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1
作者 田刚 尔热斯白克·塔米力 +2 位作者 杨国梅 张栋海 王凡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准确掌握南疆小海子垦区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探明其在冬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及理论抽样技术。【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lwao回归方程对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分析;为建立最适... 【目的】准确掌握南疆小海子垦区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探明其在冬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及理论抽样技术。【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lwao回归方程对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分析;为建立最适南疆小海子垦区梨小食心虫在大田的抽样模型和抽样数,应用了lwao理论抽样和序贯抽样技术。【结果】梨小食心虫在冬枣园整体呈聚集分布,且成虫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分布型对密度的依赖性较强,聚集度和密度呈正相关,在低密度下呈均匀分布,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根据Blac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λ=mr/(2k)计算各样点的聚集均数全部大于2,表明梨小食心虫在冬枣树上的聚集是由自身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根据lwao的m*—m回归方程明确了梨小食心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为N=t^(2)/D^(2)[(3.2763/m)+0.0868],在同一允许误差值下,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最适理论抽样数减小,允许误差值越小,抽样数越大,在虫口密度达到一定值时,最适理论抽样数稳定在某个值不变。【结论】当把防治阈值假设为6头/株时,求得其序贯抽样方程为Tn=6n±9.3553√n。连续调查10株冬枣时若其累计虫量大于90头,需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冬枣园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白银和张掖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2
作者 李红旭 魏姿涵 +9 位作者 曹素芳 贾煜婕 朱高锋 王威龙 赵鹏 田靖 李贞 马鸿波 张松斗 刘小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2-277,共6页
在甘肃省白银和张掖地区梨园,利用三角形性诱捕器连续3年(2021年-2023年)监测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和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以梨小食心虫发生为主,一年发生3代和不完全4... 在甘肃省白银和张掖地区梨园,利用三角形性诱捕器连续3年(2021年-2023年)监测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和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以梨小食心虫发生为主,一年发生3代和不完全4代;越冬代成虫约在4月上旬开始出现,第1代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初,第2代高峰期为7月上中旬,第3代发生高峰期在8月底至9月中旬。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年诱蛾总量差异较大,最高可达3835头/诱捕器,最低为412头/诱捕器。桃小食心虫在该地区1年发生2代,且发生量较少,全年诱虫总量在70头/诱捕器以下。通过对3个监测点3年数据的分析,初步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在甘肃省这两个地区的发生规律,为达到良好防控效果,应选择越冬代高峰期之前,即4月中旬进行第一次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发生动态 蛀果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雄蛾的多次交配对雌蛾生殖力的影响
3
作者 王雪丽 何莉梅 张金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0,246,共6页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雄蛾的交配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正确评价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杀雄蛾的田间应用效果,本研究借助监控设备观察了梨小食心虫雄蛾与雌蛾的交配时间段、交配持续时间、雄蛾交配次数、雄蛾首次交配及末次交配日龄,研究了雄蛾...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雄蛾的交配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正确评价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杀雄蛾的田间应用效果,本研究借助监控设备观察了梨小食心虫雄蛾与雌蛾的交配时间段、交配持续时间、雄蛾交配次数、雄蛾首次交配及末次交配日龄,研究了雄蛾日龄对交配率的影响,雄蛾交配次数对雌蛾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雄蛾能与多头雌蛾交配,且从1日龄至19日龄期间均能与雌蛾交配。随着雄蛾日龄的增加,其与雌蛾交配率降低,雄蛾交配次数的增加对雌蛾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田间使用性信息素诱杀一定数量的雄蛾对降低后代种群数量有一定的作用,但只有在短时间内将雄蛾数量减少到一定范围内才可起到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产卵 交配次数 交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农药对梨小食心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4
