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凤凰山麓老虎洞窑出土瓷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家治 张志刚 +3 位作者 邓泽群 陈士萍 杜正贤 郎旭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7-304,共8页
研究了新近发现的杭州凤凰山麓万松岭附近老虎洞窑南宋及元代堆积层出土瓷片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工艺基础 ,解释了南宋官窑瓷釉玉质感的形成机理 .将所得老虎洞窑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数据与乌龟山郊坛下官窑、万松岭附近地面收集、所... 研究了新近发现的杭州凤凰山麓万松岭附近老虎洞窑南宋及元代堆积层出土瓷片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工艺基础 ,解释了南宋官窑瓷釉玉质感的形成机理 .将所得老虎洞窑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数据与乌龟山郊坛下官窑、万松岭附近地面收集、所谓传世哥窑和元大都出土哥窑型瓷片的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处理 ,并对其显微结构进行比较 ,从而指出老虎洞窑南宋堆积层很可能就是修内司官窑 ,并进一步推论所谓传世哥窑和元大都哥窑型瓷很可能就是老虎洞窑在元代时烧制的制品 .因此可以说《坦斋笔衡》所记载的两个南宋官窑都已发现 ,而且也为所谓传世哥窑和元大都哥窑型瓷提出了烧制窑址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陶瓷工艺 对应分析 南宋官窑 传世哥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赋的正统观及其嬗变 被引量:4
2
作者 许结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36,共13页
清赋创作数量超越前人,理论视点因康熙与乾隆两帝对赋体的倡导,并由此建构起法古以明今的赋学正统观。在康乾盛世,作为宫廷赋的创作实践,突出表现于馆阁赋与疆域赋两翼,在继承汉人京都赋与唐人闱场赋的基础上,对前朝“祖骚宗汉”及“唐... 清赋创作数量超越前人,理论视点因康熙与乾隆两帝对赋体的倡导,并由此建构起法古以明今的赋学正统观。在康乾盛世,作为宫廷赋的创作实践,突出表现于馆阁赋与疆域赋两翼,在继承汉人京都赋与唐人闱场赋的基础上,对前朝“祖骚宗汉”及“唐无赋”说作出扬弃与重构,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辞赋创作与批评。清人赋学与正统观相契合的尊体意识,内涵了古赋与律赋、词章与经义的融织,从而完成了一代赋风的理论价值与历史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赋 正统观 康乾盛世 馆阁与疆域 尊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馆阁文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论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成明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4,共5页
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宋代精英文人的群体生存状态及宋代馆阁制度对文人的深刻影响。结论认为:物质的困顿与精神的丰富,构成北宋馆阁文人生活对照鲜明的两个方面。虽然馆俸薄少,但这并不影响文人推崇馆职的热情,因为一经此职,遂... 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宋代精英文人的群体生存状态及宋代馆阁制度对文人的深刻影响。结论认为:物质的困顿与精神的丰富,构成北宋馆阁文人生活对照鲜明的两个方面。虽然馆俸薄少,但这并不影响文人推崇馆职的热情,因为一经此职,遂践清途,跻身名流。馆阁的诱惑——蓬山藏室、育才之府、文人渊薮,使得文人士夫在学问、仕途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生活的压力也在宴赏赋咏、切磋论艺、交游往还、戏谑调笑、恩宠优渥中得到了某些淡化和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阁 文人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的馆阁情结 被引量:2
4
作者 成明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
宋代文人的馆阁情结主要表现在:未入馆文人的艳羡与追逐,入馆文人的自信与自得,离馆文人的思念与追忆,馆职文人对馆阁职名的推崇与维护。宋代崇文崇儒的基本国策是宋人馆阁情结的社会基础;馆阁图书之府、育才之所、文化沙龙的强大功能... 宋代文人的馆阁情结主要表现在:未入馆文人的艳羡与追逐,入馆文人的自信与自得,离馆文人的思念与追忆,馆职文人对馆阁职名的推崇与维护。宋代崇文崇儒的基本国策是宋人馆阁情结的社会基础;馆阁图书之府、育才之所、文化沙龙的强大功能以及与馆阁功能相伴而生的恩宠待遇,是宋人馆阁情结的实质缘由;宋代文人的结盟意识,对精英集团的渴望则是宋人馆阁情结的需要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阁情结 表现与成因 宋代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研究为官哥等窑的时空定位提供新思路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家治 吴瑞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4期39-48,共10页
本工作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科学方法,讨论和研究了宋室南迁后建立的老虎洞窑和《坦斋笔衡》中所提到的内窑、修内司官窑之间的关系;老虎洞窑对汝窑及郊坛下窑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越窑、龙泉窑和南宋官窑所烧制青釉瓷在技术上的相互影... 本工作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科学方法,讨论和研究了宋室南迁后建立的老虎洞窑和《坦斋笔衡》中所提到的内窑、修内司官窑之间的关系;老虎洞窑对汝窑及郊坛下窑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越窑、龙泉窑和南宋官窑所烧制青釉瓷在技术上的相互影响以及老虎洞窑宋元两个地层所出土的瓷片与南宋官窑瓷和传世哥窑瓷的时空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官窑 传世哥窑 化学组成 显微结构 古陶瓷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吴简“关邸阁”之再认识 被引量:1
