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263活动图像编码器码率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贾志科 崔慧娟 +1 位作者 唐昆 冯重熙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7,共7页
本文分别在图像层和宏块层进行 H263 的码率控制。在图像层采用后向自适应控制的方法,通过引入量化步长因子—编码输出比特数映射表,确定每帧图像量化步长因子的基准值。在宏块层采用前向控制的方法,根据视觉掩蔽特性设计模... 本文分别在图像层和宏块层进行 H263 的码率控制。在图像层采用后向自适应控制的方法,通过引入量化步长因子—编码输出比特数映射表,确定每帧图像量化步长因子的基准值。在宏块层采用前向控制的方法,根据视觉掩蔽特性设计模糊分类器,确定人眼对每个宏块的敏感程度和相应的量化步长因子。能在视频输出码率恒定的条件下,保持图像质量的稳定,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率控制 h.263编码器 模糊分类 图像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NX1300 DSP平台的视频编码器优化实现
2
作者 白琳 罗玉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48-1152,共5页
视频压缩算法在向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平台上移植时,大多存在程序结构设计不合理、数据结构冗余等问题,因而会导致缓存命中率下降、DSP的利用率降低.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cache miss、指令跳转等降低DSP效率的不利因素的分析,... 视频压缩算法在向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平台上移植时,大多存在程序结构设计不合理、数据结构冗余等问题,因而会导致缓存命中率下降、DSP的利用率降低.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cache miss、指令跳转等降低DSP效率的不利因素的分析,在H.263的DCT、量化、预测等模块采取重新定义数据结构、改进算法、优化专用指令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缓存命中率,减少跳转指令,以提高DSP的有效利用率,使得优化后的H.263编码器在保持较高清晰度的情况下,可以对通用中间格式(CIF)的视频序列进行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3编码器 优化 缓存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