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抽稀HQP的GB-InSAR大气改正方法及其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鹏 李伟城 +3 位作者 段杭 柯传芳 葛礼呈 金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3,共8页
在库坝区域边坡的连续变形监测应用中,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InSAR)容易受到测区大气环境变化干扰,导致其干涉图序列变形解算结果不够精确;同时大数量的连续GB-SAR影像处理过程较为耗时,影响了GB-InSAR整体解算效率和准实时的变... 在库坝区域边坡的连续变形监测应用中,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InSAR)容易受到测区大气环境变化干扰,导致其干涉图序列变形解算结果不够精确;同时大数量的连续GB-SAR影像处理过程较为耗时,影响了GB-InSAR整体解算效率和准实时的变形分析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在常规多项式大气改正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相位梯度的均匀格网采样法和干涉图叠加法,构建了一种基于抽稀高质量像元(HQP)的多项式大气改正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黄登水电站施工期右岸高边坡变形监测中。分析结果表明,二元多项式大气模型的RMSE均值为0.0395 rad,明显优于一元模型和其他常规大气改正方法。该抽稀HQP方法RMSE均值为0.0240 rad,同抽稀前精度相当,但整体解算时间由2.32 h大幅缩减至0.80 h,说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建模精度的基础上显著提高GB-SAR连续影像大气改正处理效率,可为边坡安全监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改正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抽稀高质量像元 二元多项式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甘肃积石山Ms6.2级地震地表形变对比研究
2
作者 涂碧海 王建伟 +2 位作者 覃鹏 张萍 吴昊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5期57-60,共4页
针对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了Ms6.2级地震,本次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灾害损失。本研究主要使用欧空局2014年发射的Sentinel-1A卫星C波段雷达影像数据,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处理研究区范围内... 针对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了Ms6.2级地震,本次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灾害损失。本研究主要使用欧空局2014年发射的Sentinel-1A卫星C波段雷达影像数据,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处理研究区范围内的同震形变场,通过不同升降轨数据的同震形变场的反演干涉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其它数据反演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此次地震造成的地表形变变化,得到研究区内由于地震造成的地表抬升以及沉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积石山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同震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InSAR的蒲河煤矿采空区地表形变监测与开采参数反演
3
作者 敖萌 孙颖 +1 位作者 魏恋欢 张化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6-873,882,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有植被覆盖的矿区难以识别到足够多的监测点目标,导致形变结果无法反映矿区真实形变特征.采用分布式散射体InSAR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植被密集区域雷达相干目标数量,从而准确描述矿区形变的时间演化...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有植被覆盖的矿区难以识别到足够多的监测点目标,导致形变结果无法反映矿区真实形变特征.采用分布式散射体InSAR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植被密集区域雷达相干目标数量,从而准确描述矿区形变的时间演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矿区长期高强度开采会引发采空区的地表变形,严重威胁矿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沈阳蒲河煤矿采空区InSAR高精度监测数据,通过地球物理建模反演得到矿区地下关键开采参数,模拟的矿区形变场与InSAR监测结果较为一致,且反演开采参数符合真实开采情况.结合InSAR监测结果与Okada模型反演矿区参数,能够准确描述由采矿造成的采空区地表形变,为科学制定地下开采计划及矿区可持续开发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面沉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分布式散射体 地球物理建模 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InSAR三维定位的闭合形式解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谷德峰 易东云 +1 位作者 朱炬波 孙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6-1031,共6页
本文对分布式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目标三维定位的空间几何关系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完整的目标定位闭合形式解;对闭合形式解进行灵敏度分析,给出了定位精度指标与系统参数精度指标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 本文对分布式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目标三维定位的空间几何关系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完整的目标定位闭合形式解;对闭合形式解进行灵敏度分析,给出了定位精度指标与系统参数精度指标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目标定位几何结构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视线矢量、基线矢量和主星速度矢量的空间角位置关系,其中视线、基线平面与视线、速度平面间的二面角是一个关键参数,该二面角越大,几何结构越好.