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关联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呼红梅 王继英 +3 位作者 郭建凤 张印 沈彦锋 武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8,共5页
旨在研究莱芜猪和杜洛克猪间肌肉H-FABP基因mRNA表达差异,同时分析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探索莱芜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试验选择100kg体重莱芜猪10头、杜洛克7头,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 旨在研究莱芜猪和杜洛克猪间肌肉H-FABP基因mRNA表达差异,同时分析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探索莱芜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试验选择100kg体重莱芜猪10头、杜洛克7头,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FABP基因mRNA表达丰度,并测定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莱芜猪背最长肌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比杜洛克猪高36.16%。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显著,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与饱和脂肪酸、饱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显著,莱芜猪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关显著,与脂肪酸总量相关不显著,但是杜洛克猪则与此相反。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相关显著,该基因可作为莱芜猪肌内脂肪选育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猪 荧光定RT-PCR h-fabp基因mrna表达量 肌内脂肪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GHR和IGF-2基因克隆及mRNA的时序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文旭 张宏叶 +5 位作者 王涛 王丹 张红燕 尹绍武 陈树桥 周国勤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33,共13页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axis,GH/IGF-轴)是调控鱼类生长的主要内分泌轴线。为探讨生长相关基因GHR、IGF-2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axis,GH/IGF-轴)是调控鱼类生长的主要内分泌轴线。为探讨生长相关基因GHR、IGF-2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河川沙塘鳢的GHR、IGF-2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GHR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2 179 bp,开放阅读框为1 830 bp,共编码609个氨基酸,IGF-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1 586 bp,开放阅读框642 bp,共编码213个氨基酸。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了GHR、IGF-2基因在9个不同组织(脑、肝、心、肌肉、脾、肠、性腺、鳃、肾)和8个胚胎不同发育时期(受精卵期、桑椹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体节期、口裂期、出膜后1 d、出膜后3 d)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2和GHR基因在所检测的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肝脏、肌肉、性腺、脑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胚胎发育阶段GHR和IGF-2基因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原肠胚期表达量较高,表明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qRT-PCR进一步比较了雌、雄河川沙塘鳢GHR和IGF-2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90、150、210、270、330 d)脑、肝、肌肉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各时期雄鱼GHR和IGF-2基因在肝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雌鱼,肌肉和脑GHR基因mRNA的表达量则无显著差异。而IGF-2基因则仅在雌、雄鱼210 d的脑和150、210 d的肌肉存在显著性差异,推测肝GHR和IGF-2基因mRNA表达的雌雄差异是河川沙塘鳢雌雄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GHR IGF-2 基因克隆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F1基因在巴什拜羊不同毛色皮肤组织中的DNA甲基化及mRNA表达水平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侯晨曦 洪文娟 +1 位作者 何宗龙 决肯·阿尼瓦什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42-2748,共7页
【目的】分析LEF1基因在红棕色与青灰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DNA甲基化与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运用BSP(亚硫酸盐修饰后测序PCR)与RT-RC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毛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LE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量。... 【目的】分析LEF1基因在红棕色与青灰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DNA甲基化与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运用BSP(亚硫酸盐修饰后测序PCR)与RT-RC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毛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LE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量。