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在核桃园中的使用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亚森·吐尔迪 马天宇 +1 位作者 图尔迪麦麦提·努尔麦麦提 阿地力·沙塔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57-1765,共9页
【目的】筛选核桃园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最佳防治与迷向丝放置密度与高度。【方法】于2021~2022连续两年在核桃园设置不同悬挂密度(300、450、600根/hm^(2))和高度(6~8 m、8 m、6 m)的迷向丝,通过田间迷向干扰试验,测定不同悬挂密度... 【目的】筛选核桃园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最佳防治与迷向丝放置密度与高度。【方法】于2021~2022连续两年在核桃园设置不同悬挂密度(300、450、600根/hm^(2))和高度(6~8 m、8 m、6 m)的迷向丝,通过田间迷向干扰试验,测定不同悬挂密度和高度的迷向丝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设置密度为300、450、600根/hm^(2)的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混合迷向丝和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迷向丝的迷向率和蛀果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密度处理的迷向丝迷向效果最好,且相同密度处理的各处理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混合迷向丝与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迷向丝迷向率和蛀果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迷向丝悬挂高度为6~8 m(双层)、8 m、6 m的迷向率和蛀果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悬挂高度为8 m的迷向丝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迷向效果最佳,迷向率分别达到了96.41%、99.71%,防效达到了90.70%。【结论】核桃园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混合迷向丝最佳设置密度为450根/hm^(2),最佳悬挂高度为8 m为宜,大面积连片使用1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梨小食心虫 核桃 蛀果率 迷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初报 被引量:58
2
作者 何超 秦玉川 +2 位作者 周天仓 花蕾 张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109,共3页
2007年在陕西省蒲城县梨园用3种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日本迷向丝和中捷性诱芯对梨小食心虫有很好的迷向效果,且方法简单,持效期长,无公害。在不喷化学农药条件下迷向处理37 d后,25根/667 m2迷向丝对梨小... 2007年在陕西省蒲城县梨园用3种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日本迷向丝和中捷性诱芯对梨小食心虫有很好的迷向效果,且方法简单,持效期长,无公害。在不喷化学农药条件下迷向处理37 d后,25根/667 m2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达97.19%,防效为81.61%;200枚/667 m2中捷性诱芯的迷向率为93.46%,防效为73.72%;由此可见,迷向丝和中捷性诱芯可推广应用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性信息素缓释剂迷向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涂洪涛 张金勇 +1 位作者 陈汉杰 郭小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6-290,共5页
为明确性信息素缓释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持效期及合理使用密度,我们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对每根应用0.24 g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丝迷向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活动前以350、500、650根·h... 为明确性信息素缓释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持效期及合理使用密度,我们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对每根应用0.24 g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丝迷向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活动前以350、500、650根·hm-2处理,处理后5个月内均保持了较好的防治效果;350根·hm-2处理在8月份以后防效迅速降低,密度较高处理则保持相对较好防效。结合防治成本,建议中早熟品种可使用350根·hm-2密度进行处理,晚熟品种使用500根·hm-2以上密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园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中芳 庾琴 +3 位作者 高越 史高川 王冰霞 范仁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60,共6页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单植梨园和毗邻苹果园的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和合理使用密度,本研究于2012、2013和2014年在山西省运城市采用每根含270 mg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散发器进行了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单植梨园和毗邻苹果园的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和合理使用密度,本研究于2012、2013和2014年在山西省运城市采用每根含270 mg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散发器进行了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单植梨园和毗邻苹果园的梨园以600、900和1200根/hm^2处理,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逐年提高,且高密度处理迷向效果更好;连续使用3年后,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显著低于对照园,单植梨园内防治效果分别为80.00%、90.00%和90.00%,毗邻苹果园的梨园则分别为69.23%、84.62%和84.62%,单植梨园效果好于毗邻苹果园的梨园。综合防治成本和效果,建议单植梨园可使用900根/hm^2密度处理,毗邻苹果园的梨园使用1200根/hm^2以上密度处理,并建议大面积连片使用3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 单植梨园 毗邻苹果园的梨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迷向素胶条结合化学药剂规模化防控晚熟梨园梨小食心虫 被引量:13
