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麻液泡膜质子泵H^+-PPase(Hcvp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辉 李德芳 +3 位作者 陈安国 唐慧娟 李建军 黄思齐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4,共6页
为了阐明红麻耐盐机理,以耐盐性较强的中红麻16号为材料,从红麻耐盐转录组测序结果中获得了1个与AVP1基因高度相似的Unigene,根据该片段的序列设计引物,直接进行PCR扩增,经Sanger测序获得该基因全长c DNA序列。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 为了阐明红麻耐盐机理,以耐盐性较强的中红麻16号为材料,从红麻耐盐转录组测序结果中获得了1个与AVP1基因高度相似的Unigene,根据该片段的序列设计引物,直接进行PCR扩增,经Sanger测序获得该基因全长c DNA序列。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2 298 bp,开放阅读框为2 298 bp,编码765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80.2 k Da和5.25,与雷蒙德氏棉、甜橙、毛果杨、烟草和大豆的H+-PPas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0%,85%,85%,83%,83%,蛋白质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6%,93%,91%,93%,94%,说明该基因与AVP1为同源基因,命名为Hcvp1。q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将为Hcvp1基因的功能验证和红麻耐盐机理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H^+-ppase基因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毛柽柳液泡膜H^(+)-PPase基因的克隆与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春蕊 贾园园 +3 位作者 王艳敏 王玉成 杨传平 王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1-887,共7页
通过对刚毛柽柳转录组分析,鉴定获得1个液泡膜H^(+)-PPase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ThVP1。该cDNA序列全长3022bp,开放阅读框为2298bp,编码765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80.37kD,理论等电点5.25。ThVP1编码蛋白的疏水性较强,含有13个... 通过对刚毛柽柳转录组分析,鉴定获得1个液泡膜H^(+)-PPase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ThVP1。该cDNA序列全长3022bp,开放阅读框为2298bp,编码765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80.37kD,理论等电点5.25。ThVP1编码蛋白的疏水性较强,含有13个跨膜区。氨基酸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ThVP1具有典型的液泡膜H^(+)-PPase家族3个高度保守片段(CS1、CS2和CS3),与大豆VP1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hVP1属于I型液泡膜H^(+)-PPase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显示,NaCl和PEG胁迫下,ThVP1在柽柳根和叶中均呈现明显上调表达,表达量最高达到对照的20.9倍,暗示ThVP1可能在刚毛柽柳抗旱耐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柽柳 液泡膜H^(+)-ppase 胁迫响应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浆旱生植物霸王液泡膜H^+-PPase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席杰军 伍国强 +1 位作者 包爱科 王锁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根据其他植物H+-PPase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霸王叶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H+-PPase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UCm-T载体。阳性克隆经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3个同源的序列片段(898bp),编码299... 根据其他植物H+-PPase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霸王叶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H+-PPase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UCm-T载体。阳性克隆经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3个同源的序列片段(898bp),编码299个氨基酸;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高等植物H+-PPas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69%以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7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 H+-ppase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H^(+)-PPase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4
作者 朱心慧 王冬梅 +4 位作者 曹孜怡 冯群 鲍晴 汪保华 方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3-1373,共11页
【目的】鉴定陆地棉跨膜质子泵焦磷酸酶(H^(+)-PPase)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为探究该家族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及优质纤维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Pfam数据库获取H^(+)-PPase基因家族(PF03030)的隐马尔可夫模型文件,从... 【目的】鉴定陆地棉跨膜质子泵焦磷酸酶(H^(+)-PPase)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为探究该家族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及优质纤维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Pfam数据库获取H^(+)-PPase基因家族(PF03030)的隐马尔可夫模型文件,从陆地棉基因组中筛选包含H^(+)-PPase家族保守结构域的成员,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基因定位、共线性关系、基因结构、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0个在棉纤维发育中表达的侯选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从陆地棉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出20个H^(+)-PPase基因家族成员(GhH_PPase1~GhH_PPase20),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基因长度为2531~11810 bp,编码的氨基酸残基数为575~803个,蛋白分子量为60087.76~85197.58 Da,均为疏水性的酸性蛋白,可分为亚族Ⅰ(4个)、亚族Ⅳ(4个)和亚族Ⅴ(12个)三大分支。