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东准噶尔蕴都卡拉金铜钴矿成矿作用:来自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富全 张汉清 +3 位作者 张志欣 李宁 侯施睿 张艳灵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8-1273,共16页
蕴都卡拉矿床是少见的金铜钴矿床,包括与侵入岩有关的金铜钴成矿系统和与剪切变形有关的金成矿系统。与侵入岩有关的金铜钴成矿系统矿化主要分布于细粒闪长岩中或与玄武岩接触带附近,包括块状矿化和细脉状矿化,后者经历了绿泥石阶段、石... 蕴都卡拉矿床是少见的金铜钴矿床,包括与侵入岩有关的金铜钴成矿系统和与剪切变形有关的金成矿系统。与侵入岩有关的金铜钴成矿系统矿化主要分布于细粒闪长岩中或与玄武岩接触带附近,包括块状矿化和细脉状矿化,后者经历了绿泥石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成矿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硫化物的δ^(34)S为-5.3‰~4.3‰,峰值为-3.5‰,表明硫来自深源岩浆。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集中于120~300℃,流体盐度集中在4%~11%NaCl_(eqv)和16%~20%NaCl_(eqv)范围内,密度为0.34~1.06 g/cm^(3),表明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和中低密度的特征,成矿作用发生于浅成环境(<1 km)。石英δD值为-91‰~-58‰,δ^(18)O_(H_(2)O)值为-0.7‰~5.9‰,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混合大气降水。主成矿阶段不混溶作用导致CO_(2)-CH_(4)±N_(2)从NaCl-H_(2)O中分离出来,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是导致金铜钴等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钴矿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蕴都卡拉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衙金矿多期热液成矿作用识别:来自地质、岩相学、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璇 杨林 +3 位作者 邓军 李华健 于华之 董超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9-1311,共13页
北衙超大型金矿床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中喜山期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大量研究均围绕斑岩-矽卡岩成矿作用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对于北衙金矿是否存在多期热液成矿作用尚不明确。本次研究基于详细野外调查、岩相学与... 北衙超大型金矿床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中喜山期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大量研究均围绕斑岩-矽卡岩成矿作用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对于北衙金矿是否存在多期热液成矿作用尚不明确。本次研究基于详细野外调查、岩相学与矿相学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成分分析、H-O-S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手段,识别了北衙金矿成矿晚期存在新一期热液成矿事件。主要证据如下:(1)野外调查发现北衙金矿发育NW向陡倾断裂控制的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其切割矽卡岩矿体与矽卡岩晚期石英硫化物矿脉;(2)本次研究矿脉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CO_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_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及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而矽卡岩晚期硫化物脉中除上述三种类型外还发育含子晶三相水溶液包裹体;(3)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为204~426℃,盐度为1.0%~14.2%NaCleqv,整体表现为中高温、中低盐度的NaCl-CO_2-H_2O流体体系,而矽卡岩晚期硫化物脉成矿流体体系具有中温、中高盐度的特征;(4)该矿脉中石英的δ^(18)O、δD范围分别为7.5‰~9.4‰与-102.0‰~-75.0‰,指示岩浆水来源,而矽卡岩晚期硫化物脉具有岩浆水和大气水混合来源。本次研究的多金属硫化物矿脉δ^(34)S值范围为-0.97‰~1.40‰,与矽卡岩期和矽卡岩晚期硫化物脉中黄铁矿S同位素一致,表明多期矿化成矿物质均具有幔源贡献。结合北衙矿集区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推测始新世大规模地壳拆沉、软流圈上涌导致的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可能是北衙金矿多期成矿作用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多期热液成矿 北衙 扬子西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巴斯湖铅锌矿床M9矿体成因探讨——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永刚 李碧乐 +3 位作者 孙丰月 董峻麟 钱烨 姚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73-1386,共14页
巴斯湖铅锌矿床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的青海省沱沱河地区,M9铅锌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九十道班组碎裂蚀变灰岩和泥晶灰岩中,主控矿构造为切割地层的NWW向断裂构造。成矿过程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重晶石-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 巴斯湖铅锌矿床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北段的青海省沱沱河地区,M9铅锌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九十道班组碎裂蚀变灰岩和泥晶灰岩中,主控矿构造为切割地层的NWW向断裂构造。成矿过程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重晶石-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碳酸盐-石英阶段(Ⅲ)3个阶段。