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6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5N1 HPAIV在哺乳动物中的流行事件及相关大流行的风险控制
1
作者 徐婉旖 张富友 +3 位作者 刘朔 彭程 刘华雷 蒋文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5期28-36,共9页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已从禽类扩散至全球多个哺乳动物物种。本文系统分析了2.3.4.4b分支H5N1 HPAIV在哺乳动物中的跨物种传播特征及其大流行风险。通过分析欧洲皮草动物(水貂、狐狸)、南美洲海洋哺乳动物(海狮、海豚)及美国...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已从禽类扩散至全球多个哺乳动物物种。本文系统分析了2.3.4.4b分支H5N1 HPAIV在哺乳动物中的跨物种传播特征及其大流行风险。通过分析欧洲皮草动物(水貂、狐狸)、南美洲海洋哺乳动物(海狮、海豚)及美国奶牛群3个典型H5N1 HPAIV传播案例,揭示病毒可通过基因重配(如BB、B3.2、B3.13基因型)和获得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如PB2 E627K、Q591K、D701N、M631L)等方式,突破宿主屏障传播。病毒在奶牛中通过乳腺组织嗜性实现乳汁传播,在海洋哺乳动物中呈现沿美洲海岸的扩散模式,同时发现人-动物界面(如污染环境、乳制品)存在溢出风险。诸多研究显示,病毒引发大流行需满足血凝素(HA)抗原新颖性、聚合酶适应性突变(PB2/PB1/PA)、HA稳定性改变三大条件,而基因组重组会加速宿主范围扩展。美国奶牛疫情中,病毒已形成规模化传播链(17州989个农场),伴随70例人类感染病例(41例与奶牛相关)。建议进一步强化监测,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强疫苗研发,深入研究病毒传播机制和途径等,为H5N1 HPAIV的跨物种传播预警及大流行防控提供重要依据和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hPAIV 哺乳动物 大流行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4b分支H5N1亚型HPAIV的广泛传播对“同一健康”的挑战与影响
2
作者 徐婉旖 毛秋艳 +3 位作者 彭程 刘朔 刘华雷 蒋文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4期34-39,共6页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层面的演变,给全球野生鸟类、家禽及野生哺乳动物带来了严重影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于家禽,通过野生鸟类在全球扩散,感染了更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2024年2.3.4.4b分支H5N1亚型...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层面的演变,给全球野生鸟类、家禽及野生哺乳动物带来了严重影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于家禽,通过野生鸟类在全球扩散,感染了更多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2024年2.3.4.4b分支H5N1亚型毒株在奶牛中传播,并引发人间病例。H5N1亚型HPAI的生态变化对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家畜、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动物、环境和人类相关部门间需开展协同合作,采取“同一健康”策略预防H5N1亚型HPAI大流行。应采取行动防止HPAI在家畜、野生动物及人类间传播,关注疫情暴发的上游驱动因素,及时应对人兽共患病疫情并做好风险评估,以降低未来疫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4b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同一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美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新流行形势
3
作者 韦庆兰 段旭升 李亚玲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2,共8页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1亚型HPAIV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呈现家禽疫情频发的态势,更相继出现多起奶牛等哺乳动物感染的病例报告,疫情的复杂性与日俱增。目前,美国已出现多例H5N1亚型HP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特别是奶牛和家禽养殖的从业人员,表明H5N1亚型HPAIV可通过禽类-哺乳动物-人类多级传播链实现跨物种传播,其表面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适应性突变提示潜在的人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剧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挑战。本文对H5N1亚型HPAIV,尤其是2.3. 4.4b分支在美国2022—2024年的流行趋势展开综述,深入分析了其演化过程、传播途径和跨物种传播特性,并对美国现行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2.3.4.4b分支 病毒变异 跨物种传播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禽流感危机:H5N1病毒的进化与威胁
4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8期13-13,共1页
近期,禽流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依据The Verge网站3月20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计算生物学家、研究病原体进化的科研人员玛莎.尼尔森(Martha Nelson)指出,禽流感“正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进化”。自2024年3月首次在奶牛身上... 近期,禽流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依据The Verge网站3月20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计算生物学家、研究病原体进化的科研人员玛莎.尼尔森(Martha Nelson)指出,禽流感“正以我们前所未见的方式进化”。自2024年3月首次在奶牛身上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以来,美国禽流感疫情已持续两年有余,且形势愈发严峻。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表明,自2024年起,美国已报告数十例人类感染病例,其中1人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 感染 h5n1病毒 禽流感 科研人员 进化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4b分支H5N1亚型HPAIV的新流行特征及影响
