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lc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ull-wave 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data in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JI Yan-ju ZHU Yu +2 位作者 YU Ming-mei LI Dong-sheng GUAN Shan-sh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011-1020,共10页
Airborne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method enjoys the advantages of high-efficiency and the high resolution of electromagnetic anomalies,especially suitable for mining detection around goaf areas and deep exploration o... Airborne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method enjoys the advantages of high-efficiency and the high resolution of electromagnetic anomalies,especially suitable for mining detection around goaf areas and deep exploration of minerals.In this paper,we calculated the full-wave 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data,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numerical research,the advantage of switch-off time response in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was proofed via experiments.Firstly,based on the full-wave 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system developed by Jilin University(JLU-ATEMI),we proposed a method to compute the full-waveform electromagnetic(EM)data of 3D model using the FDTD approach and convolution algorithm,and verify the calculation by the response of homogenous half-space.Then,through comparison of switch-off-time response and off-time response,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ramp time on anomaly detection.Finally,we arranged two experimental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witch-off-time response can reveal the shallow target more effectively,and the full-waveform airborne electromagnetic system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shallow target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orne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method full-waveform FDTD approach convolution algorithm anomaly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瞬变电磁法在复杂地形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2
作者 孙乃泉 刘铁华 +3 位作者 李貅 薛敬儒 蒋道君 梅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由于传统的地面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及地质勘察方法受场地及地形限制,无法有效开展隧道地质灾害源的探测任务,地空瞬变电磁法应用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隧道地质灾害勘探可有效解决地形限制。地空瞬变电磁法以旋翼无人机为搭载平台,以地表线... 由于传统的地面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及地质勘察方法受场地及地形限制,无法有效开展隧道地质灾害源的探测任务,地空瞬变电磁法应用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隧道地质灾害勘探可有效解决地形限制。地空瞬变电磁法以旋翼无人机为搭载平台,以地表线性源为发射源,具有施工快速简便、勘探深度大等优点。根据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地空瞬变电磁工作流程,以宜涪高铁孟家垭隧道为例,开展地空瞬变电磁勘查工作,查明待建隧道区域的岩溶发育及安全隐患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该方法为隧道设计、评估与灾害预防工作提供了参考,同时验证了地空瞬变电磁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空瞬变电磁法 复杂地形 岩溶探测 三维瞬变电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瞬变电磁法在复杂地形运营公路隧道岩溶勘查中的应用——以广西河池—百色高速公路为例
3
作者 孙乃泉 李天祥 +2 位作者 戚志鹏 程旺盛 曹华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5,共11页
