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9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频率-贝塞尔变换方法的城市浅层勘探研究
1
作者 王顺 廖武林 +2 位作者 李井冈 张丽芬 周紫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78,共6页
在同一场地分别采用T型、直线型、正五边型和螺旋型4种不同观测台阵进行微动探测对比实验,分析互相关分段时间窗口长度、观测台阵几何形状及其展布对频率-贝塞尔(F-J)频散能量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相同时间长度的观测,增加互... 在同一场地分别采用T型、直线型、正五边型和螺旋型4种不同观测台阵进行微动探测对比实验,分析互相关分段时间窗口长度、观测台阵几何形状及其展布对频率-贝塞尔(F-J)频散能量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相同时间长度的观测,增加互相关分段时间窗口长度能有效区分基阶和高阶频散曲线,但会减少叠加次数,降低频散谱分辨率;F-J方法对观测台阵排列无特别要求,随机分布、线性排列等均适用,在台阵口径相同的情况下,拥有更多台间距组合的观测台阵的频散成像质量和分辨率会更高;F-J方法对观测台阵的展布范围有一定要求,当展布范围过小时,F-J方法频散成像质量较差,无法分离高阶频散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阶面波 高阶面波 频率-贝塞尔变换方法(F-J) 台阵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吸附剂同时测定鸡肉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快速基质萃取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杨智和 刘田 +6 位作者 孙晓亮 王晓茵 孙瑞 赵思俊 李木子 方汉卿 李存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8期101-107,共7页
为建立一种以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作为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测定鸡肉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快速基质萃取方法,精确称取鸡肉样品2.0g,用2%乙酸-乙腈提取,以SWCNTs净化,5%氨水-甲醇溶液洗脱待测药物,经衍生化处理后利用... 为建立一种以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作为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测定鸡肉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快速基质萃取方法,精确称取鸡肉样品2.0g,用2%乙酸-乙腈提取,以SWCNTs净化,5%氨水-甲醇溶液洗脱待测药物,经衍生化处理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22种药物在0.5~4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22种药物的检测限为0.5~2.5μg/kg;空白添加试验中,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6.6%~104.4%,批内变异系数为2.9%~14.6%,批间变异系数为4.5%~18.1%。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精密度与准确度良好,可满足鸡肉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快速质萃取方法 喹诺酮 磺胺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面内剪切模量测试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海润 郝自清 +1 位作者 刘刘 王雅娜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作为一种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依据GJB 10311—2021的双切口面内剪切实验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切口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效应导致标距区平均剪切应力计... 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作为一种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依据GJB 10311—2021的双切口面内剪切实验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切口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效应导致标距区平均剪切应力计算结果偏高,使得面内剪切模量测试结果与V形缺口剪切实验偏差可达30%。为此,本工作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与双切口剪切实验相结合,开发一种面内剪切力学性能测试的新方法。为消除切口处应力集中的影响,提出采用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利用DIC实测标距区内面内平均剪切应变与数值计算应变之间的方差构造目标函数,迭代获得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为便于工程应用,通过优化试样切口深度,实现单次实验即可获得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和面内剪切强度,并采用SiC/SiC正交层合陶瓷基复合材料进一步验证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可同时准确测定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和强度,测试结果与V形缺口实验结果偏差小于5%。相较V形缺口剪切实验,该方法实验工装和试样尺寸更小,更适用于高温面内剪切实验。SiC/SiC复合材料面内剪切应力-应变存在典型的屈服点,且屈服后剪切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线性应变强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双切口剪切实验方法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有限元模型修正 面内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定形相变材料成型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4
作者 杨苑君 陈颖 盛鑫鑫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5,共4页
总结了聚合物基定形相变材料的成型方法和应用进展,介绍了定形相变材料的分类以及制备和成型的重要性。重点概述了聚合物基定形相变材料不同成型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归纳了聚合物基定形相变材料的应用进展。最后,对聚合物基定... 总结了聚合物基定形相变材料的成型方法和应用进展,介绍了定形相变材料的分类以及制备和成型的重要性。重点概述了聚合物基定形相变材料不同成型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归纳了聚合物基定形相变材料的应用进展。最后,对聚合物基定形相变材料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形相变材料 聚合物 成型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方法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开孔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潘星 贾仕君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6,共7页