5
作者 陈志港 焦道松 王存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8期1-5,17,共6页
2.3.4.4b分支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2020年季节性流行以来,已成为全球养禽业可持续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该病毒呈现出新的流行特征,包括季节性变化(能在北半球夏季持续存在)、地理范围扩大(除澳大利亚外所有大陆均有病... 2.3.4.4b分支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2020年季节性流行以来,已成为全球养禽业可持续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该病毒呈现出新的流行特征,包括季节性变化(能在北半球夏季持续存在)、地理范围扩大(除澳大利亚外所有大陆均有病例)及宿主范围扩展(感染数百种鸟类且哺乳动物感染种类和数量前所未有)。尽管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低,但鉴于病毒在动物中的高流行率和对哺乳动物适应性的增强,其溢出潜力不容忽视。建议加强对新基因型病毒的主动监测,动态评估其流行特征演变并优化防控措施,强化养殖场所生物安全管理,深化科学研究与跨部门协作,以保障家禽产业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鸟类 哺乳动物 h5n1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蒋文明 刘朔 +1 位作者 彭程 刘华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1-9,57,共10页
自2024年3月25日美国确认首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以来,疫情不断蔓延,不但引发了大范围奶牛之间的传播,还跨物种传播到多种哺乳动物和奶牛从业人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梳理总结了当前美国奶牛疫情的流行现状以及病毒来... 自2024年3月25日美国确认首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以来,疫情不断蔓延,不但引发了大范围奶牛之间的传播,还跨物种传播到多种哺乳动物和奶牛从业人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梳理总结了当前美国奶牛疫情的流行现状以及病毒来源、传播途径,病毒基因组和流行病学特征,人工感染试验以及巴氏杀菌对病毒的灭活效果等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风险防范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 奶牛 传播途径 流行病学 巴氏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美国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蒋文明 刘朔 +1 位作者 彭程 刘华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2024年3月以来,美国报告了多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对本次疫情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疫情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现有数据表明,引发奶牛感染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2.3.4... 2024年3月以来,美国报告了多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对本次疫情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疫情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现有数据表明,引发奶牛感染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2.3.4.4b分支,与美国同期在家禽和野禽中流行的毒株高度同源。初步分析表明,感染奶牛的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候鸟。疫情发生后,美国采取了限制移动、调运检测等综合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可能对美国奶牛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目前来看对我国影响较小。建议持续进行国外疫情监视,国内加强野禽风险监测,强化家禽强制免疫,积极宣传引导,做好应急储备等,降低本次疫情对我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8
作者 屈小天 王雅楠 +4 位作者 许倩茹 李雪洋 张申立 张二芹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0-HA通过电转化法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筛选出阳性菌落并侵染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潮霉素筛选、分化、生根、成苗,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DNA,PCR鉴定结果显示,HA基因已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重组HA基因大小为4660 bp。将阳性植株移植到大田中,4个月后收获水稻种子,提取水稻胚乳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成功表达。重组HA蛋白通过Q阴离子层析、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分离纯化,其纯度达到90%以上。最后将纯化后的重组HA蛋白与ISA 50V佐剂混合并乳化制成疫苗,免疫小鼠,小鼠血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表明重组HA蛋白免疫原性较好。综上,成功构建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重组蛋白的水稻表达系统,并分离纯化获得了高纯度和免疫原性良好的重组HA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hA蛋白 水稻胚乳表达 蛋白质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鸭、鹅及鸽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苏华 刘佩红 +6 位作者 周锦萍 潘水春 袁明龙 曹火仁 刘康明 徐新红 田国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1-404,共4页
