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际毗邻区域工业绿色转型绩效时空异质性及类型诊断——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仇方道 张新林 丁聪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3-1924,共12页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也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本文以淮海经济区为案例,整合SBM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1—2020年省际毗邻区域工业绿色转型绩效时空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并识别问题区...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也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本文以淮海经济区为案例,整合SBM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1—2020年省际毗邻区域工业绿色转型绩效时空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并识别问题区域类型。结果发现:①研究期内淮海经济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上升之势,区域差异拉大且空间集聚性增强;②空间上,高水平县域向苏鲁毗邻区域集中,轴线尺度上呈现向京沪线>新石线>东陇海线>京九线的格局演变趋势,城乡尺度上持续保持乡村>城市的格局;空间关联上,低−低型县域向苏皖豫毗邻区域集聚;③淮海经济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提升是各种因素集体作用的结果,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交通基础设施水平3因素的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而对外开放、能源保障2因素的作用由抑制转变为促进;④淮海经济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存在6种问题区域类型,即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同步滞后型、技术进步与工业GTFP同步滞后型、技术效率与工业GTFP同步滞后型、技术进步滞后型、技术效率滞后型、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稳定型。据此,针对不同问题区域类型提出了差别化的淮海经济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调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绿色转型 省际毗邻区域 淮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绿色转型与空气污染治理:异地迁移还是就地创新
2
作者 曹友斌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7,共11页
本文借助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开发区绿色转型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绿色转型有效降低了当地空气污染程度,促使当地污染企业通过在异地设立子公司的方式来规避环境规制,... 本文借助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开发区绿色转型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绿色转型有效降低了当地空气污染程度,促使当地污染企业通过在异地设立子公司的方式来规避环境规制,并未增加当地的绿色专利数量,表明异地迁移效应在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就地创新效应并未凸显。进一步分析显示,开发区绿色转型未同步提高当地的经济增长水平,体现出开发区绿色转型的政策效果是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为代价的。上述结论为理解开发区绿色转型的实践效果及其内在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绿色转型 空气污染 污染转移 区位导向性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深圳特区绿地景观动态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7
3
作者 乌日汗 温小荣 +1 位作者 赵海霞 佘光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7,共6页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以2002和2005年两期的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景观指数和转移矩阵法分析了深圳特区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应用马尔可夫模型对今后6年(至2011年)绿地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以2002和2005年两期的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景观指数和转移矩阵法分析了深圳特区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应用马尔可夫模型对今后6年(至2011年)绿地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深圳特区绿地景观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人工绿地景观组分不断增加,而原有的自然绿地景观组分不断减少;绿地景观斑块破碎度增加,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升,优势度下降,景观类型有向多样化、均匀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预计至2011年研究区绿地总面积不断增加,但生态效益较高的自然绿地面积将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景观格局 转移矩阵 马尔可夫模型 QUICKBIRD影像 深圳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6
4
作者 林木西 肖宇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94,共17页
基于2014—2021年城市相关数据,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非试验区城市... 基于2014—2021年城市相关数据,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非试验区城市,试验区政策的推行可以提升试验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且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正效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试验区政策对不同资源禀赋和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试验区政策通过资本产出效应和绿色要素替代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以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益更大化为指引,及时并有针对性地扩容试验区和推广相关政策,可优先选择资源型城市和低级别城市进行扩容或推广相关政策,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施行区域差异化引导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特区与中国的转型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海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0-148,共9页
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渐进式的非均衡制度移植、变迁的过程,但却存在着经济特区局部跃进的空间路径。经济特区正是这种"整体渐进,局部跃进"空间非均衡转型的载体。而特区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试验场所&quo... 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渐进式的非均衡制度移植、变迁的过程,但却存在着经济特区局部跃进的空间路径。经济特区正是这种"整体渐进,局部跃进"空间非均衡转型的载体。而特区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试验场所",是市场经济诱致变迁的空间起点,起到了转型空间诱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制度变迁 非均衡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分析
6
作者 刘雅婷 于可慧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4期294-297,297,共4页
计算了2013~2017年湖北省的产业绿色转型综合指标,从中发现湖北省在绿色生产制造和绿色减排控制方面做得很好,但是绿色支持力度还不够。从区域上看,没有发挥好长江经济带的优势,没能实现“一盘棋”;虽然湖北省的传统产业亟待绿色转型,... 计算了2013~2017年湖北省的产业绿色转型综合指标,从中发现湖北省在绿色生产制造和绿色减排控制方面做得很好,但是绿色支持力度还不够。从区域上看,没有发挥好长江经济带的优势,没能实现“一盘棋”;虽然湖北省的传统产业亟待绿色转型,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湖北省的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形式,对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经济 转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