针对传统地球物理方法在地形复杂条件下隧道突水突泥地质灾害勘查的局限性,采用结合地面与空中电磁信号的地空瞬变电磁法可以克服供电和负载的限制。以广西河池—百色高速公路金兰隧道为例,结合三维视电阻率成像技术,采用基于反函数原... 针对传统地球物理方法在地形复杂条件下隧道突水突泥地质灾害勘查的局限性,采用结合地面与空中电磁信号的地空瞬变电磁法可以克服供电和负载的限制。以广西河池—百色高速公路金兰隧道为例,结合三维视电阻率成像技术,采用基于反函数原理的全域视电阻率计算方法,分析隧道区域三维视电阻率特征。该方法通过展示地下介质的电性分布,精确识别灾害源及导水通道,相比传统视电阻率计算,基于反函数原理的全域定义提升了探测的精度和深度。结果表明:地空瞬变电磁法结合全域视电阻率成像技术,能够精准定位隧道内的低电阻率区域,为隧道灾害抢险与治理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瞬变电磁法 复杂地形 岩溶勘查 隧道 地质灾害 全域视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页岩层压裂裂缝的数值模拟与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分析
4
作者 宋汐瑾 白楠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2-783,共12页
水力压裂通过人工制造裂缝改造页岩层,是当前油田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了解压裂裂缝的发育过程、深度、长度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对提升页岩层油气开采效率至关重要。针对在工程实践中地面电磁法受探测深度和探测精度制约的问题,提... 水力压裂通过人工制造裂缝改造页岩层,是当前油田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了解压裂裂缝的发育过程、深度、长度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对提升页岩层油气开采效率至关重要。针对在工程实践中地面电磁法受探测深度和探测精度制约的问题,提出井下井网与地面同步观测的联合监测方案。研究了垂直井下不同页岩层参数对电磁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根据瞬变电磁法原理,使用接地电偶源发射装置。对套管内壁一处或多处进行水力压裂,通过地面压裂设备向套管内壁挤压页岩周围的砂体形成裂缝后,注入含盐电解液,使得井壁周围呈现一定规模的低阻裂缝,研究不同电导率的压裂液注入垂直方向裂缝后所形成的地质模型。在地面同心圆阵列式测线上布置了72个测点,这些测点均匀分布于3条环线上。通过对这些测点所接收的地电信息进行信息采集,并且基于COMSOLMultiphysics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对页岩层中不同形态的压裂裂缝进行响应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确定井下裂缝的方位、埋深和裂缝长度,为研究井下低阻体的压裂裂缝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裂缝监测 瞬变电磁法 三维井地电磁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SOTEM电场分量E_(x)反演
5
作者 张继锋 陈昌涧 +2 位作者 李宇腾 游希然 马子奔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21,共9页
【目的】针对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SOTEM)水平电场分量反演中传统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重心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重心反向学习策略,动态调整学习因子和自适应惯性权重,有效提升... 【目的】针对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SOTEM)水平电场分量反演中传统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重心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重心反向学习策略,动态调整学习因子和自适应惯性权重,有效提升了全局搜索能力与收敛效率。研究构建了三层、五层及七层典型地电模型,来验证算法性能。【结果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五层和七层地电模型,阻尼最小二乘算法的反演平均误差分别为0.34%和4.68%,改进粒子群算法反演平均误差分别为0.21%和0.87%,可见改进粒子群算法反演对复杂地电结构的识别精度提升显著。在多层数(≥5)及宽泛参数搜索区间条件下,三层和五层地电模型反演平均误差均小于5%,验证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有效性。利用某区实测数据进行阻尼最小二乘反演和改进粒子群算法反演,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较阻尼最小二乘算法有着较好的反演效果,反演结果与已知矿体的电性结构吻合较好,研究成果为提高SOTEM在矿产勘探中的分辨率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 粒子群算法 反演 电场分量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的半航空瞬变电磁降噪方法及应用
6
作者 刘东 冯浩 +3 位作者 王用鑫 周小生 姚宇洪 孙怀凤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4,共9页
