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3/96(H5N1)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乔传玲 于康震 +3 位作者 孟庆文 邓国华 田国斌 唐秀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0-103,共4页
采用RT_PCR技术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 3/ 96 (H5N1) (GD3/ 96 )NA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与测序 ,该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NA基因全长为 1410bp ,共编码 46 9个氨基酸。其序列与A/Hongkong/ 15 6 / 97(H5N1)、A/Chicken/... 采用RT_PCR技术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 3/ 96 (H5N1) (GD3/ 96 )NA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与测序 ,该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NA基因全长为 1410bp ,共编码 46 9个氨基酸。其序列与A/Hongkong/ 15 6 / 97(H5N1)、A/Chicken/HongKong/ 2 2 0 / 97(H5N1)、A/Goose/Guangdong/ 1/ 96 (H5N1)及A/teal/Hongkong/W312 / 97(H6N1)分离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8.4%~ 99.0 %之间 ,其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 89.8%~ 99.2 %之间。氨基酸序列与香港流感分离株氨基酸序列相比 ,在茎部没有出现 19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A/Goose/guangdong/3/96(H5N1) NA 序列分析 神经氨酸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ENT DEVELOPMENT OF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2
作者 Xu Yinzhou 《广东商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4-32,共9页
广东是中国南方的重要省份。自经济改革和开放以来,广东经济高速发展。在消费需求增长的同时,消费水平亦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上,例如日用品、耐用品,以及非日用品消费份额的变化。消费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消... 广东是中国南方的重要省份。自经济改革和开放以来,广东经济高速发展。在消费需求增长的同时,消费水平亦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上,例如日用品、耐用品,以及非日用品消费份额的变化。消费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消费者的消费在向教育和娱乐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gdong CONSUMPTION CHAN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演变与生态环境格局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良杰 王莹 +4 位作者 栾崧 杨杨 吴树诚 王喆 李录娟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31,共17页
【研究目的】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亟需深化对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演变规律的认识,以期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的深度挖掘以及多源水资源... 【研究目的】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亟需深化对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演变规律的认识,以期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的深度挖掘以及多源水资源监测数据,全面分析大湾区自1980年以来近40年间的水文、降水、地表覆盖等水资源环境格局变化及其区域分异规律。【研究结果】大湾区水资源状况总体上呈现"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1980—2022年平均气温22.2℃,降雨2022.1 mm,主要变化周期约4.1 a。西江、北江、东江干流平均径流量分别为11231.09 m^(3)/s、1479.63 m^(3)/s、809.42 m^(3)/s,径流变差系数介于0.19~0.27,气候格局呈现出暖湿化的趋势,水体总量出现减少趋势,植被覆盖整体上升但局部出现退化,显著退化面积6225.98 km^(2),改善面积9537.31 km^(2);水体(含湿地)面积变化速率呈现“缓慢萎缩−加速萎缩−稳步增长−缓慢增长”的阶段性特征。【结论】提出具有开发远景的41处应急备用水源地,允许开采量达234.26万m^(3)/d。大湾区具有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水生态服务功能退化、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及以地表水为主的供水水源结构单一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演变 应急备用水源 地质环境动力 气候变化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政策创新——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良君 冯晓露 董国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体旅文商融合已成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从创新驱动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阐释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对2016-2023年粤...