成矿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成矿Ⅰ阶段均一温度为315.1~365.9℃,盐度(w(NaCl))为8.81%~11.46%;成矿Ⅱ阶段均一温度为231.1~294.3℃,盐度为4.80%~10.49%;成矿Ⅲ阶段均一温度为155.1~233.7℃,盐度为2.41%~6.88%。成矿流体为典型的中温、低盐度流体,均一温度和盐度从成矿早期到晚期逐渐降低。H-O同位素数据显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水,早期主要为岩浆水,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S同位素数据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与新生代深部钾质岩浆活动有关。巴斯湖铅锌矿床M9矿体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形成于印度-欧亚板块晚碰撞造山作用引起的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沱沱河地区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热液脉型矿床 巴斯湖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狮吼山硫铁-钨多金属矿床H-O-S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伟 于长琦 +4 位作者 曾载淋 刘翠辉 贺根文 陈伟 邬思涛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3-720,共8页
狮吼山硫铁-钨多金属矿床位于银坑-青塘整装勘查区北部,是赣南地区唯一大型硫铁矿床。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矿体赋存于石炭系梓山组上段地层中含铁、含钙层位,主要形成于石英-硫化物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原生矿石矿物中H-O-S... 狮吼山硫铁-钨多金属矿床位于银坑-青塘整装勘查区北部,是赣南地区唯一大型硫铁矿床。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矿体赋存于石炭系梓山组上段地层中含铁、含钙层位,主要形成于石英-硫化物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原生矿石矿物中H-O-S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Pb同位素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探讨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演化过程。矿石硫化物中δ^(34)S组成特征(-5. 50‰~-0. 20‰,集中于-3. 0‰~0. 0‰)显示,硫源以岩浆硫为主,较宽的变化范围预示成矿流体遭受了叠加和改造作用。δD-δ^(18)O同位素组成主要集中于岩浆水与变质水重叠区域(δD=-74. 4‰~-48. 0‰,δ^(18)O_(H_2O)=3. 76‰~10. 86‰),说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和变质水为主,后期有少量的天水混入。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水,岩浆热液与含钙地层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大规模变质流体,再加上少量的天水混入,流体间的不混溶作用使成矿物质在岩体与含钙层位接触部位富集沉淀,形成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钨多金属矿床 h-o-s同位素 成矿流体演化 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山后金矿流体包裹体及H-O-S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柳志进 张新勇 +3 位作者 戚静洁 丁宪华 张辉 赵晓亮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0-196,共7页
通过对胶东山后金矿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以及H-O-S同位素分析,研究了该矿床流体特征和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为低盐度、低密度富CO_2的NaCl-H_2O-CO_2体系,之后由于沸腾作用逐渐演化成NaCl-H_2O体系,矿... 通过对胶东山后金矿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以及H-O-S同位素分析,研究了该矿床流体特征和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为低盐度、低密度富CO_2的NaCl-H_2O-CO_2体系,之后由于沸腾作用逐渐演化成NaCl-H_2O体系,矿床形成温度为170~260℃,成矿深度为0.97~3.04km,属中浅成中低温热液金矿床;含矿石英中H-O同位素和硫化物S同位素共同指示,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含变质水)为主,晚期混入大量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生代燕山早期岩浆岩,古老变质岩亦有一定贡献;成矿机理主要是沸腾作用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引起流体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流体还原性增强,在有利空间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山后金矿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早子沟金矿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及H-O-S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东晓 第鹏飞 +6 位作者 张鑫 王玉玺 汤庆艳 王金荣 龚全胜 梁志录 田向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5,共8页