【目的和方法】半航空瞬变电磁法(SATEM)是一种高效的地球物理勘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地下水及地热资源调查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所采集的数据常常受到噪声干扰,对后续的数据处理和解释精度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解决噪声残留... 【目的和方法】半航空瞬变电磁法(SATEM)是一种高效的地球物理勘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地下水及地热资源调查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所采集的数据常常受到噪声干扰,对后续的数据处理和解释精度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解决噪声残留及有效信号丢失的问题,提升去噪效果,并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将U-Net运用到处理半航空瞬变电磁数据降噪领域,提出一种基于U-Net深度学习架构的半航空瞬变电磁数据降噪方法。该方法使用U型编解码网络结构,通过端到端的训练方式,自动学习并提取数据中的噪声特征。编码结构学习并提取数据中的噪声信息特征,解码结构重组数据特征还原去噪后数据尺寸。通过在编码和解码结构的对称层上引入跳跃连接,有效融合了包含丰富空间信息的低级特征与包含语义信息的高级特征,从而实现对噪声的准确去除。【结果和结论】实际算例表明,经U-Net去噪后的数据信噪比提升约10 dB,与传统去噪方法相比,U-Net在瞬变电磁数据的噪声去除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广西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凤凰2号隧道的实测数据降噪工作中,降噪后的多测道图和视电阻率成像结果的可解释性显著增强。证明本方法在半航空瞬变电磁数据降噪中的重要实际意义,为未来的地球物理勘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航空瞬变电磁法 深度学习 U-Net 降噪 复杂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地空瞬变电磁一维反演及其在三维模型数据解释中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张旭 徐得忠 +3 位作者 韩媛 任华宁 戚志鹏 李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0,共8页
为了避免长导线源地空瞬变电磁装置的体积效应影响,并发挥装置探测深度大工作效率高的优势,分别设计了单个激发场源和多个激发场源的地空瞬变电磁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场源分布对瞬变场的影响以及对地下模型的分辨特征。将一维反演应用于... 为了避免长导线源地空瞬变电磁装置的体积效应影响,并发挥装置探测深度大工作效率高的优势,分别设计了单个激发场源和多个激发场源的地空瞬变电磁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场源分布对瞬变场的影响以及对地下模型的分辨特征。将一维反演应用于三维地电模型数据的解释之中,讨论复杂的激发源、简单的解释技术实现三维复杂目标反演的可行性。首先,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实现复杂激励源地空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分析多激励源瞬变场特征,证明可以通过改变源的布设方式减少电性源体积效应影响。然后,利用常规一维反演方法对数据进行解释,从而证明多源发射简单的解释方法也可以提高解释的分辨率。最后,对甘肃省某煤田采空区的野外数据进行一维反演解释,结果表明相较于单辐射源瞬变电磁的反演结果,使用多辐射源瞬变电磁探测方法可以得到更为精准的采空区分布信息。数值模型与实测数据解释结果充分说明复杂激发源即使采用简单的反演方法也能够有效提高解释结果的分辨率,这为提高瞬变电磁解释精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组合 电偶极源 地空瞬变电磁 一维反演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激发极化效应的地空瞬变电磁直接时间域三维正演
8
作者 杨双燕 齐彦福 +3 位作者 李梓源 舒臣臣 孙乃泉 李貅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2-326,共15页
当使用地空瞬变电磁法对诸如铜镍硫化物矿或石墨矿等含有激发极化效应的目标进行探测时,电磁感应信号和激发极化效应相互耦合,导致地空瞬变电磁晚期观测数据出现反号现象,使用传统的数据解释技术无法处理这种信号畸变.为此,本文针对含... 当使用地空瞬变电磁法对诸如铜镍硫化物矿或石墨矿等含有激发极化效应的目标进行探测时,电磁感应信号和激发极化效应相互耦合,导致地空瞬变电磁晚期观测数据出现反号现象,使用传统的数据解释技术无法处理这种信号畸变.为此,本文针对含激发极化效应的地空瞬变电磁直接时间域三维正演算法开展研究.借助微分欧姆定律将Cole-Cole模型完整地引入到时间域控制方程中,对于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分数阶导数,采用Caputo定义格式对其进行离散,从而建立含激发极化效应的时间域控制方程.然后,使用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有限元方法和后退欧拉离散格式,对时间域电场控制方程进行空间和时间离散,实现复杂介质模型含激发极化效应的地空瞬变电磁直接时间域三维正演.通过将本文三维正演结果与极化均匀半空间模型一维半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该算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典型极化体模型和复杂矿体模型进行三维正演模拟,并分析极化参数对地空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源地空瞬变电磁法 激发极化效应 三维正演 有限元算法 CAPUTO分数阶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瞬变电磁法在新疆黄土坡铜锌多金属矿区的应用
9
作者 陈伟 蒲利刚 +5 位作者 孙栋华 程莎莎 张伟盟 祁平 骆燕 王永洋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为探索航空瞬变电磁测量在新疆黄土坡铜锌多金属矿区的探测效果,基于矿区矿化岩石和围岩间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在该区开展了1∶10000航空瞬变电磁测量,查明了矿区范围内600 m以浅不同电性地质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航空瞬变电磁... 为探索航空瞬变电磁测量在新疆黄土坡铜锌多金属矿区的探测效果,基于矿区矿化岩石和围岩间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在该区开展了1∶10000航空瞬变电磁测量,查明了矿区范围内600 m以浅不同电性地质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航空瞬变电磁反演电阻率特征与已知矿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航空瞬变电磁测量结果与已知矿吻合较好,在已知块状铜矿体位置,反演电阻率表现为明显的低阻特征,矿体最厚处与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中电阻率最低值的位置相对应。