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漓江源及上游生态环境变化遥感调查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永德 吴虹 +1 位作者 郭建东 张银桥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0,136,共6页
针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近 30年来出现的快速退化的趋势, 采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遥感影像对漓江源头及其上游小流域的环境变化开展了调查研究. 通过对 1986, 1998和 2002三个年份的TM/ETM+影像的信息提取、模式识别及综合解译, 结合实... 针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近 30年来出现的快速退化的趋势, 采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遥感影像对漓江源头及其上游小流域的环境变化开展了调查研究. 通过对 1986, 1998和 2002三个年份的TM/ETM+影像的信息提取、模式识别及综合解译, 结合实际调查, 发现造成漓江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与漓江水源林持续遭到人为破坏以及上游河床遭到大规模采砂严重破坏有关. 为此, 提出了 5点综合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林 生态环境 遥感 调查 漓江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被引量:23
2
作者 喻泽斌 王敦球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8-71,共4页
根据1999~2000年的实测水质资料,采用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漓江的4个国家监测断面的5个项目进行分类判断,以确定每项指标的污染程度和整个河流水质的污染情况,采用污染分担率反映河段污染物构成,采用污染负荷比评价河段污染水平,4个... 根据1999~2000年的实测水质资料,采用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漓江的4个国家监测断面的5个项目进行分类判断,以确定每项指标的污染程度和整个河流水质的污染情况,采用污染分担率反映河段污染物构成,采用污染负荷比评价河段污染水平,4个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 228,0 358,0 373,0 332.漓江的污染程度上游较轻,下游稍重.并对水质污染成因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 水环境 水质资料 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 污染分担率 污染负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致洪暴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福洲 白先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090-9092,9164,共4页
[目的]研究桂林漓江致洪暴雨。[方法]利用漓江致洪暴雨及漓江水位的观测资料,划定漓江致洪暴雨标准,通过华南致洪暴雨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等方面的分析,对漓江的致洪暴雨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漓江洪水与上游暴雨的持续时间、强... [目的]研究桂林漓江致洪暴雨。[方法]利用漓江致洪暴雨及漓江水位的观测资料,划定漓江致洪暴雨标准,通过华南致洪暴雨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等方面的分析,对漓江的致洪暴雨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漓江洪水与上游暴雨的持续时间、强度密切相关,上游日降水量≥100 mm或连续2 d以上日降水量≥50 mm,极易发生漓江洪涝灾害;桂林漓江汛期洪水每年4~7月都有可能发生,但多发生在5~6月;漓江洪水水位变化以10年为周期;当年最高水位低于警戒水位(145.00 m)以下时,则来年最高水位大多超过警戒水位,达146.00 m以上。造成致洪暴雨的天气类型可分为锋面型(锋面南压型、静止锋北抬型)和低涡型。桂林漓江上游是桂林地区的暴雨中心,是漓江致洪暴雨的关键区,特殊的地形为暴雨多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论]该研究为漓江致洪暴雨的预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漓江 致洪暴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风景区核心段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晓媚 何平 粟维斌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4,共7页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利用1991、2000、2006年3个时像遥感影像数据和2000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从景观要素组成、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等方面对桂林漓江风景区漓江核心段1991—2006年的森林景观...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利用1991、2000、2006年3个时像遥感影像数据和2000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从景观要素组成、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等方面对桂林漓江风景区漓江核心段1991—2006年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年来漓江风景区森林景观格局总体保持稳定,但存在着诸如有林地面积有所下降、非林地面积迅速增长、景观异质性水平有所降低等问题,需要采取优化调控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遥感 漓江风景区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人工增雨补水研究
5
作者 白先达 陈日华 +1 位作者 李玉书 邓肖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830-5832,5835,共4页