片段复制事件是陆地棉H^(+)-PPase基因家族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位于染色体A05和D05上的H_PPase1、H_PPase2、H_PPase11和H_PPase12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种间传播的主要基因,且陆地棉基因与单双子叶植物的共线性均较低,可能经历了独立的进化事件。有14个GhH_PPases蛋白含有10个保守基序,且排列顺序完全相同;其余6个基因的保守基序差异较明显,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20个GhH_PPases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大量光响应元件、胁迫响应元件和激素反应元件。陆地棉H^(+)-PPase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且相对于其他亚家族,亚族Ⅴ的较多基因在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结论】陆地棉H^(+)-PPase基因家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功能分化,多种响应元件协同参与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部分基因在陆地棉纤维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H^(+)-ppase基因家族 基因组分析 纤维发育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PeNH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
5
作者 朱泽 李朝鹏 +3 位作者 杜建恒 王博雅 曹颖 胡尚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77,共9页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经济生产应用最多的竹种,研究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机制,能够促进毛竹经济林种植,同时也能为抗盐植物培育提供新的种质资源。以毛竹中的Na^(+)/H^(+)反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家族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性质、染色...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经济生产应用最多的竹种,研究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机制,能够促进毛竹经济林种植,同时也能为抗盐植物培育提供新的种质资源。以毛竹中的Na^(+)/H^(+)反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家族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分布、顺式作用元件、物种内和物种间的进化关系、盐胁迫下的转录表达特征、PeNHX7基因的共表达网络及互作蛋白质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毛竹基因组中共有16个PeNHX基因家族成员,可划分为3个亚家族;家族成员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为30~60 ku,相差较大;理论等电点pI为5~9,不均等分布在毛竹的11条scaffold上。PeNHX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中,motif1、motif2、motif9在ClassⅠ亚家族中保守,而motif5、motif6则在ClassⅢ亚家族中保守。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全部16个PeNHX基因家族成员均不同程度地参与毛竹对长期(24 h)盐胁迫的应答过程,而只有PeNHX4.3、PeNHX4.4响应短期的盐胁迫处理(3 h)。通过进化分析发现,毛竹中的PeNHX7为主系遗传基因,其编码产物与拟南芥、水稻、小麦中的SOS1蛋白质高度同源,可能是因为毛竹在应答胁迫中主要将Na^(+)转运出细胞蛋白质。对毛竹PeNHX7进行共表达分析,筛选到14个与植物生理活动相关的转录因子的表达与PeNHX7具有高权重共表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PeNHX 盐胁迫 Na^(+)/H^(+)反转运蛋白 基因家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在拟南芥中表达提高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安宝燕 罗琰 +3 位作者 李加瑞 乔卫华 张宪省 高新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7-564,共8页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利用反转录PCR方法分离了NHX1全长cDNA(命名为MsNHX1)。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在紫花苜蓿中存在一个小的液泡型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与拟南芥、水稻和棉花...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利用反转录PCR方法分离了NHX1全长cDNA(命名为MsNHX1)。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在紫花苜蓿中存在一个小的液泡型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与拟南芥、水稻和棉花中液泡型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MsNHX1-GFP融合基因的结果表明,MsNHX1定位在液泡膜上。Northern杂交发现该基因的表达受高浓度NaCl诱导。MsNHX1在盐敏感酵母突变体中表达可以提高转化子对NaCl的耐受性,说明MsNHX1具有转运Na+的功能。在拟南芥中表达MsNHX1能显著提高植株耐受盐胁迫的能力;而且在受到盐胁迫时,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的渗透调节能力更强,生物膜受破坏程度降低,光合能力增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sNHX1是一个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在植物耐受盐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 拟南芥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古特白刺液泡膜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NtNHX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欣 王瑞辉 +4 位作者 杨秀艳 朱建峰 刘正祥 倪建伟 张华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4,共7页
