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共轭超交联聚合物(TPP-CHCP)。TPP-CHCP有较宽的光吸收区间(400~900 nm),可作为光致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photocatalyz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P-ATRP)的光催化剂。TPP-CHCP可在940 nm近红外光照射...文章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共轭超交联聚合物(TPP-CHCP)。TPP-CHCP有较宽的光吸收区间(400~900 nm),可作为光致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photocatalyz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P-ATRP)的光催化剂。TPP-CHCP可在940 nm近红外光照射下,驱动丙烯酸甲酯(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P-ATRP反应且单体转化率达到99%。所得聚合物的结构明确,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D-_(s)<1.18)窄。在太阳光照射条件下,TPP-CHCP依然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可高效制备嵌段共聚物。展开更多
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制备了双官能度Br-PDMS-Br,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b-PDMS-b-PB...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制备了双官能度Br-PDMS-Br,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b-PDMS-b-PBMA)三嵌段聚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GPC)、热失重分析仪(TGA)、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三嵌段聚合物的结构及聚合反应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三嵌段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疏水性和微相分离。展开更多
以聚乙二醇6000与α-溴代异丁酰溴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大分子引发剂PEG6000-Br,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对称三嵌段且聚合度相等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PDM_(165)-PEG_(165)-PDM_(165))...以聚乙二醇6000与α-溴代异丁酰溴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大分子引发剂PEG6000-Br,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对称三嵌段且聚合度相等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PDM_(165)-PEG_(165)-PDM_(165))。利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p H、电导率测试证明了聚合物溶液的CO_2/N_2循环可逆性,聚合物溶液中通入CO_2后,5 min内,溶液p H值即从7.74下降至5.47,溶液电导率从0.176 m S/cm迅速上升至0.405 m S/cm;继而向溶液中通入N_2,经过30 min后,溶液的p H值和电导率都恢复到初始值。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观察得知,聚合物在水中可自组装形成单层囊泡,通入CO_2后,叔胺被质子化,囊泡解离形成网状结构,导致溶液黏度从3 m Pa·s上升至12 m Pa·s,叔胺质子化由~1HNMR证明,N原子附近的氢位移从δ2.3、2.7、4.1向低场分别移动至δ2.8、3.2、4.3。展开更多
文摘文章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共轭超交联聚合物(TPP-CHCP)。TPP-CHCP有较宽的光吸收区间(400~900 nm),可作为光致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photocatalyz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P-ATRP)的光催化剂。TPP-CHCP可在940 nm近红外光照射下,驱动丙烯酸甲酯(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P-ATRP反应且单体转化率达到99%。所得聚合物的结构明确,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D-_(s)<1.18)窄。在太阳光照射条件下,TPP-CHCP依然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可高效制备嵌段共聚物。
文摘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制备了双官能度Br-PDMS-Br,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b-PDMS-b-PBMA)三嵌段聚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GPC)、热失重分析仪(TGA)、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三嵌段聚合物的结构及聚合反应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三嵌段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疏水性和微相分离。
文摘以聚乙二醇6000与α-溴代异丁酰溴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大分子引发剂PEG6000-Br,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对称三嵌段且聚合度相等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PDM_(165)-PEG_(165)-PDM_(165))。利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p H、电导率测试证明了聚合物溶液的CO_2/N_2循环可逆性,聚合物溶液中通入CO_2后,5 min内,溶液p H值即从7.74下降至5.47,溶液电导率从0.176 m S/cm迅速上升至0.405 m S/cm;继而向溶液中通入N_2,经过30 min后,溶液的p H值和电导率都恢复到初始值。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观察得知,聚合物在水中可自组装形成单层囊泡,通入CO_2后,叔胺被质子化,囊泡解离形成网状结构,导致溶液黏度从3 m Pa·s上升至12 m Pa·s,叔胺质子化由~1HNMR证明,N原子附近的氢位移从δ2.3、2.7、4.1向低场分别移动至δ2.8、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