【结果】在红棕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的LE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高于青灰色的甲基化水平,且二者甲基化CpG位点不同,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DNA甲基化水平对红棕色与青灰色巴什拜羊的毛色形成具有调节作用,可作为一个候选的巴什拜羊毛色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什拜羊 毛色 LEF1基因 mrna表达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绵羊品种杂交羔羊肉品质分析与嫩度基因mRNA表达验证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国虎 牛小莹 +3 位作者 白雅琴 霍子东 魏晓云 罗兰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了研究引入品种(杜泊、澳洲白、萨福克、特克塞尔)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带驯化繁育湖羊杂交F1代羔羊的肉品质以及H-FABP基因mRNA在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试验将相同月龄(4个月)、相近体重(30 kg)、健康水平... 为了研究引入品种(杜泊、澳洲白、萨福克、特克塞尔)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带驯化繁育湖羊杂交F1代羔羊的肉品质以及H-FABP基因mRNA在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试验将相同月龄(4个月)、相近体重(30 kg)、健康水平一致的杂交羔羊40只按品种分为4组进行试验。测定每只羊两个成熟期(第1天和第3天)肉品质的相关指标。同时采用qPCR技术测定H-FABP基因mRNA在肉质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熟第1天和第3天,杜湖、萨湖杂交羔羊的失水率、蒸煮损失显著低于澳湖、特湖杂交羔羊肉(P<0.05)。H-FABP基因mRNA在不同杂交羔羊肌肉中均有表达,但澳湖杂交羔羊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的H-FAB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特湖、杜湖、萨湖杂交羔羊(P<0.05)。说明澳洲白作为公羊与湖羊杂交是较理想的杂交组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羔羊 肉品质 h-fabp基因 mrna相对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福克羊GH和IGF-1基因组织表达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闫云峰 杨华 +2 位作者 杨永林 潘晓亮 马全磊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2,28,共6页
为分析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对绵羊生长发育的作用,以6月龄萨福克公羊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法,对绵羊肠系膜淋巴结、心脏、肝脏、... 为分析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对绵羊生长发育的作用,以6月龄萨福克公羊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法,对绵羊肠系膜淋巴结、心脏、肝脏、垂体、大脑、肾脏、骨骼肌、皮肤、肺脏、睾丸和脾脏11个组织中GH和IGF-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在睾丸、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心脏、肝脏、大脑、肾脏和骨骼肌(P<0.05);IGF-1基因在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心脏、垂体、大脑、肾脏、骨骼肌、皮肤、肺脏、睾丸和脾脏(P<0.05)。说明绵羊GH和IGF-1基因有特定的组织表达模式;GH基因与免疫、繁殖及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IGF-1基因与生长发育及免疫密切相关,肝脏不仅是IGF-1的主要合成器官,也是该基因特异性表达的主要器官组织之一。GH和IGF-1基因均具有一因多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GH基因 IGF-1基因 mrna表达 荧光定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4R基因沉默对牛成纤维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萌 贤明 +6 位作者 史明艳 陈燕 张路培 高会江 李俊雅 许尚忠 高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3-415,共13页
旨在研究黑素皮质激素4受体基因(Melanocortin-4receptor,MC4R)沉默对牛成纤维细胞内能量与脂肪代谢相关通路上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MC4R基因与肉牛胴体品质以及能量平衡与脂肪代谢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使用MC4R被敲降的牛成纤维细胞... 旨在研究黑素皮质激素4受体基因(Melanocortin-4receptor,MC4R)沉默对牛成纤维细胞内能量与脂肪代谢相关通路上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MC4R基因与肉牛胴体品质以及能量平衡与脂肪代谢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使用MC4R被敲降的牛成纤维细胞系,借助深度测序技术寻找试验组(MC4R敲降)和阴性对照组(MC4R未敲降)中表达量差异显著的基因。利用GO注释聚类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涉及能量代谢、脂肪运输及相关调控通路的差异基因进行了深入的富集分析。随机选取差异表达基因中的10个基因,利用实时定量PCR对深度测序结果进行验证。此外,本研究借助牛SNP芯片对上述目标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了检测,并对136头西门塔尔牛进行了基于目标基因各SNP的基因型检测。基于各SNP的分型数据,本研究进一步利用PLINK软件对SNP与牛各胴体性状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通过深度测序,在两组阳性MC4R被敲降的牛成纤维细胞系中共发现7 79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 703个,下调基因6 096个。显著性GO分类在两组不同干扰水平处理组间共选出与能量代谢调节、脂肪运输过程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265个,功能聚类分析进一步筛选出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29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与能量代谢、脂肪运输等过程相关的265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涉及到40个不同的通路,其中与MC4R基因及能量代谢调控有密切关联的Leptin、AGRP、NPY和POMC等基因同属于脂联素信号通路。MC4R敲降引起该通路上22个基因的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所选择的10个基因(表达量上调基因:CFB、RSAD2、IFIT3、CHI3L1和BOLA-N;表达量下调基因:UPK1B、IER2、LASS3、TGFβ3和AXUD1)的mRNA表达水平与测序结果无显著差异,从而证实了深度测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此外,借助50K密度的牛SNP芯片,本研究共发现了16个SNPs位点,共涉及11个目标基因。