5
作者 翟浩 张勇 +3 位作者 李晓军 马亚男 王丹 贾晓曼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48-154,共7页
【目的】明确晚熟梨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的发生动态及新型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性迷向素胶条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性信息素监测泰安梨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根据其发生规律,研究280 mg·... 【目的】明确晚熟梨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的发生动态及新型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性迷向素胶条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性信息素监测泰安梨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根据其发生规律,研究280 mg·条-1梨小食心虫迷向素胶条不同剂量处理(330条·hm^(-2),495条·hm^(-2)和660条·hm^(-2))结合常规药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2017年泰安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田间始发期为3月中下旬,发生末期为10月上旬,7—9月为群体数量高峰期。在梨小食心虫1~4代成虫发生期,性迷向素胶条2个施放剂量(495条·hm^(-2)和660条·hm^(-2))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的迷向率为96.89%~100%,对梨小食心虫幼虫蛀果防效为88.36%~93.78%,显著高于330条·hm^(-2)的施放剂量、常规化学药剂和空白对照(α=0.05)。【结论】探明了晚熟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发生危害规律,明确了性信息迷向素胶条迷向的最佳施放剂量及与常规药剂组合防治梨园中梨小食心虫的效果,为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迷向素胶条 梨小食心虫 绿色防控 发生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膏体迷向剂对梨小、桃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晓龙 夏国宁 +6 位作者 何建川 贾永华 陈汉杰 李锋 许泽华 刘晓丽 王春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152,共6页
2012年在宁夏苹果园试验研究了复合式膏体迷向剂对梨小、桃小食心虫防控效果。试验设3个处理(涂抹高度2m与3.5m以及常规药剂防治),1次重复,通过监测全年诱蛾量、调查果实膨大期与成熟期蛀果率来分析防控效果。结果显示,复合式膏体迷向... 2012年在宁夏苹果园试验研究了复合式膏体迷向剂对梨小、桃小食心虫防控效果。试验设3个处理(涂抹高度2m与3.5m以及常规药剂防治),1次重复,通过监测全年诱蛾量、调查果实膨大期与成熟期蛀果率来分析防控效果。结果显示,复合式膏体迷向剂有效控制了梨小食心虫的危害,涂抹高度3.5m时,梨小食心虫诱蛾数下降94.8%,涂抹高度2m时,下降84.6%,两处理区成熟期蛀果率分别下降86.5%和63.9%。由于试验区桃小食心虫种群密度较小,本次试验尚无法确定该迷向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式性诱剂 迷向干扰 膏剂 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体迷向剂对苹果园梨小、桃小食心虫的防效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晓龙 何建川 +7 位作者 夏国宁 顾红燕 陈汉杰 贾永华 李锋 许泽华 刘晓丽 王春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8-211,共4页
2013年在宁夏苹果园进行了复合膏体迷向剂对梨小、桃小食心虫防效的进一步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涂抹高度3.5m、3.5m/4.5m交叉涂抹、交叉涂抹空白区域)、1个对照,2种膏剂附着方式(树干附着、膏剂填装塑料瓶悬挂)。通过监测全年诱蛾量、调... 2013年在宁夏苹果园进行了复合膏体迷向剂对梨小、桃小食心虫防效的进一步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涂抹高度3.5m、3.5m/4.5m交叉涂抹、交叉涂抹空白区域)、1个对照,2种膏剂附着方式(树干附着、膏剂填装塑料瓶悬挂)。通过监测全年诱蛾量、调查果实膨大期与成熟期蛀果率分析防控效果。结果显示,复合式膏体迷向剂可有效防止梨小食心虫对果实的为害,涂抹高度3.5m时,梨小食心虫诱蛾量下降76.68%;交叉涂抹时,下降70.8%;交叉涂抹空白区域下降36.8%。3个处理成熟期蛀果率分别下降84.88%、91.39%、24.19%。由于试验区桃小食心虫种群密度小,试验无法确定该迷向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性诱剂 迷向干扰 涂抹方式 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微胶囊迷向防治梨小食心虫田间试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兴翠 马涛 +4 位作者 易思雨 温秀军 李奕震 曹庸 蔡卫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415,共6页
本文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麦芽糊精、环糊精等材料为壁材,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作为芯材,制备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乳液,并以制备的微胶囊乳液于2013年4月底在新疆库尔勒梨园做野外迷向试验,研究该乳液对梨小食心虫... 本文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麦芽糊精、环糊精等材料为壁材,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作为芯材,制备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乳液,并以制备的微胶囊乳液于2013年4月底在新疆库尔勒梨园做野外迷向试验,研究该乳液对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乳液迷向处理后,药用量(性信息素量)45、75、120及75 g/hm2(冷藏一年)4个不同处理的平均迷向率分别为89.00%、95.84%、90.70%、93.56%,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及空白对照的蛀果率分别为1.48%、1.85%、2.22%、1.85%、6.67%;4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2.26%、77.81%、66.71%、72.26%。微胶囊的梨小食心虫性信素迷向防治效果可持续约7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微胶囊乳液 田间迷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向处理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国辉 黄敏 +3 位作者 仵均祥 杜娟 蔡明飞 鲍晓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32-234,共3页