对早子沟金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测温和H-O-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20.8~257.5℃,主要集中于150~230℃(平均为178.0℃),冰点温度介于-3.6^-0.1℃(平均为-1.6℃).由此计算得到盐度介于0.18%~5.86%(平均2.61%)... 对早子沟金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测温和H-O-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20.8~257.5℃,主要集中于150~230℃(平均为178.0℃),冰点温度介于-3.6^-0.1℃(平均为-1.6℃).由此计算得到盐度介于0.18%~5.86%(平均2.61%),密度介于0.78~0.97 g/cm3(平均0.91 g/cm3).对6件石英样品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DV-SMOW)介于-99.8^-91.40,δ(18OH2O)介于-2.53~4.08,表明成矿流体可能由岩浆水或变质水与大气降水或地下水混合形成.黄铁矿样品的δ(34S)均为负值,具有较窄的分布区间,介于-14.2^-7.6,说明成矿物质可能由区域内的岩浆岩或变质岩所提供.早子沟金矿可能形成于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中,此时岩石圈拆沉导致软流圈上涌,引发下地壳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岩浆作用晚期热液携带成矿物质向上运移,经受了大气降水或地下水的混合作用,最终,含矿热液在构造破碎带中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h-o-s同位素 早子沟金矿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通道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来自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5
7
作者 谢玉华 高华 +10 位作者 张哲 杨亮 柯新星 刘晓敏 罗建镖 刘琦 许坤林 刘继顺 王智琳 孔华 刘飚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1期74-89,共16页
通道地区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金锑矿带西南段,主要包括茶溪、金坑和黄垢3个中小型金矿床,矿脉发育在前寒武系浅变质地层中,受断裂控制明显,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显微鉴定、流体包裹体测试及H、O、S同位素分... 通道地区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金锑矿带西南段,主要包括茶溪、金坑和黄垢3个中小型金矿床,矿脉发育在前寒武系浅变质地层中,受断裂控制明显,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显微鉴定、流体包裹体测试及H、O、S同位素分析,对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约束。分析结果表明:成矿过程主要划分为2个阶段,一是石英+黄铁矿+毒砂+绢云母+金阶段;二是石英+绢云母+少量金阶段;其中茶溪矿区第一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5~297℃,峰值为210~220℃,盐度[w(NaCl)]为4.9%~11.7%,第二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5~233℃,峰值为160~170℃,盐度为3.3%~9.7%;金坑矿区第一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2~261℃,峰值为210~220℃,盐度为5.6%~10.1%,第二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4~203℃,峰值为150~160℃,盐度为3.8%~8.8%;黄垢矿区第一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6~319℃,峰值为220~240℃,盐度为5.1%~11.7%;3个矿床中成矿流体的H-O同位素组成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δ^(18)O_(fluid)变化较小,分布在+4.95‰~+6.95‰之间,第二阶段δ^(18)O_(fluid)分布在+1.08‰~+1.38‰之间,而δD值变化较大,分布在-83‰~-33‰之间,因此第一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中低盐度的流体,来源以变质流体为主,可能有岩浆热液的叠加,第二阶段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流体,指示有大气水的混入。另外,黄垢矿区黄铁矿中的δ^(34)S值分布范围较广,为-15.79‰~+3.88‰;金坑矿区硫化物δ^(34)S值较为集中,为-5.02‰~+0.74‰。结合区域地层中S同位素组成与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认为载金硫化物硫源(δ^(34)S值接近零值)主要为深部岩浆,而不含金或含微量金的硫化物(δ^(34)S值为负值)来源于围岩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弧形构造带 金矿床 石英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流体特征 通道地区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成矿机制:吉南板庙子金矿床闪长玢岩与重晶石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煜嵩 董晓杰 +4 位作者 刘正宏 贾振杨 于晓飞 吴玉诗 王海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37-2557,共21页
克拉通破坏对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的成矿作用有着深刻的影响。相对于胶东矿集区,其他克拉通破坏型金矿矿集区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部的吉南矿集区更是缺乏典型矿床的研究。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吉南矿集区板庙... 克拉通破坏对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的成矿作用有着深刻的影响。相对于胶东矿集区,其他克拉通破坏型金矿矿集区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部的吉南矿集区更是缺乏典型矿床的研究。本文对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吉南矿集区板庙子金矿区出露的闪长玢岩进行了岩相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同时对成矿Ⅲ阶段的重晶石矿物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组成分析。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在具有明显振荡环带的岩浆锆石中获得133.3±0.9Ma加权平均年龄,表明闪长玢岩的侵位时代为早白垩世;同时根据锆石CL图像下极弱的阴极发光特征识别出一组加权平均年龄为130.6±1.0Ma的热液锆石,说明岩浆侵位结晶后遭受热液蚀变改造,由此限定了板庙子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闪长玢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Y,富集Sr,具有高钾钙碱性,Mg#>60,Na2O/K2O>1,表现埃达克质岩石特征,其岩浆来源于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并与地幔橄榄岩反应;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以及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s)。