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将胞质中过多的Na+区隔化在液泡内,从而减轻过量Na+对细胞质的伤害,同时维持细胞的渗透势,利于植物抵御盐胁迫。以2年生唐古特白刺嫩叶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叶片中获得1个NHX基因cDNA全长,命... 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将胞质中过多的Na+区隔化在液泡内,从而减轻过量Na+对细胞质的伤害,同时维持细胞的渗透势,利于植物抵御盐胁迫。以2年生唐古特白刺嫩叶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叶片中获得1个NHX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NtNHX1,GenBank登录号为KF751928。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tNHX1全长2 134 bp,包含281 bp的5’非编码区、218 bp的3’非编码区和29 bp的poly(A)尾巴。该cDNA编码1个544个氨基酸的多肽,等电点为8.14,推测分子质量为59.9 kDa。通过与其他物种的NHX1氨基酸序列比对,NtNHX1基因与柑橘同源性最高达81%。NtNHX1基因存在12个跨膜结构域,其中TM3跨膜结构域上具有高度保守的氨氯吡嗪脒结合位点(LFFIYLLPPI)。该位点与Na+有竞争作用。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NtNHX1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茎和根;在高浓度盐(200 mmol·L-1NaCl)处理下,NtNHX1在叶中的转录水平显著增强,在处理12 h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由此推断,NtNHX1基因的表达与盐胁迫的诱导和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液泡膜Na^+ H^+逆向转运蛋白 NtNHX1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水稻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邱生平 周国安 +5 位作者 陆驹飞 黄骥 潘丽娟 王建飞 杨清 张红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通过RT-PCR技术从水稻幼苗组织中克隆了一个新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OsNHX2,它编码一条长544氨基酸的多肽。OsNHX2与水稻和拟南芥的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OsNHX1、AtNHX1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8%和77%。基因结构分析表明OsNHX2... 通过RT-PCR技术从水稻幼苗组织中克隆了一个新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OsNHX2,它编码一条长544氨基酸的多肽。OsNHX2与水稻和拟南芥的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OsNHX1、AtNHX1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78%和77%。基因结构分析表明OsNHX2与OsNHX1具有类似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但不同于拟南芥AtNHX1,表明OsNHX2与OsNHX1可能起源于单双子叶植物分化后的水稻染色体复制。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OsNHX2与OsNHX1在水稻耐盐品种韭菜青与盐敏感品种IR28的地上部与根部的表达。结果表明:耐盐品种韭菜青的OsNHX2与OsNHX1基因在盐胁迫下表达持续增强,而在盐敏感品种IR28的地上部,OsNHX2基因在盐胁迫处理后1h表达增强后立即减弱,根部的表达则基本不变,而IR28地上部与根部OsNHX1则在盐胁迫处理初期表达增强,随后即减弱。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两个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OsNHX2、OsNHX1在盐敏感程度不同的水稻品种中表达有所不同,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转录调控可能是决定水稻耐盐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滨雀稗液泡膜H^+-PPase(PvVP1)5′端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宋辉 南志标 +2 位作者 蔡小宁 钟小仙 顾洪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8-174,共7页
根据已公布液泡膜H+-PPase基因家族同源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克隆出海滨雀稗中PvVP1基因的中间序列,然后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RACE)方法,从海滨雀稗中克隆到PvVP15′cDNA序列。该序列ORF长1605bp,编... 根据已公布液泡膜H+-PPase基因家族同源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克隆出海滨雀稗中PvVP1基因的中间序列,然后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RACE)方法,从海滨雀稗中克隆到PvVP15′cDNA序列。该序列ORF长1605bp,编码535个氨基酸,其编码序列、氨基酸序列与玉米相应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3%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雀稗 液泡膜H^+-ppase RACE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TAIL-PCR技术在小麦PM H^+ -ATPase基因启动子克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军营 沈向磊 +1 位作者 辛玉茹 陈新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改良的热不对称交织PCR(TAIL-PCR)技术成功克隆到小麦PM H+-AT-Pase基因的上游侧翼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363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GGCGGG序列位于-141^-135 bp;TATA-box位于基因转录起始位点CAT-bo...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改良的热不对称交织PCR(TAIL-PCR)技术成功克隆到小麦PM H+-AT-Pase基因的上游侧翼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363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GGCGGG序列位于-141^-135 bp;TATA-box位于基因转录起始位点CAT-box上游-37^-32 bp;-70^-80 bp间没有发现CCAAT-box;ATG位于CAT-box下游203~205 bp处,5’UTR(非编码区)序列全长202 bp,表明该序列为小麦H+-ATPase启动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L—PCR PM H^+ -ATPase基因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草Na^+/H^+泵基因3′cDNA末端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兰涛 段远霖 +4 位作者 吴为人 汪斌 周元昌 李生平 刁志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根据大米草Na+/H+泵基因已克隆的一段基因组DNA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ACE技术,从大米草中分离并克隆出Na+/H+泵基因的一段cDNA片段,长度为793 bp.该cDNA片段编码区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在NCB I网站上BLAST,结果显示该氨基酸序列与多... 根据大米草Na+/H+泵基因已克隆的一段基因组DNA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ACE技术,从大米草中分离并克隆出Na+/H+泵基因的一段cDNA片段,长度为793 bp.