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步行路径的山地城区绿色开放空间供需评价与优化研究
1
作者 罗丹 张沂珊 +2 位作者 罗融融 李波 杨鑫秀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2,共8页
山地城市高密度建成区域具有更加复杂和特殊的用地条件与交通状况,与平坦城市相比存在更突出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绿色开放空间供需状况可能失衡,影响居民福祉。依托步行可达性构建具有山地适宜性的供需评价模型,选取两步移动搜索法... 山地城市高密度建成区域具有更加复杂和特殊的用地条件与交通状况,与平坦城市相比存在更突出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绿色开放空间供需状况可能失衡,影响居民福祉。依托步行可达性构建具有山地适宜性的供需评价模型,选取两步移动搜索法,从供给、需求、供需过程改进评价指标,并以重庆渝中区为例探讨实际供需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绿色开放空间供需水平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异,高水平区域具有集中式分布、随距离递减的特征;不同类型绿色开放空间供需水平及其提供有效服务的效率均存在差异,城市级绿色开放空间主导供需空间格局,片区级和社区级绿色开放空间服务效率相对更好;供需水平随步行路网密度增加,先提高后降低,且与路径绕路系数具有显著负相关。基于实际供需评价结果,以增加供给效率为目标,提出完善整体布局和优化供需连接的提升策略,为存量背景下的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为同类城市空间服务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高密度城区 绿色开放空间 步行可达性 供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现状评估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可均 吴忠喜 张晓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6-13,共8页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与居民对高品质公共空间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已成为城市绿色空间治理的重要议题。基于政策梳理与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剖析了南京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现状特征,并从公园类型、开放空间构成及区域差异...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与居民对高品质公共空间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已成为城市绿色空间治理的重要议题。基于政策梳理与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剖析了南京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现状特征,并从公园类型、开放空间构成及区域差异等方面深入解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开放共享的公园类型以综合公园为主,草坪为主要活动载体,不同区域间开放程度差异显著。当前,南京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仍面临空间布局与功能失衡、开放机制不健全、管理与维护成本高昂、公众参与度不足及市场化运营模式滞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与功能配置、完善开放共享政策与标准体系、创新养护管理模式与技术支撑、激活社会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市场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等策略,以期为南京市及其他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开放共享 管理机制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背景下附属绿地开放对城市绿地供需关系的影响及开放策略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为例
3
作者 赵逸卓 郑思俊 +1 位作者 贺坤 张嫣 《园林》 2025年第4期27-35,共9页
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为附属绿地,其开放共享性是构建公园城市的核心策略之一。选取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作为研究案例,聚焦区域公共绿地的供需关系,筛选出案例范围内供给不足的区域,并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出供给不足区域内具备一定开... 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为附属绿地,其开放共享性是构建公园城市的核心策略之一。选取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作为研究案例,聚焦区域公共绿地的供需关系,筛选出案例范围内供给不足的区域,并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出供给不足区域内具备一定开放可能性的附属绿地。通过景观功能、空间布局两个维度,筛选出评价附属绿地开放潜力的关键指标,并对莘庄镇低供给区域的36处附属绿地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讨论高开放适宜性附属绿地对区域的绿地供需情况的增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附属绿地的开放对于部分区域的绿地供需情况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部分未得到改善的区域可以通过对附属绿地的精细化开放管理、分类别规划设计、多元参与的维护模式进一步提升附属绿地的开放潜力和价值,为高密度城区的附属绿地开放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绿地供需平衡 附属绿地 开放适宜性 潜力评价 管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景观美学服务制图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构建--以富顺县新湾片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珂 夏清清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在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化构建的探讨中,针对从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出发、以绿地廊道连接绿地斑块的生态网络化构建方法容易出现预期结果远离人口集聚地、不易为人所用的空间不匹配问题,靶向构建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与人类社会需求相互匹... 