最后在以ENVISAT作为主星、采用“干涉车轮”编队的InSAR系统中,给出了精度指标传递关系的蒙特卡洛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地理定位 闭合形式解 精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平均树高提取技术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尔学 李增元 +1 位作者 庞勇 田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新疆和田地区建立SIR-C/X SAR极化干涉测量试验区,获取2次重复飞行的SIR-C/XSAR全极化干涉测量数据、覆盖试验区的地形图4幅、Landsat-5 TM及Landsat-7 ETM+数据各一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POLinSAR数据处理及树高反演算法,并对试验... 在新疆和田地区建立SIR-C/X SAR极化干涉测量试验区,获取2次重复飞行的SIR-C/XSAR全极化干涉测量数据、覆盖试验区的地形图4幅、Landsat-5 TM及Landsat-7 ETM+数据各一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POLinSAR数据处理及树高反演算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极化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及树高反演算法是正确的;受去相干噪声因素的影响,重复飞行极化干涉SAR相干影像上可能存在大量的非体散射去相干散射体,识别这些散射体并加以剔除是保证得到正确树高提取结果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测量 树高反演 SIR—C/X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差分雷达干涉中永久散射体的自动探测 被引量:22
6
作者 罗小军 黄丁发 刘国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418,共5页
为了有效探测时序差分雷达干涉中的永久散射体,考虑永久散射体对雷达波的强反射特性和散射的稳定性,提出了探测永久散射体的振幅信息双阈值法.该方法根据振幅阈值选取具有强反射特性的点作为永久散射体候选点,然后根据振幅离差阈值,选... 为了有效探测时序差分雷达干涉中的永久散射体,考虑永久散射体对雷达波的强反射特性和散射的稳定性,提出了探测永久散射体的振幅信息双阈值法.该方法根据振幅阈值选取具有强反射特性的点作为永久散射体候选点,然后根据振幅离差阈值,选取散射特性稳定的候选点作为永久散射体.利用上海地区的26幅ERS-1/2 C波段SAR(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了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探测 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像素多基线InSAR降维处理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索志勇 李真芳 +1 位作者 吴建新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5-389,417,共6页
针对联合像素多基线InSAR处理的大运算量问题,提出了一种降维处理方法.在分析联合像素协方差矩阵构造过程的基础上,指出SAR图像配准时信号子空间的维数是不随卫星数目的增加而改变的.利用Lanczos迭代进行信号子空间逼近,避免了对高维协... 针对联合像素多基线InSAR处理的大运算量问题,提出了一种降维处理方法.在分析联合像素协方差矩阵构造过程的基础上,指出SAR图像配准时信号子空间的维数是不随卫星数目的增加而改变的.利用Lanczos迭代进行信号子空间逼近,避免了对高维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利用信号子空间拟合代替信号子空间向噪声子空间的投影,至少能够降低运算量50%以上.对仿真多基线数据和实测单基线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本算法能保证处理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多基线 联合像素处理 Lanczos迭代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的南京大胜关大桥纵向位移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黄其欢 丁幼亮 +1 位作者 王一安 尹方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4-589,共6页
为解决传统桥梁位移监测方法传感器数量有限、监测信息不全面以及监测成本高等问题,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大桥为对象,研究了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 SAR)的大跨桥梁结构纵向位移监测方法.利用欧空局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影像,建立了... 为解决传统桥梁位移监测方法传感器数量有限、监测信息不全面以及监测成本高等问题,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大桥为对象,研究了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 SAR)的大跨桥梁结构纵向位移监测方法.利用欧空局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影像,建立了适用于大跨桥梁纵向位移监测的In SAR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得到了全桥1 723个相干目标的纵向位移信息.分析结果表明,大桥纵向位移主要由热膨胀引起,采用In SAR技术可以准确识别全桥纵向位移,且支座处纵向位移与结构温度的相关性模型与该桥支座位移传感器建模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干涉 位移 高速铁路桥梁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局部先验知识的InSAR基线估计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索志勇 李真芳 +1 位作者 吴建新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4-776,798,共4页
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中产生高精度的数字高程图需要精确测量或估计基线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局部先验知识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基线估计方法.利用去平地后的干涉数据进行基线估计,对去平地后的干涉相位图进行相位解缠绕,再利用局部... 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中产生高精度的数字高程图需要精确测量或估计基线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局部先验知识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基线估计方法.利用去平地后的干涉数据进行基线估计,对去平地后的干涉相位图进行相位解缠绕,再利用局部先验知识选取两个高度相同的点进行基线估计,根据基线和高程之间直接的转换关系,无须知道两点真实的干涉相位,可以有效地在无强散射点的区域进行基线估计.仿真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基线估计的精度不低于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基线估计 平地相位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SAR的基线干损和极限基线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穆冬 朱力 倪晋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20,共4页
