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巢箱条件下的大山雀巢捕食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克勤 王海涛 +4 位作者 赵虹 邓秋香 姜云垒 周彤 高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391-5395,共5页
于2004—2008年在次生阔叶林中,采用悬挂巢箱的方法对大山雀的巢捕食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巢箱的被捕食率显著不同,新巢箱被捕食率最低,第2年被捕食率最高,第3年下降很大,第4年又略有上升。被捕食巢的窝卵数极显著的低于未被捕... 于2004—2008年在次生阔叶林中,采用悬挂巢箱的方法对大山雀的巢捕食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巢箱的被捕食率显著不同,新巢箱被捕食率最低,第2年被捕食率最高,第3年下降很大,第4年又略有上升。被捕食巢的窝卵数极显著的低于未被捕食巢的窝卵数。影响巢捕食的主要生境因子为巢箱高度和巢上盖度,其次为灌木的密度和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巢捕食 窝卵数 生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巢箱条件下大山雀的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维 刘宇 +3 位作者 左斌 韩璐 王海涛 杨志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1,共3页
2004—2006年,利用人工巢箱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林中对大山雀(Parusmajor)的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的关系开展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山雀对人工巢箱的利用率逐年减少,年份间差异显著(P<0.05)。营巢成功率为74.3%,营巢失败的主要原因... 2004—2006年,利用人工巢箱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林中对大山雀(Parusmajor)的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的关系开展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山雀对人工巢箱的利用率逐年减少,年份间差异显著(P<0.05)。营巢成功率为74.3%,营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和天敌占用。大山雀的窝卵数为6~14枚,平均10.2枚,常见窝卵数为10~12枚,卵质量平均为(1.47±0.12)g,卵大小平均为16.5mm×12.9mm。孵化期平均为(13.8±1.4)d,平均出雏率为(88.4±1.3)%,育雏期平均为(17.3±0.9)d,平均出飞率为(78.1±2.0)%。大山雀窝卵数与孵化期、出雏率、育雏期和出飞率显著正相关。大山雀繁殖成功率逐年增加,不同年份间繁殖成功率差异极显著(P<0.01),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率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人工巢箱 窝卵数 繁殖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一次和二次繁殖参数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秦博 姜云垒 +3 位作者 李时 张立世 王海涛 高玮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2008—2009年3—7月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利用人工巢箱对大山雀一次和二次繁殖的繁殖参数进行了比较,共分析了43窝一次繁殖和19窝二次繁殖的数据资料.结果表明:大山雀一次和二次繁殖过程中选择了明显不同的繁殖对策,一次繁殖的窝卵数... 2008—2009年3—7月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利用人工巢箱对大山雀一次和二次繁殖的繁殖参数进行了比较,共分析了43窝一次繁殖和19窝二次繁殖的数据资料.结果表明:大山雀一次和二次繁殖过程中选择了明显不同的繁殖对策,一次繁殖的窝卵数明显高于二次繁殖,一次和二次繁殖的平均窝卵数分别为(11.79±1.34)枚和(8.89±1.73)枚;二次繁殖的筑巢期、产卵期、孵化期都短于一次繁殖;但一次繁殖和二次繁殖的巢材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一次和二次繁殖的孵化率和出飞率无显著差异,平均出飞数分别为(10.40±2.29)只和(8.05±1.90)只.大山雀二次繁殖主要通过减少窝卵数和缩短筑巢期减短繁殖周期,二次繁殖能增加大山雀的年繁殖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繁殖参数 巢箱 一次繁殖 二次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Parus major)巢箱和天然洞繁殖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宇 王海涛 +2 位作者 杨志杰 左斌 张维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通过在天然次生林内悬挂巢箱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大山雀在人工巢箱和天然巢洞的繁殖情况.