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中HDC和H^+,K^+-ATP酶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何美蓉 林劲秋 +1 位作者 宋于刚 赖卓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内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和H+,K+-ATP酶的表达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胃体溃疡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溃疡自愈过程中大鼠胃黏膜内HDC和... 目的探讨胃黏膜内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和H+,K+-ATP酶的表达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胃体溃疡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溃疡自愈过程中大鼠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mRNA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制模术后1d大鼠胃体出现明显溃疡,3d溃疡最为明显,12d溃疡基本愈合。HDC和H+,K+-ATP酶mRNA表达在制模术后1d即开始降低,术后9d恢复正常。HDC和H+,K+-ATP酶蛋白表达在制模术后也出现降低,术后6d达到最低,术后12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胃溃疡自愈过程中,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其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以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组氨酸脱羧 H^+ 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来他明对大鼠不同脑区突触体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范宏刚 王洪斌 +3 位作者 卢德章 胡魁 张建涛 于世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atp活性 突触体 K^+-atp 中枢神经系统 NA^+ 脑区 大鼠 细胞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性全脑损伤Na^+,K^+-ATP酶活性及其α亚基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郭芳 齐亚娟 王永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后,脑组织Na+,K+-ATPase活性及其α亚基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测定缺血后脑组织H2O,Na+和K+含量及Na+,K+-ATPase的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Na+,K+-ATPaseα亚基的改变。结果...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后,脑组织Na+,K+-ATPase活性及其α亚基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测定缺血后脑组织H2O,Na+和K+含量及Na+,K+-ATPase的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Na+,K+-ATPaseα亚基的改变。结果全脑缺血后,脑组织的H2O和Na+的含量明显增加,K+含量及Na+,K+-AT-Pase活性明显降低,正常大鼠海马和皮层神经元上主要分布α1和α3亚基,而α2表达较少,脑缺血后,α1和α3亚基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Na+,K+-ATPaseα1和α3亚基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K^+- atp 脑缺血 Α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gren综合征发病机制及Na^+/K^+ ATP酶在其发病中的作用
4
作者 张茜 张庆涛 李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8-281,共4页
Sjgren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腺体分泌量减少进而引发相应临床表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其治疗方法的探索尤为重要。然而,对此病的治疗和干预基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明确。B细胞活化后产生抗体影响Sjgre... Sjgren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腺体分泌量减少进而引发相应临床表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其治疗方法的探索尤为重要。然而,对此病的治疗和干预基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明确。B细胞活化后产生抗体影响Sjgren综合征患者腺体中的Na+/K+ATP酶活性,并认为此机制是导致腺体分泌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将从唾液本身的重要性、Na+/K+ATP酶在正常唾液分泌中的作用、Sjgren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Na+/K+ATP酶在发病机制中作用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jogen综合征 发病机制 Na^+/K^+atp B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孕兔失血性休克各脏器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盛超 余艳红 +1 位作者 秦薇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96-1800,共5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孕兔腹腔内失血量、补液量、血细胞比容(Hct)及各脏器Na+-K+-ATP酶活性和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以分析其对休克后近期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孕中晚期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1...