本研究就反基因操作分子修饰致弱种毒株制备新型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鸭、鹅和鸽子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该疫苗对水禽及鸽子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荐该禽流感灭活疫苗对上述禽类的免疫程序,即鸭:2周... 本研究就反基因操作分子修饰致弱种毒株制备新型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鸭、鹅和鸽子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该疫苗对水禽及鸽子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荐该禽流感灭活疫苗对上述禽类的免疫程序,即鸭:2周龄0 5mL皮下注射,3月龄1 0mL肌肉注射二免,9月龄1 0mL肌肉注射三免;鹅:10日龄0 5mL皮下注射,3~4周龄1 5mL肌肉注射加强免疫,4月龄1 5mL进行第3次免疫;鸽子:2周龄以0 3mL首免,4周龄以0 5mL加强免疫,6月龄以0 5mL第3次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龄 周龄 禽流感 h5n1亚型 鸽子 灭活疫苗 日龄 肌肉注射 免疫原性研究 加强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亚洲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17
10
作者 曹伟胜 辛朝安 +2 位作者 梁昭平 罗开健 廖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01-804,753,共5页
关键词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特点 流行病学 亚洲国家 韩国 越南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5N1变异株灭活疫苗(Re-4株)对鸡、鸭和鹅的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曾显营 钟功勋 +7 位作者 李雁冰 施建忠 姜永萍 王彦妮 万晓鹏 毛胜刚 田国彬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00-803,共4页
为系统评估禽流感病毒(AIV)H5N1变异株灭活疫苗(Re-4株)对家禽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Re-4株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和商品蛋鸡、商品鸭及商品鹅。免疫后每周采集血清测定HI抗体,绘制抗体消长曲线,免疫SPF鸡在免疫后2周、3周和50周时以105... 为系统评估禽流感病毒(AIV)H5N1变异株灭活疫苗(Re-4株)对家禽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Re-4株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和商品蛋鸡、商品鸭及商品鹅。免疫后每周采集血清测定HI抗体,绘制抗体消长曲线,免疫SPF鸡在免疫后2周、3周和50周时以105EID50剂量的强毒株(CK/SX/2/06)进行攻毒。研究结果显示,该疫苗对蛋鸡、鸭、鹅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而且SPF免疫鸡血清HI抗体在4log2以上时能够完全抵抗CK/SX/2/06强毒的攻击。因此,根据实验结果推荐该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对上述禽类的免疫程序:商品蛋鸡10日龄颈部皮下注射0.3mL,60日龄和110日龄(开产前)时依次胸肌注射0.5mL和1.0mL进行免疫;商品鸭、鹅在2周龄均以0.5mL首免,5周龄和4月龄左右时以1mL的剂量肌肉注射方式进行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n1 变异株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变异株灭活疫苗种毒Re-4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田国彬 曾显营 +7 位作者 钟功勋 姜永萍 李雁冰 施建忠 毛胜刚 冯菊艳 王君伟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7-720,共4页
本实验对经反向遗传方法构建的重组禽流感H5N1亚型变异株灭活疫苗种毒Re-4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效力进行研究。将Re-4株接种SPF鸡胚后37℃培养72h,鸡胚存活,无病变,HA滴度达29;以0.1mL(106.0EID50/0.1mL)的剂量鼻腔感染4周龄SPF鸡7d后血... 本实验对经反向遗传方法构建的重组禽流感H5N1亚型变异株灭活疫苗种毒Re-4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效力进行研究。将Re-4株接种SPF鸡胚后37℃培养72h,鸡胚存活,无病变,HA滴度达29;以0.1mL(106.0EID50/0.1mL)的剂量鼻腔感染4周龄SPF鸡7d后血清HI抗体转阳,无任何症状,也不排毒;SPF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为0;以Re-4重组株为种毒制备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后,3周后平均HI抗体效价达8.75log2;免疫鸡对亲本强毒株CKSX/06,以及变异株CKNX/06和流行株GSGD/96攻击提供完全保护。以上结果表明变异株灭活疫苗种毒Re-4株对SPF鸡胚和SPF鸡无致病性、适合鸡胚增殖、抗原针对性强,并且以该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力,是研制预防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山西变异株的理想疫苗种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n1 变异株 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Th和B细胞表位预测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南文龙 金宁一 +5 位作者 鲁会军 赵翠青 田明尧 谭磊 张金双 白靓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0-633,637,共5页
目的:预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Th和B细胞相关抗原表位,并初步分析其抗原性。方法:依据近年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趋势,下载得到相关HA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预测,获得Th和B细胞相关抗原表位,并比较其保守性和特... 目的:预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Th和B细胞相关抗原表位,并初步分析其抗原性。方法:依据近年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趋势,下载得到相关HA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预测,获得Th和B细胞相关抗原表位,并比较其保守性和特异性。通过BALB/c小鼠和SPF鸡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初步鉴定候选表位抗原性。结果:综合多项预测及空间构象模拟结果,我们获得了三条候选Th和B细胞表位,分别为HA141~155、HA206~223、HA302~316。