采用刀具机械加工、磨料水射流加工和纳秒激光加工在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上制备中心带直径6 mm圆孔、尺寸为200 mm×25 mm×2 mm的矩形试样,对... 采用刀具机械加工、磨料水射流加工和纳秒激光加工在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上制备中心带直径6 mm圆孔、尺寸为200 mm×25 mm×2 mm的矩形试样,对比了不同切割方法下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貌特征,研究了切割方法对不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料水射流加工试样表面粗糙度最小,刀具机械加工次之,两者加工精度较高,纳秒激光加工试样表面粗糙度最大,且加工精度较低;刀具机械加工和磨料水射流加工孔侧面均出现少量毛刺及分层等缺陷,切割面无开裂及热影响区,纳秒激光加工切割面发生严重的烧蚀和氧化;对于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3种切割方法下开孔拉伸强度相似;对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刀具机械加工下开孔拉伸强度最大,磨料水射流加工次之,纳秒激光加工最小;对于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刀具机械加工和磨料水射流加工下开孔拉伸强度相似且较大,纳秒激光加工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切割方法 力学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天基光学定位方法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瑶 陈忻 饶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近年来空间目标定位领域不断结合网络协同、多模融合等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定位方法以隐蔽性好、测量精度高的独特优势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分析不同情景下适用于不同类型目标的定位方法,针对基于天... 近年来空间目标定位领域不断结合网络协同、多模融合等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定位方法以隐蔽性好、测量精度高的独特优势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分析不同情景下适用于不同类型目标的定位方法,针对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空间小目标定位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天基光学探测技术的发展、空间目标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空间目标定位的概念。然后着重分析适用于空间“小、弱”目标的单星和多星定位方法,并对近年提出的异质传感器联合定位展开说明。最后,依据成像过程建立空间目标定位误差分析模型,分析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占比并根据现存问题做出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探测 空间运动目标 小目标 定位方法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robner基的代数攻击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连浩 段绍华 崔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57-158,167,共3页
代数攻击能够有效分析出分组密码中的密钥值,Grobner基能够快速求解多变量高次方程组。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robner基的代数攻击方法,用超定代数方程组描述Rijndael加密算法,采用项序转换算法FGML将次数反字典序转化为字典序,使算法能够在... 代数攻击能够有效分析出分组密码中的密钥值,Grobner基能够快速求解多变量高次方程组。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robner基的代数攻击方法,用超定代数方程组描述Rijndael加密算法,采用项序转换算法FGML将次数反字典序转化为字典序,使算法能够在已知少量明密文对的情况下对密钥进行求解,通过设计合理的项序和方程组解的判定降低算法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攻击 grobner RIJNDAEL算法 多变元二次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obner基与合冲模方法的M-带对称正交小波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增辉 成礼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9,55,共5页
通过引入计算代数中Grobner基以及合冲模的相关算法,提出对多相位矩阵进行正交化,从而得到了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任意正则阶的M-带正交小波的高效设计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克服了构造过程复杂以及不能保持线性相位的缺陷。
关键词 多带正交小波 正则阶 grobner 合冲模 M-带对称正交小波 设计 小波变换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半群代数中Grobner基构造特征值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卫江 冯果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8-710,共3页
特征值方法是求解多项式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之一。由于利用了多项式的稀疏性半群代数 K[A]中算法提高了效率。利用半群代数 k[A]中 Gr?bner 基,构造了求稀疏多项式方程组解的特征值矩阵。证明了 PzvV (G) 为有限点集,则可构造一和 xjv 有... 特征值方法是求解多项式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之一。由于利用了多项式的稀疏性半群代数 K[A]中算法提高了效率。利用半群代数 k[A]中 Gr?bner 基,构造了求稀疏多项式方程组解的特征值矩阵。证明了 PzvV (G) 为有限点集,则可构造一和 xjv 有关的有限阶方阵 B ,使得 PzvV(G) = σ(B) ,其中 (B) 为矩阵 B 的谱;若 G 为零维理想, 则对任意 v,1≤ v ≤ m ,可构造方阵 Bv ,使得 σα ∈ PzvV(G) 当且仅当它是 Bv 特征值,这时稀疏联合特征值问题可化为普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多项式:grobner: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实践构建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省思——走向经验为基的精致否证主义逻辑
10
作者 宋萑 吴雨宸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共15页