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孕兔腹腔内失血量、补液量、血细胞比容(Hct)及各脏器Na+-K+-ATP酶活性和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以分析其对休克后近期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孕中晚期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1)假休克组(SS);(2)休克未处理组(SH);(3)传统复苏组(NS);(4)生理盐水限制性输液复苏组(NH);(5)高渗高胶液体限制性复苏组(HHH)。实验设计分为休克期(T0-T30 min)、休克复苏期T30(T30-T90 min)及休克复苏期T180(T90-T180 min)。休克期:除SS组外各组动物均接受离断子宫系膜小动脉及颈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40-45 mmHg,制作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复苏期T30:NS组接受生理盐水(4 mL/kg)及林格氏液快速输注以维持MAP在80 mmHg左右;NH、HHH组接受生理盐水(4 mL/kg)或高渗高胶液(6%羟乙基淀粉+7.5%氯化钠)(4 mL/kg)及林格氏液输注以维持MAP在60mmHg左右。休克复苏期T180:除SS组外各组动物均接受手术止血及输血输液治疗。实验中监测血细胞比容(Hct),统计腹腔内失血量、补液量。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小肠和骨骼肌组织检测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腹腔内失血量与补液量:NH[(4.3±0.2)mL/kg,(47.2±4.1)mL/kg]与HHH[(4.1±0.3)mL/kg,(44.9±4.3)mL/kg]均明显低于NS[(5.5±0.2)mL/kg,(65.5±3.8)mL/kg]。T180 min:Hct在NH(21.0%±2.1%)与HHH(21.5%±1.8%)均显著高于NS(14.2%±1.5%)及SH(12.5%±1.4%)。失血性休克引起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的升高;其中骨胳肌、心肌、肝、肾组织Na+-K+-ATP酶活力在NH(5.42±1.41,4.54±2.01,4.13±0.62,3.42±0.84)与HHH(3.97±0.91,2.94±0.66,3.22±1.42,3.03±0.53)均显著低于NS(7.34±1.41,6.23±1.53,6.11±0.97,5.82±0.69)与SH(9.11±0.52,8.40±1.08,7.04±1.13,6.55±1.45);肺及肠组织中,NH、HHH、NS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后导致能量代谢障碍,不同器官影响不同,其中心肌和骨胳肌ATP酶活性改变显著。传统复苏加剧了能量代谢的紊乱,限制性复苏相对稳定了能量代谢,减轻对细胞生物膜及细胞器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复苏术 妊娠 Na^+ - K^+ -atp Ca^2+ - MG^2+ -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大鼠大脑皮质、脑干、纹状体和海马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卉芳 段世明 +1 位作者 郭忠民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9-251,共3页
大鼠ip不同剂量的氯胺酮(50,100,200mg·kg-1),除小剂量(50mg·kg-1)兴奋大脑皮质Na+.K+-ATP酶活性外,其余剂量对鼠脑4个分区的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50mg·kg-1氯胺酮... 大鼠ip不同剂量的氯胺酮(50,100,200mg·kg-1),除小剂量(50mg·kg-1)兴奋大脑皮质Na+.K+-ATP酶活性外,其余剂量对鼠脑4个分区的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50mg·kg-1氯胺酮显著抑制海马Na+,K+-ATP酶,100mg·kg-1显著抑制大脑皮质、纹状体和海马Na+,K+-ATP酶;200mg·kg-1显著抑制脑干和海马Na+,K+-ATP酶。结果提示.氯胺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组织中Na+,K+-ATP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Na^+ K^+ atp 大脑皮质 纹状体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远曲小管的K^+-NPP酶超微结构定位
7
作者 韩景崧 韩芳 姜先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31-432,共2页
人肾远曲小管的K+-NPP酶超微结构定位韩景崧(辽宁省公安厅卫生所,沈阳110032)韩芳(沈阳医学院,沈阳110031)姜先华(辽宁省公安厅刑科所,沈阳110032)我们已经先后报道了人肾远曲小管的氢-钾ATP酶[... 人肾远曲小管的K+-NPP酶超微结构定位韩景崧(辽宁省公安厅卫生所,沈阳110032)韩芳(沈阳医学院,沈阳110031)姜先华(辽宁省公安厅刑科所,沈阳110032)我们已经先后报道了人肾远曲小管的氢-钾ATP酶[1]及钠-钾ATP酶[2]的超微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远曲小管 atp K^+-NPP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基锡对文蛤外套膜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黄周英 陈奕欣 +3 位作者 左正宏 赵扬 陈美 王重刚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1-486,共6页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察浓度为0.1、1、10ng/dm3的三丁基锡暴露2、8、20d以 及恢复7、20d后对文蛤外套膜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以及Na+、K+-ATP酶活性的 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组的三丁基锡在暴露早期(2d),外套膜中酸性、碱性磷酸酶和 ...