候选表位处于H5N1亚型禽流感HA1蛋白序列上相对保守的区域内,且与目前流行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相应区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不同候选表位在BALB/c小鼠和SPF鸡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反应中显示了不同抗体结合能力,预示了其成为功能表位的可能。结论:所筛选的表位具有成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Th和B细胞相关抗原表位的可能。本研究为深入揭示流感病毒感染与免疫机制,H5N1亚型禽流感功能表位认知及表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 h5n1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H5N1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玉谷 周泉鹤 +4 位作者 崔聪颖 叶远兰 马勇江 张媛 李楚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73-1381,共9页
鸭静脉接种或经眼-鼻-口腔-泄殖腔接种禽流感病毒A/duck/Guangdong/220/2004(H5N1)后,全身多数脏器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组织水肿,以及心、肝、脾、肺、肾、胰、脑、胸腺、法氏囊等许多器官的实质细胞发生坏死或凋亡;主要表现为... 鸭静脉接种或经眼-鼻-口腔-泄殖腔接种禽流感病毒A/duck/Guangdong/220/2004(H5N1)后,全身多数脏器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组织水肿,以及心、肝、脾、肺、肾、胰、脑、胸腺、法氏囊等许多器官的实质细胞发生坏死或凋亡;主要表现为血管炎、坏死性胰腺炎、萎缩性坏死性胸腺炎和法氏囊炎、脾炎、气管炎、出血性支气管间质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非化脓性脑炎、局灶性病毒性肝炎、溃疡性肠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和系膜细胞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结果显示,该病毒的致病机制与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有关,而鸭多脏器严重的病理损伤是其死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 显微病理学 超微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株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雁冰 施建忠 +7 位作者 赵海丹 田国彬 王冬 宋家升 杨德全 邓国华 王秀荣 陈化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5-309,共5页
对引起中国2006年山西、宁夏2省(区)H5N1亚型禽流感疫情的代表毒株——A/chicken/Shanxi/2/2006(H5N1)(CK/SX/06)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特征,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其8个基因片段与中国传统H5N1亚... 对引起中国2006年山西、宁夏2省(区)H5N1亚型禽流感疫情的代表毒株——A/chicken/Shanxi/2/2006(H5N1)(CK/SX/06)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特征,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其8个基因片段与中国传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GS/GD/1/96(H5N1)存在较大差异,属于新的基因型——山西鸡型;抗原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在抗原性方面与GS/GD/1/96同样存在较大变异,将其命名为"山西鸡型"抗原变异株;以106EID50.0.1 mL-1剂量将该病毒经鼻腔接种4周龄SPF鸭以评价其对水禽的感染能力,结果表明其不感染鸭;常规方法接种BALB/c小鼠以评价其对哺乳动物的感染和致病能力,结果表明其能感染小鼠,但不引起死亡,呈低致病力。说明该类型高致病性H5N1 HPAIV目前仅危害鸡,不具备感染水禽的能力,感染哺乳动物但不致死。该类型病毒的出现与流行为中国禽流感的免疫与防制提出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hPAIV CK/SX/2/06 山西鸡型 抗原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边境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血凝素基因分子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叶丛华 张文东 +3 位作者 宋建领 范泉水 张应国 张富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分析2003-2008年云南边境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血凝素(HA)基因分子结构特征。方法对2003-2008年在云南边境采集境外禽类样品420份,做H5/N1亚型特异性RT-PCR及多重RT-PCR检测,对阳性样品中H5N1病毒HA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至pMD18-T... 目的分析2003-2008年云南边境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血凝素(HA)基因分子结构特征。方法对2003-2008年在云南边境采集境外禽类样品420份,做H5/N1亚型特异性RT-PCR及多重RT-PCR检测,对阳性样品中H5N1病毒HA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国内外已知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21份代表性病毒样品HA裂解位点序列存在4种不同排列方式,均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结构特征;HA受体结合位点、糖基化位点及表位关键性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可划分为5个不同进化分枝(1、2.4、2.3.2、2.3.4、7)。结论2003-2008年云南边境外H5N1病毒间具有遗传差异,进化分枝2.3.4毒株为当地流行的优势毒株,不同进化分枝或同一进化分枝不同毒株HA基因存在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血凝素 分子特征 进化分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陆普选 周伯平 +3 位作者 朱文科 陈心春 叶如馨 郑广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影像学特点是:①磨玻璃样影、大小片状影及肺实变影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较早出现的影像表现;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病灶蔓延变化迅速;④肺实质、肺间质及胸膜受累可同时存在;⑤病灶吸收慢、迁延时间长,恢复期有肺纤维化的影像表现。结论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然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动态观察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监测ARDS和肺部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毒性 高致病性 h5n1人禽流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及谷胱甘肽通过抑制NF-κB途径的激活可有效抑制H_5N_1禽流感病毒感染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晓玲 杨桥 +3 位作者 代俊 顾潮江 许振辉 焦炳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372,共9页
