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大麦中gfP基因的遗传及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梅香 黄洁 +3 位作者 夏瑞祥 肖宁 洪义欢 陈建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1-376,共6页
为了探索转基因遗传及染色体重组对转基因表达的影响,以4个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大麦系与野生型大麦相互杂交,通过对F2根尖和花粉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检测,研究了转基因的遗传方式和表达。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单位点... 为了探索转基因遗传及染色体重组对转基因表达的影响,以4个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大麦系与野生型大麦相互杂交,通过对F2根尖和花粉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检测,研究了转基因的遗传方式和表达。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单位点和双位点插入的转基因系与野生型大麦杂交的F2群体中分别表现3∶1和15∶1的遗传分离,符合孟德尔式遗传,并表现基因的剂量效应;不同转基因系间相互杂交后代同样表现孟德尔式遗传,并出现转基因gfp表达水平提高的个体;转基因沉默系参与的杂交后代继续表现其转基因沉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麦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遗传 剂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重组对转基因大麦中gfp基因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苏琰 黎华 +4 位作者 刘知晓 张小蒙 朱雪 金赫日 陈建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5-100,共6页
利用5种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大麦不同株系及野生型大麦为材料,对不同转基因株系间以及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植株间进行杂交,分别对不同世代植株的根尖、花粉中gfp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转基因株系间的根尖、花粉的gfp... 利用5种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大麦不同株系及野生型大麦为材料,对不同转基因株系间以及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植株间进行杂交,分别对不同世代植株的根尖、花粉中gfp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转基因株系间的根尖、花粉的gfp基因在表达量上存在差异,同一转基因材料的gfp基因表达存在组织差异;gfp基因在杂交后代中作为一个显性基因以孟德尔方式稳定遗传,不同染色体上的gfp基因重组有利于提高转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遗传 转基因表达 大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型动物转基因载体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丰秀静 田石 +3 位作者 蒋进 孟春花 茆达干 曹少先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3-1087,共5页
为了构建通用型动物转基因载体,以pBluescriptⅡKS+为基础,根据标记基因所含酶切位点,设计改造多克隆位点,插入从pTARGET载体中扩增的SV40启动子及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eo),其下游插入共表达序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EGFP)及SV... 为了构建通用型动物转基因载体,以pBluescriptⅡKS+为基础,根据标记基因所含酶切位点,设计改造多克隆位点,插入从pTARGET载体中扩增的SV40启动子及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eo),其下游插入共表达序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EGFP)及SV40 poly A,并在SV40启动子上游和SV40 poly A下游各添加一个同向的LoxP位点,构建成通用载体pNIGFP,标记基因上游拥有Xho I、Sal I、SacⅡ多克隆位点,下游拥有Nhe I、Cla I、Sac I位点。酶切鉴定和测序表明pNIGFP构建正确。pNIGFP脂质体法转染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GFP高表达。遗传霉素(G418)筛选表明,Neo基因表达正常,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最适筛选浓度为600"g/ml。pNIGFP可利用G418进行抗性筛选,还可通过EGFP表达对外源基因的整合进行实时跟踪,另外,该载体具有LoxP位点,外源基因整合后可用Cre重组酶去除标记基因,具有高效、方便、安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通用载体 共表达序列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 LOX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