作者 魏杨 陈国祥 +2 位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 买买托合提·吐孙 田光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5-671,共7页
【目的】筛选出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强防效的农药。【方法】采用生测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5种农药对梨小食心虫的室内毒力和评价田间药效。【结果】5%甲维盐·虱螨脲对梨小食心虫的3龄幼虫的毒力最高,其LC 50值为4.12 mg/L,其次为10%... 【目的】筛选出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强防效的农药。【方法】采用生测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5种农药对梨小食心虫的室内毒力和评价田间药效。【结果】5%甲维盐·虱螨脲对梨小食心虫的3龄幼虫的毒力最高,其LC 50值为4.12 mg/L,其次为10%高效氯氟氰菊酯、14%氯虫·高氯氟和10%氯虫苯甲酰胺,LC 50值分别为8.23、15.14和16.07 mg/L;25%甲维·灭幼脲毒力最低,LC 50值为40.65 mg/L;10%氯虫苯甲酰胺1000倍稀释液和5%甲维盐·虱螨脲2000倍稀释液对幼虫毒杀效果最好,处理24 h后,对幼虫校正死亡率均达到85%以上,72 h时达到100%。10%氯虫苯甲酰胺和5%甲维盐·虱螨脲的速效性最好,田间施药1 d后,防效能达到60%以上。施药后5 d,防效分别为87.72%和82.46%,显著高于其他农药。【结论】10%氯虫苯甲酰胺和5%甲维盐·虱螨脲对和田县桃树栽植区梨小食心虫幼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室内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在桃树和核桃间转移规律初步研究
5
作者 魏杨 陈国祥 +2 位作者 李佩璇 阿地力•沙塔尔 图尔迪麦麦提•努尔麦麦提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0-285,共6页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在新疆和田县桃园和核桃园间的转移为害和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以期确定核桃园内梨小食心虫的最佳防治时间,同时在桃园和核桃园设立监测点,通过对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核桃园间的发生动态监测以及在核...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在新疆和田县桃园和核桃园间的转移为害和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以期确定核桃园内梨小食心虫的最佳防治时间,同时在桃园和核桃园设立监测点,通过对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核桃园间的发生动态监测以及在核桃园内产卵情况和蛀果率调查,明确了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核桃园间的转移规律。研究发现梨小食心虫在和田县桃园1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出现,各代高峰期分别在4月上旬、5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以第1代和第2代发生为害严重,具有世代重叠现象。梨小食心虫在核桃园1年发生2代,成虫产卵于核桃果实和叶片,主要以幼虫为害果实。于6月下旬开始从桃园向核桃园转移,8月下旬又从核桃园转移至桃园,具有明显的寄主转移规律。7月初为核桃园内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发生动态 寄主转移 核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被引量:8
6
作者 孔维娜 王怡 +4 位作者 郭永福 高越 赵飞 李捷 马瑞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是世界性的果树害虫,以老熟幼虫越冬。由于果树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气候变暖等原因,梨小食心虫寄主植物的适生区扩大。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的耐寒能力,即是否可以随着寄主植物种植范围的扩大而向寒冷地...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是世界性的果树害虫,以老熟幼虫越冬。由于果树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气候变暖等原因,梨小食心虫寄主植物的适生区扩大。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的耐寒能力,即是否可以随着寄主植物种植范围的扩大而向寒冷地区发生迁移,本试验对不同虫态、不同龄期幼虫、不同性别的蛹与成虫以及来源于不同环境下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测定,进而为判断梨小食心虫是否可以顺利越冬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梨小食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差异显著,结冰点和过冷却点表现为幼虫>蛹>成虫;(2)不同龄期幼虫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差异显著。5龄幼虫的过冷却点(-12.47±0.27)℃与结冰点(-8.21±0.41)℃最低,4龄幼虫的过冷却点(-9.23±0.38)℃与结冰点(-5.06±0.37)℃最高;(3)雌雄成虫与蛹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差异不显著;(4)不同环境下幼虫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差异显著,外采幼虫的过冷却点(-24.42±0.69)℃和结冰点(-10.21±0.71)℃最低,室内幼虫经冷驯化后过冷却点降低。因此,在越冬过程中梨小食心虫老熟幼虫的抗寒能力较强,提前经历低温环境可提高其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过冷却点 结冰点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对不同基质的产卵选择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中芳 高越 +5 位作者 史高川 张鹏九 樊建斌 杨静 陆俊娇 范仁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127,共4页