我国是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频发区.为筛选天然药物用于H5N1禽流感的防治并研究其抗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黑色素及谷胱甘肽(GSH)为候选药物,通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了禽流感病毒(AIV)感染后的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凋亡流式... 我国是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频发区.为筛选天然药物用于H5N1禽流感的防治并研究其抗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黑色素及谷胱甘肽(GSH)为候选药物,通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了禽流感病毒(AIV)感染后的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表明,H5N1AIV感染可诱导宿主狗肾上皮细胞(MDCK)凋亡,而黑色素及GSH对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当20μg/ml黑色素及10mmol/LGSH共同作用时,抑制率高达89%(P<0.01);采用MTT法检测,黑色素及GSH可增强AIV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存活率;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RT-PCR检测结果表明,黑色素及GSH可显著降低AIV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P<0.01);一氧化氮(NO)毛细管电泳(CE)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显示,黑色素及GSH均可显著降低病毒感染诱导宿主细胞内的NO释放量(P<0.05);RT-PCR技术结合ELISA方法,分别分析了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2,COX-2)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黑色素及GSH可抑制病毒感染诱导的iNOS与COX-2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P<0.05),并进而抑制NF-κB途径的激活(P<0.01),从而可有效抑制HNAI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禽流感病毒 病毒感染 黑色素 谷胱甘肽 NF—κB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清州 郝惠芳 +5 位作者 王丽 赵绪永 朱礼倩 张丽萍 邓瑞广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130,共4页
利用PCR方法从含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质粒T-HA上扩增HA基因,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用E.coliBL21(DE3)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Western-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0... 利用PCR方法从含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质粒T-HA上扩增HA基因,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用E.coliBL21(DE3)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Western-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0kD,位于包涵体中。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表达蛋白能与H5亚型AIV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ELISA检测结果表明,用此纯化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检测H5N1亚型AIV血凝素抗体具有良好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血凝素(hA)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小玲 崔红 +2 位作者 王宇 张国广 陈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126-128,共3页
禽流感病毒H5N1是可以直接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发展植物源口服疫苗是疫苗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的HA基因转化烟草.共获得38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b 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已整合... 禽流感病毒H5N1是可以直接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发展植物源口服疫苗是疫苗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的HA基因转化烟草.共获得38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b 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W estern-dotting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表达,具有免疫原性,获得了能够表达HA基因的植物口服疫苗候选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1 烟草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