收集近10年的漓江增雨作业资料,通过作业效果的评价,分析漓江补水的作用,对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在漓江上游开展人工增雨,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是漓江补水最有效的措施;抓好汛末旱前的时机进行人工增雨,充分利用雷达... 收集近10年的漓江增雨作业资料,通过作业效果的评价,分析漓江补水的作用,对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在漓江上游开展人工增雨,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是漓江补水最有效的措施;抓好汛末旱前的时机进行人工增雨,充分利用雷达观测进行作业指挥,合理布置作业点,提高人工增雨的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漓江 人工增雨 补水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枯水、功能性断流与水利工程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蒋亚萍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6-431,共6页
漓江桂林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132.6 m3/s,枯水期水资源仅占全年水资源量的18.35%,主要成因与气候、流域面积及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水源林质量下降和沿岸取水量增加又加重了水资源枯季短缺问题,青狮潭水库的年内调节对枯水径流具有积极的... 漓江桂林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132.6 m3/s,枯水期水资源仅占全年水资源量的18.35%,主要成因与气候、流域面积及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水源林质量下降和沿岸取水量增加又加重了水资源枯季短缺问题,青狮潭水库的年内调节对枯水径流具有积极的作用.漓江枯水导致河流功能性断流严重,不能满足水污染防治用水、生态用水、河道外取水以及旅游通航用水的临界水量.解决漓江枯水问题,确保水资源安全利用,在上游兴建3个生态水库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源林保护与建设、社会节水防污力度加强也是不能忽视的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 枯水 功能性断流 水库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水库群生态设计概述 被引量:1
7
作者 黎东晓 《广西水利水电》 2014年第5期67-70,75,共5页
介绍了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设计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包括——生态规划——建立水库群联合水资源的多目标体系、生态设计、生态调度——降低低温水影响/优化初期蓄水调度方式。论述了设计中各个层面上如何运用生态措施,实现水资源的... 介绍了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设计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包括——生态规划——建立水库群联合水资源的多目标体系、生态设计、生态调度——降低低温水影响/优化初期蓄水调度方式。论述了设计中各个层面上如何运用生态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漓江生态环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市防洪 漓江补水 生态设计 生态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志凌 《广西水利水电》 2005年第2期60-63,共4页
斧子口、小溶江、川江水利枢纽位于桂林市上游,属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涉及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生态环境、水量和水质变化等较为敏感的环境问题。通过分析,工程的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得到减免,有利影响是... 斧子口、小溶江、川江水利枢纽位于桂林市上游,属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涉及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生态环境、水量和水质变化等较为敏感的环境问题。通过分析,工程的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得到减免,有利影响是长期的,环境上不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重大因素,兴建工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市 防洪工程 漓江 补水工程 生态效益 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重要旅游洞穴保护与利用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天望 史文强 +1 位作者 陈伟海 李成展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132-137,共6页
通过对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已开发的重要旅游洞穴(七星岩、冠岩、穿山岩、芦笛岩和莲花岩)开展景观资源保护现状调查研究,认为由于开发、游览过程中保护措施欠缺,加之洞穴自身的原因,这些洞穴都不同程度存在钟乳石脱皮掉块、砂状风化、... 通过对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已开发的重要旅游洞穴(七星岩、冠岩、穿山岩、芦笛岩和莲花岩)开展景观资源保护现状调查研究,认为由于开发、游览过程中保护措施欠缺,加之洞穴自身的原因,这些洞穴都不同程度存在钟乳石脱皮掉块、砂状风化、颜色变黑变暗、灯光植物破坏等钟乳石景观老化问题,景观美学价值降低,对洞穴资源的旅游寿命构成一定威胁。为此,提出洞穴保护与利用建议,以期为旅游洞穴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现状调查 景观老化 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永军 刘俊 +1 位作者 蒋亚萍 朱银红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66-471,共6页