在已知网脉状、浸染状铜锌矿体位置,反演电阻率表现为中-高阻特征,矿体多位于反演电阻率断面图的电阻率过渡带上。根据已知矿的航空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圈定找矿有利区3处,均为寻找火山沉积硫化物型铜锌矿床的有利地段。本次研究为新疆黄土坡地区寻找同类铜锌多金属矿产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瞬变电磁法 反演电阻率 铜锌多金属矿 找矿有利区 黄土坡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隧洞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杨 周黎明 夏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32,139,共10页
针对隧洞施工过程中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何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预测更为准确、更为适用和单一方法精确度不够、适用性不强的问题,分别介绍了基于地震波法的长距离隧洞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和基于电磁法的中、短距离隧洞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原理... 针对隧洞施工过程中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何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预测更为准确、更为适用和单一方法精确度不够、适用性不强的问题,分别介绍了基于地震波法的长距离隧洞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和基于电磁法的中、短距离隧洞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原理及特点,依据其工作原理、工作方式、预报距离等特点,探讨了不同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优、缺点及其最适用的工作场景,总结出一套实用性强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流程。依托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Ⅱ段两个隧洞的工程实例,利用所提出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流程,分别介绍了结合长距离的隧道地震预报(TSP)法、中短距离的瞬变电磁法和探地雷达法对断层破碎带和裂隙水等不良地质体的综合预报研究。首先,通过长距离预报方法对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进行分级、识别高危地段,再通过短距离预报方法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更精确的识别与定位,综合分析3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可以推断出不良地质体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通过探地雷达探测溶蚀波场特征的案例分析,可以推断出溶蚀的物性特征、规模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预报结果与隧洞掌子面开挖揭示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3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预报隧洞不良地质体的可靠性,也证实了所提出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流程的实用性,有助于指导物探工作者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更精确的预报,确保隧洞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超前预报 TSP 探地雷达 瞬变电磁 不良地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航空瞬变电磁干扰特征与降噪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锡斌 李海侠 刘慧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81-2294,共14页
为了验证多旋翼无人机在半航空瞬变电磁勘探作业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笔者等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包括在无人机不同工作状态下进行时频噪声分析,以及研究噪声源与接收点之间距离对噪声水平的影响。实验发现,大疆T20无人机电机转动产生的... 为了验证多旋翼无人机在半航空瞬变电磁勘探作业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笔者等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包括在无人机不同工作状态下进行时频噪声分析,以及研究噪声源与接收点之间距离对噪声水平的影响。实验发现,大疆T20无人机电机转动产生的周期性电磁干扰频段在550~900 Hz,当接收线圈与无人机的距离为10 m时此干扰可被忽略。针对剩余的其他噪声,笔者等提出了基于移动窗口的递归最小二乘法自适应降噪方法。通过降噪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压制干扰,还原出信号的原始特征。将此降噪方法应用于香格里拉安乐铅锌矿实测半航空瞬变电磁信号处理,取得了显著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航空瞬变电磁法 多旋翼无人机 噪声分析 降噪处理 递归最小二乘法 移动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提取变换的地空频率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方法