SNPs与牛各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0号染色体上的TGFβ3对西门塔尔牛眼肌面积、胴体重、腰部肉厚、大腿肉厚和外脊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眼肉重、里脊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同样位于10号染色体的RHOJ基因对西门塔尔牛眼肌面积也有显著影响(P<0.05)。19号染色体上的KRT17基因和7号染色体上VCAN基因均显著影响西门塔尔牛肉剪切力(P<0.01,P<0.05)。1号染色体的MASP1基因对肉色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MC4R基因沉默显著影响牛成纤维细胞内参与能量代谢、脂肪代谢和能量稳态平衡调控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证实了MC4R基因能调控肉牛能量平衡和脂肪代谢以及影响肉牛胴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4R基因 基因敲降 mrna表达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老化小鼠胸腺细胞分化与Notch信号相关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毕明刚 周文霞 +1 位作者 齐春会 张永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05-909,共5页
目的研究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ice,SAM)增龄过程中胸腺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Notch1、Prese-nilin1、2(PS1、2)、HES1等Notch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变化及这两种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出生后1~8周龄SAM,采用流式细... 目的研究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ice,SAM)增龄过程中胸腺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Notch1、Prese-nilin1、2(PS1、2)、HES1等Notch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变化及这两种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出生后1~8周龄SAM,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胸腺细胞亚群变化、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Notch1、PS1、PS2、HES1基因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SAM出生1~2周,胸腺中CD4+CD8+细胞所占比例较高,4周龄后逐渐降低,各周龄SAMP8与SAMR1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CD4+CD8-细胞比例上,SAM呈增龄性增加,1~6周龄的SAMP8与SAMR1之间无显著性差异,8周龄的SAMP8低于SAMR1;在CD4-CD8+细胞比例上,SAM呈增龄性增加,4周龄后的SAMP8均明显高于SAMR1;Notch1、PS2、HES1基因mR-NA表达量呈增龄性增加,各周龄SAMP8的Notch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SAMR1,4周龄后SAMP8的PS2、HES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SAMR1;PS1基因mRNA表达量呈增龄性降低,4周龄后的SAMP8低于SAMR1。结论Notch1、PS2、HES1的表达与胸腺CD4-CD8+细胞的分化呈正相关,PS1表达与胸腺CD4-CD8+细胞的分化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分化 NOTCH信号 快速老化小鼠 表达关系 相关基因 CD8^+细胞 基因mrna表达 Notch1 mrna表达 SAMP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基因在小型猪骨骼肌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谷金妮 许剑琴 +1 位作者 陈武 于同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439,共6页
提取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骨骼肌组织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磷酸二酯酶(PDE)同工酶在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结果可见PDE1A、1C、2A、3A、3B、4A、4B、4C、4D、5A、7A、7B、8A、8B、9A和11A共16种PDE同工酶mRNA在中国实验用小... 提取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骨骼肌组织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磷酸二酯酶(PDE)同工酶在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结果可见PDE1A、1C、2A、3A、3B、4A、4B、4C、4D、5A、7A、7B、8A、8B、9A和11A共16种PDE同工酶mRNA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骨骼肌组织中表达,其中PDE1A、1C、2A、3A、4B、4C、8A和8B共8 种在人和其他动物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未见报道,PDE1B和10A 3种同工酶未见表达。16种PDE同工酶mRNA在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从电泳条带上可以看到各种PDE表达量存在着差异,但需要进一步做定量分析加以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组织 小型猪 酯酶基因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组织总RNA mrna 磷酸二酯酶 同工酶 PDE 动物骨骼 分析 骨骼肌 表达 实验 中国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pd1)的克隆及其在高渗胁迫下mRNA转录水平的差异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凡 马向东 +5 位作者 余华顺 姚娟 郭永豪 邢学森 阎淳泰 梁运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19,共5页