该cDNA片段编码区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在NCB I网站上BLAST,结果显示该氨基酸序列与多种植物的Na+/H+泵的C端氨基酸序列相似.该结果可以推断所克隆的cDNA片段为大米草Na+/H+泵基因的3′端.将该cDNA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以前克隆的大米草Na+/H+泵基因的一段DNA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拼接,然后与多种植物的Na+/H+泵进行对位排列.结果显示,该氨基酸序列与芦苇、水稻、小麦、大麦、玉米、拟南芥和滨藜等植物的Na+/H+泵基因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禾本科植物的相似性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草 Na^+/H^+ 基因 RACE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草Na^+/H^+逆转运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兰涛 段远霖 +2 位作者 吴为人 汪斌 周元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根据水稻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PCR体外扩增技术,从大米草中克隆Na+/H+逆转运蛋白基因片段.克隆出了一段长度为862 bp的DNA序列,结果表明它与水稻、大麦、小麦、棉花、拟南芥等植物的Na+/H+逆转运蛋白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证明该... 根据水稻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PCR体外扩增技术,从大米草中克隆Na+/H+逆转运蛋白基因片段.克隆出了一段长度为862 bp的DNA序列,结果表明它与水稻、大麦、小麦、棉花、拟南芥等植物的Na+/H+逆转运蛋白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证明该序列确属Na+/H+逆转运蛋白基因的部分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草 Na^+/H^+逆转运蛋白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胡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东晓 董亚茹 +4 位作者 孙景诗 耿兵 王照红 郭洪恩 王向誉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40-45,共6页
为研究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响应情况,以胡麻品种定亚17号为材料,研究了0、50、100、150、200mmol/L NaCl胁迫下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胡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 为研究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的响应情况,以胡麻品种定亚17号为材料,研究了0、50、100、150、200mmol/L NaCl胁迫下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胡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部的鲜重和干重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50mmol/L NaCl胁迫下高于对照,NaCl浓度高于100mmol/L时逐渐下降。NHX基因在叶片和根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均与NaCl浓度正相关,且根部受诱导程度高于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胡麻 萌发特性 幼苗生长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胁迫调节基因——Na^+/H^+ Antiporter基因与植物耐盐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立新 王明启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45-47,共3页
Na+/H+Antiporter基因与植物耐盐性密切相关,其编码产物Na+/H+逆向转运蛋白通过Na+外排和Na+区隔化来维持植物细胞内较低的Na+水平,降低Na+的毒害,从而对植物的耐盐性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渗透胁迫 调节基因 Na^+/H^+ Antiporter基因 植物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液泡膜H^+-Pyrophosphatase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雪 张少英 王晓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4,共7页
植物液泡膜H+-PPase是一种区别于H+-ATPase的质子泵,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该文重点介绍植物液泡膜H+-PPase基因及同源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该基因在不同植物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并展望了该基因应用于植物耐盐抗旱基因... 植物液泡膜H+-PPase是一种区别于H+-ATPase的质子泵,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该文重点介绍植物液泡膜H+-PPase基因及同源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该基因在不同植物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并展望了该基因应用于植物耐盐抗旱基因工程中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液泡膜H^+-ppase 结构 功能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VfNHX1基因克隆及初步功能验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文海 樊有存 +5 位作者 李萍 范惠玲 侯万伟 滕长才 刘玉皎 武学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9-699,共11页
【目的】探究蚕豆(Vicia faba L.)VfNHX1基因在响应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3′和5′RACE方法,从蚕豆中克隆了1个Na^(+)/H^(+)逆向转运蛋白编码基因VfNHX1,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和初步... 【目的】探究蚕豆(Vicia faba L.)VfNHX1基因在响应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3′和5′RACE方法,从蚕豆中克隆了1个Na^(+)/H^(+)逆向转运蛋白编码基因VfNHX1,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和初步功能验证。