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察浓度为0.1、1、10ng/dm3的三丁基锡暴露2、8、20d以 及恢复7、20d后对文蛤外套膜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以及Na+、K+-ATP酶活性的 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组的三丁基锡在暴露早期(2d),外套膜中酸性、碱性磷酸酶和 Na+、K+-ATP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的 TBT暴露对AKP表现出激活作用,对ACP和Na+、K+-ATP酶活性则具有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Na+、K+-ATP酶可作为有机锡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化学 三丁基锡 酸性磷酸 碱性磷酸 Na^+、K^+-atp 文蛤 外套膜 代谢活性 atp活性 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大鼠胃壁细胞形态和泌酸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国林 李兆申 +4 位作者 湛先保 屠振兴 曹晓鹏 满晓华 龚燕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braininjury,BI)大鼠胃壁细胞形态和泌酸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液压打击法建立BI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I4h及8h组,测定胃液pH值、胃溃疡指数(ulcerindex,UI),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H+/K+ATP酶后在激光共聚焦扫...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braininjury,BI)大鼠胃壁细胞形态和泌酸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液压打击法建立BI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I4h及8h组,测定胃液pH值、胃溃疡指数(ulcerindex,UI),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H+/K+ATP酶后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壁细胞形态并分类、计数,比较胃液pH与UI及分泌期壁细胞数的关系。结果BI4h组胃液pH值为1.71±0.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31,BI8h组胃液pH值为2.16±0.17,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和BI4h组相比无显著差异;BI4h组UI为15.80±3.27,显著高于对照组,BI8h组UI达29.80±2.17,高于BI4h组;BI4h组分泌期壁细胞数(115.6±5.98)/200,BI8h组为(133±8.12)/2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7.23)/200,胃液pH值与胃UI及分泌期壁细胞数均无明显相关。结论BI后胃酸分泌增加,胃液pH值不能完全反映壁细胞泌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应激 胃酸 壁细胞 H^+/K^+atp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妥拉唑的合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德才 胡晓曦 周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85,共2页
目的:合成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泰妥拉唑。方法:以2,6-二氯吡啶(Ⅰ)为起始原料,经3-位硝化、2-位氨代、6-位甲氧基化、还原和环化得到5-甲氧基-2-巯基咪唑并[4,5-b]吡啶(Ⅵ),Ⅵ与2-氯甲基-4-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缩合,经氧化得泰妥拉唑(Ⅷ... 目的:合成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泰妥拉唑。方法:以2,6-二氯吡啶(Ⅰ)为起始原料,经3-位硝化、2-位氨代、6-位甲氧基化、还原和环化得到5-甲氧基-2-巯基咪唑并[4,5-b]吡啶(Ⅵ),Ⅵ与2-氯甲基-4-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缩合,经氧化得泰妥拉唑(Ⅷ)。结果:反应总收率20.9%,产物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结论:本合成的收率与文献报道相当,是一条可行的合成泰妥拉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妥拉唑 H^+/K^+-atp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合及胃酸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美蓉 林劲秋 宋于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15-1017,1021,共4页
目的明确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并从胃酸分泌的角度探讨其延缓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以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为基础,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对胃液总酸度、H+,K+-... 目的明确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并从胃酸分泌的角度探讨其延缓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以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为基础,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对胃液总酸度、H+,K+-ATP酶mRNA和蛋白表达及壁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制模术后第9日,生理盐水组和塞来昔布组的溃疡面积(mm2)分别为11.9±3.1和19.7±3.8(P<0.01);制模术后第6日和第9日,塞来昔布组胃液总酸度和H+,K+-ATP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而两组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和微绒毛数量则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显著延缓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愈合过程,其延缓胃溃疡愈合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刺激壁细胞胃酸分泌,加强了对溃疡底部新生肉芽组织的消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 塞来昔布 胃溃疡 胃酸 H^+ K^+-atp 壁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4,5-b]并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军忍 陈国华 +2 位作者 龙绪江 魏宝康 路国荣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0-282,共3页
