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分别选出各个病毒亚型HA和NA基因中高度保守且特异的核苷酸区域,设计扩增猪流感病毒H1和H3、N1和N2亚型的2套多重... 对我国分离到的猪流感病毒和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猪流感病毒H1N1、H1N2和H3N2亚型毒株的HA、NA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分别选出各个病毒亚型HA和NA基因中高度保守且特异的核苷酸区域,设计扩增猪流感病毒H1和H3、N1和N2亚型的2套多重PCR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猪流感H1N1、H1N2和H3N2亚型病毒多重RT-PCR诊断方法。采用该方法对H1N1、H1N2、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标准参考株进行RT-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对扩增得到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BLAST比较,表明为目的基因片段。其它几种常见猪病病毒和其它亚型猪流感病毒的RT-PCR扩增结果都呈阴性。对107EID50/0.1mL病毒进行稀释,提取RNA进行敏感性试验,RT-PCR最少可检测到102EID50的病毒量核酸。对40份阳性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是H1N1、H1N2和H3N2亚型分别为16份、1份和20份,其它3份样品同时含有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和鸡胚分离病毒结果100%一致。试验证明建立的猪流感病毒H1N1、H1N2和H3N2亚型多重RT-PCR诊断方法是一种特异敏感的诊断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的早期快速诊断和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病毒 hIn1 hIn2 h3n2 多重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广西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樱 於庆雄 +9 位作者 银凤桂 薛辉 李法凯 莫彦宁 肖雄 杨文娟 韦祖樟 刘芳 蹇慧 黄伟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存在形势及其流行规律,为下一步有效监测和防控猪流感(SI)提供理论依据和原始溯源。【方法】对2009~2013年于广西11个地级市的屠宰场、规模化养猪场和个体养殖户采集的117...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存在形势及其流行规律,为下一步有效监测和防控猪流感(SI)提供理论依据和原始溯源。【方法】对2009~2013年于广西11个地级市的屠宰场、规模化养猪场和个体养殖户采集的1170份猪血清进行血凝抑制(Hr)试验检测,统计欧洲禽源H1N1(EA.H1N1)亚型和新型人源重组H3N2(Hu.H3N2)亚型4株毒株(LB144和BB2、NNXD和JGB4)的抗体阳性率,并分析H1N1和H3N2亚型毒株的存在形势及其流行规律。【结果】2009-2013年,EA.H1N1亚型LB144毒株的平均抗体阳性率高达20.68%,且保持稳定,是广西地区主要的流行毒株;Hu.H3N2亚型JGB4毒株从2010年开始流行,且呈逐渐蔓延的趋势,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9.96%。广西北海、南宁、玉林、贺州、桂林、贵港和柳州市受到EA—H1N1和Hu—H3N2亚型毒株多重感染,且感染程度较严重;百色、河池和防城港市的感染程度相对较低。育肥猪最易感染SIV,尤其是BB2和JGB4毒株,其抗体阳性率分别达66.00%和40.00%。EA—H1N1亚型毒株间的交叉感染阳性率(21.52%)略低于Hu—H3N2亚型毒株间的交叉感染阳性率(27.45%),而两株不同亚型毒株交叉感染时以BB2与JGB4毒株的交叉感染阳性率最高(16.23%),3株交叉感染时以BB2、NNXD和JGB4毒株间的交叉感染阳性率最高(11.60%),4株同时交叉感染阳性率也有6.96%。【结论】广西猪群已普遍存在EA-H1N1和Hu.H3N2亚型毒株混合感染的现象,尤其是地处两省边界上的地级市感染更严重,并以育肥猪和保育猪较易感。因此在sI防控工作中,除做好哺乳仔猪和种猪的日常管理外,还应减少保育猪的外来应激,适当调整育肥猪的饲养密度,以减少新型SIV重组毒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SIV) h1n1亚型 h3n2亚型 血清学调查 重组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变化和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东 刘英 +2 位作者 贾宁 徐彤 刘贵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通过滴鼻的方法将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于感染后2、4、6、10、14 d取小鼠肺组织匀浆,分别测定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 目的探讨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通过滴鼻的方法将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于感染后2、4、6、10、14 d取小鼠肺组织匀浆,分别测定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实验组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IL-6和IL-10在不同时间点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NF-α和IL-1β于14 d后趋于正常,而IL-6和IL-10增高持续至14d后。结论 H9N2猪流感病毒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炎症因子发挥重大作用,TNF-α和IL-1β起致炎作用,IL-6可能和IL-10一样,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流感病毒 BALB C小鼠 急性肺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对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宝剑 王存连 +5 位作者 徐明举 魏东 王国华 张瑞华 刘英 徐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68-1474,共7页