12
作者 陈亮 张田玉 +2 位作者 王言章 周海根 蒋川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654,共8页
地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信号为多频非平稳信号,为了解决应用传统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其幅度时分辨率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同步提取变换(SET)的地空频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方法。该方法对电磁数据进行SET,得到高分辨率时频图,并利用能量... 地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信号为多频非平稳信号,为了解决应用传统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其幅度时分辨率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同步提取变换(SET)的地空频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方法。该方法对电磁数据进行SET,得到高分辨率时频图,并利用能量算子使电磁数据时频谱能量更为集中;采用贪心算法提取脊线,得到时频图的高能量带;通过自回归模型自适应地补充了脊线中的0值,解决了由窗函数引起的端点效应问题。根据脊线位置的时频图复数值,得到各频率分量幅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基于SET的地空频率域电磁信号幅度提取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信噪比≥10 dB时,幅度提取结果的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均小于5%;当信噪比<10 dB时,幅度提取结果的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在10%以内。提取效果良好。将此方法应用于新疆霍拉山隧道工程地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中,成功提取了多频电磁信号各频率分量的幅度,与采用傅里叶变换提取非平稳信号幅度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幅度提取结果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频率域电磁法 时频分析 非平稳信号 参数估计 同步提取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辐射场源半航空瞬变电磁法薄层探测能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莹莹 王玉 马玉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5-799,共15页
多辐射场源半航空瞬变电磁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地形适应性强和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已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研究其探测能力,本文基于一维正演理论,从多辐射场源布设方式入手,选定典型测点与辐射源组合,通过定义瞬变响应相对异常,分... 多辐射场源半航空瞬变电磁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地形适应性强和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已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研究其探测能力,本文基于一维正演理论,从多辐射场源布设方式入手,选定典型测点与辐射源组合,通过定义瞬变响应相对异常,分析对比不同模型薄层电阻率、厚度、埋深等参数对薄层探测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测点位置合理设置发射电流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大采集信号强度,获得形态相对简单的B和dB场响应曲线;与单辐射源相比,多辐射源激励时瞬变响应不仅幅值更大,衰减速度也更快,对大地电阻率的变化更灵敏;B场更适合用于相对异常计算,探讨多辐射场源半航空瞬变电磁法的薄层探测能力,其中x分量的薄层探测能力最强;薄层电阻率与围岩差异越大、厚度越大、埋深越浅,相对异常曲线的幅值越大,薄层越易于分辨;薄层分辨能力与测点位置有关,当测点位于多辐射源内侧时B场各分量相对异常曲线幅值更大,对薄层分辨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辐射场源 电性源 半航空瞬变电磁法 相对异常 薄层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85
14
作者 袁桂琴 熊盛青 +7 位作者 孟庆敏 周锡华 林品荣 王书民 高文利 徐明才 史大年 李秋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44-1805,共62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与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金属矿勘查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找矿深度的不断增加,使得找矿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对高精度航空磁测技术、航...