为明确迷向处理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澳大利亚BioGlobal公司产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产梨小食心虫迷向诱芯在陕西省梅县桃园进行了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迷向丝和迷向诱芯对梨小... 为明确迷向处理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澳大利亚BioGlobal公司产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产梨小食心虫迷向诱芯在陕西省梅县桃园进行了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迷向丝和迷向诱芯对梨小食心虫均有明显的迷向和防治效果。迷向处理96 d后,各处理的迷向率都在90%以上,防效均在64%以上,且迷向丝和迷向诱芯不同处理间迷向和防效均无显著差异。据此建议生产上使用255条.hm-2迷向丝或450只.hm-2迷向诱芯更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的化学合成与田间活性试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金龙 李庆燕 +2 位作者 薛小连 张金桐 马瑞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8-272,共5页
探索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的合成方法,为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迷向防治提供化合物。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是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Z8-12:Ac)、反-8-十二碳烯乙酸酯(E8-12:Ac)、顺-8-十二碳烯-1-醇(Z8-12:OH)。以1,8-辛二醇和正... 探索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的合成方法,为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迷向防治提供化合物。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主要成分是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Z8-12:Ac)、反-8-十二碳烯乙酸酯(E8-12:Ac)、顺-8-十二碳烯-1-醇(Z8-12:OH)。以1,8-辛二醇和正丁醛等为起始原料,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通过Wittig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Z/E8-12:OH,顺反比例为94﹕6,产率达42.5%,通过红外、GC、NMR、MS进行鉴定。以合成的性信息素主要成分制备散发器(迷向芯),在桃园进行田间迷向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合成的产物对梨小食心虫有良好的迷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迷向剂 合成方法 田间迷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迷向膏剂的田间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越 郭瑞峰 +5 位作者 史高川 刘中芳 张鹏九 马四国 封云涛 范仁俊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70-73,共4页
为了解决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迷向丝和迷向管在田间防治使用时悬挂数量多、费时费力等问题,并实现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整个防治区域均匀释放,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梨小食心虫迷向膏剂,进行了田间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 为了解决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迷向丝和迷向管在田间防治使用时悬挂数量多、费时费力等问题,并实现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整个防治区域均匀释放,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梨小食心虫迷向膏剂,进行了田间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迷向膏剂处理的果园蛀果率及诱蛾量显著低于混合迷向丝、迷向管和对照区。利用迷向膏剂防治梨小食心虫,可获得良好的迷向和防治效果,有助于生产无公害和有机水果,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 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诱剂在杏园梨小食心虫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仁福 于江南 +2 位作者 方斌 阿不都热依木.依不拉音 张群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为性诱剂在杏园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新疆库车杏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使用方法、最佳自制诱捕器种类、1hm2最适诱捕器数量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结果】杏园梨小食心虫3个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出现... 【目的】为性诱剂在杏园防治梨小食心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新疆库车杏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使用方法、最佳自制诱捕器种类、1hm2最适诱捕器数量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结果】杏园梨小食心虫3个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中旬和8月下旬;在板式、管式、瓶式3种自制的诱捕器中,板式胶粘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最好,其次是管式诱捕器,瓶式的较差;在发生量较小时诱捕器的数量以90枚/hm2为宜,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应随发生量的增大适当增加诱捕器数量;在防治试验中,迷向区的迷向率和防效分别为76.2%和77.78%,诱捕区的迷向率和防效分别为66.11%和90.75%,诱捕区的防治效果较好。