AIM:To search for new inhibitors with excellent activity and stability to (H ++K +)ATPase.METHOD:Beginning with 2-amino-6-chloro-3-nitropyridine,the title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by substitutioin,cyclization and oxida... AIM:To search for new inhibitors with excellent activity and stability to (H ++K +)ATPase.METHOD:Beginning with 2-amino-6-chloro-3-nitropyridine,the title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by substitutioin,cyclization and oxidation.RESULT:Five new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ounds was identified by IR, 1HNMR and ESI-MS.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five new compounds are on sear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atp抑制剂 2-氨基-6-氯-3-硝基吡啶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和肝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明华 杨甲梅 +3 位作者 盛勇 王野 李殿启 吴孟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7-819,共3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和胆汁淤积及消退的规律,从肝细胞能量变化和肝脏超微结构角度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的机制。方法:Wistar鼠49只,体重300-350g,随机取出7只为对照组(A组);另外42只随机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每组14只大鼠,...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和胆汁淤积及消退的规律,从肝细胞能量变化和肝脏超微结构角度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的机制。方法:Wistar鼠49只,体重300-350g,随机取出7只为对照组(A组);另外42只随机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每组14只大鼠,其中7只为供体,另7只为受体),两两配对再随机分成3组进行原位肝移植(供肝均为热缺血5min加冷保存10h),按术后处死采集标本时间(1d、3d、7d)分别设为B、C、D组。麻醉后取血检测肝功能、动脉血酮体比值(AKBR),处死后取肝组织检测肝脏ATP含量,并进行肝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免疫电镜方法,在肝细胞质膜上染色定位Na+/K+ATP酶,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半定量比较肝细胞质膜上Na+/K+ATP酶活性。结果:在肝移植术后1d组和3d组,ALT、ALP、TBIL、DBIL、GGT指标有明显上升,ATP含量和AKBR均有明显下降,至术后7d组各指标已基本接近正常。Na+/K+ATP酶广泛存在于肝细胞质膜上,在术后也存在明显下降并改善的过程,并出现肝细胞分泌胆汁极性的改变。结论:肝移植过程对肝脏功能和肝细胞能量代谢有明显影响。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可能与肝细胞质膜上Na+/K+ATP酶活性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移植 Na^+/K^+atp 胆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山区绞股兰成分及其抗疲劳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士硕 刘承勋 吴洪水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6-59,95,共5页
对皖南山区绞股兰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绞股兰与人参有三种相同的皂苷,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绞股兰具有提高机体运动能力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绞股兰皂苷对血液红细胞[Na^+-K~=]ATP酶有激活作用。
关键词 皂苷 [Na^+—K^+]atp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兔脑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15
作者 吕洁 郭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是否有助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兔脑损伤的演变。方法 :采用新生兔复制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 ,测定脑组织中Na+ -K+ -ATP酶活性及递质性和非递质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血清胆红素浓度...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是否有助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兔脑损伤的演变。方法 :采用新生兔复制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 ,测定脑组织中Na+ -K+ -ATP酶活性及递质性和非递质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脑组织匀浆及神经细胞膜Na+ -K+ -ATP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脑组织中谷氨酸 (P <0 0 5 )和门冬氨酸 (P <0 0 1)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抑制性氨基酸 (γ -氨基丁酸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非递质性氨基酸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胆红素对新生兔脑组织能量代谢及钠泵的显著抑制可引起神经细胞外间隙兴奋性氨基酸的异常积聚 ,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毒性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脑损伤 Na^+K^+-atp 交换atp 氨基酸神经递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