基线是干涉SAR工作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它反映干涉测高原理的本质 ,既是相干性的来源 ,也是导致基线干损的根源 ,它还用极限基线给出了干涉存在的条件。本文详细分析了基线、基线干损、极限基线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引入新一个的概... 基线是干涉SAR工作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它反映干涉测高原理的本质 ,既是相干性的来源 ,也是导致基线干损的根源 ,它还用极限基线给出了干涉存在的条件。本文详细分析了基线、基线干损、极限基线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引入新一个的概念 :相干角 ,来更加准确和深入地分析上述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SAR 基线 相干性 干损 极限基线 相干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InSAR干涉相位图的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交 李真芳 +1 位作者 刘艳阳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1,88,共6页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InSAR干涉相位图滤波方法.干涉相位滤波算法的关键是独立同分布滤波样本的选取,该方法以相位变化最小为准则,根据区域增长策略,在当前滤波像素的邻域空间内自适应地选择滤波窗口,再在此窗口内进行复数平均得到滤波后...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InSAR干涉相位图滤波方法.干涉相位滤波算法的关键是独立同分布滤波样本的选取,该方法以相位变化最小为准则,根据区域增长策略,在当前滤波像素的邻域空间内自适应地选择滤波窗口,再在此窗口内进行复数平均得到滤波后的干涉相位值.以相位变化最小为准则进行滤波样本的选取,使其满足独立同分布的条件,从而提高干涉相位滤波的性能.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滤波性能,能够充分保持干涉相位图像细节,并有效地去除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相位图 相位滤波 自适应区域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精度DEM的复杂地形InSAR基线估计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韦海军 朱炬波 梁甸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8,89,共6页
基线精度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极其重要,在研究传统基线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精度DEM的基线估计方法。利用SRTM数字高程及初始轨道数据去除干涉相位中的地形条纹,通过分析剩余条纹的空间频率估计精确基线,具有不依赖于... 基线精度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极其重要,在研究传统基线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精度DEM的基线估计方法。利用SRTM数字高程及初始轨道数据去除干涉相位中的地形条纹,通过分析剩余条纹的空间频率估计精确基线,具有不依赖于精确轨道数据、不受地形限制的优点。利用西藏玛尼山区ERS1/2数据进行了实测数据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基线精度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测量 SRTM DEM 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淮南矿区地面沉陷监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闫建伟 汪云甲 朱勇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8期48-51,共4页
针对常规的通过大地水准测量、GPS测量监测矿区地面沉陷的技术存在监测周期长、成本高、无法全面监测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面沉陷监测方法。以淮南矿区为试验区,采用两轨法D-InSAR技术,利用该地区2个时相的ALOS PAL... 针对常规的通过大地水准测量、GPS测量监测矿区地面沉陷的技术存在监测周期长、成本高、无法全面监测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面沉陷监测方法。以淮南矿区为试验区,采用两轨法D-InSAR技术,利用该地区2个时相的ALOS PALSAR数据获取了淮南矿区试验时间段内的地面形变图,分析了淮南矿区各矿的地面沉陷信息。结果表明,煤矿开采区存在5~25 cm不同程度的沉陷,与实际情况相符,因此,基于D-InSAR技术的监测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获取矿区大范围的地表沉陷信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地表沉陷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两轨法 D-IN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中基线精度要求的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芳 马德宝 裴怀宁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21,共4页
基线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基线长度和倾角的微小误差,都可能引起大幅度的地形高度误差。根据测量相位不定性引起的高度误差,分析了垂直基线与地形高度灵敏度的关系,并推导了垂直基线与高度模糊数的关系式。通过基... 基线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基线长度和倾角的微小误差,都可能引起大幅度的地形高度误差。根据测量相位不定性引起的高度误差,分析了垂直基线与地形高度灵敏度的关系,并推导了垂直基线与高度模糊数的关系式。通过基线长度和倾角不定性引起的高度误差,分别估算了InSAR对基线长度和倾角精度的要求,并给出了高度估计误差对基线误差的灵敏度,最后通过ERS数据进行了仿真,并得出了三点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基线长度 基线倾角 垂直基线 高度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原始数据压缩对InSAR系统测高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祁海明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93-2697,共5页
为了研究原始数据压缩对InSAR系统干涉测高的影响。该文应用4组典型高程起伏的ERS-1/2实测数据,对Block Adaptive Quantization(BAQ)与Amplitude-Phase(AP)两种有重要工程应用潜力的算法对干涉测高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BAQ算法... 为了研究原始数据压缩对InSAR系统干涉测高的影响。该文应用4组典型高程起伏的ERS-1/2实测数据,对Block Adaptive Quantization(BAQ)与Amplitude-Phase(AP)两种有重要工程应用潜力的算法对干涉测高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BAQ算法在设计时,要合理选择数据分块尺寸;同时,对于测高精度要求较高且垂直基线较短的系统,量化位数应至少为4bit。AP算法在设计时,要合理分配幅度和相位量化位数。对于平均比特率为3bit/sample,AP算法最优方案为幅度2bit、相位4bit,其性能介于3bitBAQ和4bitBAQ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原始数据 压缩 干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京津高铁区域沉降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9
