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urnal Introduction: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1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5-276,共2页
Background The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is a flagship academic journal broadly covering the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The journal is founded by 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t ... Background The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is a flagship academic journal broadly covering the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The journal is founded by A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one of the top universities in Asia.The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aims to publish quality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works on important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in the profession.We encourage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related to new and niche areas in finance,such as Fintech and cryptos,ESG,climate finance,and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s.We welcome critiques of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emerging markets and developed econom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ance JOURNAL BREA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普惠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千慧雄 安同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而更加普惠的金融支撑体系是现代复杂性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但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金融排斥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为此中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建设...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而更加普惠的金融支撑体系是现代复杂性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但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金融排斥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为此中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建设,以缓解和消除金融排斥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不显著;普惠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机制、融资成本降低机制、人力资本回流机制等渠道传导。未来中国应继续多维度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培育多元化创新主体和创新网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撑;同时以普惠金融助力中国金融强国建设,从而实现以金融强国育化科技强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普惠金融 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全球价值链参与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鑫 佟岩 曹丰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共17页
本文立足“逆全球化”时代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的现实背景,利用2010年至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并... 本文立足“逆全球化”时代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的现实背景,利用2010年至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数字化转型基础较好、劳动力需求较高以及成本加成较低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更为凸显。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机制与经济后果的研究框架,为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找到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于企业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全球价值链嵌入 融资约束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金融实践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学都 陈佳琪 +1 位作者 葛慧 朱乙丹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0,共13页
本文从气候金融的定义及起源出发,分析了气候金融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目前的状况、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重点剖析了多边开发银行气候金融的创新实践及借鉴意义。最后对促进中国未来气候金融发展提出了7条建议,即完善气候金融政策体... 本文从气候金融的定义及起源出发,分析了气候金融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目前的状况、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重点剖析了多边开发银行气候金融的创新实践及借鉴意义。最后对促进中国未来气候金融发展提出了7条建议,即完善气候金融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气候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建设高质量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探索气候金融量化方法,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金融 绿色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表现、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琳 张雨晴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4,共16页
绿色创新兼具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双重优势,是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重要动力。以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并对实质性绿色创新... 绿色创新兼具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双重优势,是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重要动力。以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并对实质性绿色创新和策略性绿色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2)ESG表现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信息透明度两种机制推动企业绿色创新;(3)绿色金融在ESG表现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4)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重污染行业、规模较大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主动践行ESG理念、积极应对绿色创新挑战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绿色创新 融资约束 绿色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海红 徐绮敏 巴清悦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7,共8页
以2011—2021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 以2011—2021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融资效率,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绿色金融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沈坤荣 李敏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8,176,共12页
绿色金融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历程既是顶层设计的完善过程,也是基层实践的探索过程,在二者的上下联动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就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在机理而言,... 绿色金融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历程既是顶层设计的完善过程,也是基层实践的探索过程,在二者的上下联动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就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在机理而言,绿色金融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绿色发展领域为逻辑导向,兼顾绿色转型过程中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催生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推进,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质增效。然而,中国当前的绿色金融实践在激励约束、信息披露、标准统一等方面尚有完善空间。为打通现有堵点、优化实践路径,未来的绿色金融发展首先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参与主体积极性;其次要加强数字赋能,联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多重目标;最后要强化内外联动,推进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规则中国化与中国规则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资源配置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思飞 温磊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随着ESG理念的逐渐流行,如何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耐心资本提倡长期的投资理念,与ESG理念相契合,可能成为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重要引擎。