室内研究了梨小食心虫对蜡纸、PE保鲜膜、硫酸纸和玻璃载玻片4种基质的产卵选择性。结果发现,梨小食心虫在硫酸纸基质上的累积落卵量和卵孵化率最高,分别为70.75粒和79.39%,与蜡纸基质差异不显著(66.50粒和70.95%),但显著高于保鲜膜和... 室内研究了梨小食心虫对蜡纸、PE保鲜膜、硫酸纸和玻璃载玻片4种基质的产卵选择性。结果发现,梨小食心虫在硫酸纸基质上的累积落卵量和卵孵化率最高,分别为70.75粒和79.39%,与蜡纸基质差异不显著(66.50粒和70.95%),但显著高于保鲜膜和玻璃两种基质(P<0.05);5日龄和6日龄雌虫对硫酸纸的产卵选择率分别为33.33%和33.08%,与蜡纸基质差异不显著(32.26%和31.82%),而7日龄时对硫酸纸基质的产卵选择率为32.46%,显著高于其他3种基质。表明基质显著影响梨小食心虫的产卵场所选择,且不同日龄雌虫之间选择性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优化梨小食心虫人工饲养技术方案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产卵选择性 人工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农药不同亚致死浓度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庾琴 封云涛 +3 位作者 杜恩强 郭晓君 郭贵明 张润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4,120,共5页
在室内将梨小食心虫即将孵化的卵置于浸药幼果上,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不同亚致死浓度对梨小食心虫不同龄期幼虫发育时间、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均... 在室内将梨小食心虫即将孵化的卵置于浸药幼果上,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不同亚致死浓度对梨小食心虫不同龄期幼虫发育时间、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均使害虫不同龄期发育时间、幼虫和蛹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且随药剂浓度增加而增加;对化蛹率影响较小;两种药剂较高浓度会显著影响羽化率。两种药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对蛹重和产卵量影响显著:高效氯氟氰菊酯3个浓度均会显著减轻雌、雄蛹重量,且对雌蛹重量抑制率要高于雄蛹,并使成虫产卵量减少;氯虫苯甲酰胺LC50剂量也会显著减轻雌、雄蛹重量,使成虫产卵量显著减少,当药剂浓度降至LC20和LC30时,氯虫苯甲酰胺对雌、雄蛹重量和成虫产卵量影响不显著,但抑制率出现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氟氰菊酯 氯虫苯甲酰胺 亚致死浓度 梨小食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迷向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兴龙 张馨月 +5 位作者 雷岳杰 肖小容 杨永棒 张振兴 孙惠敏 王少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3-180,共8页
【目的】研究迷向丝对果园食心虫的迷向效果。【方法】2018年在石河子垦区以桃单植园和苹果单植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混合迷向丝进行防治,并使用3种食心虫的性诱剂,诱捕调查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及其种群... 【目的】研究迷向丝对果园食心虫的迷向效果。【方法】2018年在石河子垦区以桃单植园和苹果单植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混合迷向丝进行防治,并使用3种食心虫的性诱剂,诱捕调查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结果】桃园中果树食心虫的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苹果园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石河子垦区桃园和苹果园未悬挂迷向丝的对照区域虫口诱集数量均高于悬挂迷向丝的试验区域。【结论】石河子垦区桃园和苹果园利用悬挂迷向丝作为防治手段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向丝 性诱剂 梨小食心虫 李小食心虫 苹果蠹蛾 消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卵法测定甘肃省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月英 周昭旭 +1 位作者 张美娇 曹利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9-824,共6页
梨小食心虫是为害我国北方地区果树生产的重要害虫,为明确甘肃地区梨小食心虫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浸卵法测定了甘肃3个地区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分析了其抗药性状况。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对乙... 梨小食心虫是为害我国北方地区果树生产的重要害虫,为明确甘肃地区梨小食心虫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浸卵法测定了甘肃3个地区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分析了其抗药性状况。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对乙基多杀菌素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_(R)=10.24~14.27)],对溴氰菊酯表现为低至中等水平抗性(R_(R)=8.85~11.44),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和螺虫乙酯均表现出中等水平抗性(R_(R)=18.89~86.62),对阿维菌素、甲维盐和茚虫威均基本表现为高水平抗性(R_(R)=99.82~189.81)。研究结果可为果园科学合理用药防控梨小食心虫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卵法 梨小食心虫 田间种群 杀虫剂 敏感性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滞育过程中多胺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超 沈登荣 +2 位作者 花蕾 袁盛勇 田学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60-1964,共5页