结合区域的岩浆活动资料,表明该闪长玢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相关的强烈伸展构造背景。重晶石矿物H-O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建造水和变质水的混合;重晶石矿物S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大洋水和海相蒸发岩。综合板庙子金矿成矿时代、成矿构造背景以及成矿流体/物质来源的特点,提出板庙子金矿属于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并阐述了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及其在早白垩世引起的拆沉作用是克拉通破坏型金矿成矿机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 吉南白山板庙子金矿 埃达克质闪长玢岩 重晶石 h-o-s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萨喀尔得铜矿C-H-O-S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兵团 王先林 +2 位作者 石满乾 王利鹏 柳志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新疆萨喀尔得铜矿属中低温热液型,该矿石英和方解石样品中δ13CPDB值为-17.3‰^-0.7‰,δ18OSMOW为16.2‰~22.4‰,δ18OH2O水值为6.9‰~12.5‰,δD变化于-73.8‰^-52.4‰之间。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发生循环加热的建造水,并... 新疆萨喀尔得铜矿属中低温热液型,该矿石英和方解石样品中δ13CPDB值为-17.3‰^-0.7‰,δ18OSMOW为16.2‰~22.4‰,δ18OH2O水值为6.9‰~12.5‰,δD变化于-73.8‰^-52.4‰之间。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发生循环加热的建造水,并混合变质水和岩浆水;成矿早期流体中的C主要来源于地层水或大气降水,晚期有深部岩浆水的加入。δ34S值变化范围为0.2‰~6.1‰,表明流体中的S主要来自岩浆或上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s同位素 成矿流体 萨喀尔得铜矿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那更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锆石U-Pb年代学和稳定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5
10
作者 全长恩 夏楚林 +3 位作者 张文昭 甄士坤 杜瑜 韩芝弘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4-1169,共16页
那更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是青海境内截至目前发现的首个大型独立银矿床,对其开展成矿研究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本文对矿区内的矿化流纹岩、含矿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以及U-Pb年代学研究,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 那更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是青海境内截至目前发现的首个大型独立银矿床,对其开展成矿研究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本文对矿区内的矿化流纹岩、含矿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以及U-Pb年代学研究,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和成因类型。对流纹岩中的锆石进行U-Pb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19.2±1.4 Ma,属于晚三叠世。矿化石英脉样品中流体包裹体NaCl-H_(2)O-CO_(2)体系温度范围为75~346℃,盐度(NaCl_(eqv))为2.57%~7.86%,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特征,并计算得出其成矿深度为0.330~1.046 km。δD_(SMOW)值和δ^(18)O H_(2)O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8.2‰~-86.7‰和-11.02‰~10.02‰,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δ^(34)S值为-6.1‰~0.5‰,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体系。综合分析认为,含矿流纹质熔浆在近地表结晶过程中析出的含水流体,沿断裂带上升至浅部开放体系时,在静水条件下减压沸腾引发流体系统中的温度和硫逸度快速降低,从而导致银、铅、锌等元素沉淀成矿,其成因类型属于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锆石U-Pb定年 h-o-s同位素 那更银多金属矿 东昆仑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隆子县恰嘎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H、O、S同位素组成特征
11
作者 娄元林 陈武 +1 位作者 袁永盛 杨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4-1140,共17页
西藏隆子县恰嘎锑矿位于藏南喜马拉雅特提斯造山带的中东部,属藏南江孜-隆子金锑多金属成矿带。综合研究该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O-S同位素的组成,发现其流体成矿过程包括:黄铁矿-石英阶段发育富液相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集中在... 西藏隆子县恰嘎锑矿位于藏南喜马拉雅特提斯造山带的中东部,属藏南江孜-隆子金锑多金属成矿带。综合研究该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O-S同位素的组成,发现其流体成矿过程包括:黄铁矿-石英阶段发育富液相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集中在170~180℃,盐度w(NaCleq)为2.86%~7.17%,成矿压力平均为47.15MPa,成矿深度平均为1.57 km;石英-硫化物阶段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W型),其次为CO2-H2O三相包裹体(C型),均一温度位于200~220℃区间,盐度w(NaCleq)为2.20%~5.11%,成矿压力平均为47.46 MPa,成矿深度平均为1.58 km。矿区总体上流体属含微量CO2气体的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热液体系。H-O和S同位素结果表明存在地幔流体参与成矿,其赋矿浅变质沉积岩地层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成矿流体,以上研究证明,恰嘎锑矿属于多来源流体浅层中低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恰嘎锑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海原西华山地区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力 朱海军 +10 位作者 谷守江 杨兴科 赵翌辰 孙雪平 何虎军 韩珂 张玉瑜 谭江 谢愿龙 张龙 高立博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206,共16页