在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化构建的探讨中,针对从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出发、以绿地廊道连接绿地斑块的生态网络化构建方法容易出现预期结果远离人口集聚地、不易为人所用的空间不匹配问题,靶向构建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与人类社会需求相互匹配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目标,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概念,遵循其提供的以“服务流”链接自然生态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级联框架,运用网络科学的中心度量方法,创新性建立由“挖掘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潜能的景观美学服务供给制图-评估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社会需求的景观美学服务需求制图-权衡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的景观美学服务流制图”三部分组成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构建景观美学服务“供需流级联”网络制图方法,促成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不仅将破碎的生态环境恢复为一个连续整体自然生态系统,还具有匹配自然生态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内在联系,推动人居环境绿化“从自然生态内在保护到价值外显利用”的积极生态保护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美学服务 空间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地图路径循迹的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步行可达性衰减 被引量:3
5
作者 罗丹 张沂珊 洪竞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7,共8页
【目的】精准客观地评估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步行可达性,揭示实际可达性与理论可达性之间的衰减状态,为山地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能力优化提升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以重庆市渝中区为研究范围,依托ArcGIS平台和高德地图应用程序接口(a... 【目的】精准客观地评估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步行可达性,揭示实际可达性与理论可达性之间的衰减状态,为山地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能力优化提升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以重庆市渝中区为研究范围,依托ArcGIS平台和高德地图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引入路径循迹法,从实际步行路径出发量化可达性,并通过对比实际可达性与理论可达性来分析城市整体及绿色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衰减状态。【结果】1)渝中区绿色开放空间步行可达范围整体衰减面积比为43.19%,且5 min、10 min、15 min阈值内可达范围的衰减面积比分别为32.12%、46.49%、46.30%;2)绿色开放空间衰减程度不均衡,衰减程度大于60%的绿色开放空间有16个,衰减程度最高为87.71%;3)山顶、各级台层和滨江楔形绿色开放空间的高衰减比例相对更高。【结论】进一步从选址、环境和本体3个方面总结衰减原因,并从步行可达性视角提出增量、串联、渗透的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优化建议,为客观评估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步行可达性提供思路,对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服务效能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开放空间 步行可达性衰减 路径循迹 山地城市 重庆渝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共享背景下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举措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24
6
作者 阎姝伊 李晓溪 +1 位作者 李婷 郑曦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8,共7页
【目的】城市绿地开放共享已成为新时代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现阶段尚未充分发挥公园开放共享的最大价值,因此探索公园绿地的建设举措与路径,对于推动中国城市绿地建设落地实践意义重大。【方法/过程】通过分析开放共享发展背... 【目的】城市绿地开放共享已成为新时代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现阶段尚未充分发挥公园开放共享的最大价值,因此探索公园绿地的建设举措与路径,对于推动中国城市绿地建设落地实践意义重大。【方法/过程】通过分析开放共享发展背景,总结当前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结合当前试行的四大举措及潜在提升方向,从空间、养护、管理、运营4个方面提出新时代开放共享的公园绿地精细化建设路径。【结果/结论】开放共享的公园绿地将成为城市建设中绿色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驱动力。从空间打开边界连通共享、养护科学精准、管理多方共建共治、运营满足供需诉求等优化升级,为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为城市公园绿地的高质量建设、高品质使用和高效能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开放共享 人民需求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开放共享适宜度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程 殷炜达 +1 位作者 陈睿儿 马宇嘉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目的】随着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在大型户外空间进行露营、野餐等集体休闲活动愈发热情与向往,构建针对城市综合公园开放共享适宜度的评价体系,可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开展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随着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在大型户外空间进行露营、野餐等集体休闲活动愈发热情与向往,构建针对城市综合公园开放共享适宜度的评价体系,可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开展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的44个综合公园为例,通过调研量化分析影响综合公园开放共享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园可达性、周边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功能密度、周边POI功能混合度3个外部建成环境指标,以及公园人流量、公园人均绿地空间、可开展活动丰富度3个内部属性指标,并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赋予各指标权重。