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体旅文商融合已成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从创新驱动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阐释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对2016-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及地方政策的系统梳理,从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协同四个维度分析其政策创新路径,构建政策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构建体旅文商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量化评估政策效果,发现体旅文商融合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实践,从激发基层主动创新、深化区域协同发展、优化政策工具设计、强化技术创新赋能等方面提出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旅文商融合 政策创新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闻媒体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合作制度逻辑与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单卓然 朱俊青 +1 位作者 夏洋辉 张衔春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43,共8页
加强城市间合作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市群协同一体化的重要空间策略。文章基于区域城市间合作格局、主体、领域的整体视角,采集2010—2019年多渠道官方新闻与权威媒体大数据,借助文本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解析粤港澳... 加强城市间合作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市群协同一体化的重要空间策略。文章基于区域城市间合作格局、主体、领域的整体视角,采集2010—2019年多渠道官方新闻与权威媒体大数据,借助文本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合作的制度逻辑,实证城市间合作的格局演变过程,以期扩展对大湾区发展格局和要素特质的理解,服务世界级城市群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结构建设。结果表明:(1)串联广州、深圳、香港地区等核心节点的城市合作通道初步形成,区域城际合作网络化趋势明显加强;(2)政府对城市合作控制力较强,社会组织参与城市间合作事务积极活跃,市场力量参与度不足;(3)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双领域驱动的城市合作模式成形,制度合作成为新趋势,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合作有待纵深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间合作 新闻媒体数据 制度逻辑 格局演变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良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在国家政策和大湾区规划的指引下,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体育产业正围绕着“产业融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厘清大湾区产业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 在国家政策和大湾区规划的指引下,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体育产业正围绕着“产业融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厘清大湾区产业融合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湾区产业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即通过资源整合、要素渗透、市场叠加、业态耦合与规制创新,促进体育产业资源配置优化、产业能级提升、市场空间拓展、业态融合创新与保障体系完善,进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与质量变革,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湾区产业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产业融合层次较浅、区域联动发展乏力、体制机制保障不够、人才结构性短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等方面。据此,提出了大湾区产业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产业融合体制机制;强调需求驱动,明确产业融合方向;深化数字技术和人才赋能,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与流动;培育龙头企业,增强产业融合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融合 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 需求驱动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郝爱华 曾子莹 +8 位作者 金爱琼 唐玲玲 郑梓悫 马景泰 赵建国 曾韦霖 肖建鹏 聂辉 杨颖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70-2375,共6页
背景目前对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开展的研究较多,但少有学者基于大数据开展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相关研究。目的了解广东省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现状,为我省紧密型医共体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 背景目前对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开展的研究较多,但少有学者基于大数据开展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相关研究。目的了解广东省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现状,为我省紧密型医共体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广东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等集成获取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信息及2022年住院信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科医生、在职职工等数据来自《2022广东省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2022年》,以地市为单位将统计年鉴的数据匹配到个案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影响因素。