宁夏海原西华山金矿区位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之祁连构造成矿带,在该矿区已发现马场和柳沟2个金矿床。区内含矿地层为长城系海原群变质地层,矿脉受断裂带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煌斑岩型、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了查明西华山金矿... 宁夏海原西华山金矿区位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之祁连构造成矿带,在该矿区已发现马场和柳沟2个金矿床。区内含矿地层为长城系海原群变质地层,矿脉受断裂带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煌斑岩型、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了查明西华山金矿区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过程,对马场和柳沟2个金矿床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H-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研究表明:马场和柳沟金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140.1~382.6℃和203.2~353.9℃,集中在250~260℃和270~280℃;盐度[w(NaCleq)]分别为2.57%~10.72%和5.28%~12.08%,集中在6%~7%和7%~8%;成矿期成矿流体δD值分别为-86.5‰~-87.2‰和-90.2‰~-91.6‰,δ^(18)O值分别为7.4‰~8.7‰和8.7‰~10.0‰;2个矿区矿石黄铁矿中δ^(34)S分布范围为-1.00‰~0.27‰。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矿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硫也主要源于岩浆,有少量可能源于围岩地层;区内金矿床属于与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低盐度岩浆热液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成矿流体 矿床成因 祁连构造带 西华山金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五河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其年代学研究——以河口和荣渡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治 邓宇峰 +4 位作者 袁峰 李跃 林涛 张顺林 张家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75-3893,共19页
安徽省蚌埠五河地区河口和荣渡金矿床是华北地台东南缘蚌埠台隆和五河台坳邻接区域的两个金矿床。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河口和荣渡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Re-Os同位素以及H-O-S同位素特征,来厘定其形成时代、探讨其成矿物... 安徽省蚌埠五河地区河口和荣渡金矿床是华北地台东南缘蚌埠台隆和五河台坳邻接区域的两个金矿床。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河口和荣渡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Re-Os同位素以及H-O-S同位素特征,来厘定其形成时代、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河口及荣渡金矿床矿体主要呈细脉浸染状、脉状和网脉状赋存于古太古代西堌堆地层中,成矿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1)石英脉阶段(早阶段);(2)石英-黄铁矿阶段(早阶段);(3)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中阶段);(4)碳酸盐阶段(晚阶段);其中,中阶段为金的主要矿化时期。河口和荣渡金矿床早阶段(石英脉和石英-黄铁矿阶段)的石英内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WL型)、富气两相包裹体(WG)以及少量的含子晶的气液固三相包裹体(S型),均一温度为322~412℃,盐度介于5. 56%~15. 67%NaCleqv之间,属于高温中低盐度流体体系;中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阶段)石英内发育有富液两相包裹体(WL型)、富气两相包裹体(WG),均一温度为257~357℃,盐度介于3. 06%~7. 45%NaCleqv之间,属于中高温低盐度流体体系。从成矿早阶段到主成矿阶段流体的盐度和温度都发生了较大程度的降低,推测矿化过程可能是由流体温度和盐度的降低引起的。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水的δ18O值介于5. 01‰~7. 90‰之间,δDV-SMOW值介于-89‰^-65‰之间,表明两个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主要为岩浆水。河口金矿床矿石中的黄铁矿δ34S值介于3. 89‰~9. 65‰之间,荣渡金矿床方铅矿δ34S值为0. 76‰,表明河口及荣渡金矿床δ34S值具有岩浆硫的特征,后期由于岩浆去气作用或地层硫的参与使矿石中的δ34S值升高。因此,这两个金矿床可能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对荣渡金矿床矿石的黄铁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确定金矿床形成于134±19Ma,结合前人对该地区所做的岩浆岩定年工作,推测荣渡金矿床的成矿可能与区内130Ma左右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金矿床 荣渡金矿床 h-o-s同位素 石英脉型金矿 流体包裹体 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哈陇休玛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模式
14
作者 许庆林 孙丰月 +1 位作者 李碧乐 杨延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2-1524,共13页