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与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金属矿勘查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找矿深度的不断增加,使得找矿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对高精度航空磁测技术、航空电磁测量技术、航空放射性测量技术、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地面电磁测量技术、井中地球物理测量技术、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天然地震流动台阵技术和深地震主动源剖面探测技术等进行了总结,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这些方法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这些方法技术是当前矿产勘查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或是近年来研发的新方法、新技术,在新一轮的矿产勘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地球物理勘查观测结果的多解性,又困扰着资料的正确推断解释,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和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充分发挥方法技术各自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围绕方法技术概况、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应用实例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金属矿勘查实践有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磁法 航空电磁法 航空放射性 航空重力 地面电磁法 金属矿地震 井中物探 天然地震流动台阵观测法 深地震主动源剖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辐射场源地空瞬变电磁法多分量全域视电阻率定义 被引量:46
15
作者 张莹莹 李貅 +2 位作者 姚伟华 智庆全 李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45-2758,共14页
本文针对多辐射场源地空瞬变电磁法理论,建立了相应的多分量全域视电阻率定义方法.分析了利用磁场强度进行多辐射场源地空系统全域视电阻率定义的优点,针对磁场强度的各个分量,提出了各自的全域视电阻率算法,实现了多分量、全时域、全... 本文针对多辐射场源地空瞬变电磁法理论,建立了相应的多分量全域视电阻率定义方法.分析了利用磁场强度进行多辐射场源地空系统全域视电阻率定义的优点,针对磁场强度的各个分量,提出了各自的全域视电阻率算法,实现了多分量、全时域、全空域视电阻率计算,并分析了偏移距对全域视电阻率的影响.通过调整源的相对位置及电流方向等参数,多辐射源瞬变电磁地空系统不仅可以加强不同分量信号强度,削弱随机干扰,还可更好地分辨地下异常体的位置.通过对所设计模型的处理,证实了多辐射场源地空系统多分量全域视电阻率算法的有效性,也验证了多辐射场源地空系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辐射场源 多分量 地空系统 全域视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起伏地形条件下航空瞬变电磁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赵越 李貅 +2 位作者 王祎鹏 郭建磊 曾友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3-402,共20页
航空瞬变电磁法以其速度快、成本低、通行性好等的优势能够有效的应用于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目前对于航空瞬变电磁法的研究主要基于平坦地形的理想情况,对于地形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实际应用中地形不可避免,若忽略地形影响将对... 航空瞬变电磁法以其速度快、成本低、通行性好等的优势能够有效的应用于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目前对于航空瞬变电磁法的研究主要基于平坦地形的理想情况,对于地形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实际应用中地形不可避免,若忽略地形影响将对资料解释造成较大的误差,从而制约航空电磁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基于交错网格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三维起伏地形条件下航空瞬变电磁进行正演模拟,在保证算法准确性的前提下给出大量模型算例.以经典地形模型为例,利用所给方法计算三维正演响应,结果显示起伏对于航空瞬变电磁数据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影响主要集中在早期.而后,以实际地质资料为基础,构建起伏地形条件下包含多个异常体的三维复杂模型,计算了复杂模型的航空瞬变电磁响应,并给出三维全域视电阻率曲线,从而对地形效应的影响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最后,通过大量模型讨论了地形的尺寸参数、电性参数、飞行轨迹与飞行高度等因素变化对于航空瞬变电磁数据的影响情况,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瞬变电磁 地形效应 三维正演 时域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成像的接地网断点诊断方法 被引量:27
17
作者 付志红 余慈拱 +2 位作者 侯兴哲 张淮清 秦善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3-259,共7页
为了实现变电站接地网断点无损检测,首次提出将瞬变电磁法用于断点诊断的新方法,在地面上施加一个斜阶跃关断的脉冲信号,通过对接地网感应信号的检测,反演计算视电阻率并快速成像,从视电阻率断面图中直观诊断接地网断点故障情况。采用An... 为了实现变电站接地网断点无损检测,首次提出将瞬变电磁法用于断点诊断的新方法,在地面上施加一个斜阶跃关断的脉冲信号,通过对接地网感应信号的检测,反演计算视电阻率并快速成像,从视电阻率断面图中直观诊断接地网断点故障情况。采用Ansoft Maxwell软件正演计算接地网瞬变电磁响应信号,通过接地网完好与存在断点两种情况的视电阻率成像图对比,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在变电站开展接地网断点诊断实验,结果充分论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作为一种简便、高效的接地网断点无损检测方法,可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视电阻率 接地网 断点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瞬变电磁法(MTEM)技术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薛国强 闫述 +4 位作者 底青云 李貅 王若 李海 钟华森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4-100,共7页