在全面搜集漓江桂林水文站以上流域内供水水资源利用及保护状况、水源地环境及水质状况的基本资料基础上 ,对水源地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 ,得出大面到味精厂水质良好 ,味精厂到宁远河入口水质较好 ,而宁远河入口到净瓶山水质较差 .在详细... 在全面搜集漓江桂林水文站以上流域内供水水资源利用及保护状况、水源地环境及水质状况的基本资料基础上 ,对水源地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 ,得出大面到味精厂水质良好 ,味精厂到宁远河入口水质较好 ,而宁远河入口到净瓶山水质较差 .在详细调查供水区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后 ,划分出了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 ,拟定水源地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 1 -1 999)的Ⅱ类水水质标准 ;计算出水源地污染物控制排放量和削减量 ,提出了包含 2个步骤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 .根据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 ,以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目标为依据 ,确定具体的削减对象与削减量 ,按实际可操作性 ,提出了 3个步骤的削减量分配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市 饮用水 水源地 保护 漓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ver2D模型及其在漓江桂林市区段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崔玲 陈余道 蒋亚萍 《广西水利水电》 2007年第3期6-9,13,共5页
River2D模型是河道内流量增加法(IFIM)中的一个河流水动力学和鱼类栖息地模拟软件,可以模拟流量和鱼类栖息地之间的定量关系。介绍了River2D模型的构成及理论基础。利用漓江桂林市区段地形图和实地勘测的地形数据,建立漓江桂林市区段Riv... River2D模型是河道内流量增加法(IFIM)中的一个河流水动力学和鱼类栖息地模拟软件,可以模拟流量和鱼类栖息地之间的定量关系。介绍了River2D模型的构成及理论基础。利用漓江桂林市区段地形图和实地勘测的地形数据,建立漓江桂林市区段River2D模型,初步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地反映某个特定条件或某个时刻河流流量、流速及水深的分布情况,可以在河流修复等研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ver2D模型 漓江 模拟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桂林漓江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启成 《广西水利水电》 2001年第4期46-48,共3页
针对 18 85年桂林漓江历史洪水的重现期的确定 ,采用考证文献历史洪水排位法、分历史时期排位法和实际发生洪水年排位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 ,确定 1885年历史洪水重现期为 2 35年 ,对今后桂林漓江上的工程设计洪水的确定及其它类似工程... 针对 18 85年桂林漓江历史洪水的重现期的确定 ,采用考证文献历史洪水排位法、分历史时期排位法和实际发生洪水年排位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 ,确定 1885年历史洪水重现期为 2 35年 ,对今后桂林漓江上的工程设计洪水的确定及其它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漓江 历史洪水 多种排位法 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水资源演变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坤安 《中国水利》 2008年第7期25-27,共3页
针对日益严峻的漓江水资源状况,分析了其历史演变过程,揭示了水资源演变的规律、特性与原因,为今后做好漓江水环境与生态修复工作,为漓江流域合理利用、有效管理、优化调度水资源及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桂林 漓江 水资源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景璇 代俊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6,共6页
利用桂林水文站、大溶江水文站、灵渠水文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不均匀系数C_n的范围为0.73~0... 利用桂林水文站、大溶江水文站、灵渠水文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漓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不均匀系数C_n的范围为0.73~0.78;径流年际变化相对比较均匀,且均匀程度相似,变差系数C_V值的范围为0.19~0.21,年极值比K的范围为2.53~2.69;1954~2016年漓江流域上游径流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桂林水文站在1991年前后发生突变,大溶江水文站在1958,1963年等年份发生突变,灵渠水文站在1968年等年份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桂林水文站 大溶江水文站 灵渠水文站 漓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桂林市区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叶桂忠 刘俊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3期10-12,15,共4页
水环境容量是进行河流污染控制、削减污染源与实现水功能目标的重要依据。对漓江桂林市区段不同计算条件下影响水环境容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提出结论和建议 :CODMn,NH3 N最枯月水环境容量在多... 水环境容量是进行河流污染控制、削减污染源与实现水功能目标的重要依据。对漓江桂林市区段不同计算条件下影响水环境容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提出结论和建议 :CODMn,NH3 N最枯月水环境容量在多年平均条件下分别为 7948 9kg/d ,1 0 3 8 0kg/d,在现状补水措施下分别为 60 74 6kg/d,789 8kg/d。目前 ,大面断面的来水水质良好 ,但要加强对NH3 N的排放控制 ;在水环境容量利用过程中 ,不能局部考虑或利用某一分段的水环境容量 ,应坚持对大面—净瓶山河段整体调配。建议尽快实施青狮潭水库管道供水工程 ,以确保供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 桂林市 河流污染 供水 水环境容量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河道景观设计的生态性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怡萱 黎嘉珺 +1 位作者 陈蕾 张海彬 《湖南包装》 2021年第5期24-26,33,共4页