哈陇休玛钼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目前仅有的中型斑岩型矿床。为了查明其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物质来源,构建矿床成矿模式,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哈陇休玛矿床发育气液两相和含CO_... 哈陇休玛钼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目前仅有的中型斑岩型矿床。为了查明其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物质来源,构建矿床成矿模式,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哈陇休玛矿床发育气液两相和含CO_(2)三相两种类型包裹体,成矿流体呈现中高温(集中于280~340℃)、高盐度(w(NaCl),集中于6.00%~18.00%)和中等密度(集中于0.64~0.92 g/cm^(3))特点,成矿深度为2.4~4.1 km,形成于中浅成环境。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但主体以岩浆水为主;S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哈陇休玛矿床成矿模式为印支晚期东昆仑地区发生强烈壳幔混合作用,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混合岩浆,含矿流体在随混合岩浆上升的过程中发生流体沸腾,并与大气降水混合冷却,导致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促使成矿物质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h-o-s同位素 成矿模式 哈陇休玛钼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凤县左家庄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颖维 赵端昌 +5 位作者 杜彪 张振凯 杨丹丹 卢飞 菅坤坤 张亚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82,共12页
左家庄金矿位于西秦岭凤太矿集区西北角的何家庄岩体西端南侧与上石炭统侵入接触的内接触带。矿体受构造与岩体双重控制,主要发育于东西向构造内充填的石英脉中。区内中粒二长花岗岩与粉砂质绢云板岩接触带是金矿化的有利部位。本文对... 左家庄金矿位于西秦岭凤太矿集区西北角的何家庄岩体西端南侧与上石炭统侵入接触的内接触带。矿体受构造与岩体双重控制,主要发育于东西向构造内充填的石英脉中。区内中粒二长花岗岩与粉砂质绢云板岩接触带是金矿化的有利部位。本文对左家庄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分、来源、物理化学条件及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左家庄金矿流体包裹体类型可以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和纯气相包裹体3类,包裹体多以水溶液包裹体(L_(H_(2)O)-V_(H_(2)O))为主、并有CO_(2)-H_(2)O包裹体(LCO_(2)-L_(H_(2)O)),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主要为水,气相成分主要为CO_(2)及少量N_(2)和H_(2)。成矿流体为中低温(229~320℃)-低盐度(7.31%~12.28%Na Cl.eq)以变质热液为主后期混入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矿床中硫化物形成于富重硫(黄铁矿δ^(34)S=11.4‰~13.77‰)环境。左家庄金矿具有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家庄金矿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造山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模式
16
作者 吴明刚 邱敦方 +8 位作者 宋子崇 田福泉 吕鹏瑞 许道学 牛警徽 Rahnama Zohreh 张永林 范德江 钟世华 《西北地质》 2025年第5期60-74,共15页
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地处胶东金成矿省西北部、招平断裂带南段,是该地区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虽然该矿床开采历史悠久,但由于规模较小,矿床成因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本次研究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之上,... 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地处胶东金成矿省西北部、招平断裂带南段,是该地区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虽然该矿床开采历史悠久,但由于规模较小,矿床成因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本次研究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之上,开展了含矿石英脉中石英氢氧同位素和黄铁矿硫同位素分析,以期揭示成矿流体和金属来源,厘定矿床成矿模式。研究表明,旧店金矿床成矿过程可分为早成矿阶段(I)、主成矿阶段(II)和晚成矿阶段(III)3个阶段,其中主成矿阶段是金矿化主要发育阶段,包括中粗粒黄铁矿阶段(II1)、细粒–微细粒黄铁矿阶段(II2)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3)3个亚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早成矿阶段成矿流体δ^(18)O_(H2O)值为2.22‰~4.64‰,δD_(V-SMOW)值为-90.2‰~-72.2‰,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δ^(18)O_(H2O)值为1.17‰~4.36‰,δD_(V-SMOW)值为-84.3‰~-77.1‰,晚成矿阶段成矿流体δ^(18)O_(H2O)值为-0.01‰~4.28‰,δD_(V-SMOW)值为-97.7‰~-87.1‰。旧店金矿床早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随着流体演化,大气降水逐步混入且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硫同位素无明显差异,δ34S值大多为7.65‰~10.10‰(平均值为8.87‰),这一范围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中生代花岗岩特征十分类似。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旧店金矿成矿模式:晚侏罗世,旧店地区大量含金的古老变质岩基底发生重熔,形成玲珑型花岗岩;在早白垩晚期受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和软流圈上涌影响,花岗岩和变质岩残留体中的金发生活化富集,并在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组成的混合流体作用下,在招平断裂带下盘次级断裂构造中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模式 旧店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