“教育理论要回归实践”是教育学领域的共识。基于实践的教育理论构建亦需要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加以关照,结合对否证主义立场以及经验视角的理解,回到事实经验层面不断否证的路径揭示了方法论建设中应持有的一种新逻辑,即经验为基的精致... “教育理论要回归实践”是教育学领域的共识。基于实践的教育理论构建亦需要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加以关照,结合对否证主义立场以及经验视角的理解,回到事实经验层面不断否证的路径揭示了方法论建设中应持有的一种新逻辑,即经验为基的精致否证主义,其核心在于采取一种对已有理论和先入之见进行批判性审视的态度,并不断寻找新的事实去质疑。在经验为基的精致否证主义方法论逻辑下,无论哪一种研究方法都能从中寻找到扎根实践的理论构建可能,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不同教育研究形式在设计和实施中的新原则,关注不同研究之间的对话,以促成扎根实践的教育理论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构建 方法 经验为 精致否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黏性土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的反演取值及工程验证
11
作者 顾晓强 周赫宸 +3 位作者 何平 张中杰 徐中华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9-1209,共11页
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是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基坑变形的最关键参数,然而既有规范提供的m取值范围大,且尚未合理反映土体力学特性和基坑尺寸的影响。讨论了现有不同规范中m值规定的差异和不足,指出比例系数m本质上是一个简化的工程土体变形计... 水平基床比例系数m是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基坑变形的最关键参数,然而既有规范提供的m取值范围大,且尚未合理反映土体力学特性和基坑尺寸的影响。讨论了现有不同规范中m值规定的差异和不足,指出比例系数m本质上是一个简化的工程土体变形计算参数。对于基坑工程,m应当与土性参数、基坑开挖深度及宽度等相关。基于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及合理的参数取值方法,通过数值计算获取了大量基坑算例的变形数据,再通过反分析建立了一套考虑土体参数(初始孔隙比)、基坑开挖深度及宽度的上海黏性土m值的实用取值方法。基于该取值方法,采用弹性地基梁法计算了上海地区25个实际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变形。结果表明,基坑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平均误差为2.6%。该方法解决了上海地区实际基坑工程中黏性土m值如何准确且快速取值的难题,也为其他地区建立类似取值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变形 弹性地梁法 水平床比例系数m 取值方法 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分散技术及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雨洋 赵立革 +4 位作者 刘爽 韩康 刘艳军 李润丰 郑永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6-1811,共16页
纳米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能够作为增强材料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受到了广泛研究与关注,然而这均以纳米碳材料在水泥中能够良好分散为基础。纳米碳材料比表面积大,分子间作用力强,难以直接分散在水泥基体中,且分散效果也... 纳米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能够作为增强材料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受到了广泛研究与关注,然而这均以纳米碳材料在水泥中能够良好分散为基础。纳米碳材料比表面积大,分子间作用力强,难以直接分散在水泥基体中,且分散效果也不易判断。本文系统梳理了常见的纳米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团聚的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的分散技术,详细分析了各种分散方法的机理与优缺点,同时列举了纳米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分散效果的表征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重点开发更高效、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分散方法,研究纳米碳材料在水泥基体中真实分散状态的评价手段,助力纳米碳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材料 水泥材料 团聚 分散 改性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模式匹配的直流输电VBE设备电路板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隆晨 杨玥坪 +3 位作者 陈少卿 张鹏 曹运龙 余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80,共9页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飞速发展,换流阀阀基电子VBE(valve base electronics)设备的稳定性对于保障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VBE设备电路板缺陷,如短路和失效元件,直接影响直流系统稳定性,而现有的检测方法,包括人工显微镜检...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飞速发展,换流阀阀基电子VBE(valve base electronics)设备的稳定性对于保障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VBE设备电路板缺陷,如短路和失效元件,直接影响直流系统稳定性,而现有的检测方法,包括人工显微镜检查和自动检测算法,常受限于效率低和准确性不足。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模式匹配的自动视觉检测方法,通过生成代表关键区域的点模式并进行匹配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在检测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相较于传统方法有显著提升,适合于生产线上的快速质量控制,为提高直流输电设备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备 缺陷检测 点模式匹配方法 图像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溶洞桥梁桩基嵌岩深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慧芸 冯忠居 +2 位作者 谢富贵 赵瑞欣 蔡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为准确计算岩溶区桥梁桩基嵌岩深度,依托莆炎高速公路岩溶区桥梁桩基工程,分别考虑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桩身稳定性和桥梁全寿命周期内溶洞溶蚀量,提出3种穿越溶洞桥梁桩基嵌岩深度计算方法,并验证3种方法的可靠性。选取34根代表性桩基... 为准确计算岩溶区桥梁桩基嵌岩深度,依托莆炎高速公路岩溶区桥梁桩基工程,分别考虑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桩身稳定性和桥梁全寿命周期内溶洞溶蚀量,提出3种穿越溶洞桥梁桩基嵌岩深度计算方法,并验证3种方法的可靠性。选取34根代表性桩基对比嵌岩深度设计值与所提方法计算值,并选取1根试桩对比规范值与所提方法计算值。结果表明:34根代表性桩基中,1根桩基的嵌岩深度设计值小于考虑全寿命周期内溶洞溶蚀量的嵌岩深度计算值,占比2.9%;10根桩基的嵌岩深度设计值同时满足竖向极限承载力、桩身稳定性和桥梁全寿命周期内溶洞溶蚀量要求,且安全储备合理,占比29.5%;23根桩基存在安全储备较高问题,占比67.6%,其中14.7%的桩基嵌岩深度设计安全储备高达5倍。