为明确低温条件下梨小食心虫幼虫滞育过程中体内多胺代谢的变化规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比色法和碘-淀粉比色法分别测定了梨小食心虫体内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及鸟氨酸脱羧酶(ODC)、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 为明确低温条件下梨小食心虫幼虫滞育过程中体内多胺代谢的变化规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比色法和碘-淀粉比色法分别测定了梨小食心虫体内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及鸟氨酸脱羧酶(ODC)、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和多胺氧化酶(PAO)活性。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梨小食心虫幼虫在滞育过程中体内Put含量,除在滞育初期稍有减少外,一直维持较高含量;Spd含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Spm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ODC,SAMDC和PAO 3种酶活性在滞育过程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梨小食心虫滞育期间,滞育强度及环境温度对多胺代谢有明显影响,低温条件下,虫体内多胺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增强滞育幼虫的耐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滞育 低温 多胺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盆诱捕器直径和颜色对梨小食心虫防治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尊瑞 迟全元 +2 位作者 韩振芹 何笙 赵晨霞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5,共2页
研究了6种不同直径和4种不同颜色的水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水盆诱捕器不同直径间诱集梨小食心虫成虫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直径25 cm的水盆诱捕器诱杀效果好,水盆的颜色对梨小食心虫诱... 研究了6种不同直径和4种不同颜色的水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水盆诱捕器不同直径间诱集梨小食心虫成虫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直径25 cm的水盆诱捕器诱杀效果好,水盆的颜色对梨小食心虫诱集效果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水盆诱捕器 性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诱剂和糖醋液对梨小食心虫诱集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丽莉 郭婷婷 +4 位作者 门兴元 陈浩 孙廷林 夏小菊 于毅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85-87,共3页
为给梨小食心虫田间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山东省选择6个有代表性的果园(济南、泰安、肥城、广饶、莱芜)比较性诱剂和糖醋液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果园性诱剂和糖醋液对梨小食心虫的诱虫量均差异显著,性诱剂诱虫量最... 为给梨小食心虫田间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山东省选择6个有代表性的果园(济南、泰安、肥城、广饶、莱芜)比较性诱剂和糖醋液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果园性诱剂和糖醋液对梨小食心虫的诱虫量均差异显著,性诱剂诱虫量最高是糖醋液诱虫量的37.20倍,但二者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诱集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因此,在一些不方便获取性诱剂的地区,糖醋液也可以作为预测梨小食心虫发生的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诱剂 糖醋液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和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薛小连 刘金龙 +3 位作者 马瑞燕 聂艳莉 刘红霞 张金桐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0-745,共6页
为了研发环境友好、缓慢释放、具有水溶性的昆虫性诱剂控制释放剂,本研究以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主要成分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Z8-12:Ac)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力搅拌法制备Z8-12:Ac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物;采用薄层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 为了研发环境友好、缓慢释放、具有水溶性的昆虫性诱剂控制释放剂,本研究以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主要成分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Z8-12:Ac)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力搅拌法制备Z8-12:Ac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物;采用薄层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检验包合物的形成;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包合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包合条件是以水为溶剂、β-CD的质量浓度为0.044 g/m L、m(Z8-12:Ac)∶m(β-CD)=0.20∶4.0、包合反应温度为60℃和反应时间为5 h。