对于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桂林来说,漓江的景观功能举足轻重,不仅是构成桂林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廊道,也是历史人文信息的载体。从生态性理念的角度出发,探索桂林漓江河道景观设计的新方式,立足解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河道布局缺乏... 对于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桂林来说,漓江的景观功能举足轻重,不仅是构成桂林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廊道,也是历史人文信息的载体。从生态性理念的角度出发,探索桂林漓江河道景观设计的新方式,立足解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河道布局缺乏美感、景观效果差及水质污染问题。基于关注规划设计中每个独立的景观要素、加强各要素间的联系与整体关系、彰显区域生态自然特色的生态性河道景观设计原则,提出乡土树种为主、丰富植物配置形式,优化结构、针对性规划水域生态系统,提高河道净化能力、防治水污染,合理布局、加强河道的亲水性建设四种解决策略,以期为城市河道生态性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桂林漓江 景观设计 生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桂林洪水与青狮潭水库泄洪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运才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7-342,共6页
漓江洪水主要来自岩头以上大溶江,但青狮潭水库泄洪对桂林洪水影响很大.通过"92.7"、"94.6"和"98.6"三次漓江大洪水与青狮潭水库泄洪实况分析,提出大型水库在洪水期,应实施江库联合预报、错峰优化调度,... 漓江洪水主要来自岩头以上大溶江,但青狮潭水库泄洪对桂林洪水影响很大.通过"92.7"、"94.6"和"98.6"三次漓江大洪水与青狮潭水库泄洪实况分析,提出大型水库在洪水期,应实施江库联合预报、错峰优化调度,科学合理地调度水库泄洪时间和泄洪量,以达到充分发挥水库蓄泄功能、消减下游洪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泄洪 江库预报 错峰调度 漓江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品君 《广西水利水电》 2019年第1期16-19,共4页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桂江重点控制性防洪工程。桂林市是中国著名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工程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桂林市旅游城市的特点,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尽可能减小工程...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桂江重点控制性防洪工程。桂林市是中国著名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工程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桂林市旅游城市的特点,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尽可能减小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以达到兴利与环保的双重目的。小溶江、斧子口水利枢纽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结构设计及浇筑混凝土时的温度控制是保证大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论述了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大坝的结构设计及制定合理的温控措施,使大坝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 生态环境 结构设计 温控措施 关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漓江水资源演变分析
19
作者 黄坤安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0-82,共3页
针对日益严峻的漓江水资源状况,分析了其历史演变过程,揭示了水资源演变的规律、特性与原因,为今后做好漓江水环境与生态修复工作,为漓江流域合理利用、有效管理、优化调度水资源及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桂林 漓江 水资源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补水工程对桂林市区河段水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文虎 《广西水利水电》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通过定量比较枯水期漓江桂林市区段在3种不同条件下,其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的浓度变化情况,来评价各主要断面的水质类别。分析并预测了待建的斧子口、川江、小溶江3个漓江防洪和补水工程枢纽建成后,与已实施补水的青狮潭水...  通过定量比较枯水期漓江桂林市区段在3种不同条件下,其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的浓度变化情况,来评价各主要断面的水质类别。分析并预测了待建的斧子口、川江、小溶江3个漓江防洪和补水工程枢纽建成后,与已实施补水的青狮潭水库枢纽联合调度运行时,可使枯水期漓江桂林市区段的水质全段达标,并使主要超标污染物达到零削减。对桂林市区的供、取水水源地水质的改善将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 补水工程 青狮潭水库 联合调度 防洪 枯水期 河段 桂林市 市区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