本试验将120只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损伤模型组(ALI组)、人参皂苷Rb1组(G-Rb1组),每组40只。AL1与GRb1组采用100μL SIA/swine/HeBei/012/2008/猪流感病毒(H9N2SIV)经鼻腔接种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G-... 本试验将120只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损伤模型组(ALI组)、人参皂苷Rb1组(G-Rb1组),每组40只。AL1与GRb1组采用100μL SIA/swine/HeBei/012/2008/猪流感病毒(H9N2SIV)经鼻腔接种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G-Rb1组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b1液0.1mL(剂量为10mg·kg-1),连续7d;对照组鼻腔接种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稀释的正常鸡胚尿囊液。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小鼠的体重、肺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小鼠肺组织T—SOD活性、抑制0H·能力及MDA、NO含量,探讨人参皂苷Rb1(G-Rb1)清除肺损伤小鼠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从第2天末开始ALI组大部分小鼠出现高度的精神沉郁,呼吸极度困难,采食量明显减少,体重下降。肺部明显水肿、淤血和出血,炎性细胞渗出,对照组小鼠各器官未见异常。G-Rb1组症状明显轻于攻毒组,症状出现较缓,症状较轻,死亡时间延迟,死亡率降低。在第4、6、8天:抑制0H·能力、T-SOD活力与对照组比,G-Rb1与AILI组含量显著减少(P〈O.05),但G-Rb1组明显高于ALI组(P〈0.05);MDA及N0含量与对照组比,G-Rb1与ALI组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但G-Rb1组明显低于ALI组(P〈0.01)。本研究表明,G-Rb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清除由病毒诱导的肺损伤组织中自由基的作用,保护自由基对肺组织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h9n2流感病毒 急性肺损伤 T-SOD nO MDA 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H1、H3、N1、N2亚型分型RT-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9
作者 齐海涛 孔维立 张桂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7-191,共5页
根据GenBank中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和M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5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SIV的型和亚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型RT-PCR可以检测出104... 根据GenBank中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和M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5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SIV的型和亚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型RT-PCR可以检测出104 EID50病毒量所提取的RNA;H1、H3、N1和N2的亚型RT-PCR均可以检测出104 EID50病毒量所提取的RNA。除每对特异性引物所对应的亚型外,对其他亚型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的检测均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与病毒分离结果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有望成为SIV的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分型检测方法,为猪流感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亚型 h3亚型 n1亚型 n2亚型 RT-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基因模式差异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刘畅 丛郁霖 +3 位作者 朱艳婷 李思琦 孙艺学 丛彦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4,共7页
为探究基质蛋白1(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M1的5种主要模式,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5株具有不同M1基因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测定病毒的一步与多步生长曲线以及生长竞争优势试验探讨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 为探究基质蛋白1(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M1的5种主要模式,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5株具有不同M1基因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测定病毒的一步与多步生长曲线以及生长竞争优势试验探讨M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能力的影响,将MOI均为0.001的5株病毒共感染MDCK细胞,感染后48h提取细胞上清的病毒RNA,将反转录的cDNA样品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测序。结果显示:M1为P5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其余4株病毒(P<0.05),P5模式病毒的M1基因所涉及的9个可检测的氨基酸位点占比超过74%。研究表明,M1为P5模式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最强的增殖能力和明显的生长竞争优势,结果从M1对病毒增殖能力影响角度解释了该分支病毒在我国禽群中广泛流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h9n2亚型 M1 模式差异 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