【结论】在实际防治中使用诱捕器法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梨小食心虫 迷向法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素不同配比对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相会明 武浩 +1 位作者 潘婷 马瑞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243-1245,共3页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不同配比对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效果,为梨小迷向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以聚氯乙烯管为壁材研究了梨小性信息素不同配比的迷向效果。结果表明,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Z8-12:Ac)起主要迷向作用,顺-8-十二碳烯醇(...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不同配比对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效果,为梨小迷向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以聚氯乙烯管为壁材研究了梨小性信息素不同配比的迷向效果。结果表明,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Z8-12:Ac)起主要迷向作用,顺-8-十二碳烯醇(Z8-12:OH)和十二醇(12:OH)迷向效果不显著;迷向处理69d后,(Z8-12:Ac)∶(Z8-12:OH)∶(12:OH)为100∶0∶0和93∶6∶1配比的迷向率高于90%,防治效果高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超华 黄冬华 +1 位作者 徐雷 谢杰 《生物灾害科学》 2013年第2期161-163,共3页
性诱技术是应用于果园的一种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梨小食心虫是江西省梨产区的一种主要害虫,为了寻求适时有效的防治方法,于2012年,利用性诱剂迷向散发器(即迷向丝)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性诱剂迷向法可使98%以上的梨小食心... 性诱技术是应用于果园的一种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梨小食心虫是江西省梨产区的一种主要害虫,为了寻求适时有效的防治方法,于2012年,利用性诱剂迷向散发器(即迷向丝)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性诱剂迷向法可使98%以上的梨小食心虫迷失方向,明显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减少了被害果,蛀果率只有1.8%,比对照降低了13个百分点,从而增加了梨果产值,同时降低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诱剂 迷向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性信息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迷向防效研究
15
作者 相会明 张天宝 +1 位作者 潘婷 马瑞燕 《山西果树》 2019年第6期1-3,共3页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田间迷向防效,为梨小食心虫迷向剂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田间迷向试验研究了梨小性信息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的迷向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梨小性信息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田间密度设置为每667m230...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田间迷向防效,为梨小食心虫迷向剂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田间迷向试验研究了梨小性信息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的迷向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梨小性信息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田间密度设置为每667m230根和60根时的迷向率高达90%以上,蛀果率均在5%以下,防效与市售迷向产品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迷向 环糊精 性信息素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性信息素和杀虫剂胁迫下梨小食心虫种群特征和为害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中芳 张敏 +5 位作者 孙晓婷 张鹏九 杨静 高越 樊建斌 范仁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4-919,共6页
为了明确高浓度性信息素和杀虫剂胁迫对梨小食心虫的种群特征与为害的影响,2019—2020年连续2年在山西省运城市梨园内测定了性信息素迷向、杀虫剂等不同处理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交配率以及蛀果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年内迷... 为了明确高浓度性信息素和杀虫剂胁迫对梨小食心虫的种群特征与为害的影响,2019—2020年连续2年在山西省运城市梨园内测定了性信息素迷向、杀虫剂等不同处理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交配率以及蛀果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年内迷向防治区、迷向+杀虫剂防治区、杀虫剂防治区与空白对照区内梨小食心虫种群发生动态基本一致,但各处理区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逐年递减;其中,迷向+杀虫剂防治区梨小食心虫种群总量显著低于其他防控区,单个诱捕器诱蛾量分别为98.20头和67.20头;同时,迷向防治区和迷向+杀虫剂防治区,梨小食心虫的交配率和蛀果率也显著降低。综上所述,性信息素迷向和杀虫剂结合能更好地压低梨园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降低其交配率和为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升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 杀虫剂 种群特征 蛀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迷向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付平 张丽 +3 位作者 李拥虎 崔章静 罗尧 苏延乐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5,共4页