研究结果可为研发高性能性诱剂产品以及田间应用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诱剂 顺-8-十二碳烯醇乙酰酯 Β-环糊精 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果园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高峰期差异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志杰 房明华 +5 位作者 洪文英 刘涛 沃林峰 孙媛 蓝陈仪航 邓建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225,236,共5页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是桃、梨果园中最重要的食心害虫之一,仅依据往年的发生期和田间为害特征来指导防治具有滞后性。而性信息素具有高效、专一性强的特点,可用于准确监测其成虫发生情况,以此推测成虫的卵高峰期和幼虫...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是桃、梨果园中最重要的食心害虫之一,仅依据往年的发生期和田间为害特征来指导防治具有滞后性。而性信息素具有高效、专一性强的特点,可用于准确监测其成虫发生情况,以此推测成虫的卵高峰期和幼虫初孵期,科学地指导防治。本研究在3个不同生境果园中,利用性信息素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周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2019年在杭州余杭地区3个不同生境果园,包括越冬代在内,平地桃园和平地梨园的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7代,而坡地桃园只有6代。成虫始见于3月中旬,终见于10月下旬;3个果园由于生境不同,同一世代梨小食心虫高峰期发生时间和各世代高峰期间隔时间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生境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有助于指导果园的适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监测 不同生境果园 种群动态 高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地区苹果园食心虫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秀琳 陈玉鑫 +3 位作者 包琳杰 康乐 孙勇 李广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5,238,共8页
利用5种果树食心虫的性诱剂通过诱捕法调查了延安苹果产区苹果园中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和桃蛀螟的发生情况及成虫在田间的种群消长动态;对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 利用5种果树食心虫的性诱剂通过诱捕法调查了延安苹果产区苹果园中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和桃蛀螟的发生情况及成虫在田间的种群消长动态;对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苹果园中发生的食心虫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3种,未诱捕到桃蛀螟和苹果蠹蛾。不同调查点的诱捕结果均表明,李小食心虫成虫种群数量最大,属于优势种群,梨小食心虫次之,桃小食心虫种群数量相对最小。桃小食心虫雄成虫1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土极不整齐;梨小食心虫在苹果树整个生长季均可诱捕到,雄成虫1年具有不明显的4个发生盛期;李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羽化较为整齐,雄成虫1年有2个明显的发生高峰期,该虫在延安地区年发生2代。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试验表明,2种食心虫的性诱剂对种内和种间雄蛾均具有引诱活性,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种内和种间雄蛾的引诱能力均显著强于李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蛾量分别是李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蛾量的2.75和2.30倍,2种食心虫性诱剂的“交互引诱”能力具有不对称性。本试验明确了延安苹果产区食心虫的种类组成及主要食心虫在田间的种群消长规律,对预测预报和治理苹果园食心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桃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 李小食心虫 交互引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庇护植物对苹果园梨小食心虫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动态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穆宝锋 董兆克 +3 位作者 刘士峰 李成 寇弘儒 张志勇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为探索庇护植物对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调控作用。【方法】于2017年在北京市延庆区进行果园小区试验,系统调查果园覆盖万寿菊、万寿菊+翠菊、黑麦草+紫花苜蓿和常规管理下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和蛀果率,同时分析主要天敌种群数量... 【目的】为探索庇护植物对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调控作用。【方法】于2017年在北京市延庆区进行果园小区试验,系统调查果园覆盖万寿菊、万寿菊+翠菊、黑麦草+紫花苜蓿和常规管理下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和蛀果率,同时分析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庇护植物处理下梨小食心虫和主要天敌的动态趋势基本一致,但在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期,万寿菊+翠菊处理的梨小食心虫数量(头/诱捕器)显著低于对照区,对照9.78>黑麦草+紫花苜蓿6.56>万寿菊+翠菊5.78>万寿菊5.58。3个处理的蜘蛛类数量显著大于对照,黑麦草+紫花苜蓿处理对瓢虫和草蛉数量有明显的增助作用;3个处理的梨小食心虫和天敌数量的益害比大于对照区,对照区的蛀果率显著大于几种庇护植物处理。果园覆盖庇护植物不仅降低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也增加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天敌 种群动态 益害比 蛀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种植区梨/李小食心虫性引诱剂应用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木尼热·买买提 索银·图娅 +1 位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 阿洪江·吾斯曼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2-949,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林果种植区梨/李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技术。