多道瞬变电磁法(MTEM)具有深度大且探测精度高的特点,是目前电磁法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为推进多道瞬变电磁法深部探测系统的研发,对多道瞬变电磁法的技术特点及地球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多道瞬变电磁法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其特点... 多道瞬变电磁法(MTEM)具有深度大且探测精度高的特点,是目前电磁法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为推进多道瞬变电磁法深部探测系统的研发,对多道瞬变电磁法的技术特点及地球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多道瞬变电磁法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其特点包括:采用大功率接地源形式;编码发射;多道观测;类地震资料处理。然后,指出多道瞬变电磁法的地球物理实质:多道瞬变电磁法属于近源测深,即通过改变偏移距达到测深目的;接收信号包括系统响应和大地脉冲响应(即含有一次场与二次场的混合场)信号,采用反卷积方法获取大地脉冲响应。最后,针对中国复杂环境下的深部探测,对现有的多道瞬变电磁法提出改进思路:1把二维观测系统改进成三维观测系统,即三维数据采集系统,使其应用性更强且更方便,探测深度大,精度高;2把常规一维拟地震资料简单处理改进成三维拟地震成像解释;3从油气勘探领域拓展到复杂的深部矿产资源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地球物理学 接地源 近源 短偏移 探测深度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层影响下典型地-井模型瞬变电磁法正演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海燕 岳建华 +2 位作者 徐正玉 张华 姜志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7-1537,共11页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用于地质找矿的有效方法之一,开展该方法的三维正演研究能对资料处理与解释提供帮助。在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和覆盖层模型,模拟了该模型下的地-井瞬变电磁响应;引入了参数EA,分析了方形低...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用于地质找矿的有效方法之一,开展该方法的三维正演研究能对资料处理与解释提供帮助。在时间域有限差分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和覆盖层模型,模拟了该模型下的地-井瞬变电磁响应;引入了参数EA,分析了方形低阻体和覆盖层的响应特征以及覆盖层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低阻体位于发射场源下方时,其响应曲线呈现"双高一低"的极值特征,高峰值分别对应低阻体上下边界,低峰值对应低阻体中心;低阻体位于发射场源旁边时,其响应曲线呈现单极值特征,该特征与覆盖层响应特征相同。当覆盖层电阻率较低时,"趋肤效应"作用使覆盖层的响应强度强于低阻体;但当发射场源离钻孔足够远时,覆盖层影响可以忽略,低阻体响应强度更与覆盖层-低阻体电阻率的比值有关。孔中发射能有效降低覆盖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井瞬变电磁法 覆盖层 正演 有限差分法 廖氏吸收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瞬变电磁法电阻率成像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马振军 底青云 +1 位作者 薛国强 高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90-1105,共16页
地-空瞬变电磁法(Semi-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ATEM)凭借适应能力强、探测深度大、实时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湖泊、沼泽、山区等地形复杂地区观测.SATEM接收数据量大、精度要求高,传统成像方法基于地面视电阻率计算未考虑飞... 地-空瞬变电磁法(Semi-airborn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ATEM)凭借适应能力强、探测深度大、实时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湖泊、沼泽、山区等地形复杂地区观测.SATEM接收数据量大、精度要求高,传统成像方法基于地面视电阻率计算未考虑飞行高度,开展SATEM的高精度快速成像研究对实际运用有重要作用.针对SATEM中电性源发射装置感应电流分布,接收装置设置于空中以及两者不在相同平面的特点,本文考虑横向、纵向感应电流差异,飞行高度对视电阻率影响等因素,提出电性源SATEM电阻率成像方法.首先,基于电性源瞬变电磁场感应电流分布特征及各分量空间分布、扩散特性分析,推导出基于均匀半空间磁场与感应电压解析解,然后定义了电性源地-空瞬变电磁法早期、晚期、全期视电阻率;最后根据对感应电流分布分析定义了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的成像深度,并研究了成像深度受飞行高度、发射磁矩、偏移距、偏移角度的影响;对煤炭采空区的实测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电阻率成像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定位目标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源 地-空瞬变电磁法 电阻率-深度成像 采空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