结果表明,悬挂的113个巢箱中,有75巢大山雀筑巢成功并产卵孵化;与同一地点的19巢天然洞繁殖的大山雀的几项主要繁殖参数进行比较后发现,窝卵数、孵化... 通过在天然次生林内悬挂巢箱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大山雀在人工巢箱和天然巢洞的繁殖情况.结果表明,悬挂的113个巢箱中,有75巢大山雀筑巢成功并产卵孵化;与同一地点的19巢天然洞繁殖的大山雀的几项主要繁殖参数进行比较后发现,窝卵数、孵化率、出飞率和繁殖成功率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T-test,P>0.05),但上述指标巢箱均优于天然洞,尤其体现在窝卵数大、生产力高、捕食水平低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巢箱 天然洞 繁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领域鸣唱的声谱分析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姜仕仁 丁平 诸葛阳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1期69-73,共5页
本文通过计算机声谱分析技术,对浙江省舟山、龙游和杭州等3个地区大山雀领域鸣声进行了分析比较.3个地区的大山雀领域鸣唱主要有4种句型,但相互没有一种是相同的,各有其频谱特征.它们都有变化复杂的音调和较宽的频率范围(约在... 本文通过计算机声谱分析技术,对浙江省舟山、龙游和杭州等3个地区大山雀领域鸣声进行了分析比较.3个地区的大山雀领域鸣唱主要有4种句型,但相互没有一种是相同的,各有其频谱特征.它们都有变化复杂的音调和较宽的频率范围(约在2.6~7.8kHz之间),鸣声都由2~3个音节构成的“短语”重复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声谱分析 鸣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对巢箱颜色的识别和繁殖功效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克勤 邓秋香 +7 位作者 Justin Liu 蒋诗梦 张左娇 李文秀 赵芳菊 姚启远 楼瑛强 高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9-662,共4页
为了确定大山雀对巢箱颜色是否能够识别和对繁殖功效的影响,以利于更好的进行保护,于2007—2010年3—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通过悬挂黑、蓝、绿、白和红色巢箱,对大山雀的入住状况和繁殖参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2007、200... 为了确定大山雀对巢箱颜色是否能够识别和对繁殖功效的影响,以利于更好的进行保护,于2007—2010年3—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通过悬挂黑、蓝、绿、白和红色巢箱,对大山雀的入住状况和繁殖参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2007、2008、2010年红色巢箱的入住率最高,2009年低于平均值;窝卵数除2010年红色巢箱组略低于其它颜色组平均值外,其它年份略高于其它组,而各年份的出飞数红色组均高于其它组。将其它组的合并均值与红色组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窝卵数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出飞数之间则有显著差异(F=17.65,df=1,P=0.04),表明红色组的出飞数高于其他组的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巢箱颜色 入住率 繁殖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址因子对大山雀繁殖成功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由玉岩 杜江峰 +1 位作者 邓秋香 王海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山地次生林中,以悬挂人工巢箱招引大山雀为手段,进行了大山雀巢址因子对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山雀卵重、卵容积、窝卵数受到巢箱高度、巢树胸径和灌木盖度的影响;孵化期和育雏期受到乔木盖度、灌木高度和...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山地次生林中,以悬挂人工巢箱招引大山雀为手段,进行了大山雀巢址因子对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山雀卵重、卵容积、窝卵数受到巢箱高度、巢树胸径和灌木盖度的影响;孵化期和育雏期受到乔木盖度、灌木高度和灌木密度的影响;雏鸟成活率、孵化期受草本盖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繁殖参数 巢址因子 人工巢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巢区、雏鸟生长和种群生物生产量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曦 汪国华 +2 位作者 徐教明 陆建尧 刘允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98-105,共8页