为此,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检验了耐心资本对企业ESG... 随着ESG理念的逐渐流行,如何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耐心资本提倡长期的投资理念,与ESG理念相契合,可能成为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重要引擎。为此,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检验了耐心资本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能够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机制检验发现,代理成本、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是耐心资本影响企业ESG表现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耐心资本对分析师关注度高、媒体关注度高以及属于重点污染监控单位的企业ESG表现具有更明显的提升效应;分项检验发现,耐心资本主要促进了企业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提升,对于企业环境表现则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企业ESG表现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代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与企业发展韧性: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海峰 张烨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5,F0002,共13页
优化金融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相比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有助于企业发展韧性的提升;金融结构市场化主要通过增强资源获取能力... 优化金融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相比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有助于企业发展韧性的提升;金融结构市场化主要通过增强资源获取能力、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和改善协同治理状况促进企业韧性发展;对外融资依赖程度越高、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市场型金融结构对其发展韧性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时,金融结构市场化的积极作用才逐渐显露。此外,数字金融在金融结构与企业韧性的关系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健全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全面实施注册制改革,积极发展债券市场、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加强银行间竞争,以促进金融结构向市场化转型,进而提升企业发展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企业发展韧性 金融发展水平 数字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龚新蜀 唐晓宇 张风丽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维度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乔海曙 王弘毅 刘俊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6,共11页
以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这一影响主要通过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来实现。结构特征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金融... 以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这一影响主要通过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来实现。结构特征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金融对企业环境治理水平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数字金融的三个维度——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提升企业ESG表现,其中覆盖广度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企业特征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地区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境规制强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地区,数字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ESG表现 绿色创新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环境下基于商业信用融资模式的供应链运营决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道平 朱梦影 董汉玺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55,共13页
应用区块链可以解决现有商业信用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交货期过长、产品真实性难以保证和零售商不按时还款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应用区块链与未应用区块链的两种商业信用融资模式,运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两种模式下供应链的最优批发价和零售... 应用区块链可以解决现有商业信用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交货期过长、产品真实性难以保证和零售商不按时还款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应用区块链与未应用区块链的两种商业信用融资模式,运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两种模式下供应链的最优批发价和零售价决策,研究未应用区块链时产品为真的概率、零售商期末按时支付剩余款项的概率、零售商违约对供应商造成的损失比例、应用区块链的单位运营成本和应用区块链后的交货期等因素对供应链运营决策和成员期望利润的影响,分析应用区块链后商业信用融资的价值。研究表明:当引入区块链缩短交货期、确保产品为真等功能带来的益处大于一定程度时,零售价和批发价高于传统模式;若零售商违约的可能性非常低,或者即使零售商违约,供应商的损失也不大,则传统模式下的批发价和零售价更高。若区块链运营成本小于零售商愿意支付的阈值,选择应用区块链对供应链所有企业而言均有利;而若区块链运营成本大于供应商愿意支付的阈值,供应链中任何企业均不会因应用区块链而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商业信用融资 运营成本 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与企业ESG表现——资源优化与治理协同的双重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少真 张田 +1 位作者 苗梦露 潘颖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7,共11页
ESG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协调统一,是微观企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理论分析了智能制造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以2010—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 ESG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协调统一,是微观企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理论分析了智能制造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以2010—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能制造具有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的积极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智能制造通过资源优化效应和治理协同效应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制造提升ESG表现的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以及资源环境和制度环境较差的情境中更强;不同类型智能制造技术对ESG表现的影响,以及智能制造对ESG三个维度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价值分析发现,智能制造通过提升ESG表现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价值,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统一。本文为解读智能制造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利用智能化转型提升企业ESG表现、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ESG 融资约束 制度环境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耐心资本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燕芝 肖舒雯 姜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4,共15页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利用2010-2022年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究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科技金融能有效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从影响机制看,科技金融以...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利用2010-2022年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究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科技金融能有效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从影响机制看,科技金融以耐心资本为载体,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和提高风险承担意愿的渠道,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能为更具创新活力、更需资金支持的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此外,政府在发展科技金融中扮演重要角色,提升政府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是当前阶段培育耐心资本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耐心资本 企业创新 中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企业突破式创新? 被引量:7
15
作者 师博 侯迎信 王铮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9,共12页