YY、FHS和WFB是生产中常用的酵母菌株。在高渗胁迫下的生长速度依次为FHS、YY、WFB。克隆gpd1基因片段并测序,再与NCBI公布的gpd1序列(X76859)比较,WFB、YY、FHS的同源性分别为99·32%、99·83%、99·83%,YY、FHS菌株的gpd... YY、FHS和WFB是生产中常用的酵母菌株。在高渗胁迫下的生长速度依次为FHS、YY、WFB。克隆gpd1基因片段并测序,再与NCBI公布的gpd1序列(X76859)比较,WFB、YY、FHS的同源性分别为99·32%、99·83%、99·83%,YY、FHS菌株的gpd1序列与NCBI上的gpd1序列(X76859)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WFB与它们的同源性只有98·5%。用不同浓度的NaCl培养酵母细胞进行渗透胁迫处理,RNA点杂交显示YY、FHS菌株gpd1基因的mRNA表达量在NaCl浓度上升时候有上升的趋势;WFB菌株gpd1基因的mRNA表达量随NaCl浓度的上升逐渐降低。实验结果显示,gpd1基因mRNA转录水平与抗高渗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转录水平 脱氢酶基因 克隆 NaCl浓度 甘油 磷酸 RNA点杂交 NCBI 氨基酸序列 酵母菌株 生长速度 基因片段 胁迫处理 酵母细胞 同源性 表达 上升 显示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锌源对体外培养胸腺细胞Bcl-2、Bax、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虞泽鹏 乐国伟 施用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8-332,共5页
采用地噻咪松作为诱导剂,建立小鼠胸腺细胞体外培养的凋亡模型,培养基中分别补加1000μmol/L的硫酸锌或蛋氨酸锌,培养16h。测定细胞的凋亡率、DNA片段化以及Bcl22、Bax、Caspase23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地噻咪松显著提高体外培养腺细胞... 采用地噻咪松作为诱导剂,建立小鼠胸腺细胞体外培养的凋亡模型,培养基中分别补加1000μmol/L的硫酸锌或蛋氨酸锌,培养16h。测定细胞的凋亡率、DNA片段化以及Bcl22、Bax、Caspase23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地噻咪松显著提高体外培养腺细胞凋亡(P<0101),并上调Bcl22、Bax、Caspase233种基因的mRNA表达(P<0101)。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对地噻咪松诱导的凋亡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101),并对上述3种基因表达的上调有抑制作用(P<0101)。蛋氨酸锌处理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23mRNA表达均高于硫酸锌处理,Caspase23mRNA表达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105)。这表明,锌调控糖皮质激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涉及到对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2种锌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mrna表达 Bcl-2 体外培养 胸腺细胞 Bax 锌源 蛋氨酸锌 DNA片段化 细胞凋亡 抑制作用 硫酸锌 基因表达 显著水平 转录水平 激素诱导 表达 诱导剂 mol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采后乙烯合成及乙烯受体ETR1同源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永红 陈学年 +2 位作者 吕斌 丁志祥 欧毅 《西南园艺》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研究了温度和乙烯吸收剂对“南京白凤”桃(AmygdaluspersicaL.)果实采后乙烯生成和乙烯受体ETR1同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乙烯吸收剂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乙烯释放高峰期。定量PCR分析表明,ETR1的mRNA表达水平受温... 研究了温度和乙烯吸收剂对“南京白凤”桃(AmygdaluspersicaL.)果实采后乙烯生成和乙烯受体ETR1同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乙烯吸收剂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乙烯释放高峰期。定量PCR分析表明,ETR1的mRNA表达水平受温度和乙烯吸收剂调节,随着乙烯合成能力的增强,ETR1同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在桃果实乙烯信号传导过程中呈正向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R1 乙烯受体 果实采后 基因表达模式 乙烯合成 乙烯吸收剂 mrna表达 乙烯释放 PCR 乙烯生成 合成能力 同源基因 信号传导 高峰期 分析表 桃果实 温度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Mn-SO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宏叶 于兴达 +6 位作者 王佩佩 贾秀琪 李欣茹 曹全全 尹绍武 陈树桥 周国勤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3,共10页
本研究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Mn-SOD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河川沙塘鳢Mn-SOD基因的c DNA序列全长为1008 bp,包括678 bp的开放阅读... 本研究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Mn-SOD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河川沙塘鳢Mn-SOD基因的c DNA序列全长为1008 bp,包括67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15 bp的5'UTR区和315 bp的3'UTR区,并且具有脊椎动物典型的加尾信号AATAAA和31 bp的Poly A尾巴,推测该序列共编码225个氨基酸。该基因包含Sod_Fe_N(28-109)与Sod_Fe_C(116-219)2个保守的结构域,此结构与其他物种极为相似,表明该基因在物种进化中比较保守。与已知物种Mn-SOD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河川沙塘鳢Mn-SOD氨基酸序列与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和线鳢(Channa striata)相似性最高,均为90.3%。采用q RT-PCR技术检测了Mn-SOD基因在河川沙塘鳢8个组织(肾、肝、肌肉、脑、脾、鳃、眼、心脏)和8个发育时期(受精卵期、桑椹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体节期、口裂期、出膜后1 d、出膜后3 d)的表达情况。在检测的8个组织中都有Mn-SOD基因的表达,肌肉中的表达量最高;胚胎到仔鱼的8个发育时期都有Mn-SOD基因的表达,桑椹胚期表达量最高。