结果广东省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率为8.76%,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发生的可能性较男性更大[OR(95%CI)=1.231(1.217~1.246)],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的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可能性分别是9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044倍[OR(95%CI)=2.044(1.981~2.109)]、1.640倍[OR(95%CI)=1.640(1.590~1.693)]、1.288倍[OR(95%CI)=1.288(1.248~1.329)]、1.110倍[OR(95%CI)=1.110(1.073~1.147)],人均GDP在10万元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发生的可能性是人均GDP低于10万元的1.314倍[OR(95%CI)=1.314(1.278~1.350)],全科医生数≥4人/万人口时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可能性是低于4人/万人口的1.039倍[OR(95%CI)=1.039(1.105~1.063)];二、三级医院拥有量≥0.20人/万人口时,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发生的可能性将降低40.60%[OR(95%CI)=0.594(0.570~0.619)];二、三级医院就诊人次数≥3人次时,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可能性是二、三级医院人均就诊人次数<3人次的1.047倍[OR(95%CI)=1.047(1.021~1.074)];当基层机构人均就诊人次数≥3人次时,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可能性是人均就诊人次数<3人次的1.229倍[OR(95%CI)=1.229(1.191~1.268)]。结论性别、年龄等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影响因素。人均GDP水平越高、就诊次数越多、全科医生数量越多,可避免住院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二、三级医院数量的增加,未增加可避免住院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可避免住院 影响因素分析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毕斗斗 张宇嘉 贾振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8,共11页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与2000—2019年旅游业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及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时空演化特征,探究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影...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与2000—2019年旅游业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及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时空演化特征,探究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三生空间”转型显著,生产、生活空间扩张伴随生态空间萎缩。(2)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长期高位,距碳中和目标差距明显,但已显现下降趋势。(3)“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呈增负与减负双模式,农业生产空间向水域及林地生态空间转化减负效果最突出。土地城镇化水平与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整体呈“U”型曲线,但城市间存在“U”型、倒“U”型及“L”型分异特征;土地城镇化与旅游业碳排放负荷持续强脱钩且呈现显著空间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三生空间”转型 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道路坍塌易发性预测
9
作者 王明常 于海滨 +6 位作者 曾昭发 王典 韩复兴 张剑 罗修杰 冷亮 刘子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8-1038,共11页
城市道路坍塌是严重的城市安全问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交通中断,对城市运行和社会发展构成威胁。准确预测城市道路坍塌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对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为研究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 城市道路坍塌是严重的城市安全问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交通中断,对城市运行和社会发展构成威胁。准确预测城市道路坍塌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对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为研究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一种城市道路坍塌易发性预测模型,并分析影响模型预测性能的关键指标和城市道路坍塌易发性的关键驱动因素。城市道路坍塌易发性时空预测结果表明:结合光学数据和雷达数据构建的城市道路坍塌易发性预测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道路坍塌易发性的时空变化,预测决定系数为0.65,预测精度较高;2017—2022年,福田区道路坍塌风险整体呈上升趋势,极低易发区和低易发区面积减少,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增加。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影像数据提取的纹理特征对预测模型贡献度较高。根据地理探测器结果可知,人口、GDP和地下设施是影响城市道路坍塌的三个关键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坍塌 随机森林 多源遥感数据 时空变化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长江铀矿田辉长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