突破式创新拓展了科技创新的边界,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基于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赋能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 突破式创新拓展了科技创新的边界,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基于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赋能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企业突破式创新;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较强地区的企业和产业数字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突破式创新的赋能效果更显著;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委托代理成本和促进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赋能企业突破式创新;技术驱动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赋能效果强于应用驱动型数字化转型。本文的研究为从微观层面理解数字时代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更充分地释放企业突破式创新潜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突破式创新 融资约束 委托代理成本 全球创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专利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捷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本文利用中国2000-2021年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结合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分析了绿色专利与企业所受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专利显著缓解了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绿色专利的质量越高,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 本文利用中国2000-2021年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结合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分析了绿色专利与企业所受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专利显著缓解了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绿色专利的质量越高,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能力越强;绿色专利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债权融资尤其是银行贷款渠道进而影响融资约束。进一步的研究把绿色专利划分为减缓型和适应型,并考虑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冲击。从中发现,目前中国只有减缓型绿色专利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稳定的缓解效应,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减缓型绿色专利的缓解效应,但削弱了适应型绿色专利所能发挥的作用。本文结论一方面点出了企业绿色转型战略应注重自主创新及专利申请,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适应型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可能面对的资金困境,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专利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精准性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选取36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2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作用工具看,财税扶持类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显著于政府投资基金类政策;从作用路径看,激励企业加大创新软硬件投入的政策举措对提升企业创新... 选取36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2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作用工具看,财税扶持类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显著于政府投资基金类政策;从作用路径看,激励企业加大创新软硬件投入的政策举措对提升企业创新力更有效;从作用对象看,企业规模、行业、发展阶段及宏观环境的异质性影响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效应。在推动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金融政策要精准对接企业创新诉求、发展阶段特点,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多元化扶持体系,营造鼓励金融市场主体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企业创新力 政策效应精准性 企业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投资基金的运行成效与改革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德华 杨璐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作为一类偏重市场化运转的新型政府投融资工具,政府投资基金通过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推动了中国产业链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然而,由于其兼具政策性和市场化的双重属性,政府投资基金在实际运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包... 作为一类偏重市场化运转的新型政府投融资工具,政府投资基金通过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推动了中国产业链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然而,由于其兼具政策性和市场化的双重属性,政府投资基金在实际运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政策目标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冲突、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对产能过剩的潜在助推作用、缺乏容错机制以及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的改革要求,未来应通过确保政府投资基金与经济需求相契合、避免挤占社会资本、强化对新增有效投资的撬动作用、建立容错机制和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辅以前瞻性市场研究并加强审计与治理能力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基金的运作效率,确保其在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长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投资基金 投融资改革 容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风险与中资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情绪传递与避险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婧 李博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1,共13页
中国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国家,外部环境变化必然冲击国内债券市场,投资者情绪起落传递金融风险.本文选取2007—202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发行债券数据验证地缘政治风险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此类风险带来的冲击扩大企业债券信... 中国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国家,外部环境变化必然冲击国内债券市场,投资者情绪起落传递金融风险.本文选取2007—202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发行债券数据验证地缘政治风险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此类风险带来的冲击扩大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投资者乐观情绪与低违约避险效应缓解了冲击,国有企业债券违约强化负面信息传递,并且企业应对措施因其特性和货币金融环境不同而异,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是应对地缘政治冲击最有效的平滑器.为增加企业财务韧性,建议宏观上应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合理引导预期,同时要加强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信誉累积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风险 企业融资成本 债券市场 投资者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数字化与企业杠杆操纵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海洋 赵晶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共18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重塑金融行业的业务与服务模式,数字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基于中国246家商业银行及2567家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数据,探究了商业银行是否可以通过数字化来降低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并深入分析其作...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重塑金融行业的业务与服务模式,数字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基于中国246家商业银行及2567家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数据,探究了商业银行是否可以通过数字化来降低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其中管理数字化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强。提高企业长期贷款水平、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减少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依赖是商业银行数字化影响企业杠杆操纵行为的主要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抑制作用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强、成长性高及中小企业中更为明显。通过对商业银行数字化微观纠偏功能的研究,不仅从新视角揭示商业银行数字化对企业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路径,也为进一步挖掘商业银行数字化意义提供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数字化 杠杆操纵 融资约束 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