【结果】综合计算得出各综合公园的开放共享适宜度,其中17个公园适合立即开放共享,22个公园需要延缓开放共享,5个公园暂不适合开放共享。【结论】在多维指标的影响下,公园开放共享适宜度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公园可达性、公园人均绿地空间2个指标对公园开放共享适宜度影响较大,该结论可为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公共活动空间 开放共享 指标评价 熵权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共享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质量评价与更新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书畅 张晋石 范永恒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城市公园开放共享是盘活存量绿地,满足人民需求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多源大数据的文本分析构建四轴模型,展示各公园的开放共享活动特征,识别潜力项,评价开放共享质量,探究影响开放共享活动特征的公园内部环境因素。结果表明:1)公园开放... 城市公园开放共享是盘活存量绿地,满足人民需求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多源大数据的文本分析构建四轴模型,展示各公园的开放共享活动特征,识别潜力项,评价开放共享质量,探究影响开放共享活动特征的公园内部环境因素。结果表明:1)公园开放共享活动具有多维表现特征,即各公园发生的活动在类型上呈现差异化;2)公园各类活动实现条件的难易程度可用金字塔模型描述,由易到难表现为运动健身、休闲娱乐、艺术文化、自然科普;3)各类活动丰富度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因此,建议根据开放共享活动的多维表现特征提取潜力项,并按金字塔模型明确潜力项提升顺序;同时还应从服务设施、植物空间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实现城市公园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放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开放共享 活动特征 社交媒体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劳连木 陈梦琳 冯佳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37,共6页
单位附属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公园城市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体现。通过梳理研究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政策和价值,对上海市及浙江省... 单位附属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公园城市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体现。通过梳理研究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政策和价值,对上海市及浙江省部分城市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分析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其他城市推进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单位附属绿地 开放共享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共享的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管理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小明 杜亮亮 钟伟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4-106,共3页
以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绿地养护、管理现状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公共绿地的养护建议:开放共享绿地的养护重点在于有效措施的落实,养护单位与管理部门应全方位提高养护技术、管理技术、自身专业能力。养护管理单位应用现场巡查、问... 以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绿地养护、管理现状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公共绿地的养护建议:开放共享绿地的养护重点在于有效措施的落实,养护单位与管理部门应全方位提高养护技术、管理技术、自身专业能力。养护管理单位应用现场巡查、问题抄告、整改回头看、技能培训、以赛代评等措施,督促养护单位落实养护目标。养护单位应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树立以经济效益为基础,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首要任务的绿地养护管理意识。管理单位和养护单位共同形成合力,实现公共绿地养护的生态化、精细化、数字化,从而使得公共绿地的服务功能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开放共享 城市 公共绿地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人空间公共化发展历程及对中国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文倩 郑思俊 +3 位作者 富婷婷 耿春女 殷明 谢倩 《园林》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深入以及城市转型存量发展,超大、特大城市及其他城市人口高密区域的公共空间供给不足、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逐渐突显。其中,城市中现有的绿地空间难以满足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同时由于地价使得绿地...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深入以及城市转型存量发展,超大、特大城市及其他城市人口高密区域的公共空间供给不足、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逐渐突显。其中,城市中现有的绿地空间难以满足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同时由于地价使得绿地建设成本上涨也让新增公共绿地变得困难重重。纽约、伦敦等城市先后发展了以“私人空间公共化”增加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的模式,近年来国内也在此领域逐步从“破墙透绿”发展到附属绿地开放共享,以提供非商业化公共绿地空间为特征。同时,私人空间公共化的典型案例在设计引导、透明度提升、共享模式创新等方面对于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由此,提出今后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工作应当从引入私人空间公共化政策、编制附属绿地设计与建设导引、搭建信息公开化渠道及建立长期监督与进退机制等三方面推进,使得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成为补充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的有效创新途径,成为支撑公园城市和人民城市创建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空间公共化 附属绿地 开放共享 发展历程 存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视角下高密度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使用偏好研究——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