【方法】试验区分别按4、8、12个/667m^(2)的密度悬挂含有梨/李小食心虫诱芯的诱捕器,另设置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在杏园不同密度、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的诱捕...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林果种植区梨/李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技术。【方法】试验区分别按4、8、12个/667m^(2)的密度悬挂含有梨/李小食心虫诱芯的诱捕器,另设置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在杏园不同密度、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进行对比,对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更换期进行试验。【结果】诱捕器密度4、8、12个/667m^(2)试验区杏子采摘前蛀果率分别为11.33%、7.20%、5.60%,诱捕器密度4个/667m^(2)与8、12个/667m^(2)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诱捕器密度8和12个/667m^(2)个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式诱捕器对梨/李小食心虫诱捕效果最好,三角形诱捕器次之,盆式诱捕器和三角形诱捕器之间无显著差异,瓶式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显著差于三角形诱捕器和盆式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持效期对梨/李小食心虫诱捕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粘虫板更换期5 d和诱芯更换期10 d诱捕效果最佳。【结论】在南疆高温干旱区域杏园以性引诱剂来防治梨/李小食心虫无法达到有效控制其危害的目的。尽管盆式诱捕器诱捕效果好,但是每日需要加水,采用三角形诱捕器,粘虫板和诱芯更换期对诱捕效果影响很大,7~10 d更换1次粘虫板、30 d更换1次诱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果种植区 梨小食心虫 李小食心虫 诱捕器 诱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殷诗杰 李先伟 +2 位作者 相会明 刁红亮 马瑞燕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21-26,共6页
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受到繁育寄主的影响。为探究不同繁育寄主对赤眼蜂品系在梨小食心虫卵的趋性中是否存在差异,本试验通过Y-管行为选择试验研究了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和玉米螟赤眼蜂Tr... 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受到繁育寄主的影响。为探究不同繁育寄主对赤眼蜂品系在梨小食心虫卵的趋性中是否存在差异,本试验通过Y-管行为选择试验研究了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品系,以及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卵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本地优势种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品系对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趋性。松毛虫赤眼蜂米蛾卵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卵均未表现出显著趋性,松毛虫赤眼蜂梨小卵品系在仅有米蛾卵时对米蛾卵表现出了显著趋性,而在仅有梨小卵、以及梨小卵和米蛾卵共存的处理中未表现出对任一寄主卵的趋性;玉米螟赤眼蜂米蛾卵品系和梨小卵品系,以及暗黑赤眼蜂梨小卵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卵均未表现出显著趋性。仅有米蛾卵时,暗黑赤眼蜂梨小卵品系选择时间显著短于除玉米螟赤眼蜂梨小卵品系外的其余三种赤眼蜂品系;而在仅有梨小卵时,暗黑赤眼蜂梨小卵品系选择时间最长,松毛虫赤眼蜂米蛾卵品系选择时间最短;而两种繁育寄主同时存在时,玉米螟赤眼蜂米蛾卵品系选择时间显著长于其余四种品系赤眼蜂。研究结果为合理选择赤眼蜂种防治梨小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卵 米蛾卵 寄主选择 松毛虫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暗黑赤眼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露香梨”采前落果原因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纪心如 吴娜 +2 位作者 薛涪 高欣 赵龙龙 《植物医学》 2023年第2期36-42,共7页
为了解“玉露香梨”采前落果特点及成因,本研究分别对迷向区、生草区、清耕区3个区的落果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露香梨”采前落果主要由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黄粉蚜(Aphanostigma jakusuiense)、自然落果、鸟啄4种... 为了解“玉露香梨”采前落果特点及成因,本研究分别对迷向区、生草区、清耕区3个区的落果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露香梨”采前落果主要由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黄粉蚜(Aphanostigma jakusuiense)、自然落果、鸟啄4种情况造成;3个区域中以梨小食心虫造成落果占比最高,为63.31%,其次为自然落果,占比34.43%,两者均显著高于黄粉蚜和鸟啄造成的落果;梨小食心虫是造成落果的主要原因并且边缘位置发生程度高于中心位置.本研究最后提出防止香梨落果的具体防治措施,可为“玉露香梨”虫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露香梨 落果 梨小食心虫 黄粉蚜 鸟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