梨小食心虫是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化学防治使其抗药性发展很快,且防治困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可作为大面积害虫治理的防治技术,通过干扰雌雄虫正常交配达到害虫防治的作用。综述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发... 梨小食心虫是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化学防治使其抗药性发展很快,且防治困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可作为大面积害虫治理的防治技术,通过干扰雌雄虫正常交配达到害虫防治的作用。综述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发现、结构鉴定及梨小食心虫迷向技术原理、迷向散发器的种类和技术研究应用进展,以期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和迷向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5
18
作者 乔岩 董杰 +5 位作者 王品舒 岳瑾 张保常 赵昆 郝海利 杨建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01,共4页
为明确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在北京市平谷区桃园进行了该技术的防效试验,平均每公顷悬挂900根梨小食心虫迷向丝(4月和7月各悬挂1次)。结果表明,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的迷向率可达84.62%-100%,且持效期在3个... 为明确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在北京市平谷区桃园进行了该技术的防效试验,平均每公顷悬挂900根梨小食心虫迷向丝(4月和7月各悬挂1次)。结果表明,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的迷向率可达84.62%-100%,且持效期在3个月以上,对各代幼虫蛀梢防效为77.78%-92.31%,蛀果防效为83.33%。同时,全年果园减少农药使用2次。因此,使用迷向技术可有效地干扰梨小食心虫的交配,减少后代的种群数量,从而减轻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控梨小食心虫的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封传红 张志东 +4 位作者 徐翔 田卉 杨淞杰 胡韬 曾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6-953,共8页
剂量控制是迷向技术防控梨小食心虫的关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新型材料装置固体迷向丝和高剂量自动信息素喷施系统对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以期探讨新型材料和释放技术在害虫迷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在傍晚18:0... 剂量控制是迷向技术防控梨小食心虫的关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新型材料装置固体迷向丝和高剂量自动信息素喷施系统对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以期探讨新型材料和释放技术在害虫迷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在傍晚18:00―20:00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量占全天的93.7%,田间虫量监测以绿色粘胶诱捕器效果较好。常规化学防治处理区对梨小食心虫的平均诱蛾量为42.13头,平均蛀果率为2.64%,相对于常规化学防治处理区,新型材料固体迷向丝、高剂量自动信息素喷施系统处理区平均诱蛾量分别为1.00头、5.31头,对成虫的迷向率分别为91.84%~100%、70.86%~98.25%,平均为97.96%、91.41%,平均蛀果率分别为0.81%、0.95%,在8月采果期的蛀果防治效果分别达85.79%、77.16%,防控持效期可达6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交配干扰 固体迷向丝 高剂量自动信息素喷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的制备、缓释及野外迷向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涛 杨兴翠 +2 位作者 林娜 温秀军 王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6,共10页
【目的】探索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性信息素微胶囊最佳制备方法,并在室内条件下对微胶囊的缓释作用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作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809、麦芽糊... 【目的】探索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性信息素微胶囊最佳制备方法,并在室内条件下对微胶囊的缓释作用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作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809、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明胶作为壁材,制备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乳液,研究芯材和壁材不同比例等条件对微胶囊乳液粒径分布及包封率的影响,并进行室内缓释和野外迷向试验研究。【结果】制备微胶囊乳液的最佳壁材配方(质量比)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809∶明胶∶麦芽糊精∶β−环糊精=5∶15∶0∶3∶2,最佳制备条件为:壁材与芯材质量比10∶1,剪切速度10000 r/min,剪切时间2 min,高压均质压力20 MPa,均质时间2 min;二次均质加入10 g液体石蜡,均质压力20 MPa,均质时间4 min。在30、40和50℃条件下进行室内缓释试验,91 d时仍可检测到性信息素残留,而室温下未微胶囊化的性信息素稀释液5 h后完全释放。野外迷向试验中,微胶囊乳液药效可以持续约80 d,用药量(性信息素)为45、75、120和75 g/hm2(冷藏1年)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乳液的迷向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胶囊乳液显著延长了持效期,可有效用于梨小食心虫的大面积迷向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微胶囊 迷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