12
作者 陈佳怡 伍泽唐 +2 位作者 谢文琳 戴岚仪 李世杰 《广东园林》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当今城市绿化空间需求不断增加,一种新兴的绿色开放空间类型——空中花园,在绿色开放空间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如何设计与协调空中花园中的空间要素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从空间特征、植物景观、配套设施、服务管理4方面,对广州珠江... 当今城市绿化空间需求不断增加,一种新兴的绿色开放空间类型——空中花园,在绿色开放空间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如何设计与协调空中花园中的空间要素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从空间特征、植物景观、配套设施、服务管理4方面,对广州珠江新城范围内空中花园与地面绿地进行使用者满意度的调查,并结合IPA–Kano模型,通过环境特征的重要性和绩效评价,确定地面绿地和空中花园中各环境特征优化的优先次序:在地面绿地中交通便利性、卫生设施、安全设施为优化第一优先级;在空中花园中空间开敞程度、休憩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为优化第一优先级。最后,为优化基本型要素与提升游憩满意度,提出增强可达性与植物景观绿视量、改善配套设施使用体验与空间体验、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服务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放空间 使用偏好 空中花园 高密度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构建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娟 王亚楠 +2 位作者 车冠琼 蒋杰媛 武晓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包头市在建设两型社会、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实现"美丽中国"等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建设"美丽包头"的基础与问题,提出了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规划以"人—城市—生态和谐发展"的美丽城市为理念,首先梳理市域层面... 包头市在建设两型社会、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实现"美丽中国"等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建设"美丽包头"的基础与问题,提出了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规划以"人—城市—生态和谐发展"的美丽城市为理念,首先梳理市域层面的生态要素,构建完善的市域绿色空间网络;其次,构筑"三区两线"的空间管制模式,作为绿色开敞空间的基底;最后,提取重要水域、风景区及基本农田等非建设用地、城市主要道路和城市绿地作为绿色开敞空间的构成要素,重构包头市绿色开敞空间结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绿色开敞空间的方法论,为其他城市的类似规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敞空间规划 可持续发展 “三区两线”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颂 詹明珠 温全平 《风景园林》 2010年第4期90-93,共4页
围绕当前逐步受到关注的亚健康问题及其与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关系,介绍了亚健康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解决亚健康的途径,回顾总结了有关绿色开敞空间与公众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国内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 围绕当前逐步受到关注的亚健康问题及其与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关系,介绍了亚健康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解决亚健康的途径,回顾总结了有关绿色开敞空间与公众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国内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规划设计应该采取的对策,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研究 亚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香港郊野公园开发策略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瑶 马航 宋聚生 《风景园林》 2015年第7期118-124,共7页
以深圳为例,在深入研究其郊野公园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深圳郊野公园规划开发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各阶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解读《深圳市森林(郊野)公园规划编制规定》,展望了郊野公园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 以深圳为例,在深入研究其郊野公园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深圳郊野公园规划开发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各阶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解读《深圳市森林(郊野)公园规划编制规定》,展望了郊野公园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此外,通过对比深圳和香港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现状,从土地利用模式、道路交通组织、设施配套、游客容量和废弃物管控4个主要方面既定性又定量地描述和评价了两个城市郊野公园控制性开发策略的异同,从而为深圳郊野公园进一步优化提升指明方向,并为其它城市的郊野公园开发提供借鉴,也试图填补郊野公园相关研究缺乏定量探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开放空间 郊野公园 控制性开发 定性控制 定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视角下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研究-健康效用及设计应对 被引量:82
16
作者 马明 蔡镇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70,共5页