16
作者 师红云 刘广 杨松林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81,共4页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及线下构筑物的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而铁路地理跨度大,采用定期的常规地面人工测量方法无法及时有效得到高速铁路沿线的形变,给线路的稳定性评价和列车的安全运营造成了潜在的隐患.本文以京津高速铁路永乐站至天...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及线下构筑物的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而铁路地理跨度大,采用定期的常规地面人工测量方法无法及时有效得到高速铁路沿线的形变,给线路的稳定性评价和列车的安全运营造成了潜在的隐患.本文以京津高速铁路永乐站至天津站区段为研究区域,利用时序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选用C波段雷达数据对沿线区域进行了形变监测,获得了该区域在2007-02—2010-07时间范围内的纵断面方向平均沉降速率曲线及沿线平均沉降变化率曲线;对比分析了沿线区域沉降变形规律,提出区域内差异性沉降是对线路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并根据影响程度对线路进行了分级评估.该结论对于京津高铁的运营及维护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 时序差分雷达干涉测量 京津高速铁路 沉降监测 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InSAR技术的微变形监测系统及其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17
作者 黄其欢 张理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87,共4页
研究基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的微变形监测系统(IBIS-L)的组成及关键技术,并与TCA2003全站仪进行变形监测精度对比。大坝变形监测试验研究表明,该系统能以优于毫米级精度实现大坝高空间分辨率以及连续的变形监测。
关键词 变形监测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步进频率连续波 微变形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数字地形高度图的生成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春生 朱兆达 朱岱寅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28,共4页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In SAR)成像处理中 ,干涉相位图在相位展开之后 ,还需作相位高度转换和数字地形高度图 (DEM)的校准处理。本文基于 In SAR成像原理的一种新的近似描述 ,按照不同的物理意义将干涉相位差分成三个不同的分量 ,然后据此...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In SAR)成像处理中 ,干涉相位图在相位展开之后 ,还需作相位高度转换和数字地形高度图 (DEM)的校准处理。本文基于 In SAR成像原理的一种新的近似描述 ,按照不同的物理意义将干涉相位差分成三个不同的分量 ,然后据此讨论了从三维相位图到 DEM的转换以及 DEM的校准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高度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INSAR DEM 干涉相位图 标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干涉SAR解相位模糊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志钦 王建国 黄顺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结合局部Radon变换,提出了基于等相位路径搜索的干涉SAR解相位模糊的方法,并且通过设立参考地形相位,对原相位进行修正。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小的误差,且无误差传递,因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解相位模糊方法。利用三峡... 结合局部Radon变换,提出了基于等相位路径搜索的干涉SAR解相位模糊的方法,并且通过设立参考地形相位,对原相位进行修正。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小的误差,且无误差传递,因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解相位模糊方法。利用三峡地区的L波段的SIRC的并行轨道数据,得到了局部区域的相对地形高度信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解相位模糊 INSAR 雷达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极化干涉SAR相干层析估测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文梅 陈尔学 +1 位作者 李增元 赵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77,共8页
应用机载单基线极化干涉SAR(Pol-InSAR)数据,基于极化相干层析(PCT)技术提出了一种反演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新方法。首先采用单基线PCT提取每个像元的森林相对反射率垂直分布,然后按林分统计得到森林平均相对反射率垂直分布;再次对森林平... 应用机载单基线极化干涉SAR(Pol-InSAR)数据,基于极化相干层析(PCT)技术提出了一种反演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新方法。首先采用单基线PCT提取每个像元的森林相对反射率垂直分布,然后按林分统计得到森林平均相对反射率垂直分布;再次对森林平均相对反射率垂直分布进行高斯函数拟合,提取林分层析测量高;最后以通过样地调查统计得到的20个林分的地上生物量为参考数据,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建立和评价基于层析测量树高的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并与基于经典三阶段反演的林分优势木平均树高估测地上生物量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层析测量高的反演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22,均方根误差(RMSE)为53.14 t·hm-2,比基于经典三阶段反演算法的林分地上生物量估测方法具有更高的估测精度。该反演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提高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精度,在该研究区未出现信号饱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相干层析 森林地上生物量 林分层析测量高 polarization COHERENCE TOMOGRAPHY (P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