10
作者 刘国奇 夏菲 +3 位作者 赵葵东 李前 唐英 黄林强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6-331,共16页
为了解长江铀矿田辉长闪长岩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对该区辉长闪长岩开展锆石与磷灰石的U 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及Sr 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辉长闪长岩锆石和磷灰石U Pb年龄分别为(157±2)Ma和(157±5)Ma,... 为了解长江铀矿田辉长闪长岩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对该区辉长闪长岩开展锆石与磷灰石的U 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及Sr 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辉长闪长岩锆石和磷灰石U Pb年龄分别为(157±2)Ma和(157±5)Ma,与长江铀矿田低Ti中基性岩时代一致。与低Ti中基性岩相比,辉长闪长岩具有较高的SiO_(2)(54.48%~56.74%)和K_(2)O(2.22%~3.74%)含量以及ω(Nb)/ω(La)值(0.4~0.5)、ω(La)/ω(Sm)值(4.7~5.4)、ω(Th)/ω(Nb)值(0.9~1.0)和(ω(^(87)Rb)/ω(^(86)Sr))i值(0.711783~0.719434);与高Ti中基性岩相比,辉长闪长岩具有较低的ω(Nb)/ω(U)值(3.4~5.3)、εNd(t)值(-8.55~-8.18)。辉长闪长岩物质来源于受俯冲流体改造的岩石圈地幔熔融,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弧后拉张和板块裂解环境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闪长岩 岩石成因 磷灰石U Pb定年 长江铀矿田 粤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双季稻种植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11
作者 段海来 刘畅 +1 位作者 张柳红 杜尧东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建立洪涝灾害风险度评估模型,对广东双季稻生产和生育期的洪涝灾害风险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广东双季稻洪涝灾害风险度分布大致呈中部向东西两翼递减的特点,北江流域和漠阳江流域最高,而粤西地区和粤东沿海最低,其中... 建立洪涝灾害风险度评估模型,对广东双季稻生产和生育期的洪涝灾害风险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广东双季稻洪涝灾害风险度分布大致呈中部向东西两翼递减的特点,北江流域和漠阳江流域最高,而粤西地区和粤东沿海最低,其中粤北地区风险度是东西两翼地区的1.5~2.0倍;晚稻洪涝灾害风险高于早稻,从生育期来看,早稻移栽-分蘖期、分蘖-拔节期和晚稻播种-三叶、三叶-移栽期洪涝灾害风险度较高、特别严重的洪涝灾害频率较多;近10年来广东双季稻洪涝灾害风险度有所增加,特别严重的洪涝灾害频率增多,尤其以早稻播种期至移栽期以及晚稻拔节期至成熟期增多最为明显,而严重洪涝灾害等级及以下频率减少;广东双季稻洪涝风险度的变化速度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珠江三角洲平原增加趋势最为显著,东江流域和韩江流域呈降低趋势。未来广东双季稻洪涝灾害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严重的洪涝灾害呈多发趋势,其时空集中度更高,洪涝灾害风险的高发期是双季稻播种至拔节期,重点关注区域是广东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风险度 双季稻 气候变化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AS的广东河源矿田花岗岩型铀矿多元信息成矿预测
12
作者 夏宗强 蔡煜琦 +2 位作者 范洪海 杨华 肖敏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5,共12页
广东河源矿田是武夷山铀成矿带南端的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矿化类型分为花岗岩内带碎裂蚀变岩亚型和花岗岩外带上覆沉积盆地亚型。为了进一步评价河源地区铀成矿潜力,助力下一步铀矿勘查,本文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规律,... 广东河源矿田是武夷山铀成矿带南端的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矿化类型分为花岗岩内带碎裂蚀变岩亚型和花岗岩外带上覆沉积盆地亚型。为了进一步评价河源地区铀成矿潜力,助力下一步铀矿勘查,本文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规律,系统厘定了河源地区花岗岩型铀矿预测要素,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基于MRAS平台开展了铀矿多元信息成矿预测,并指出了河源地区铀矿资源扩大的前景及方向。研究发现,铀矿受富铀花岗岩体、断陷带、断裂构造、不同类型接触界面和热液蚀变等因素控制,其中断裂构造是最关键的控矿因素;利用证据权重法圈定了21片成矿预测区,其中A类成矿预测区6片,B类成矿预测区7片,C类成矿预测区8片,显示河源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大,找矿前景好,可作为我国南方新的铀矿勘查基地;下一步找矿方向应围绕河源断陷带两侧,以已知矿床(点)的深部和外围扩大为主,积极探索红盆底部与花岗岩体接触带的外带型铀矿,以及花岗岩体内岩浆-构造-蚀变活动发育区的碎裂蚀变岩型铀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型铀矿 资源潜力评价 成矿预测 找矿方向 河源矿田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跨边界产学合作中的高校角色定位及其演化
13