作为城市里的第二自然,绿色开放空间的物质空间形态对于公共健康有直接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公共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及卫生学领域。基于此,试图通过基础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效用的研究来建立健康与设计的联系。首先对健康的概... 作为城市里的第二自然,绿色开放空间的物质空间形态对于公共健康有直接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公共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及卫生学领域。基于此,试图通过基础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效用的研究来建立健康与设计的联系。首先对健康的概念进行梳理,然后从生理、心理、社会3个健康角度分析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对于健康的作用,其次通过自然康复治疗效用,体力活动的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3个方面,对其健康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例具体提出了视觉接触、直接接触、主动参与3个设计应对,以促进未来绿色开放空间设计对于健康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公共健康 自然治疗 体力活动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功能认知研究——以连云港市区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发曾 邱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3-592,共10页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具有生态调控、经济社会与文化景观等3项功能,可通过评价功能强度、测度满意程度与优化系统功能等分别实现学者、市民与政府对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功能的认知。三类认知构成了研究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功能的独特知识体系...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具有生态调控、经济社会与文化景观等3项功能,可通过评价功能强度、测度满意程度与优化系统功能等分别实现学者、市民与政府对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功能的认知。三类认知构成了研究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功能的独特知识体系,为该系统的功能优化提供了执行线索,进而对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以连云港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为例,在评价功能强度、测度满意程度并对比分析二者异同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学者与市民的意见,提出优化系统功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放空间系统 认知研究 城市 连云港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斯塔德与“绿心”——荷兰西部城市群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42
18
作者 王晓俊 王建国 《规划师》 2006年第3期90-93,共4页
保护“绿心”是荷兰的国策。兰斯塔德的经济中心地位、快速城市化、土地资源稀少、人口增长及政策与管理方面的缺陷使“绿心”面临用地矛盾突出、景观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新的问题和压力。荷兰国家空间规划通过建立区域性联合机构、... 保护“绿心”是荷兰的国策。兰斯塔德的经济中心地位、快速城市化、土地资源稀少、人口增长及政策与管理方面的缺陷使“绿心”面临用地矛盾突出、景观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新的问题和压力。荷兰国家空间规划通过建立区域性联合机构、使空间规划走向明确与具体、增强保护政策的弹性、制定自然生态政策等措施来保护“绿心”开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斯塔德 “绿心” 开放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河流绿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莉 姜允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09-312,共4页
首先介绍河流绿道定义及其与城市发展关系。其次,对国外河流绿道的时空尺度、具体宽度、景观过程分析、规划思想与编制方法、实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并且例证了国际上河流绿道的实践发展。再次,根据我国河流绿道特征,从结构功能、景观格局... 首先介绍河流绿道定义及其与城市发展关系。其次,对国外河流绿道的时空尺度、具体宽度、景观过程分析、规划思想与编制方法、实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并且例证了国际上河流绿道的实践发展。再次,根据我国河流绿道特征,从结构功能、景观格局、规划等视角介绍了河流绿道在我国的研究状况。最后,提出了相对于国外河流绿道,我国河流绿道在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都需要进一步地发展,这将对我国当前关注的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绿道 绿色空间 景观格局 规划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的多目标绿道网络--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 被引量:51
20
作者 张天洁 李泽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73,共7页
多功能的公园连接道系统是新加坡应对人口剧增和城市化加剧、建设"花园里的城市"的重要规划举措。该绿道网络规划着眼于充分利用排水道缓冲区、车行道保留区等低效土地,增进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绿色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和生物多样... 多功能的公园连接道系统是新加坡应对人口剧增和城市化加剧、建设"花园里的城市"的重要规划举措。该绿道网络规划着眼于充分利用排水道缓冲区、车行道保留区等低效土地,增进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绿色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和生物多样性,提升环境宜居品质及热带花园城市形象。采用土地划拨和借用两种方式,强调实用性及灵活性。通过成立跨部门合作的专门工作委员会,高效解决技术及执法问题。绿道规划及景观设计注重寻求休闲娱乐、自然生态保护、公众教育和社会凝聚力等多目标的平衡。在实施中,加强同各方利益相关者和社区居民的合作,通过先期试验性工程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这些经验可供我国高密度城市规划和建设绿道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规划 公园连接道系统 绿色开敞空间 高密度城市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