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洋 孙宇航 +3 位作者 张浩然 田文彬 陈桂 马江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7-1087,共21页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日益复杂,地震勘探面临着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低、速度建模和成像困难等难题,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应用于海量地震数据时,其精度或效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可以有效提...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日益复杂,地震勘探面临着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低、速度建模和成像困难等难题,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应用于海量地震数据时,其精度或效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精度和效率。为此,概述了监督、半监督和无监督深度学习技术,总结了深度学习在初至拾取、提高信噪比、数据重建、速度谱解释、偏移和提高分辨率等资料处理方面的应用,在断层、地震相、河道和盐丘等地质体识别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波阻抗反演、AVO反演、全波形反演、岩性识别、储层参数预测和流体识别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训练集的制作、神经网络的优选、训练策略和大模型等;最后展望了地震资料智能处理与解释方法的发展趋势,指出需要继续提高网络的泛化性,需要研究适合地震勘探的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地震资料解释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挑战
2
作者 于强 王宝江 +4 位作者 张禄明 田涛 高志亮 任战利 畅伟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6,共14页
随着全球能源领域“数智”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油气勘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场景广泛,对其综合分析可为解决新时代油气勘探中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通... 随着全球能源领域“数智”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油气勘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场景广泛,对其综合分析可为解决新时代油气勘探中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在地震勘探、测井、岩石薄片鉴定、油藏地质建模、油气大模型等勘探领域中的应用综述,重点阐述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其变体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优势与局限性,并根据目前深度学习技术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油气勘探领域对大模型的探索方向和应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测井分析、油藏评价等油气勘探领域,以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去噪、速度建模、构造解释、地震反演等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②深度学习技术在测井评价、岩石薄片鉴定、油藏地质建模、油气大模型等任务中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勘探效率和精度,还能从复杂数据中发现新的规律,提出对油气勘探中非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案;③深度学习技术在训练数据的质量及代表性、数据集的整合和共享、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与挑战。结论认为,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技术将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框架,注重数据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创新或持续优化现有模型,加大数据整合与共享,注重地质复杂性和非结构化解释等方面工作,以上工作将有助于推动油气地质勘探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数智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测井数据解释 油藏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物探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午阳 魏新建 李海山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8,共19页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得益于物探领域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硬件算力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深度学习框架,智能物探技术从早期的机器学习发展为目前的深度学习,在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等方面的应用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2)目前智能物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标签集的构建、去噪、断裂检测、层位与层序解释、地震相分类和异常体检测、岩性识别与油气藏开发、地震反演成像等方面,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克服了人工交互操作和人工经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助力打破传统物探技术瓶颈。(3)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面临着缺少公开的标签数据集、缺少解决地球物理领域问题的智能化框架及尚未形成适用于地球物理领域共享的智能化开发平台等难题,可以从解决数据基础、构建智能平台、开展网络架构基础性研究及与应用场景结合等方面着手解决;此外,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还包含智能地震成像方法研究,储层成像方法研究,油气大数据挖掘、智能风险评估与智能决策以及超算软件装备研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物探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标签数据集 深度学习框架 智能处理与解释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驱动的轧机振动预测及可解释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阳 段振杰 +3 位作者 王思静 林然锰 杜晓钟 王威中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55,共7页