作者 胡欣悦 林绮薇 +1 位作者 范纹郡 汤勇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8,共12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但其内部发展仍然存在不均衡问题,加强粤港澳跨边界产学合作能够有效破解区域边界壁垒,促进大湾区科创一体化发展。基于2010-2021年粤港澳高校合作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协同创新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但其内部发展仍然存在不均衡问题,加强粤港澳跨边界产学合作能够有效破解区域边界壁垒,促进大湾区科创一体化发展。基于2010-2021年粤港澳高校合作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协同创新网络,聚焦跨边界产学互动中的高校角色,依据其桥接方式从两个维度对高校角色进行分析,结合合作关系强度对高校角色进行划分,重点识别出跨边界产学合作中的守门人角色,并进一步探讨高校角色演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产学合作网络中高校扮演多种角色,其中,守门人角色尚缺乏;不同区域高校的角色分布、合作倾向以及角色演化路径均存在差异,其中,广东高校倾向于开展本地合作,港澳高校在跨边界合作中的参与度有待提高,粤港澳跨边界创新合作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边界产学合作 高校角色 角色演化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难岁月”里的地方性书写:论戴望舒对广东俗语的解说
14
作者 王文艳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香港沦陷期间,戴望舒在《大众周报》上陆续发表了87篇系列小品文,对广东俗语的来源及含义进行了解说,历来为研究者所忽略。这些小品文写作范式独特,开篇带着考镜源流的学术眼光,结尾处往往涉及“情色之维”“两性之维”,文风谐谑,注重... 香港沦陷期间,戴望舒在《大众周报》上陆续发表了87篇系列小品文,对广东俗语的来源及含义进行了解说,历来为研究者所忽略。这些小品文写作范式独特,开篇带着考镜源流的学术眼光,结尾处往往涉及“情色之维”“两性之维”,文风谐谑,注重地方感的营造,具有融“学术性”和“通俗性”于一体的品格。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与戴望舒对俗文学的研究兴趣、沦陷期间日本军政府的报刊检阅制度及《大众周报》的办报方针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戴望舒在对广东俗语的解说中投射了殖民地日常经验,以曲折隐蔽的方式表达了民族意识,需要仔细甄别。在香港沦陷期间日本军政府实施的“大东亚共荣”的文化政策下,戴望舒对广东俗语的搜集、整理、解说和传播具有凝聚民族精神,抵抗文化侵略的积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沦陷 广东俗语 抵抗 民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人口收缩地区的类型划分与影响因素
15
作者 陈婷婷 吴立坤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0-833,共14页
以广东省为例,基于2000—2020年区县尺度的常住人口数据,分析广东省2000—2010和2010—2020年2个阶段人口收缩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自然指标体系,借助多分类Logit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从非线性影响角度探讨其人口收... 以广东省为例,基于2000—2020年区县尺度的常住人口数据,分析广东省2000—2010和2010—2020年2个阶段人口收缩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自然指标体系,借助多分类Logit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从非线性影响角度探讨其人口收缩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广东省人口收缩地区多分布于珠三角外围,存在空间上的核心—边缘不均衡,同时存在县域与市辖区的差异。其中,县与县级市是人口收缩的主要地区,存在收缩范围广、程度深、时间久的特征。2)广东省人口整体收缩强度增加,呈现更加缓慢、持续、广泛且普遍的收缩趋势,邻近珠三角9市的地区人口收缩程度加深。以梅州市为主的粤北山区东部与粤东地区的人口收缩程度加深,而以韶关市为主的粤北山区北部人口收缩逐渐恢复。3)广东省人口收缩地区的形成受到人口结构、经济产业、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态4个维度多因素的交互影响,机制复杂,且对于不同类型的人口收缩影响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收缩 收缩类型 区县尺度 机器学习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畅想图书馆“十五五”,唱响图书馆“十五五”——“第五届图书馆发展·岭南论坛”专家笔谈
16
作者 张靖 陆思晓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共11页
广东图书馆界积极响应国家“十五五”规划部署,以“第五届图书馆发展·岭南论坛”为平台,以“畅想图书馆‘十五五’,唱响图书馆‘十五五’”为主题开展探讨。文章从三个方面呈现探讨的核心内容:在总结图书馆“十四五”建设成效的基... 广东图书馆界积极响应国家“十五五”规划部署,以“第五届图书馆发展·岭南论坛”为平台,以“畅想图书馆‘十五五’,唱响图书馆‘十五五’”为主题开展探讨。文章从三个方面呈现探讨的核心内容:在总结图书馆“十四五”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梳理“十五五”时期发展难题、机遇与抓手,重点探讨“基层文化资源直达”“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两大核心任务;基于“十四五”对外传播经验,解析国际奖项申报对图书馆的现实价值,探讨资源获取关键路径,强调“十五五”规划对行业形象塑造的重大意义;勾勒图书馆“十五五”发展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事业 “十五五”规划 广东 图书馆发展·岭南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区“柔性生活圈”构建与配置策略——以广东省云浮市碧塘村为例
17
作者 蔡云楠 王盛喆 张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144,共7页
