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Prophet模型进行地下水位异常识别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永生 周晨 +2 位作者 张思萌 石伟 年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18,共6页
针对地下水位数据的复杂特性(包括非线性趋势、季节性波动和随机扰动),引入Facebook开发的Prophet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旨在利用其非线性趋势捕捉、季节性波动解析及对异常值和数据缺失的灵活应对能力,显著提升地下水位异常识别的准确性。... 针对地下水位数据的复杂特性(包括非线性趋势、季节性波动和随机扰动),引入Facebook开发的Prophet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旨在利用其非线性趋势捕捉、季节性波动解析及对异常值和数据缺失的灵活应对能力,显著提升地下水位异常识别的准确性。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地震台观测数据表明,Prophet模型在捕捉时间序列动态特征上表现优越,能有效识别异常。模型调整后具有高拟合精度和高预测能力,预测误差低,决定系数高。此外,模型在地震预测中能识别出与地震相关的水位异常,可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新视角。本文结果表明Prophet模型在处理复杂时间序列数据时具有可行性,可为地震预测提供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异常识别 时间序列预测 Prophet模型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7.8级地震前地下水位异常的模糊识别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熙铭 冯德益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利用模糊集从属函数方法,处理了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唐辽地区30余眼井的地下水位资料,约6300多个观测数据。结果表明:在唐山地震之前,地下水位的趋势异常不明显;但在该次地震前存在着明显的短临异常,而且越接近于地震发生,异常... 本文利用模糊集从属函数方法,处理了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唐辽地区30余眼井的地下水位资料,约6300多个观测数据。结果表明:在唐山地震之前,地下水位的趋势异常不明显;但在该次地震前存在着明显的短临异常,而且越接近于地震发生,异常井孔越多,越集中于震中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下水位 模糊集 唐山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地下水超采区井水位异常性质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素欣 张子广 +1 位作者 任晓霞 王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21,共8页
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发生变化,动水位观测井断流;地面沉降造成井管上窜,观测管路系统被损坏等,这些现象对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地震前兆异常的正确判断带来很大困难。应用水文地质理论与方法,分析含水层的水均衡状... 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发生变化,动水位观测井断流;地面沉降造成井管上窜,观测管路系统被损坏等,这些现象对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地震前兆异常的正确判断带来很大困难。应用水文地质理论与方法,分析含水层的水均衡状态、应力-应变状态及其与水位动态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超采区井水位异常性质的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根据井孔所在区水位下降漏斗的扩散特征,结合以上所提到的理论和方法,依据资料多年变化特征,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异常的性质。研究结果有助于区分单一集中抽水与长期地下水超采对水位观测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识别超采区水位前兆异常,有助于地震分析预报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 水位观测 异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GM模型在地下水动态异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德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8-64,共7页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模型对地下水动态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发现在1981年河北宁晋MS5.8级地震、1983年荷泽MS5.9级地震、1985年河北任县MS5.0级地震前,有明显的异常显示,通过选择不同建模数据个数...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模型对地下水动态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发现在1981年河北宁晋MS5.8级地震、1983年荷泽MS5.9级地震、1985年河北任县MS5.0级地震前,有明显的异常显示,通过选择不同建模数据个数及外推个数,发现对豫01井五日均值资料建模处理,选择2个月的数据10天滑动逐次建模识别的异常较清楚。同时对所建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法在本区豫01井、鲁05井资料处理及前兆异常识别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地下水位 地下水 GM模型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