为研究轧制过程动态工艺参数对轧机振动的影响规律,改善现有研究中机理模型精度较低且数据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的问题,采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轧机振动预测模型,并使用SHapley Additiv... 为研究轧制过程动态工艺参数对轧机振动的影响规律,改善现有研究中机理模型精度较低且数据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的问题,采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轧机振动预测模型,并使用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框架对预测模型进行解释。通过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XGBoost预测模型可以利用工艺参数实现对轧机运行状态的高精度预测。基于SHAP框架解释的结果表明,出入口厚度、轧制力、轧制速度对轧机振动影响较大,后张力对轧机振动影响较小。研究为提高轧机设备与工艺参数的匹配度,实现将工业数据应用于轧机振动预测和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轧机振动 工业数据 工艺参数 极端梯度提升 SHAP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监控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关昕 王建民 +3 位作者 王元波 王丽娜 林春华 卢福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对地震资料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监控地震资料的处理过程,以确保地震资料处理的有效性和保真性。通过开发、应用地震处理系统、解释系统中能量分析、频率分析、相干体分析等...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对地震资料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监控地震资料的处理过程,以确保地震资料处理的有效性和保真性。通过开发、应用地震处理系统、解释系统中能量分析、频率分析、相干体分析等技术对原始数据、流程试验、处理过程的适时监控,逐步形成了一套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监控方法,保证了处理流程及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而达到油气勘探、开发对地震资料解释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处理精度 数据解释 质量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地震勘探新进展 被引量:43
6
作者 李志荣 邓小江 +5 位作者 杨晓 巫芙蓉 刘定锦 张红 谭荣彪 周跃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3,125-126,共4页
我国目前对于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对页岩气进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在对四川盆地南部页岩层段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页岩... 我国目前对于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对页岩气进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在对四川盆地南部页岩层段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思路及技术流程,取得了页岩气地震勘探的新进展。采集方面,通过对激发接收参数的试验攻关,优选了技术性与经济性兼备的、合理的采集参数;处理方面,特别注重静校正、保真保幅及浅层信息保护等处理环节;解释方面,在分析页岩气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断层精细解释+埋深编制+优质页岩厚度预测等环节的工作,为该地区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开发目标区的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地震勘探 技术 进展 采集处理解释 技术攻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构造约束地震资料目标反演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捍东 贺振华 刘洪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95-600,606,共6页
对叠后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后,再从井旁道出发对目标层段进行非等时的外推波阻抗反演,使用相同层位的地震数据能够在相同低频背景的约束条件下进行反演运算。这对于提高解的精度、减少反演的多解性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描述了测井和构... 对叠后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后,再从井旁道出发对目标层段进行非等时的外推波阻抗反演,使用相同层位的地震数据能够在相同低频背景的约束条件下进行反演运算。这对于提高解的精度、减少反演的多解性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描述了测井和构造形态共同约束下的地震资料目标反演方法。该方法综合了测井约束反演和模型法反演的优点,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实际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运算速度,及演出的地震参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明确的地质意义,可用于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储层或油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构造解释 地震数据 反演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目标的岩性油气藏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明 孙夕平 +3 位作者 崔兴福 张昕 李凌高 杜文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3-331,I0011,共10页
岩性油气藏存在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等勘探难点,在常规处理的地震资料上开展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时,地震资料分辨率、保幅性等难以满足地质需求。为此,探索提出了基于地质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主要包括:(1)研究初期的规划阶... 岩性油气藏存在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等勘探难点,在常规处理的地震资料上开展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时,地震资料分辨率、保幅性等难以满足地质需求。为此,探索提出了基于地质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主要包括:(1)研究初期的规划阶段,以地质目标为导向,分析储层预测对地震资料品质的要求,明确相应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关键技术,形成处理与解释整体技术流程;(2)处理解释阶段,通过合成记录标定、属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动态分析各处理环节对刻画地质目标的影响,实时反馈到处理流程中,及时对处理方法和参数选择做出相应调整,最终获得满足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需求的高品质地震资料;(3)储层描述阶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进一步开展储层预测工作,对岩性油气藏储层做出更精细的判断。整个一体化流程中,处理、解释人员始终协同工作,从过去的"单向串联"工作模式变为"双螺旋并联"模式。地震解释工作时间前移,与处理工作同步开展,二者相互指导,螺旋上升,实现了处理、解释技术的有机融合,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地震预测 处理解释一体化 保幅 提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路基雷达探测图像的自动解释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廖立坚 杨新安 丁春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7,共6页
针对目前探地雷达随机配套软件功能的不足,为满足铁路路基雷达探测海量数据分析的需要,设计出适合于铁路路基检测图像的自动解释算法。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拉冬变换消除轨枕影响,小波域KL变换消除随机噪声;再根据小波变换... 针对目前探地雷达随机配套软件功能的不足,为满足铁路路基雷达探测海量数据分析的需要,设计出适合于铁路路基检测图像的自动解释算法。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拉冬变换消除轨枕影响,小波域KL变换消除随机噪声;再根据小波变换设计出反滤波算子滤除部分雷达子波,以突出层面和病害位置;提出层面检测算法,跟踪层面位置实现层面图的绘制,根据层面图判断路基是否下沉;建立专家系统,将不同地区的翻浆冒泥病害类型存入病害库,通过学习向量量化网络模型对其进行学习,得出判决规则,实现翻浆冒泥病害的识别。对铁路沪宁线检测资料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自动区分铁路路基中各种病害的类型并确定其具体里程,对病害的识别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探地雷达 自动解释 数据处理 层面检测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磁法在胶州湾口海底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裴彦良 韩国忠 +2 位作者 王揆洋 刘晨光 李西双 《海洋测绘》 2007年第4期57-60,共4页