在急性NaNO_2胁迫处理后,河川沙塘鳢肝组织Mn-SOD基因的m RNA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鳃组织Mn-SOD基因的m RNA表达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Mn-SOD很可能在对抗NaNO_2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这将为控制河川沙塘鳢的人工育苗及养殖条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Mn-SOD基因 基因克隆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蛋白和基因在肝肺综合征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梅 梁扩寰 +3 位作者 王天才 唐望先 李德民 张文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 在肝肺综合征 (HPS) 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Wistar大鼠行胆总管结扎术 (CBDL) 制备HPS动物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 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蛋白在肺血管的表达和...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 在肝肺综合征 (HPS) 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Wistar大鼠行胆总管结扎术 (CBDL) 制备HPS动物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 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蛋白在肺血管的表达和分布特点,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eNOS、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CB- DL组肺血管eNOS染色强度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 (P<0 .01), 而 iNOS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5);CBDL组大鼠肺组织eNOS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增高 (P<0. 01), 两组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关分析表明, 肺组织中eNOS mRNA水平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 aDO2) 显著相关 (r=0. 920 1, P<0. 01)。结论 HPS时内皮细胞eNOS表达增强可能是肺血管NO增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 肺组织 表达 肝肺综合征 肺血管 HPS 大鼠 mrna水平 基因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和徐淮山羊CaSR基因组织表达水平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楚素芳 金晶 +3 位作者 张吉顺 张春雷 王艳红 房兴堂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1,共5页
为分析钙敏感受体(CaSR)基因对湖羊和徐淮山羊消化吸收的作用,以6个月龄的湖羊和徐淮山羊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Ⅱ荧光染料法,对湖羊和徐淮山羊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10个组... 为分析钙敏感受体(CaSR)基因对湖羊和徐淮山羊消化吸收的作用,以6个月龄的湖羊和徐淮山羊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Ⅱ荧光染料法,对湖羊和徐淮山羊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10个组织中CaSR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湖羊的样品组织中,CaSR基因在十二指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回肠,两者的表达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CaSR基因在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空肠、盲肠、结肠、直肠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在十二指肠及回肠中的表达量(P<0.05)。在徐淮山羊的组织样中,CaSR基因在回肠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另外,该基因在回肠和十二指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空肠、直肠中的表达量(P<0.05),盲肠和结肠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最低。通过试验说明CaSR在不同组织里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在不同的物种间主要表达组织也不同,表明湖羊和徐淮山羊具有不同的消化吸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徐淮山羊 CaSR基因 mrna表达 荧光定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着斑激酶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征宇 侯晓宾 范志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整合素与TGFβ受体介导的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10例增生性瘢痕标本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通过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经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整合素β1、TGF-β受体Ⅰ(TGF...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整合素与TGFβ受体介导的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10例增生性瘢痕标本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通过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经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整合素β1、TGF-β受体Ⅰ(TGF-βRⅠ)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TGFβRⅠ以及αSMA的基因拷贝数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FAK可能是整合素和TGF-βR两条信号传导途径的交汇点,调节整合素、TGF-βR、αSMA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在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黏着斑激酶 作用研究 荧光定PCR法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瘢痕成纤维细胞 TGF-Β受体 mrna表达 TGF-βRⅠ 整合素β1 α-SMA 细胞原代培养 信号传导途径 瘢痕增生 基因拷贝数 FAK 受体介导 蛋白合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