【结果】(1)该基因全长2255 bp,CDS编码区长1629 bp,编码542个氨基酸;(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有10个跨膜区,不具有信号肽,是一个结构稳定的膜蛋白,且包含1个NHX蛋白家族特有的Na-H Exchanger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VfNHX1定位在液泡膜上;(3)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显示,在NaCl处理后,叶片中VfNHX1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随即又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12 h时达最高值;根中VfNHX1表达量先降低后升高,在48 h时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4)酵母生长试验结果表明,VfNHX1可以提高盐敏感酵母突变体AXT4K对高盐的耐受能力。【结论】VfNHX1基因能够响应盐胁迫,是蚕豆潜在抗盐功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Na^(+)/H^(+)逆向转运蛋白 基因克隆 盐胁迫 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晓薇 郭嘉 +2 位作者 王鑫 王法微 李海燕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内Na^+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功能。本研究从羊草中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并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全长2022bp,其中ORF区1614bp,编码537个氨基酸。LcN...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内Na^+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功能。本研究从羊草中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并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全长2022bp,其中ORF区1614bp,编码537个氨基酸。LcNHX1蛋白具有10个跨膜区,且具有NHX蛋白的多个典型结构特征。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盐(NaCl 400mM)、碱(NaHCO_3150mM)、盐碱(NaCl 200mM+NaHCO_3100mM)、干旱(10%PEG8000)、低温(4℃)和ABA(100μM)均能够不同程度的诱导LcNHX1基因的表达。利用Δnhx1盐敏感酵母突变体进行功能互补试验,结果发现在60mM、100mM NaCl胁迫条件下,转基因酵母Δnhx1+LcNHX1不仅回补了酵母突变株Δnhx1的盐敏感特性,并且具有更高的耐盐能力。通过比较转LcNHX1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在含有50mM NaCl和8mM NaHCO_3的MS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具有更好的抗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NA^+/H^+逆向转运蛋白 LcNHX1基因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耳芥K^(+)/H^(+)逆向转运蛋白KEA基因家族的鉴定、特征及缺钾胁迫表达分析
18
作者 郭力 金玉环 +2 位作者 刘丹青 李永光 黄先忠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6-334,共9页
K^(+)/H^(+)逆向转运蛋白(K^(+) efflux antiporter,KEA)蛋白通过调节细胞的离子和pH稳态在植物生长及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关于KE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在其他植物中的研究少有报道。在本研究中,通过全基因组分析从短... K^(+)/H^(+)逆向转运蛋白(K^(+) efflux antiporter,KEA)蛋白通过调节细胞的离子和pH稳态在植物生长及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关于KE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在其他植物中的研究少有报道。在本研究中,通过全基因组分析从短命植物小鼠耳芥(Arabidopsis pumila)中鉴定出12个KEA基因,并开展了基因结构、蛋白motif、系统进化和共线性分析。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它们不均匀的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2个KEA基因分为两个亚家族。共线性分析表明小鼠耳芥中有9对共线性KEA基因。在ApKEA启动子区域鉴定到与胁迫响应、营养和发育、激素响应、光响应等相关的调控元件。qRT-PCR分析表明,6个ApKEA基因在缺钾胁迫下表达上调,暗示它们在缺钾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ApKEA基因的功能及解析小鼠尔芥适应荒漠环境生长发育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逆向转运蛋白 小鼠耳芥 缺钾胁迫 基因表达 短命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sMdCAX11基因的功能分析与鉴定
19
作者 刘佳 殷伟杰 +2 位作者 李宇坤 王彩霞 任小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5-1284,共10页
【目的】深入分析苹果sMdCAX11(去掉NRR区域的MdCAX11)基因功能。【方法】分别利用蜜脆苹果果实和拟南芥材料,采用过表达sMdCAX11的试验方法,观察果实、叶片等各组织的表型,并测定不同组织的矿质元素含量,同时对苹果MdCAX11基因启动子... 【目的】深入分析苹果sMdCAX11(去掉NRR区域的MdCAX11)基因功能。【方法】分别利用蜜脆苹果果实和拟南芥材料,采用过表达sMdCAX11的试验方法,观察果实、叶片等各组织的表型,并测定不同组织的矿质元素含量,同时对苹果MdCAX11基因启动子区域进行预测分析以及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结果】瞬时过表达sMdCAX11的苹果果肉颜色变褐,并出现皱缩;同时过表达sMdCAX11的苹果果肉和拟南芥叶片的总Ca含量明显下降,且元素比值(K+Mg)/Ca明显升高。【结论】sMdCAX11基因过表达可导致植株组织的元素分配不均,不同元素间的比例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Ca^(2+)/H^(+)反向转运体(CAX) 基因功能 矿质元素 钙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液泡膜焦磷酸酶HaVVP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甘晓燕 巩檑 +1 位作者 石磊 宋玉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8-203,共6页
以梭梭叶片为材料,根据其他植物液泡膜焦磷酸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同源基因克隆及RACE-PCR方法克隆到1个H+-PPase基因,命名为HaVVP。HaVVP基因编码区长2 734bp,编码767个氨基酸;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高等植物H+-PPase基... 以梭梭叶片为材料,根据其他植物液泡膜焦磷酸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同源基因克隆及RACE-PCR方法克隆到1个H+-PPase基因,命名为HaVVP。HaVVP基因编码区长2 734bp,编码767个氨基酸;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高等植物H+-PPas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68%以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H^+-ppase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