结合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工程的地质物探勘察工程,介绍了精细海洋磁法勘测的海上调查方法,阐述了利用GEOCAP软件的磁力实测数据资料的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说明了利用GRAPHER软件、SURFER软件和MAGPICK软件绘制磁力异常ΔT剖面图、平面等... 结合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工程的地质物探勘察工程,介绍了精细海洋磁法勘测的海上调查方法,阐述了利用GEOCAP软件的磁力实测数据资料的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说明了利用GRAPHER软件、SURFER软件和MAGPICK软件绘制磁力异常ΔT剖面图、平面等值线图和平面剖面图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应用磁测资料进行地质解释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测 处理 绘图 解释 胶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在杭州湾海底管线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1
作者 周兴华 姜小俊 史永忠 《海洋测绘》 2007年第4期64-67,共4页
首先介绍了杭州湾油管检测工程概况,引出了海底油管检测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该工程中运用的两种重要仪器——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两种仪器的数据分析、图像判读,提出了综合利用两种仪器可增强两种数据... 首先介绍了杭州湾油管检测工程概况,引出了海底油管检测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该工程中运用的两种重要仪器——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两种仪器的数据分析、图像判读,提出了综合利用两种仪器可增强两种数据的互补性并提高工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纳 浅地层剖面仪 数据处理 图像判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翔安隧道海域工程物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坚 魏栋华 +1 位作者 曹云勇 杜华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
研究目的:在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的工程地质勘探中,通过研究地震反射波法的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利用物探手段有效地解决海底隧道的工程地质问题,减少水上钻探的昂贵费用并缩短勘探工期。研... 研究目的:在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的工程地质勘探中,通过研究地震反射波法的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利用物探手段有效地解决海底隧道的工程地质问题,减少水上钻探的昂贵费用并缩短勘探工期。研究结论:在资料采集中,施测时间选择在海域平潮期间;在资料处理中,需把非规则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转换成规则观测系统,通过加密速度分析点,提高资料处理质量;在资料解释中,归纳出时间剖面图中不同地质情况所对应的特征:淤泥较厚地段,海底界面反映为连续性好、频率高、能量低的反射波组;存在覆盖层时,显示为3个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组,无覆盖层时,显示为2个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组;存在裂隙或岩脉时,反射波组发生断开或上下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法 资料采集 资料处理 资料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储层测井参数与无阻流量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严建文 张松扬 黄国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69,共3页
深入分析了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储层的地质取心、常规测井、试井成果等资料,特别是对"下石盒子组—太原组"各层段主要含气层(盒3、盒2、盒1、山2、山1、太2段)的测井曲线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剖析,在对储层参数精细解释的基... 深入分析了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储层的地质取心、常规测井、试井成果等资料,特别是对"下石盒子组—太原组"各层段主要含气层(盒3、盒2、盒1、山2、山1、太2段)的测井曲线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剖析,在对储层参数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对气层产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的反复试验研究和精细处理分析,研究了气层无阻流量预测方法——测井储能特征系数法和测井参数优化合成法。前者从测井比值法出发,用测井特征储能系数法建立大牛地气田主要含气层系测井产能预测的综合计算方法;后者用优化组合法建立了利用测井参数合成关系预测储层天然气无阻流量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在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储层天然气无阻流量的预测中取得了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储集层 测井解释 测井数据处理 无阻流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雷达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金山 林从谋 +2 位作者 黄俊贤 郑强 杨海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47-52,共6页
为了提高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质量和效率,在众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对参数设置、数据处理和图像判读三个重要环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个扫描参数的实用参考值,归纳了四种常用滤波算法的应用技巧和滤波效果的评... 为了提高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质量和效率,在众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对参数设置、数据处理和图像判读三个重要环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个扫描参数的实用参考值,归纳了四种常用滤波算法的应用技巧和滤波效果的评判标准,总结了反射波三要素的变化规律和图像解释的基本方法。最后,结合前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项目,应用本文方法进行检测与分析,得到的预报结论经开挖验证与实际相符,表明了扫描参数实用参考值的合理性和图像判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超前地质预报 参数设置 图像判读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谱分解的微裂缝识别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仲礼 张艳芳 王权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4,125-126,共3页