各规范关于桩基嵌岩深度的取值差异较大,为确保桥梁桩基承载安全,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建议设计穿越溶洞桥梁桩基的合理嵌岩深度时,充分考虑桥梁全寿命周期内溶洞溶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嵌岩深度 竖向极限承载力 桩身稳定性 溶洞溶蚀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聚氨酯的合成、改性及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康佳 张斐斐 +2 位作者 刘洁 靳丽强 祝德义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生物基聚氨酯是一类以天然生物基原料为主,通过生物基多元醇与生物基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的聚氨酯材料。这种材料因其天然来源、可再生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受到关注,适用于医疗、食品包装和生活用品等领域。文章综述了生物... 生物基聚氨酯是一类以天然生物基原料为主,通过生物基多元醇与生物基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的聚氨酯材料。这种材料因其天然来源、可再生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受到关注,适用于医疗、食品包装和生活用品等领域。文章综述了生物基聚氨酯的关键原材料(生物基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制备方法及功能改性。其中,具备刺激响应性的生物基聚氨酯展现了广阔的研究前景。通过文章综述,将为生物基聚氨酯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材料 生物聚氨酯 研究进展 合成方法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引导对海打击杀伤链构建方法
16
作者 高保慧 胡海 +2 位作者 钟志通 孟浩 孙新轩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6,共13页
针对远海作战条件下传统侦察手段保障对海精确打击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天基侦察信息引导对海打击的杀伤链构建方法。明确天基引导对海打击杀伤链的基本定义,设计该杀伤链的一般作战流程;建立杀伤链模型,提出打击能力和闭合时间两类... 针对远海作战条件下传统侦察手段保障对海精确打击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天基侦察信息引导对海打击的杀伤链构建方法。明确天基引导对海打击杀伤链的基本定义,设计该杀伤链的一般作战流程;建立杀伤链模型,提出打击能力和闭合时间两类性能评估指标及其综合评估方法;设计了杀伤链的构建算法,可以遍历寻找打击每一个目标的所有杀伤链,并按照性能指标评估方法将杀伤链进行排序输出。在实验验证中,基于某作战想定生成了45种杀伤链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链 对海打击 引导 构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研究的硅基样本——基于大模型技术路线的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泽民 陈向东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45,共15页
大模型技术的蓬勃兴起,为教育研究方法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契机。基于此背景,研究聚焦于大模型驱动的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对其理论基础、实现路径以及潜在影响展开了系统且深入的探究。研究伊始,深入剖析了大模型通过世界... 大模型技术的蓬勃兴起,为教育研究方法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契机。基于此背景,研究聚焦于大模型驱动的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对其理论基础、实现路径以及潜在影响展开了系统且深入的探究。研究伊始,深入剖析了大模型通过世界知识的广泛习得、认知能力的自然涌现以及心理理论能力的精准模拟,为硅基样本提供坚实理论支撑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提炼虚拟抽样、数字孪生和社会模拟这三种实现教育硅基样本的关键技术路线,为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为切实验证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中的可行性,研究设计了一项探索性案例,模拟针对不同职业背景和技术熟练度的教育工作者开展的虚拟访谈。通过对案例的细致分析,研究初步证实了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中的可行性,以及其在捕捉教育群体异质性方面的有效性。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硅基样本对教育研究知识生产模式所引发的深刻变革。同时,研究也客观地指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方法论风险,如确认偏误、模型坍缩以及生态效度等方面的挑战。展望未来,教育研究或将呈现出“赛博格化”的发展趋势,在人机协同的全新模式下开拓崭新的探索空间,不断重塑教育研究的范式与边界,可为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 大模型智能体 虚拟抽样 数字孪生 社会模拟 教育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微流控芯片在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菲 李明 +2 位作者 张友航 吕昭锦 张甜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综述了用于癌症标志物检测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荧光法和电化学法,详细探讨了纸基微流控芯片在其中的应用研究,讨论了其面临的挑战,同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癌症标志物 微流控芯片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材料负载纳米零价铁对铬废水的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继娟 王小治 侯建华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67,共5页
以纳米零价铁(nZVI)负载到碳基材料孔道结构中或者表面上能有效防止nZVI易团聚、易氧化等缺点。重点分析了能够负载nZVI的碳基材料,介绍了制备碳基负载nZVI复合材料的方法,阐述了影响复合材料去除Cr(Ⅵ)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的碳基材... 以纳米零价铁(nZVI)负载到碳基材料孔道结构中或者表面上能有效防止nZVI易团聚、易氧化等缺点。重点分析了能够负载nZVI的碳基材料,介绍了制备碳基负载nZVI复合材料的方法,阐述了影响复合材料去除Cr(Ⅵ)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的碳基材料负载nZVI后都有利于提高nZVI的稳定性、分散性、反应活性;利用液相还原法和碳热法都能有效提高nZVI的分散性,但是碳热法成本低、nZVI同碳材料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碳基负载nZVI复合材料对Cr(Ⅵ)的去除能力受pH、温度、共存离子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纳米零价铁 材料 制备方法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