6
作者 湛玉书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117-119,共3页
总结了对邸阁和关邸阁的不同意见,从历史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指出其不足。认为吴简中“关邸阁”中的“邸阁”是仓库的代称,“关邸阁”是主管仓库事务的官员。并对“关”作了新的解释。
关键词 邸阁 关邸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要素分析法在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价中的运用——以云南省大关县黄葛沟泥石流灾害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志 赵虹燕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3,共4页
对地质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受灾体价值和受灾体价值损失率为基础开展评价,并提出6类直接经济损失评价因子与计算方法;对间接经济评价提出7类评价因子和计算方法。对历史上云南省大关县黄葛沟泥石流灾害开展了实例研究,得出一次地质灾... 对地质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受灾体价值和受灾体价值损失率为基础开展评价,并提出6类直接经济损失评价因子与计算方法;对间接经济评价提出7类评价因子和计算方法。对历史上云南省大关县黄葛沟泥石流灾害开展了实例研究,得出一次地质灾害的经济损失值较为严重,为后续的减灾防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经济损失 全要素 云南大关县 黄葛沟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釉面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于欢 陈猛 +2 位作者 周健儿 董晓烽 程家太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2-1079,共8页
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杭州郊坛下南宋官窑和龙泉大窑、溪口瓦窑垟特征瓷片的瓷釉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瓷釉L^(*)值、a^(*)值、b^(*)值及Fe_(2)O_(3)含量的相近是造成两者釉色相近... 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杭州郊坛下南宋官窑和龙泉大窑、溪口瓦窑垟特征瓷片的瓷釉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瓷釉L^(*)值、a^(*)值、b^(*)值及Fe_(2)O_(3)含量的相近是造成两者釉色相近的主要原因。但南宋官窑釉中气泡密集分布,尺寸在10μm左右,结合釉中未熔细小石英晶体的叠加效应共同增强了釉层的漫反射效应,导致釉面处于半无光的范畴,均有效增强了釉面的玉质感;釉式中Al_(2)O_(3)与SiO_(2)大都处于0.40 mol~0.54 mol及3.70 mol~5.20 mol的较小范围内,用料考究。龙泉哥窑釉中气泡多处于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的较大尺寸范围而略显疏松,结合较佳的瓷釉玻化程度均导致釉面的光泽度较高;且因窑口众多,釉式中Al_(2)O_(3)与SiO_(2)多处于0.40 mol~0.63 mol及3.50 mol~6.00 mol较大范围内。同时,南宋官窑釉中MnO的含量比龙泉哥窑高约1000μg/g,差距较大,故Mn元素可以作为区分两者瓷釉的指纹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官窑 龙泉哥窑 对比分析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包启富 于欢 +6 位作者 董伟霞 肖卓豪 徐轶男 程志鹏 周健儿 陈猛 蔡仪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9,共8页
明代《遵生八笺》一文中提到"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近年来,随着杭州与龙泉两地出土考古资料不断丰富,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因外观特征相近而成为了当前古陶瓷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更好区分两地青瓷,本文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 明代《遵生八笺》一文中提到"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近年来,随着杭州与龙泉两地出土考古资料不断丰富,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因外观特征相近而成为了当前古陶瓷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更好区分两地青瓷,本文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杭州郊坛下南宋官窑和龙泉大窑、溪口瓦窑垟特征瓷片的瓷胎进行测试表征,对比分析两地瓷胎在原料选取、化学组成、制瓷工艺与外观特征、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之间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化学组成上南宋官窑瓷胎的Fe_(2)O_(3)低于龙泉哥窑,但由于南宋官窑中存在一定量的TiO_(2)与Fe_(2)O_(3)混合呈色,使得两者瓷胎颜色相近;此外,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相比,胎质较为疏松且组成上呈现高硅低铝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官窑 龙泉哥窑 对比分析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