众所周知,小断层对储层的连通性及油气开发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引入信息理论中的熵来对储层中的小断层进行预测。首先介绍了最大熵谱分析的原理,其次介绍了最大熵谱分析的Beryman经验公式,最后应用最大熵功率谱方法,对阿曼第五... 众所周知,小断层对储层的连通性及油气开发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引入信息理论中的熵来对储层中的小断层进行预测。首先介绍了最大熵谱分析的原理,其次介绍了最大熵谱分析的Beryman经验公式,最后应用最大熵功率谱方法,对阿曼第五区块Daleel油气田shuaiba储层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在功率谱分解的振幅数据体上,识别和解释出了以往难以识别的断距在10~15m之间的小断层,为更加清楚地认识油气藏的地质特征、调整注采方案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值 功率谱 地震资料处理 三维地震解释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在松辽盆地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易维启 唐宗璜 宋吉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63-670,共8页
根据松辽盆地陆相薄互层岩性勘探所遇到的困难,近年来在油田上开展了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试验,探讨了一套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采集时考虑纵、横波入射临界角,求出最大、最小炮检距,决定野外观测系统;处理时,... 根据松辽盆地陆相薄互层岩性勘探所遇到的困难,近年来在油田上开展了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试验,探讨了一套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采集时考虑纵、横波入射临界角,求出最大、最小炮检距,决定野外观测系统;处理时,采用τ-p域各向异性介质的平面波理论与波的偏振投影,实现P波、SV波分离,对转换波(SV)处理考虑到射线路径的不对称性,故用共转换点(CCP)道集求其时距曲线,从而得到最终转换波叠加剖面;解释时,首先正确识别波形,进行层位标定,然后对各种物性参数进行测算。通过对实际资料的解释,在储层预测、物性参数的解释和油气检测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解释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周春林 陈晔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介绍了探地雷达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数据采集与处理、图像解译与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现状与进展。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数据采集 信息处理 地球物理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砂岩储集层厚度及含油饱和度 被引量:31
18
作者 张娥 高书琴 +4 位作者 侯成福 刘爱香 罗永胜 王奇 张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2-94,共3页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蒙古林油田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一段砂岩的非均质性很严重,油水分布十分复杂,为已投入开发的该油田进一步滚动勘探开发带来困难。应用该油田连片处理后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制作了2口较深井的合成地震记录,经80余口井验证,...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蒙古林油田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一段砂岩的非均质性很严重,油水分布十分复杂,为已投入开发的该油田进一步滚动勘探开发带来困难。应用该油田连片处理后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制作了2口较深井的合成地震记录,经80余口井验证,准确确定了腾一段油层顶面地震反射层位,进行油层顶面构造形态精细解释。在此基础上,先应用Landmark自动解释系统,单道分时窗提取出四大类(振幅谱类,复地震道类,谱类,地层层序类)20种地震属性;再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选出3种属性(最大波谷振幅,平均瞬时频率,正负值样点数比值)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反映低频、高振幅的黑色地震属性点平面图;然后将所需井点的储集层参数与这3种属性参数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到不同地震属性所代表的储集层厚度和含油饱和度分布。将预测结果和实钻结果对比,砂岩厚度误差为1~2m,含油饱和度误差为1%~5%,预测结果可靠而直观,为蒙古林油田北部滚动勘探开发中的扩边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砂岩 储集层厚度 含油饱和度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解释技术在孔南地区火成岩油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印军 dg.cnpc.com.cn +6 位作者 郭春东 余忠 赵灵益 陈斌 曹国明 孙德海 陈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1-83,共3页
孔南地区位于黄骅坳陷风化店构造带西南部,构造复杂,火成岩储集体规模大、厚度变化大且岩性致密,纵向上主要分布在孔店组一段和中生界。以工作站技术为依托,建立了一套以处理地震信息为主的火成岩储集体综合解释技术,包括地层对比... 孔南地区位于黄骅坳陷风化店构造带西南部,构造复杂,火成岩储集体规模大、厚度变化大且岩性致密,纵向上主要分布在孔店组一段和中生界。以工作站技术为依托,建立了一套以处理地震信息为主的火成岩储集体综合解释技术,包括地层对比、层位确定、构造精细解释和综合解释。在孔南地区火成岩油藏滚动勘探开发中,用这项技术解释了家8井区和枣22自然断块火成岩储集体,并用模式识别技术对它们进行了含油气性模式识别,预测均为有利含油区。这2个特殊类型油藏新钻井的试油结果证实预测可靠,投入开发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综合解释技术在孔南地区火成岩油藏研究中得以成功应用,其基础是对该区地质规律的深入认识,关键是要从井出发,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解释。图4照片1参1(王孝陵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解释 火成岩 地震勘探 储集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曲线精细处理解释技术在复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20
作者 季玉新 陈娟 谢雄举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针对河流相储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预测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精细的处理和解释,包括深度校正、环境校正、标准化、曲线重构、测井与地震结合的地层对比与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有机地结合,提高了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可靠性,确保了... 针对河流相储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预测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精细的处理和解释,包括深度校正、环境校正、标准化、曲线重构、测井与地震结合的地层对比与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有机地结合,提高了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可靠性,确保了在地震储层描述中所用测井资料的精度和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将测井曲线精细处理解释技术应用于胜利油田樊东地区沙二段河流相沉积砂体的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测井解释技术 储层预测 地震反演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