当前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供需不匹配、空间布局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分析乡村生活圈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域、年龄、性别、经济条件的村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差异,提出乡村社区“柔性生活圈”的概念,从服务对象、建设内... 当前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供需不匹配、空间布局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分析乡村生活圈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域、年龄、性别、经济条件的村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差异,提出乡村社区“柔性生活圈”的概念,从服务对象、建设内容、尺度、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分析“柔性生活圈”的特征,明确以农业设施为核心的“1+5”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初步构建乡村“柔性生活圈”的“百人指标”配置体系,并明确构建策略。以广东省云浮市碧塘村为例,探索差异化视角下乡村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具体规划措施,以满足乡村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 公共服务设施 柔性生活圈 设施规划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民宿主成长与乡村民宿发展的互动机制
18
作者 隋春花 邓姘娜 李智轩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0-1163,共14页
民宿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女性民宿主作为乡村民宿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既推动也获益于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发展。文章以广东省30位女性民宿主为研究对象,结合生命历程理论的4个核心原理,运用访谈法和主题分析法探究女性民... 民宿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女性民宿主作为乡村民宿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既推动也获益于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发展。文章以广东省30位女性民宿主为研究对象,结合生命历程理论的4个核心原理,运用访谈法和主题分析法探究女性民宿主成长与乡村民宿发展的双向互动机制。结果表明,在民宿主成长与乡村民宿互动发展过程中,女性民宿主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挥个体能动性,运用过往积累的资源与家庭、社会、政府等社会关系网络融合获得精英身份,响应了不同阶段的乡村发展需求,带动了乡村民宿发展,从而使女性民宿主在实现自身成长的同时反哺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发展。同时,乡村民宿发展也加快了民宿主的社会关系网络构建,提升个人能力,积累更丰富的发展资源,助力民宿主个体快速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民宿主 乡村民宿 乡村旅游 生命历程理论 主题分析法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不可移动文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协同保护利用策略
19
作者 曾娟 莫颖心 刘原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5,共9页
以广东25362处不可移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时空分布主要特征,并提出保护利用策略。研究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呈现“一心多点、分级集聚”的总体空间格局,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潮汕平原地区为文物分布热点区域,不同等级文物空间分布特征... 以广东25362处不可移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时空分布主要特征,并提出保护利用策略。研究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呈现“一心多点、分级集聚”的总体空间格局,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潮汕平原地区为文物分布热点区域,不同等级文物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广东不可移动文物时空演变经历了集聚粤北山区的发育期(先秦时期),集聚粤西的发展期(秦汉至宋元时期),集聚粤中珠三角地区和粤东潮汕地区的繁荣期(明清至近现代时期)。依据文物时空分布主要特征,提出宏观层面的保护建议,包括划定不同侧重保护区、排查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重点区、形成“节点—廊道—片区”的省域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空间结构。在文物活化利用上,制定广东制糖工业、商业贸易、华侨文化特色文物主题游径,加强跨区域文物资源整合与协同保护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移动文物 时空分布 区域协同 保护利用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空间:东莞市鳒鱼洲工业遗址景观空间生产与治理
20
作者 金利霞 张榕珊 +1 位作者 杜志威 文志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7,共8页
后工业时代,全球工业遗址面临经济、社会和环境转型的多重挑战。东莞市鳒鱼洲工业遗址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南方的重要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从政治经济学“历史-社会-空间”的视角出发,探讨其景观空间生产过程与治理机... 后工业时代,全球工业遗址面临经济、社会和环境转型的多重挑战。东莞市鳒鱼洲工业遗址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南方的重要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从政治经济学“历史-社会-空间”的视角出发,探讨其景观空间生产过程与治理机制。结果表明:鳒鱼洲景观空间生产经历乡村聚落、外向型工业化、文化创意3个发展阶段,其物质形态和景观符号呈现“农业聚落景观空间意象-工业生产及流通景观空间生产-历史文化创意景观空间建构”的演化特征,实现了从农业、工业生产型社会到城市消费型社会的空间转型。政企联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探索创新1.5级开发模式,在低强度导向、多功能营造的城市消费型空间生产过程中重塑了工业遗址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历史-社会-空间”三元辩证法为切入点,拓展风景园林学科理论视角,以期为工业遗址景观的保护、利用、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会空间辩证视角 工业遗址景观 空间治理 鳒鱼洲 广东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