1987~1989年在浙江省江山市西山对大山雀进行巢区、雏鸟生长和繁殖种群生物生产量的研究。1987~1989年大山雀平均繁殖密度为0.463只/hm^2,巢区面积0.129hm^2。刚孵出雏鸟体长29.40mm,体重1.22g.双亲育雏,每天73~117次,育雏期16~17d... 1987~1989年在浙江省江山市西山对大山雀进行巢区、雏鸟生长和繁殖种群生物生产量的研究。1987~1989年大山雀平均繁殖密度为0.463只/hm^2,巢区面积0.129hm^2。刚孵出雏鸟体长29.40mm,体重1.22g.双亲育雏,每天73~117次,育雏期16~17d,雏鸟日体重增长0.95g(0.21~1.61g,N=155),8日龄最高可达1.61g。离巢幼鸟体重为刚孵出时的11.4倍,体长为2.9倍。根据Ricklefs方程,增长率K为0.412,t_(10~90)为10.9d,拐点6.74d,渐近线13.78g,方程式为W=13.78/1+e^(-0.412(t-6.74))。雏鸟干重与鲜重关系式为W_d=0.146W_f^(1.257),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L=25.128+3.775W.每枚卵体积为1452.78mm^3。1987~1989年产卵与雏鸟生长的总生物生产量分别为0.76492kg/km^2和2.99990kg/km^2,均比吉林省为低。本文对影响生物生产量的原因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生长 种群 生物生产量 雏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繁殖生态及育雏期对马尾松毛虫控制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曦 汪国华 +1 位作者 徐教明 陆建尧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61-67,共7页
1987~1988年,在浙江江山西山马尾松林悬挂人工毡纸巢箱招引大山雀,招引率为33.9%~36.3%。1987和1988两年大山雀繁殖种群密度分别为0.26巢/hm^2和0.38巢/hm^2。3月中旬开始营巢,巢区半径约24m。产卵期5d。平均窝卵量5.5枚(3~8枚)。... 1987~1988年,在浙江江山西山马尾松林悬挂人工毡纸巢箱招引大山雀,招引率为33.9%~36.3%。1987和1988两年大山雀繁殖种群密度分别为0.26巢/hm^2和0.38巢/hm^2。3月中旬开始营巢,巢区半径约24m。产卵期5d。平均窝卵量5.5枚(3~8枚)。孵卵期15d,每天孵卵占全天活动时间的63.1%,凉卵占31.9%,出雏率为88.5%,育雏期16.4d,育雏频次及食量分别为29.25次/d·雏和0.127ml/雏·h。繁殖率为4.87只/对。成鸟食物中昆虫占92.25%,其中马尾松毛虫占55.23%。雏鸟食物全为昆虫。育雏期间对越冬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消费量为1784.92条/hm^2,控制越冬后马尾松毛虫密度为0.85条/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繁殖生态 育雏 食性 马尾松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雏鸟的生长、食量及对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的功能反应和数量反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楚国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14,共6页
连续四年调查了浙北龙山林场大山雀的生育力及第一批雏鸟阶段食物中松毛虫食块的比率。根据雏鸟形态发育并结合外侧尾羽量度,利用关系式Y=2.42X-14(X≥6日龄,r=0.99)准确判断雏鸟日龄。对10窝424只次雏鸟连续30d扎颈取食分析,估计每只... 连续四年调查了浙北龙山林场大山雀的生育力及第一批雏鸟阶段食物中松毛虫食块的比率。根据雏鸟形态发育并结合外侧尾羽量度,利用关系式Y=2.42X-14(X≥6日龄,r=0.99)准确判断雏鸟日龄。对10窝424只次雏鸟连续30d扎颈取食分析,估计每只雏鸟日平均消费13.8个食块,重量为209mg(X_D=65.7),且从2—3日龄至离巢前,食物中都有松毛虫,平均为食块总数的24.9%(X_D=14.8)。随着龙山林场松毛虫种群密度的周期变化,大山雀的窝卵数、窝雏数、生殖季节开始时间及雏鸟食物中松毛虫的此率也发生变化。初步分析表明大山雀对松毛虫种群密度变化有明显的功能反应,但由繁殖而引起的数量反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雏鸟生长 马尾松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内大山雀雏鸟的食物组成和消耗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楚国忠 高瑞桐 +2 位作者 刘传银 杨秀元 杜佃桓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6-51,共6页
