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茯苓丸加味调控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吉丽 万朝霞 +3 位作者 周丽 任青玲 尚振中 刘承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痰湿瘀结证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组给予桂枝茯丸加味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痰湿瘀结证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组给予桂枝茯丸加味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Gasdermin家族蛋白D(Gasdermin Family protein D,GSDMD)、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增殖和凋亡基因[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2 gene,Bc1-2)]、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①治疗组经期延长/经量过多、经色紫黯/淋漓不尽、经行泄泻、经期出血、经行腹痛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子宫内膜组织GSDMD、Caspase-1、IL-1β、IL-18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子宫内膜组织Ki-67、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6.19%(32/42)(χ^(2)=4.647,P<0.05)。⑤治疗组不良反应(11.63%,5/43)、复发率(4.65%,2/43)低于对照组33.33%(14/42)、21.43%(9/42)(χ^(2)=5.767,5.308,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能够提高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可能与抑制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拮抗炎症反应与下调细胞增殖和凋亡基因表达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桂枝茯苓 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 增殖和凋亡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腺肌病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调节作用研究
2
作者 刘士丹 陈佩佩 +3 位作者 付先芸 魏绍斌 王坤 陈敏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1,I0031-I0036,共13页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评价小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离体子宫收缩频率和波幅。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比GFW干预前后肠道菌群Alpha及Beta多样性变化,筛选差异肠道菌群。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探索GFW干预后肠道代谢产物的变化。对差异菌群及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GFW调控AM的可能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HE染色结果证实成功形成AM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给予GFW治疗后体外子宫收缩波幅明显降低(P<0.05),收缩频率呈下降趋势。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示3组样本间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Ace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对照组和模型组样本肠道菌群分布有显著差异,GFW治疗后能一定程度回调AM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AM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拟杆菌属丰度显著下调(P<0.01,P<0.01),厚壁菌门、柔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P<0.05)。经GFW干预后,柔壁菌门、支原体属以及肠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P<0.05,P<0.01),而副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代谢组学筛选结果证实AM模型小鼠具有22种与氧化应激、免疫及子宫平滑肌收缩等相关的肠道差异代谢物,如前列腺素D_(3)、谷氨酸、色氨酸、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粪胆素等。相关性分析显示,部分肠道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实验验证结果证实,AM小鼠子宫组织中存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水平的上调,经GFW治疗后ROS及TNF-α的表达水平回调。结论GFW可改善AM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其作用可能与调控AM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物有关。其具体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桂枝茯苓 肠道菌群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孙莉 孙建 +3 位作者 李敏敏 展韶蔚 石洪堂 秦高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医院择期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试验组(27例... 目的探讨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医院择期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予以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所有患者均治疗7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胃肠激素水平、应激反应、血清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及随访复发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升高,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MTL、GAS水平较高,VIP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CRP、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及血管阻力指数(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RI)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RI、HOMA-IR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能有效促进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调节胃肠激素水平,通过调节机体内炎症指标及应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远期复发率较低,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三针调神针法 桂枝茯苓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胃肠功能恢复 应激反应 炎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通路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文文 牟一凡 +2 位作者 刘芳媛 李佳 韩凤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3,共5页
桂枝茯苓丸是治妇人癥病的中医经典名方,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其具有抗纤维化、抗炎、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改善脑缺血等作用。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少不易诊断,晚期临床疗效不佳,严重威... 桂枝茯苓丸是治妇人癥病的中医经典名方,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其具有抗纤维化、抗炎、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改善脑缺血等作用。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少不易诊断,晚期临床疗效不佳,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等数据库,从桂枝茯苓丸及其方中单味药主要成分入手,归纳整理了近年来桂枝茯苓丸及其方药主要成分治疗OC的相关通路,发现其主要涉及PI3K/Akt/mTOR、JAK2/STAT3、Wnt/β-catenin、NF-κB、VEGF/VEGFR2、Notch多条信号通路。桂枝茯苓丸通过以上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抗肿瘤血管生成等功效,实现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OC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据,更好地体现出中药复方治疗疾病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桂枝茯苓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对子宫肌瘤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性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秦顺朵 徐明录 陈丽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性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桂枝茯苓丸辅助... 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性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16%(55/61),对照组为75.41%(46/6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EGF、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性激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水平高于对照组,EGF、TNF-α、性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13.11%,8/61)与对照组(16.39%,10/61)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对子宫肌瘤可降低EGF、性激素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 子宫肌瘤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 性激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VEGF、COX-2及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真 尚玉敏 程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子宫颈瘤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予以米... 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子宫颈瘤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低切(LS)、全血黏度高切(HS)、血小板聚集率(ARBC)]、VEGF、COX-2、HIF-1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3个月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2、P、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V、LS、HS、ARB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COX-2及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中,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性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能与下调VEGF、COX-2、HIF-1α的表达有关,且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 子宫肌瘤 VEGF COX-2 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在围辅助生殖期中的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
7
作者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 曲凡 +3 位作者 金志春 孙振高 王芳芳 李心悦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58,共4页
中医适宜技术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疗效,在辅助生殖领域的作用日益突显,与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相结合,共同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途径。但由于目前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该领域尚无系统的中医... 中医适宜技术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疗效,在辅助生殖领域的作用日益突显,与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相结合,共同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途径。但由于目前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该领域尚无系统的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指南。共识结合文献定性、定量研究和全国专家意见,根据辅助生殖的不同时期推荐相应的方案,旨在规范中医适宜技术在围辅助生殖期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中医适宜技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景血分病探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雪丽 石文娟 +1 位作者 唐瑞 陈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51-53,共3页
根据《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对血分病的记载,文章追溯了血分、血分病、血分证、血证的定义,四者在概念和所涉及的范畴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仲师所载血分病的实际含义是指狭义的少阴脉细、月事不下、继发水肿这样一种病证,并不是病... 根据《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对血分病的记载,文章追溯了血分、血分病、血分证、血证的定义,四者在概念和所涉及的范畴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仲师所载血分病的实际含义是指狭义的少阴脉细、月事不下、继发水肿这样一种病证,并不是病及到血便可成为血分病,血分病与“血分”病,虽听似名称相同,实则截然不同。文章通过系统地整理归纳仲景血分病的实质内涵、拓展应用、治则治法,以期更好地传承仲师治病之道、用药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分 血分病 血分证 血证 张仲景 桂枝茯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