1991年5~7月在山东省沂南县沂河林场杨树人工林内,定期枝条取样和收集虫粪分析昆虫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动。利用油毡巢箱,采用雏鸟扎颈法收集大山雀雏鸟食块230个。繁殖期大山雀以昆虫育维,5月份以柳紫闪蛱蝶的蛹和幼虫数量较多,每窝雏鸟... 1991年5~7月在山东省沂南县沂河林场杨树人工林内,定期枝条取样和收集虫粪分析昆虫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动。利用油毡巢箱,采用雏鸟扎颈法收集大山雀雏鸟食块230个。繁殖期大山雀以昆虫育维,5月份以柳紫闪蛱蝶的蛹和幼虫数量较多,每窝雏鸟平均消耗1377.6个食块,每公顷内真实消耗量为1294.9个食块。6月份的雏鸟食物以毒蛾和白杨透翅蛾成虫为主,窝平均消耗和每公顷内消耗量分别为1002.2个和310.8个食块。7月份的雏鸟食物种类较丰富,窝平均消耗为1383.3个食块,每公顷消耗量为864.7个食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人工林 雏鸟 食物 消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对油毡巢箱的利用率及适宜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楚国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02-608,共7页
本文介绍了油毡巢箱制做方法并从大山雀的平均窝卵数及雏鸟存活率等方面,讨论了油毡巢箱招引大山雀的适宜性。不同巢箱密度的实验表明,产卵巢箱分布与巢箱安置方式基本一致,并向均匀分布方向偏离随机分布(R=1.1—1.4)。产卵巢箱密度与... 本文介绍了油毡巢箱制做方法并从大山雀的平均窝卵数及雏鸟存活率等方面,讨论了油毡巢箱招引大山雀的适宜性。不同巢箱密度的实验表明,产卵巢箱分布与巢箱安置方式基本一致,并向均匀分布方向偏离随机分布(R=1.1—1.4)。产卵巢箱密度与巢箱密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r=0.30,P<0.05),巢箱距离以30—50m为宜,巢箱过密不能增加招引鸟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油毡巢箱 密度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首枚卵产期选择与窝卵数调整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文秀 弓冶 +4 位作者 张克勤 刘宇 张立世 王海涛 姜云垒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19,共5页
2004—2012年,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山地次生林中,利用人工巢箱招引大山雀种群,对其首枚卵产期选择与窝卵数调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大山雀产卵期持续时间约90d.大山雀种群中部分个体一个繁殖季节会繁殖两窝,一次繁殖首枚... 2004—2012年,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山地次生林中,利用人工巢箱招引大山雀种群,对其首枚卵产期选择与窝卵数调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大山雀产卵期持续时间约90d.大山雀种群中部分个体一个繁殖季节会繁殖两窝,一次繁殖首枚卵产期为4月27日(±0.38d)(n=336),二次繁殖首枚卵产期为5月29日(±1.17d)(n=78).年际间首枚卵产期存在极显著差异,一次繁殖首枚卵产期随着年份推移而显著后延,二次繁殖首枚卵产期随年份推移而极显著提前.大山雀一次繁殖平均窝卵数为11.3枚,变化范围5~15枚;二次繁殖平均窝卵数为8.9枚,变化范围5~14枚.大山雀一次繁殖和二次繁殖不同窝卵数的出雏率及卵成功率都无差异,但一次繁殖和二次繁殖的窝卵数与出雏数、出飞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卵数 首枚卵产期 大山雀 繁殖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和普通?对种间报警声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振奎 于江萍 +2 位作者 李玲玉 张立世 姜云垒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利用声音回放进行了大山雀(Parus major)和普通?(Sitta europaea)种间报警声相互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种间报警声与鸣唱回放所诱发的大山雀和普通?行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种内报警声与鸣唱回放所诱发的大山雀和普通?行为反应也存在显著差异... 利用声音回放进行了大山雀(Parus major)和普通?(Sitta europaea)种间报警声相互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种间报警声与鸣唱回放所诱发的大山雀和普通?行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种内报警声与鸣唱回放所诱发的大山雀和普通?行为反应也存在显著差异.大山雀和普通?采用报警应答、快速飞行、摆动头部、摆动身体等行为来进行回应,且对报警声的行为应答强于鸣唱;但种内报警声与种间报警声所诱发的大山雀和普通?行为反应差异不显著.研究说明大山雀和普通?可互相识别彼此的报警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普通(币鸟) 种间报警声 种内报警声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